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婴儿拖车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8521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婴儿拖车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指ー种折叠式婴儿拖车架结构。
技术背景按,同一发明人在美国第7,341,265号专利乃揭露了可折叠式婴儿车拖车架结构,其乃堪称实用,如图I所示,唯经查其底架8的前、后支杆81、82在进行伸缩调整时需针对四个部位的定位元件例如弾性定位销91、92、93、94操作释放才能进行调整,稍嫌不便,另外由于后支杆82的左、右两端821连接于左、右侧杆83、84后方的两端,因此折置收合完成后,虽然整个底架8左、右宽度距离明显縮小,但前、后支杆81、82相互之间的前、后距离仍占较大的材积,再者,左、右侧杆83、84的后方不能直接枢接车轮87、88,需另外分别焊接或组装ー轮架85、86来组设车轮87、88,无形中增加材料与加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创作者乃有鉴于此,经过不断的研究与改良而提供更完善的折叠式婴儿拖车架结构。是以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婴儿拖车架结构,当欲折叠收合吋,除了两上支架的第一支架可分别先向第二支架折叠再向底架方向收合,以及底架可收缩调整宽度距离以节省材积以外,由于该底架的前支杆与后支杆皆为两节式的内套管与外管套接而构成的可伸缩管体,因此在伸缩调整时操作更简便快速。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乃在于提供ー种折叠式婴儿拖车架结构,其底架的后支杆的内套管与外管的另ー侧井分别连接固定于该底架的左、右侧杆后段底部,可相对增加底架左、右侧杆后段的结构强度,进而可直接在该底架左、右侧杆后段的枢槽枢接车轮,相对具有不需另外组设提供枢接车轮的轮架的优点,进而亦具有省料、省エ与省材积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乃在于提供ー种折叠式婴儿拖车架结构,本实用新型拖车架相较于现有技术所用拖车架的后支杆位置,本实用新型底架的后支杆位置更往前挪,相对亦令拖车架折叠收合后可进ー步节省材积而便于收藏、储放、包装或运输作业。ー种折叠式婴儿拖车架结构,包括有底架,具有前、后支杆以及连接于前、后支杆左、右两侧的左、右侧杆,其右侧侧杆的前侧底部连接有ー枢接座,该枢接座所设枢孔可借枢轴与拖车杆的ー侧枢接,该枢接座前侧另具有前定位孔,而其后侧则具有后定位孔,该枢接座枢接的拖车杆可选择向前枢转而呈展开状态,并借一定位杆或插销等定位元件穿过该拖车杆与该枢接座的前定位孔,并借该拖车杆的前侧与脚踏车的预定部位连接,该前述枢接座所枢接的拖车杆亦可向后枢转收合,并借定位杆或插销等定位元件穿设该枢接座的后定位孔与拖车杆;两上支架,乃略呈Π形体,该两上支架下方的前后两侧则分别与底架枢接,该两上支架的其中的一上支架上方乃固设有ー连接件,该连接件则具有卡槽,另外该两上支架各由可折叠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所组成,其中各第一支架的下方两侧借枢轴与第二支架的上方两侧枢接,且各第二支架并各固设一定位片以防止第一支架向外枢转;上横杆,乃设于两上支架上方之间,且与两上支架连接或拆离;其特征在干该底架的前支杆与后支杆皆为两节式的管体所组成,其中该前支杆包括一内套管与一外管套接而构成,该内套管可由其一侧对应套入外管相対的ー侧,且该内套管的ー侧具有一定位孔,而该外管相対的ー侧具有定位孔,以借定位元件予以固定,而后支杆亦包括一内套管与一外管套接而构成,该内套管可由其一侧对应套入外管相対的ー侧,且该内套管的ー侧具有一定位孔,而该外管相対的ー侧具有定位孔,以借定位元件予以固定,该后支杆的内套管的另ー侧与外管的另ー侧进ー步分别具有位于该底架的左、右侧杆后段底部的侧管以借锁固元件或以焊接方式与该底架的左、右侧杆底部连接固定,可增加该底架的左、右侧杆后段结构的強度,进而在该左、右侧杆的后段对应于后支杆的内套管的侧管上方部位以及对应于后支杆的外管的侧管上方部位各设有枢槽以分别借枢接元件枢设车轮。 再者,该底架的前支杆的内套管与外管的定位元件可为设于内套管的弾性定位销或螺丝、螺帽与垫片或插销。另者,该底架的后支杆的内套管与外管的定位元件可为设于内套管的弾性定位销或螺丝、螺帽与垫片或插销。本实用新型的ー种折叠式婴儿拖车架结构,其底架的前支杆与后支杆为两节式的可伸缩调整管体以更简单方便的调整,且后支杆的两侧又能増加底架两侧杆后段的強度,使两侧杆可直接枢接车轮,不但省エ、省料,且折叠后可更进ー步节省材积而便于收藏、储放、包装或运输作业。兹配合图式详加说明如后。

