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前倾的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2296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止前倾的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自行车,尤指一种具有防止前倾功能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传统自行车原只为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但随着时代的演化变迁,大家越来越注 重养生、健康及生活质量,如今的自行车已广泛成为大众所使用的休闲活动工具。目前自行 车业者依据骑乘者的骑乘方式与骑乘目的,自行车业者也逐渐开发出多种符合骑乘者需求 的款式,但无论自行车的种类多么的复杂,骑乘者的骑乘安全始终是设计上的重要原则,如 何减少自行车于骑乘间所产生的震动,即为安全原则上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因此,从传统不具有避震功能的自行车衍生出来现今具有避震功能的自行车。一 般自行车的避震装置不是安装在前叉架或后叉架上,就是安装在主车架杆上,其虽有避震 功能,但骑乘时间一久,避震器上下起伏会令使用者双手以及臀部产生刺痛或酸麻的感觉, 避震效果较差,因此难以堪称实用。之后,遂有自行车避震前叉的问世,该种现有自行车避震前叉大致是由前叉套管 插设于立管内,并于立管与前叉套管相接的行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构成,如此,该种现有 自行车避震前叉虽能于自行车行进间,透过缓冲弹簧的作用将车体的震动或冲击减低,但 由于设置了缓冲弹簧的关系,前叉套管插设于立管的距离也较一般自行车短,或许这样的 结构不至于对使用者造成立即性的危险,却难免为自行车的骑乘增添了几分的风险,而原 本避震的目的虽能达成,但缓冲弹簧受限于立管与前叉套管的配设间距,却也大幅的降低 了避震的效果,对使用者的整体安全性而言,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多了不可预期的变量。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前倾的自行车,主要改良自行车的避 震系统,不但可减缓骑乘时所产生的震动,亦可有效地防止于煞车时发生前倾状况,大幅提 升骑乘自行车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前倾的自行车,改良自行车的避震 系统,有效地防止于煞车时发生前倾状况,以提升骑乘自行车的安全性。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前倾的自行车,包含一本体,至少包含一把手立管、一主支架及一前叉架,该把手立管及该前叉架组设 于该主支架的一端,并分别位于该主支架的两侧;一第一固定座,设于该主支架与该前叉架组设处;一第二固定座,设于该主支架与该把手立管组设处;一枢接件,包含二枢接端及一接合部,该二枢接端枢接于该前叉架,该接合部接合 于该第一固定件;以及一避震装置,其一端枢接于第一固定座,其另一端枢接于该第二固定座。
3[0014]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第一固定座包含一第一枢接部,与该枢接件的该接合部枢接;以及一第二枢接部,与该避震装置的一端枢接。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枢接件的该接合端更包含一快拆装置,枢接于该第一固定座的该第一枢接部。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第二固定座包含一枢接部,与该避震装置的另一端枢接。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避震装置为一避震体。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本体包含一后叉架,设于该主支架的末端,并与该主支架之间更设置一避震装置。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避震装置为一避震体。本实用新型中,更包含一第三固定座,设于该主支架的末端;以及—第四固定座,设于该后叉架,该避震装置的一端固定于该第三固定座,其另一端 固定于该第四固定座。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前倾的自行车,本实用新 型的自行车改良现有自行车的避震系统,提供新的避震系统设计,不但可减缓骑乘自行车 所产生的震动,提升骑乘自行车的舒适感,另外更具有平衡骑乘者重心的功能,有效防止骑 乘者前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自行车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以及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自行车示意图。图号简单说明1自行车10本体[0035]100传动装置1001踏板组[0036]1003第一传动齿轮1005第二传动齿轮[0037]1007炼条101主支架[0038]1011头管1013中管[0039]102煞车装置1021前煞车器[0040]10211煞车线1023后煞车器[0041]10231煞车线103把手立管[0042]1031把手105前叉架[0043]1051轮胎107后叉架[0044]1071轮胎109座管[0045]1091座垫12第一固定座[0046]121第一枢接部123第二枢接部
4[0047]13第三固定座14第二固定座141枢接部15第四固定座16枢接件161枢接端163接合部1631快拆装置18避震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 佳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自行车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 提供一种防止前倾的自行车1,自行车ι包含一本体10、一第一固定座12、一第二固定座 14、一枢接件16及一避震装置18。自行车本体10包含一主支架101、一把手立管103、一前 叉架105、一后叉架107及一座管109。主支架101包含一头管1011及一中管1013,把手 立管103及前叉架105组设于主支架101的头管1011,而把手立管103与前叉架105分别 位于主支架101的两侧。把手立管103的一端设有一把手1031,前叉架105的一端设有一 轮胎1051。后叉架107组设于主支架101的末端,邻近于主支架101的中管1013,后叉架 107的一端设有一轮胎1071。座管109的一端组设于主支架101的中管1013,其另一端设 有一座垫1091。自行车本体10更包含一传动装置100及一煞车装置102。传动装置100包含一踏 板组1001、一第一传动齿轮1003、一第二传动齿轮1005及一炼条1007,踏板组1001组设于 主支架101,并位于主支架101的中管1013末端。