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折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6805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婴儿车折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婴儿车折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儿童推车有关,尤指利用平行四边形支架作扩展童车及折合童车收合,并前轮支杆可向后缩,大幅减少宽度及高度,达到最小收折体积的一种婴儿车折合结构。
背景技术
习知婴儿车方便乘载幼儿,及方便照顾者推行,儿童用婴儿车带给看顾婴儿者及父母亲极大便利,免去抱婴儿的不便,可以省力推车,可于推行中照顾幼儿,又令幼儿保持安全,限制幼儿于推车内,避免危险,然而现今儿童婴儿为了方便收藏、包装及运输,采折合式居多;如图13所示,习知婴儿车,其包含有一主架10、两关节11及一架体12,该主架10 设有前支杆101、两后支杆102、两侧杆103及一扶手104,该前支杆101以一结合座105与侧杆103相枢接,后支杆102以另一结合座106相枢接侧杆103,使侧杆103可与前支杆101 转折而作收折动作,该侧杆103供扶手104定位,扶手104上有按键14供伸缩扶手104及收折主架10之用;一架体12,具有前围杆121与后围杆122,以关节11的两结合杆111作相结合前围杆121与后围杆122 ;上述习知儿童婴儿折收后是将前支杆101与两后支杆102靠拢,所折叠的高度仍然具有相当高度,且折收后的前后的体积长,也是具有相当的长度;为此,在包装上体积大, 运输不便,更重要的是,使用者收藏不便,尤其不易置于车上,是其缺失,显然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车折合结构,其目的是1、提供童车折合完毕后大幅缩小体积,无论是高度或折收后的前后的体积、长度均较习知儿童推车大幅缩小,达到最小收折体积的目的;2、提供操作方便,易展开及易折收,利用平行四边形支架作扩展童车及折合童车缩合;3、提供前轮支杆可向后缩,达到童车前后距离缩小折合体积。一种婴儿车折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前轮支杆,前端组装两前轮,后端与一主杆相枢接,后端两侧枢接一对立杆与一对水平杆;一后轮支杆,两末端组装两后轮,中间有钩环定位于主杆下方,一对连杆枢接于后轮支杆中间位置;—主杆,底部受后轮支杆所支撑,前端受前轮支杆所支撑,后端内有一^扣装置, 供后轮支杆的钩环定位,卡扣装置两侧分别接设一摆动板,摆动板与水平杆相枢接,后轮支杆的连杆枢接于主杆底部;一座椅插座,前端两侧与立杆相枢接,后端两侧与主杆相枢接;一扶手与两推杆相组合,推杆末端枢接于主杆后端两外侧,并座椅插座的后端介于推杆与主杆后端外侧之间,推杆内有一动件,以令摆动板偏转。[0012]据此,利用座椅插座、立杆、水平杆及摆动板近似呈斜向的平形四边形支架,作展开、折闭平形四边形支架,达到整体童车驱动展开及收折最小的体积。其中,该主杆后端为一筒体,卡扣装置包含一圆筒、一扣板、一导杆及组合帽,圆筒内枢接弹条,使扣板受到弹条压挤,扣板钩住后轮支杆的钩环,导杆受到一弹簧抵顶及一绳索牵系,绳索受一拉柄牵动,拉柄组装于推杆上,导杆上有导斜面作退移时,致扣板释放解脱对后轮支杆的钩环钩住动作,组合帽将摆动板组合于推手末端,并以数结合柱将推手末端、摆动板、组合帽及圆筒相组接。其中,该推手末端有一枢接头,内为动件,动件为椭圆管,相对该摆动板有一椭圆孔,动件入于椭圆孔,使推手末端与摆动板同步作旋转一角度。其中,该座椅插座如端两侧各设有枢接孔,后端两侧各设有枢接芽孔。其中,该主杆上设有滑轨,下方有下滑轨,该前轮支杆呈Y或U字型,有一容入空间,供主杆进入及定位,以伸缩前轮支杆。其中,该扶手与两推杆之间有两对称的转折机构,使扶手自两推杆上折收。其中,该后轮支杆为一曲弧的杆体,中间设有两衔接柄,以枢接一对连杆。其中,该座椅插座供一座椅作定位。其中,该前轮支杆内有一内套,内套有止挡部,相对该主杆前端有一柱销作定位一前头,前轮支杆的止挡部供前头抵顶。本实用新型优点及功效在于童车折合完毕后大幅缩小体积,无论是高度或折收后的前后的体积、长度均较习知儿童推车大幅缩小,达到最小收折体积的目的;操作方便, 易展开及易折收,利用平行四边形支架作扩展童车及折合童车缩合;前轮支杆可向后缩,达到童车前后距离缩小折合体积。

图I是本实用新型前轮支杆、立杆与水平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座椅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卡扣装置、座椅插座与主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卡扣装置卡扣后轮支杆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卡扣装置卡扣后轮支杆的横向平面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卡扣装置释放后轮支杆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卡扣