图I为现有技术所用折叠式婴儿拖车架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ー上支架的第一支架向内与第二支架折叠状态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ー上支架的第一支架向内与第二支架折叠再向底架收合后的立体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两上支架向内折叠且向底架收合后的立体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收合完成且底架调整缩短宽度距离后的立体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底架前支杆的内套管与外管的定位元件为弹性定位销的部份组合断面放大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底架后支杆的内套管与外管的定位元件为弹性定位销的部份组合断面放大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底架前支杆的内套管与外管的定位元件为螺丝、螺帽与垫片的部份组合断面放大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底架后支杆的内套管与外管的定位元件为螺丝、螺帽与垫片的部份组合断面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 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ー种折叠式婴儿拖车架结构,包括有底架1,具有前、后支杆10、15以及连接于前、后支杆10、15左、右两侧的左、右侧杆11,其右侧侧杆11的前侧底部连接有一枢接座13,该枢接座13所设枢孔130可借枢轴(图未示)与拖车杆(图未示)的ー侧枢接,该枢接座13前侧另具有前定位孔131,而其后侧则具有后定位孔132,该枢接座13枢接的拖车杆可选择向前枢转而呈展开状态,并借一定位杆或插销等定位元件(图未示)穿过该拖车杆与该枢接座13的前定位孔131,并借该拖车杆的前侧与脚踏车的预定部位连接,该前述枢接座13所枢接的拖车杆亦可向后枢转收合,并借定位杆或插销等定位元件(图未示)穿设该枢接座13的后定位孔132与拖车杆;两上支架2、3,乃略呈Π形体,该两上支架2、3下方的前后两侧221、222、321、 322 (參考图2、图3)则分别与底架I枢接,该两上支架2、3的其中之一上支架2上方乃固设有一连接件7,该连接件7则具有卡槽71,另外该两上支架2、3各由可折叠的第一支架21、31与第二支架22、32所组成,其中各第一支架21、31的下方两侧借枢轴210、310与第二支架22、32的上方两侧枢接,且各第二支架22、32并各固设一定位片223、323(參考图2、图3)以防止第一支架21、31向外枢转;上横杆4,乃设于两上支架2、3上方之间,其一侧固设有弾性卡钩41 (參考图4 图7),可借该弹性卡钩41与其中之一上支架2所设连接件7的卡槽71嵌卡连接(參考图2、图3)或拆离(參考图4、图5),该上横杆4的另ー侧42 (參考图4、图5)则与前述两上支架2、3的其中之一上支架3的上方枢接部30枢接,另外前述的上横杆4并可改为两侧皆具弾性卡钩41,而前述两上支架2、3的上方则可皆设有连接件7,令上横杆4可借该两侧的弹性卡钩41与两上支架2、3上方所设连接件7的卡槽71嵌卡连接或脱离,由于此为习知技术(例如同一申请人的美国发明第7,341,265号专利案件即有详细的说明)故不另赘述;其特征在于该底架I的前支杆10与后支杆15皆为两节式的管体所组成以供伸縮调整该底架I的宽度距离,其中该前支杆10包括一内套管101与一外管102套接而构成,该内套管101可由其一侧对应套入外管102相対的ー侧,且该内套管101的ー侧具有一定位孔1011(參考图8),而该外管102相対的ー侧具有定位孔1021,以借定位元件例如设于内套管101内的弾性定位销164(參考图8)、插销(图未示)或螺丝161、螺帽162与垫片163(另參考图10)予以固定,而后支杆15亦包括一内套管151与一外管152套接而构成,该内套管151可由其一侧对应套入外管152相対的ー侧,且该内套管151的ー侧具有一定位孔1511(參考图9),而该外管152相対的ー侧具有定位孔1521,以借定位元件例如设于内套管151内的弹性定位销164 (參考图9)、插销(图未示)或螺丝161、螺帽162与垫片163 (參考图11)予以固定,该后支杆15的内套管151的另ー侧与外管152的另ー侧进ー步分别具有位于该底架I的左、右侧杆11后段底部的侧管1512、1522以借锁固元件153或以焊接方式与该底架I的左、右侧杆11底部连接固定,可增加该底架I的左、右侧杆11后段结构的强度,进而在该左、右侧杆11的后段对应于后支杆15的内套管151的侧管1512上方部位以及对应于后支杆15的外管152的侧管1522上方部位各设有枢槽111以分别借枢接元件(图未示)枢设车轮(图未示),易言之,由于前述侧管1512、1522増加了底架I的左、右侧杆11后段的结构强度,因而该左、右侧杆11后段所设枢槽111可稳固的枢设车轮;借由前述构件的组成,当欲折叠收合时可先将上横杆4 一侧的弹性卡钩41脱离其中之一上支架2所设连接件7的卡槽71,而令上横杆4向该另ー上支架3的第一支架31方向枢转收合,并可连同该第一支架31向内与第二支架32折叠(另參考图4)然后再向底架I方向收合(參 考图5),随即可将其中之一上支架2的第一支架21向其第二支架2折叠后再向底架I收合(參考图5),然后只要按压弹性定位销164的凸卡部1641 (另參考图7 图9),令其脱离前、后支杆10、15的外管102、152的定位孔1021、1521即可将前、后支杆10、15的内套管101、151 —侧进ー步伸套入其外管102、152内(另參考图6),以大幅缩小底架I的左、右宽度距离,并相对节省折叠后的空间与材积而便于包装、运输或收藏储放;另外,如果前述底架I的前、后支杆10、15借螺丝161 (另參考图10、图11)、螺帽162与垫片163或插销(图未示)予以固定,则只要先拆卸该螺丝161、螺帽162、垫片163或插销,即可将前、后支架10、15的内套管101、151 —侧进ー步伸套入其外管102、152,而大幅縮小底架I的左、右距离宽度并相对节省折叠的空间与材积。综上所述,本案创作可归纳具有下列增进功效I.当欲折叠收合时,除了两上支架2、3的第一支架21、31可分别先向第二支架22,32折叠再向底架I方向收合,以及底架I可收缩调整宽度距离以节省材积以外,由于该底架I的前支杆10与后支杆15皆为两节式的内套管101、151与外管102、152套接而构成的可伸縮管体,因此在伸縮调整时只需按压操作两定位元件例如弾性定位销164即可进行宽度距离的调整,相对具有伸缩调整操作更简便快速的优点。2.底架I的后支杆15的内套管151与外管152的另ー侧分别具有侧管1512、1522井分别连接固定于该底架I的左、右侧杆11后段底部,可相对增加底架I左、右侧杆11后段的结构强度,进而可直接在该底架I左、右侧杆11的后段设置枢槽111以供枢接车轮(图未示),相对具有不需另外组设提供枢接车轮的轮架的优点,进而亦具有省料、省エ与省材积的效果。3.前述底架I的后支杆15的内套管151与外管152的侧管1512、1522除了可增加底架I左、右侧杆11后段的结构强度以利左、右侧杆11后段的枢槽111枢设车轮以外,也因后支杆15的内套管151与外管152的两侧管1512、1522连接于左、右侧杆11的后段而非后端,相较于现有技术所用拖车架,本实用新型底架I的后支杆15位置更往前挪,因此亦令拖车架折叠收合后更进ー步节省材积而便于收藏、储放、包装或运输作业。