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装套筒式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281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拆装套筒式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零部件,尤其是指一种非焊接的可拆装套筒式自行车车架。
背景技术
自行车车架是一辆自行车的基础,其由数根长短不一的管子通过接头组接而成, 目前大部分的自行车车架是利用焊接结构组接的,采用焊接结构组接存在以下缺点1,焊接工艺中会留下或多或少的焊缝和孔洞空隙,这会影响车架焊接处的强度。2,采用焊接结构,车架的材质必须都是可焊性材料,车架的使用材质受到制约。3,采用焊接结构,工艺复杂,焊接本身需较多时间,焊接后还需一道热处理工序, 影响自行车批量生产的装配速度。4,由于焊接后还需热处理工序,因此,自行车装配中耗电大,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材质广泛,无需焊接、强度高、便于拆装并能降低生产成本的可拆装套筒式自行车车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拆装套筒式自行车车架,由四个接头及分别与四个接头连接的五根车管组成,其中所述四个接头分别是多通管接头,包含上接头,下接头,前接头以及后接头,其中上接头中有两个处于直通的管接头,上接头的其它管接头以及下接头、前接头、后接头的所有管接头沿径向两端的管壁分别设有ι或2对管接头销孔;所述五根车管均为直管,包含第一车管,两端分别与下接头及前接头中对应的一个管接头套筒连接;第二车管,两端分别与前接头及上接头中对应的一个管接头套筒连接; 第三车管,一端穿过上接头的两个直通管接头,另一端与下接头中对应的一个管接头套筒连接;第四车管,两端分别与下接头及后接头中对应的一个管接头套筒连接;第五车管,两端分别与后接头及上接头中对应的一个管接头套筒连接;其中第三车管的另一端以及第一车管、第二车管、第四车管、第五车管的两端分别沿径向两端的管壁各设有1或2对管接头销孔,并且每端的车管销孔的位置与其所套入的接头中管接头的管接头销孔对应,数量、大小与该管接头的管接头销孔的数量、大小相同,在车管一端与对应的接头中的一个管接头互套后于管接头与车管重叠部分的管壁径向形成1或2个通孔,每个通孔内安装一个可拆装锁销。所述套筒连接的结构为所述第一车管,第二车管,第三车管均为“公”杠;与第一车管,第二车管,第三车管端部互套的下接头,前接头,上接头中对应的管接头均为“母”杠;所述第四车管,第五车管均为“母”杠;与第四车管,第五车管端部互套的下接头,前接头,上接头中对应的管接头均为“公”杠。所述可拆装锁销为螺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可拆装套筒式自行车车架中接头与车管的连接采用套筒式,并再用再用1或2个可拆装锁销锁定,增加了连接部分的强度,而且拆装方便,提高了自行车批量生产的装配速度。另外因车架的连接部分无需焊接,简化了自行车的装配工艺,无需热处理工艺,节电显著,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本结构的车架另外一个明显的效果是由于连接部分无需焊接,因此车架使用的材质广泛,不论金属、有机、无机材质,只要该材质达到应有的强度和延伸率,都可以用来作为本结构的车架,这对拓展自行车的式样提供了有利条件。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车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车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车架结构示意图。本车架由数个接头10、20、 30,40及分别与数个接头10、20、30、40连接的数根车管51、52、53、54、55组成。其中数个接头分别是多通管接头,包含上接头30 ;下接头10 ;前接头20 ;后接头 40。其中上接头30中有两个处于直通的管接头301、302,上接头30的其它管接头以及下接头10、前接头20、后接头40的所有管接头沿径向两端的管壁分别设有1或2对管接头销孔 11、21、31、41,本实施例是每个管接头沿径向两端的管壁分别设有1对管接头销孔(例前接头20中有2个管接头201,每个管接头201上分别有一对相互对应的管接头销孔21)。数根车管均为直管,包含第一车管51,两端分别与下接头10及前接头20中对应的一个管接头套筒连接,如图1所示,其一端与下接头10的一个管接头101连接,另一端与前接头20的一个管接头201连接;第二车管52,两端分别与前接头20及上接头30中对应的一个管接头套筒连接;第三车管53,一端穿过上接头30的两个直通管接头301、302,另一端与下接头10中对应的一个管接头套筒连接;第四车管M,两端分别与下接头10及后接头40中对应的一个管接头套筒连接;第五车管55,两端分别与后接头40及上接头30中对应的一个管接头套筒连接。