婴儿车的前轮快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3232阅读:37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婴儿车的前轮快拆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的前轮快拆结构,特别是一种具有上座及下座,以助
于装设或拆卸滚轮而便于组装、储存或运输的婴儿车的前轮快拆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高教育女性晚婚,节育观念普遍,再加上育儿成本高、生活压力大、堕胎泛滥, 都让生育率越来越低,导致于目前已面临人口及生育的问题,若此趋势持续演变下去,不久 后将面临人口老化、人力断层、社会失衡、经济失速等经济及社会危机,这些问题主要是因 为"少子化"现象,且由于家中往往只有一个孩子,集众人宠爱在一身,父母花钱提供最好的 物质给孩子,让孩子接受最完善的呵护,例如一般家庭大多会购买一婴儿车,以方便父母将 婴幼儿带出门。 上述的婴儿车,请参照图7所示,该婴儿车的车体4具有多个支脚41 ,支脚41接近 底端的侧壁处分别开设有一穿孔411,穿孔411分别穿设有一螺固件412,并将滚轮42的连 接杆421接设于支脚41的底端后,利用螺固件412将滚轮42装设于支脚41,以便于移动车 体4。 然而,上述的婴儿车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会有下列的缺陷 1.上述的婴儿车于车体的各支脚底端分别利用螺固件装设有一滚轮,但由于各支 脚与各滚轮是以分离的状态进行储存或运输,在需要组装时必须一一的锁设螺固件,如此 将造成业者的不便与困扰。 2.上述的婴儿车并未于滚轮装设有任何的定位结构,在需要保持直线前进的情况 下,容易因为滚轮的转动而偏离前进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车的前轮快拆结构,该前轮快拆结构具有上 座及下座,以助于装设或拆卸滚轮,可达到便于组装、储存或运输的目的,并于上座与下座 设有相对应的定位槽与定位杆,仅需扳动下座的定位杆而卡入上座的定位槽,即可固定车 体前侧的各滚轮而保持向前移动不转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儿车的前轮快拆结构,设于车体的 支脚部,所述婴儿车的前轮快拆结构包括上座及下座,车体的支脚设有所述上座,上座设有 一固定栓,固定栓的顶端垂直弯折形成有一转折段,而支脚的侧壁开设有一卡孔,并将固定 栓的转折段穿设于卡孔,且于上座的底端设有所述下座,下座装设有滚轮,再于下座的顶端 凸设有一连接杆,连接杆穿设于上座,而连接杆的接近顶端处沿着侧壁开设有一固定沟,以 供卡固该固定栓顶端的转折段,并于下座枢接有一"夂"字形的定位杆,定位杆对应于连接 杆的一端凸设有一定位块,且于上座的底缘开设有一定位槽,以供设置定位杆的定位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的前轮快拆结构其一较佳实施例,该支脚开设有穿孔, 穿孔设有螺固件,且该上座设有连接筒,连接筒开设有螺孔,并将螺固件锁固于螺孔。[0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的前轮快拆结构其一较佳实施例,该固定栓形成有凹槽。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结构相比之下,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于车体前侧的各支脚底端分别装设有一上座及一下座,以助于装设 或拆卸滚轮,可达到便于组装、储存或运输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的上座与下座设有相对应的定位槽与定位杆,仅需扳动下座的定位 杆而卡入上座的定位槽,即可固定车体前侧的各滚轮而保持向前移动不转弯。

围。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
图1为本实用 图2为本实用 图3为本实用 图4为本实用 图5为本实用 图6为本实用 图7为现有的 附图标记说明 本实用新型
新型的整体侧视图; 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新型的连接杆穿入连接筒状态图; 新型的连接杆完全穿设于连接筒状态图 新型的转折段卡入固定沟状态图; 新型的定位块卡入定位槽状态图; 婴儿车立体示意图。
1车体11支脚
111穿孔112螺固件
113卡孔12滚轮
2上座21连接筒
22螺孔23固定栓
231转折段232凹槽
24定位槽3下座
31连接杆311固定沟
32定位杆321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 首先,请参照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的前轮快拆结构设于车体的
41 支脚 412 螺固件 421连接杆
现有技术 4 411 42
体孔轮