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婴儿拖车架结构,包括有 底架,具有前、后支杆以及连接于前、后支杆左、右两侧的左、右侧杆,其右侧侧杆的前侧底部连接有一枢接座,该枢接座所设枢孔可借枢轴与拖车杆的一侧枢接,该枢接座前侧另具有前定位孔,而其后侧则具有后定位孔,该枢接座枢接的拖车杆可选择向前枢转而呈展开状态,并借一定位杆或插销等定位元件穿过该拖车杆与该枢接座的前定位孔,并借该拖车杆的前侧与脚踏车的预定部位连接,该前述枢接座所枢接的拖车杆亦可向后枢转收合,并借定位杆或插销等定位元件穿设该枢接座的后定位孔与拖车杆; 两上支架,乃略呈n形体,该两上支架下方的前后两侧则分别与底架枢接,该两上支架的其中的一上支架上方乃固设有一连接件,该连接件则具有卡槽,另外该两上支架各由可折叠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所组成,其中各第一支架下方两侧借枢轴与第二支架的上方两侧枢接,且各第二支架并各固设一定位片以防止第一支架向外枢转; 上横杆,乃设于两上支架上方之间,且与两上支架连接或拆离; 其特征在于 该底架的前支杆与后支杆皆为两节式的管体所组成,其中该前支杆包括一内套管与一外管套接而构成,该内套管可由其一侧对应套入外管相对的一侧,且该内套管的一侧具有一定位孔,而该外管相对的一侧具有定位孔,以借定位元件予以固定,而后支杆亦包括一内套管与一外管套接而构成,该内套管可由其一侧对应套入外管相对的一侧,且该内套管的一侧具有一定位孔,而该外管相对的一侧具有定位孔,以借定位元件予以固定,该后支杆的内套管的另一侧与外管的另一侧进一步分别具有位于该底架的左、右侧杆后段底部的侧管以借锁固元件或以焊接方式与该底架的左、右侧杆底部连接固定,可增加该底架的左、右侧杆后段结构的强度,进而在该左、右侧杆的后段对应于后支杆的内套管的侧管上方部位以及对应于后支杆的外管的侧管上方部位各设有枢槽以分别借枢接元件枢设车轮。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式婴儿拖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架的前支杆的内套管与外管的定位元件可为设于内套管的弹性定位销。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式婴儿拖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架的前支杆的内套管与外管的定位元件可为螺丝、螺帽与垫片。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式婴儿拖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架的前支杆的内套管与外管的定位元件可为插销。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式婴儿拖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架的后支杆的内套管与外管的定位元件可为设于内套管的弹性定位销。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式婴儿拖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架的后支杆的内套管与外管的定位元件可为螺丝、螺帽与垫片。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式婴儿拖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架的后支杆的内套管与外管的定位元件可为插销。
专利摘要一种折叠式婴儿拖车架结构,此种拖车架除了可折叠收合且底架可收缩调整宽度距离以节省材积以外,由于该底架的前支杆与后支杆皆为两节式的内套管与外管套接而构成的可伸缩管体,因此在伸缩调整时操作更简便快速,另外底架的后支杆的内套管与外管的另一侧并分别连接固定于该底架的左、右侧杆后段底部,可相对增加底架左、右侧杆后段的结构强度,进而可直接在该底架左、右侧杆后段的枢槽枢接车轮,相对具有不需另外组设提供枢接车轮的轮架的优点,进而亦可省料、省工与省材积,且相较于现有技术所用拖车架的后支杆位置,本实用新型底架的后支杆位置更往前挪,相对亦令拖车架折叠收合后可更节省材积而便于收藏、储放、包装或运输作业。
文档编号B62K27/02GK202414068SQ20112054145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1日
发明者刘哲纲 申请人:刘哲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