其中第三车管53的另一端以及第一车管51、第二车管52、第四车管M、第五车管55的两端分别沿径向两端的管壁各设有1或2对管接头销孔,本实施例是每端设有1对车管销孔,如图2所示,第一车管51的两端的分别设有对应的1对车管销孔,即,第一车管51的一端设有对应的1对车管销孔511,另一端也设有对应的1对车管销孔512,并且每端的车管销孔的位置与其所套入的接头中管接头的管接头销孔对应,数量、 大小与该管接头的管接头销孔的数量、大小相同,即,每根车管一端套入对应的接头中的一个管接头时,使该管接头与车管重叠部分的管壁径向形成1或2个通孔。在每个通孔内安装一个可拆装锁销(图1中所示的黑色圆点),使每根车管的两端分别套置并锁定于对应的两个接头中的一个管接头。本实施例的可拆装锁销为螺栓(包含螺钉及其螺帽)。所述套筒连接结构为所述第一车管51,第二车管52,第三车管53均为“公”杠,与第一车管51,第二车管52,第三车管53端部互套的下接头10,前接头20,上接头30中对应的管接头均为“母” 杠,如图1所示,第一车管51两端,第二车管52两端,第三车管53另一端均分别套置于对应的管接头外面;所述第四车管M,第五车管55均为“母”杠,与第四车管M,第五车管55端部互套的下接头10,前接头20,上接头30中对应的管接头均为“公”杠,如图1所示,第四车管 54两端,第五车管55两端分别套置在对应的管接头里面。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拆装套筒式自行车车架,由四个接头及分别与四个接头连接的五根车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接头分别是多通管接头,包含上接头,下接头,前接头以及后接头,其中上接头中有两个处于直通的管接头,上接头的其它管接头以及下接头、前接头、后接头的所有管接头沿径向两端的管壁分别设有ι或2对管接头销孔;所述五根车管均为直管,包含第一车管,两端分别与下接头及前接头中对应的一个管接头套筒连接;第二车管,两端分别与前接头及上接头中对应的一个管接头套筒连接;第三车管,一端穿过上接头的两个直通管接头,另一端与下接头中对应的一个管接头套筒连接;第四车管,两端分别与下接头及后接头中对应的一个管接头套筒连接;第五车管,两端分别与后接头及上接头中对应的一个管接头套筒连接;其中第三车管的另一端以及第一车管、第二车管、第四车管、第五车管的两端分别沿径向两端的管壁各设有1或2对管接头销孔,并且每端的车管销孔的位置与其所套入的接头中管接头的管接头销孔对应,数量、大小与该管接头的管接头销孔的数量、大小相同,在车管一端与对应的接头中的一个管接头互套后于管接头与车管重叠部分的管壁径向形成1或2个通孔,每个通孔内安装一个可拆装锁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装套筒式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连接的结构为所述第一车管,第二车管,第三车管均为“公”杠;与第一车管,第二车管,第三车管端部互套的下接头,前接头,上接头中对应的管接头均为“母”杠;所述第四车管,第五车管均为“母”杠;与第四车管,第五车管端部互套的下接头,前接头,上接头中对应的管接头均为“公”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装套筒式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拆装锁销为螺栓。
专利摘要一种可拆装套筒式自行车车架,属于自行车零部件,解决现有焊接车架强度低、工艺复杂、使用材质受到制约及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自行车车架由数个接头及分别与数个接头连接的数根车管组成,其中接头与车管的连接采用套筒式,并再用1或2个可拆装锁销锁定,增加了连接部分的强度,而且拆装方便,提高了自行车批量生产的装配速度,另外因本车架无需焊接,简化了自行车的装配工艺,节电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使车架使用的材质更广泛,不论金属、有机、无机材质,只要该材质达到应有的强度和延伸率,都可以用来作为本结构的车架,这对拓展自行车的式样提供了有利条件。
文档编号B62K19/06GK201971106SQ20112009642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日
发明者华康成, 梁韬, 王杏生, 陈荣仙, 陈荣华 申请人:陈荣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