第一传动齿轮1003组设于踏板组1001, 第二传动齿轮1005组设于后叉架107的轮胎1071。炼条1007组设于第一传动齿轮1003 与第二传动齿轮1005。当踏板组1001带动第一传动齿轮1003转动时,第一传动齿轮1003 利用炼条1007带动第二传动齿轮1005转动,进而使设于后叉架107的轮胎1071转动,设 于前叉架105的轮胎1051随的转动。煞车装置102包含一前煞车器1021及一后煞车器1023。前煞车器1021固定于前 叉架105,前煞车器1021包含一煞车线10211,煞车线10211连接至把手1031,当紧握把手 1031时,拉紧煞车线10211使前煞车器1021夹住设于前叉架105的轮胎1051,以煞住设于 前叉架105的轮胎1051。后煞车器1023固定于后叉架107,后煞车器1023包含一煞车线 10231,煞车线10231连接至把手1031,当紧握把手1031时,拉紧煞车线10231使后煞车器 1023夹住设于后叉架107的轮胎1071,以煞住设于前叉架107的轮胎1071。复参阅图1,且请一并参阅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如 图所示,第一固定座12固定设置于主支架101与前叉架105组设处,即固定于主支架101 的头管1011的末端。第二固定座14固定设置于主支架101与把手立管103组设处,即固 定于主支架101的头管1011的头端。本实施例的枢接件16为U型枢接件,枢接件16具有 二枢接端161及一接合部163,二枢接端161与前叉架105枢接。接合部163枢接于第一 固定座12的一第一枢接部121。当接合部163未与第一固定座12的第一枢接部121枢接 时,枢接件16以二枢接端161为中心转动。当接合部163与第一固定座12的第一枢接部 121枢接时,接合端163仍可活动于第一固定座12的第一枢接部121[0057]本实施例的避震装置18为一避震体,其一端枢接于第一固定座12的一第二枢接 部123,其另一端枢接于第二固定座14的一枢接部141。当紧急煞住设于前叉架105的轮 胎1051时,骑乘者的重心将向前倾,藉由设置于前叉架105的枢接件16及避震装置18平 衡骑乘者的重心,以防止骑乘者的重心向前倾,有效提升骑乘自行车1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如图所示,上述实施 例的枢接件16的接合部163枢接于第一固定座12,但无法拆卸下来。而本实施例的接合 部163活动组设于第一固定座12。枢接件16的接合部163更设有一快拆装置1631,快拆 装置1631组设于第一固定座12的第一枢接部121。当自行车1不需使用时,可利用快拆装 置1631快速地卸下枢接件16,以便于自行车1收纳折迭。请参阅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自行车示意图。如图所示,承上述 实施例,本实施例于自行车1本体10之后叉架107与主支架101的末端间亦设置一避震装 置18,自行车1更包含一第三固定座13及一第四固定座15,避震装置18的一端固定于第 三固定座13,其另依端固定于第四固定座15。第三固定座13设置于主支架101的末端,即 将第三固定座13设置于主支架101的中管1013。第四固定座15设置于后叉架107。本实 施例的避震装置18亦为一避震体。本实施例于后叉架107与主支架101间设置避震装置 18,可减缓骑乘自行车1所产生的震动,有效提升骑乘自行车1的舒适感。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前倾的自行车,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改良 现有自行车的避震系统,提供新的避震系统设计,不但可减缓骑乘自行车所产生的震动,提 升骑乘自行车的舒适感,另外更具有平衡骑乘者重心的功能,有效防止骑乘者前倾。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 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之均等变化与修 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防止前倾的自行车,包含一本体,至少包含一把手立管、一主支架及一前叉架,该把手立管及该前叉架组设于该主支架的一端,并分别位于该主支架的两侧;一第一固定座,设于该主支架与该前叉架组设处;一第二固定座,设于该主支架与该把手立管组设处;一枢接件,包含二枢接端及一接合部,该二枢接端枢接于该前叉架,该接合部接合于该第一固定件;以及一避震装置,其一端枢接于第一固定座,其另一端枢接于该第二固定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中该第一固定座包含 一第一枢接部,与该枢接件的该接合部枢接;以及一第二枢接部,与该避震装置的一端枢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其中该枢接件的该接合端更包含 一快拆装置,枢接于该第一固定座的该第一枢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中该第二固定座包含 一枢接部,与该避震装置的另一端枢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中该避震装置为一避震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中该本体包含一后叉架,设于该主支架的末端,并与该主支架之间更设置一避震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其中该避震装置为一避震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更包含 一第三固定座,设于该主支架的末端;以及一第四固定座,设于该后叉架,该避震装置的一端固定于该第三固定座,其另一端固定 于该第四固定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防止前倾的自行车,该自行车主要改良传统自行车的避震系统。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包含一本体、一第一固定座、一第二固定座、一枢接件及一避震装置,该本体至少包含一把手立管、一主支架及一前叉架,该第一固定座设于该把手立管与该主支架组设处,该第二固定座设于该主支架与该前叉架组设处,该枢接件的一端枢接于该前叉架,其另一端接合于该第一固定座,该避震装置的两端分别枢接于该第一固定座及该第二固定座。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的避震系统有效防止煞车时产生前倾的状况,大幅提升骑乘自行车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B62K25/04GK201703517SQ201020115190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2日
发明者陈仁德 申请人:陈仁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