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汽车转向机拖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8208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化汽车转向机拖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汽车转向机拖座。
背景技术
汽车上的转向机在司机打方向盘时帮助司机用力以减轻司机转向时的用力度,达到开车时司机轻松、方便的机器,主要分为齿条式转向机和蜗轮蜗杆式转向机。现有的汽车齿条式转向机主要通过转向轴与齿轮轴连接,齿轮轴与齿条啮合,齿条与拉杆连接,拉杆与汽车的车轮连接设置,从而通过方向盘对转向轴输入动力,从而控制车轮方向的变换,从而改变汽车行驶方向,齿轮轴与齿条啮合时,齿条的侧部设有拖座将齿条像齿轮轴方向压紧,从而使齿轮轴能与齿条紧密啮合,避免脱落。如图2所示,传统的拖座一般为圆柱状,与齿条配合的一端的设有托住齿条侧部的凹槽,另一端设有弹簧,使齿条能与齿轮轴紧密配合,这种拖座一般采用铝制作,并在凹槽内设置摩擦片,摩擦片摩擦完毕之后再进行更换,制作材料成本较高,同时,设有多个零部件,加工安装不方便,而且摩擦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工方便、造价成本低的一体化汽车转向机拖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体化汽车转向机拖座,包括拖座本体,所述的拖座本体呈圆柱状,所述的拖座本体的一端设有与汽车转向机齿条外侧形状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的凹槽的槽壁形状为圆柱弧面,凹槽的两端开口形成通槽,拖座本体远离凹槽的一侧设有供弹簧安装的弹簧槽,所述的拖座采用POM材料制作。作为优选,所述的凹槽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的一端与凹槽连通设置,另一端与弹簧槽连通设置。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可以共加润滑油时使用,使拖座与齿条接触时更加的平顺,增加了拖座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的拖座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供密封圈放置的环形槽。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可以在拖座的外环设置密封圈,提高了转向机的密封性。作为优选,所述的弹簧槽的底部设有供弹簧抵触设置的凸台。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安装后与凸台形成抵接,而通孔可以设置在凸台中部,避免弹簧伸入通孔,失去作用。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汽车转向机拖座采用POM作为拖座的制作材料同时省略了摩擦面,直接利用凹槽的槽壁作为与齿条相接触的摩擦面,在保证拖座强度的前提下,降低了拖座的加工成本,简化了拖座的结构,减少了加工程序。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拖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背景技术拖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体是一体化汽车转向机拖座,包括拖座本体1,拖座本体I呈圆柱状,拖座本体I的一端设有与汽车转向机齿条外侧形状相适配的凹槽11,凹槽11的槽壁形状为圆柱弧面,凹槽11的两端开口形成通槽。拖座本体I远离凹槽11的一侧设有供弹簧安装的弹簧槽12,拖座采用POM材料制作。凹槽11的中部设有通孔13,通孔13的一端与凹槽11连通设置,凹槽11与通孔13之间设有过渡斜面131,通孔13的另一端与弹簧槽12连通设置。拖座本体I的外侧壁上设有供密封圈放置的环形槽14。弹簧槽12的底部设有供弹簧抵触设置的凸台121。本实用新型的拖座的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的拖座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均是用于托住齿条,使齿条与齿轮轴紧密啮合,不同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拖座采用POM材料制作,并且一体成型,在加工时将凹槽11用无心磨磨过后,可直接使用,无需设置摩擦片。
权利要求1.一体化汽车转向机拖座,包括拖座本体,所述的拖座本体呈圆柱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拖座本体的一端设有与汽车转向机齿条外侧形状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的凹槽的槽壁形状为圆柱弧面,凹槽的两端开口形成通槽,拖座本体远离凹槽的一侧设有供弹簧安装的弹簧槽,所述的拖座采用POM材料制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汽车转向机拖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的一端与凹槽连通设置,另一端与弹簧槽连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汽车转向机拖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拖座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供密封圈放置的环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汽车转向机拖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槽的底部设有供弹簧抵触设置的凸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化汽车转向机拖座,包括拖座本体,所述的拖座本体呈圆柱状,所述的拖座一端设有与汽车转向机齿条外侧形状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的凹槽的槽壁形状为圆柱弧面,凹槽的两端开口形成通槽,拖座本体远离凹槽的一侧设有供弹簧安装的弹簧槽,所述的拖座采用POM材料制作。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汽车转向机拖座采用POM作为拖座的制作材料同时省略了摩擦面,直接利用凹槽的槽壁作为与齿条相接触的摩擦面,在保证拖座强度的前提下,降低了拖座的加工成本,简化了拖座的结构,减少了加工程序。
文档编号B62D3/02GK202847792SQ20122054671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3日
发明者修月龙, 张安建, 孙承松, 夏兆雷, 应纪利, 余忠核, 余光飞 申请人:浙江龙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