车穿滚支脚部,该婴儿车的前轮快拆结构包括一上座2及一下座3,其中 该车体1具有多个支脚ll,支脚11的底端分别装设有一滚轮12,以便于移动车体 1,而支脚11的侧壁开设有一穿孔111,穿孔111锁设有一螺固件112,以供固接该上座2,并 于支脚11的另一侧壁开设有一卡孔113,以供设置该上座2的固定栓23 ; 该上座2的顶端垂直接设有一连接筒21,连接筒21的侧壁开设有一螺孔22,以供 锁固该支脚11的螺固件112,而连接筒21的旁侧平行设有一固定栓23,固定栓23的顶端 垂直弯折形成有一转折段231,以供穿设于该支脚11的卡孔113,并于转折段231的下方形 成有一凹槽232,以助于固定栓23的作动,且于上座2的底缘开设有一定位槽24,以供设置 该下座3的定位杆32 ; 该下座3的顶端凸设有一连接杆31,连接杆31的接近顶端处沿着侧壁开设有一固 定沟311,以供卡固该固定栓23顶端的转折段231,而下座3枢接有一"夂"字形的定位杆 32,定位杆32对应于连接杆31的一端凸设有一定位块321,以供卡入该上座2底缘的定位 槽24。 在实施组装时,请参阅图1以及图3,其将上座2顶端的连接筒21穿设于车体1前 侧的各支脚11底端,请一并参照图4以及图5所示,上座2的固定栓23自各支脚11的外 侧以转折段231卡入支脚11侧壁的卡孔113,并将车体1前侧的各滚轮12分别装设于各下 座3之后,将各下座3连同滚轮12 —起以连接杆31穿入上座2的连接筒21,以至于连接杆 31的顶端穿出连接筒21,且固定栓23顶端的转折段231卡固于连接杆31的固定沟311,即 可将各下座3连同滚轮12 —起装设于车体1前侧的各支脚11底端,以达到便于组装的目 的。 在推动车体1时,请参照图1以及图5所示,由于固定栓23的转折段231卡固于 连接杆31的固定沟311而可沿着连接杆31的侧壁滑动,使得各下座3与滚轮12可任意的 转动,而需要固定滚轮12时,请一并参照图6所示,仅需扳动下座3的定位杆32而令定位 杆32的定位块321向上升并卡入上座2底缘的定位槽24,即可固定车体1前侧的各滚轮 12而保持向前移动不转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 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婴儿车的前轮快拆结构,设于车体的支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车的前轮快拆结构包括上座及下座,所述车体的支脚设有上座,所述上座设有固定栓,而所述支脚的侧壁开设有卡孔,所述固定栓穿设于所述卡孔,且于所述上座的底端设有下座,所述下座装设有滚轮,于下座的顶端凸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上座,且沿着所述连接杆的侧壁开设有固定沟,所述固定栓卡入所述固定沟,于下所述座枢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凸设有定位块,且于所述上座的底缘对应于所述定位块处开设有定位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的前轮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脚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设有螺固件,且该上座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穿设于该支脚,而连接筒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固件锁固于所述螺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的前轮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栓形成有转折段,所述转折段穿设于该卡孔。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的前轮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栓形成有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车的前轮快拆结构,其主要是于车体的支脚设有一上座,上座设有一固定栓,而支脚的侧壁开设有一卡孔,并将固定栓穿设于卡孔,且于上座的底端设有一下座,下座装设有滚轮,再于下座的顶端凸设有一连接杆,连接杆穿设于上座,而连接杆的接近顶端处沿着侧壁开设有一固定沟,以供卡固该固定栓,并于下座枢接有一“ㄑ”字形的定位杆,且于上座的底缘开设有一定位槽,以供设置定位杆,可达到便于组装、储存或运输的目的,且仅需扳动定位杆而卡入定位槽,即可保持向前移动不转弯。
文档编号B62B9/12GK201501433SQ200920173429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5日
发明者程宝贤 申请人:程宝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