装置释放后轮支杆的横向平面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折收动作的平面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已折收完成的平面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前轮支杆与主杆前端相嵌合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前轮支杆与主杆前端相嵌合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13是习知儿童推车的立体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如下20前轮支杆30后轮支杆40主杆50卡扣装置60座椅插座70座椅[0038]80扶手81推杆21前轮[0039]22容入空间221内套222止挡部[0040]23立杆24水平杆31后轮[0041]32钩环33衔接柄34连杆[0042]41筒体82摆动板42滑轨[0043]421下滑轨401柱销402前头[0044]51圆筒52扣板53导杆[0045]54组合帽55弹条56弹簧[0046]57绳索811拉柄531导斜面[0047]812枢接头61枢接孔62枢接穿孔[0048]813动件821椭圆孔801转折机构[0049]58结合柱
具体实施方式首先,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车折合结构,如图1-6所示,其包含有一前轮支杆20、 一后轮支杆30、一主杆40、 扣装置50 (如图4所不)、一座椅插座60、一座椅70 (如图 3所示)、一扶手80及两推杆81,前轮支杆20前端组装两前轮21,前轮支杆20呈Y或U字型,后端有一容入空间22,供主杆40进入及定位,以伸缩前轮支杆20,前轮支杆20的容入空间22有一内套221 (如图11-12所示),内套221有止挡部222,前轮支杆20后端两侧枢接一对立杆23与一对水平杆24,立杆23为U型杆,后轮支杆30两末端组装两后轮31,后轮支杆30呈曲弧状的杆体,中间有一钩环32(如图4-6所示),钩环32定位于主杆40下方, 后轮支杆30中间位置设有两衔接柄33 (如图4所示),两衔接柄33以枢接一对连杆34 (如图2所示),后轮支杆30的连杆34的另端枢接于主杆40底部位置。一主杆40,底部受后轮支杆30的中间(钩环32位置)及连杆34所支撑,主杆40 前端受前轮支杆20所支撑,主杆40后端为一筒体41,筒体内有一^^扣装置50,供后轮支杆 30的钩环32定位,卡扣装置50两侧分别接设一摆动板82,摆动板82底端与水平杆24相枢接,主杆40上设有滑轨42,下有下滑轨421,供导入前轮支杆20的容入空间22,以内套 221与滑轨42及下滑轨421相贴合呈紧配状态,以利伸缩前轮支杆20及定位,使主杆40与前轮支杆20相定位,主杆40前端以一柱销401定位一前头402,前轮支杆20的止挡部222 供前头402抵顶,使主杆40进入前轮支杆20的容入空间22后,只会滑动,不能脱离。如图4-6所示,分布于筒体41内两边(或单边)的卡扣装置50包含一圆筒51、 一扣板52、一导杆53及组合帽54,圆筒51内枢接定位一弹条55,使扣板52受到弹条55压挤,扣板52可受弹条55而恢复原状,扣板52钩住后轮支杆30的钩环32,导杆53定位于组合帽54内,导杆53受到一弹簧56抵顶及一绳索57牵是,绳索57 —拉柄811 (如图I所 /In )牵动,拉柄811组装于推杆81上,导杆53上有导斜面531,导杆53作退移时,导斜面 531顶推扣板52,致扣板52释放解脱对后轮支杆30的钩环32钩住动作,推杆81末端有一枢接头812,组合帽54将摆动板82组合于推杆81的枢接头812,并以数结合柱58将推杆 81末端、摆动板82、组合帽54及圆筒51相组接,一般为筒体41两侧各设有对称结构组件, 但该扣板52、导杆53、弹条55及绳索57可以两边都设置,也可只设置一边。[0053]一座椅插座60,座椅插座60前端两侧各设有枢接孔61,枢接孔61供立杆23相枢接,后端两侧各设有枢接穿孔62,枢接穿孔62供主杆40的筒体41及推杆81的枢接头812 相枢接,扶手80与两推杆81是相组合,推杆81末端的枢接头812枢接于主杆40的筒体41 两外侧,枢接头812内有一动件813 (即为推杆81底端),动件8 13为椭圆管,相对该摆动板82有一椭圆孔821,动件813入于椭圆孔821,使推杆81末端与摆动板82同步作旋转一角度,扶手80与两推杆81之间有两对称的转折机构801,使扶手80可自两推杆81上折收, 并且座椅插座60两侧是供一座椅70插入作定位。由上述的结构组合,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车折合结构,如图1、5、6、7及8所示,操作本实用新型折合动作,是上拉推杆81上的拉柄811,连动绳索57拉动导杆53,导杆53的导斜面531顶推扣板52,致扣板52不再对后轮支杆30的钩环32作钩住动作,而得释放后轮支杆30的钩环32,使后轮支杆30可以向前位移,但该连杆34仍与主杆40保持支撑(如图9所示),再将扶手80及推杆81往前位移,此时该推杆81上枢接头812连动该摆动板 82同步作旋转一角度,摆动板82向后偏转,对照图2、9及10所示,以拉动水平杆24向后位移;相对地,由于扶手80及推杆81往前位移,推动座椅插座60向前位移,使立杆23呈倾斜状,该座椅插座60、立杆23、水平杆24及摆动板82近似呈斜向的平形四边形的支架,并继续向前推扶手80及推杆81,至近似贴合前轮支杆20,如同杠杆原理,以筒体41为支称点, 该扶手80及推杆81为长杠杆,所以可以省力的将该座椅插座60、立杆23、水平杆24及摆动板82作合闭动作,并驱动水平杆24向后拉移该前轮支杆20,使前轮支杆20向后缩,前轮支杆20自主杆40上缩回,再将扶手80自推杆81上折,以折合完毕,如此大幅缩小体积。由于该前轮支杆20自主杆40上向后缩,所以减少前后的宽度及体积,无论是高度或前后的宽度均较习知儿童推车大幅缩小,达到最小收折的体积。
权利要求1.一种婴儿车折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前轮支杆,前端组装两前轮,后端与一主杆相枢接,后端两侧枢接一对立杆与一对水平杆;一后轮支杆,两末端组装两后轮,中间有钩环定位于主杆下方,一对连杆枢接于后轮支杆中间位置;一主杆,底部受后轮支杆所支撑,前端受前轮支杆所支撑,后端内有一卡扣装置,供后轮支杆的钩环定位,卡扣装置两侧分别接设一摆动板,摆动板与水平杆相枢接,后轮支杆的连杆枢接于主杆底部;一座椅插座,前端两侧与立杆相枢接,后端两侧与主杆相枢接;一扶手与两推杆相组合,推杆末端枢接于主杆后端两外侧,并座椅插座的后端介于推杆与主杆后端外侧之间,推杆内有一动件,以令摆动板偏转。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婴儿车折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杆后端为一筒体,卡扣装置包含一圆筒、一扣板、一导杆及组合帽,圆筒内枢接弹条,使扣板受到弹条压挤,扣板钩住后轮支杆的钩环,导杆受到一弹簧抵顶及一绳索牵系,绳索受一拉柄牵动,拉柄组装于推杆上,导杆上有导斜面作退移时,致扣板释放解脱对后轮支杆的钩环钩住动作,组合帽将摆动板组合于推手末端,并以数结合柱将推手末端、摆动板、组合帽及圆筒相组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婴儿车折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推手末端有一枢接头,内为动件,动件为椭圆管,相对该摆动板有一椭圆孔,动件入于椭圆孔,使推手末端与摆动板同步作旋转一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婴儿车折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座椅插座前端两侧各设有枢接孔,后端两侧各设有枢接穿孔。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婴儿车折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杆上设有滑轨,下方有下滑轨,该前轮支杆呈Y或U字型,有一容入空间,供主杆进入及定位,以伸缩前轮支杆。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婴儿车折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扶手与两推杆之间有两对称的转折机构,使扶手自两推杆上折收。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婴儿车折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后轮支杆为一曲弧的杆体, 中间设有两衔接柄,以枢接一对连杆。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婴儿车折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座椅插座供一座椅作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婴儿车折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轮支杆内有一内套,内套有止挡部,相对该主杆前端有一柱销作定位一前头,前轮支杆的止挡部供前头抵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儿车折合结构,其包含有前轮支杆、后轮支杆、主杆、座椅插座、扶手及两推杆,前轮支杆后端与主杆相枢接,后端枢接一对立杆与水平杆,后轮支杆有钩环定位于主杆下方,一对连杆枢接于后轮支杆中间位置,主杆后端内有卡扣装置卡扣钩环,卡扣装置两侧各有一摆动板,摆动板与水平杆相枢接,连杆枢接于主杆底部,座椅插座前有立杆相枢接,后有主杆相枢接,推杆内有一动件,以令摆动板偏转;据此,利用座椅插座、立杆、水平杆及摆动板近似呈斜向的平形四边形支架,作展开、折闭平形四边形支架,达到整体童车驱动展开及收折最小的体积。
文档编号B62B7/10GK202345742SQ20112039642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8日
发明者陈鸿村 申请人:陈鸿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