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卧两用前后双驱动仿生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203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座卧两用前后双驱动仿生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以人体及四肢行走动物体工学原理为基础,实现了:1.推拉式往返做功的自行车前轮驱动器,2.前驱动中坐姿加卧姿可调试高度的休息架,3.座卧两用前后双驱动仿生自行车这3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由自行车骑行者以可调试高度的休息架为支点手脚并用前后双驱动的重大突破,突破了传统公知自行车对骑行者肢、体疲劳和损伤及全身体能发挥的局限,使骑行者在骑行中能够全身协调运动,和上下肢、体交替做功及休息,因此提高了平局时速,这种“座卧两用前后双驱动仿生自行车”的发明,使骑行者的手脚并用前后双驱动运动,演绎为如同猎豹般的奔、走。
【专利说明】座卧两用前后双驱动仿生自行车
【技术领域】:
[0001]传统公知自行车,多是以后轮驱动为动力方式的,这种动力方式是建立在人类既灵长类直立行走后利足习惯基础上的。
[0002]正是由于传统公知自行车放大了人类后利足习惯,使传统后驱动自行车的骑行者,仅仅凭借双腿蹬踏为驱动力,因此使骑行者的体能,没有像猎豹类四肢前后驱动动物奔跑那样使体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反而使传统公知自行车骑行者,因长时间腰椎脊柱腰间盘股骨头半月板损伤疲劳,坐姿压迫致前列腺损伤性疲劳,重心前倾导致手、臂及肩周疲劳。
[0003]而传统公知后驱动自行车骑行者蹬踏时,因脊柱与腿的运动夹角小于90°,后驱动导致的前半身长时间相对静止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都违反了人体及动物体运动工学原理。
[0004]传统公知后驱动自行车,因违反人体及动物体运动工学原理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是自行车生产研发领域,在健身运动自行车、长途旅游自行车、代步自行车,实现仿生并调动骑行者体能的研发方面,迟早要解决,哪怕是花巨资也要解决的难题。
【背景技术】
[0005]正是由于传统公知后驱动自行车这一系列违反人体工学原理的设计缺陷,使骑行者在长途骑行中,要频繁地休息,因此浪费的大量的骑行时间,也使公知后驱动自行车绝大多数长途骑行旅友,因骑行疲劳及肢、体疲劳损伤而谈骑色变。
[0006]因此,设计出一种能够最大程度上减轻骑行者疲劳,又能像猎豹奔跑一样充分调动人体前后肢体及全身机能,最大程度上符合人体工学原理,达到前后肢体协调运动,并做到休息运动健身为一体的自行车,是自行车研发制造领域迟早要解决的难题。
[0007]本发明以人体及四肢行走奔跑动物体工学原理为基点,以减轻自行车骑行者肢、体疲劳及疲劳损伤,使骑行者改变传统后驱动缺陷,让骑行者手脚并用发挥全身机能,提高平均骑行时速,填补行业空白这五个目标,完成了如下发明:

【发明内容】

[0008]推拉式往返做功的自行车前轮驱动器:设计使用连杆推动大齿盘推拉式往返做功,以便于双手同步在推拉做功的同时,能够使用手柄既车把安全顺畅地操控自行车前进方向,并能够使骑行者手臂推拉运动得到锻炼。
[0009]前驱动中坐姿加卧姿可调试高度的休息架:为了解决公知后驱动自行车在长途骑行中,长期弯腰弓背带来的肢、体疲劳问题,解决前驱动推拉做功时因无支点带来的骑行者疲劳问题,按人体工学和特定人的人体(形体)结构学原理设计的“坐姿加卧姿可调试高度休息架”。
[0010]座卧两用前后双驱动仿生自行车:其设计是以“前驱动中坐姿加卧姿可调式高度的休息架” (0009),和“推拉式往返做功的自行车前轮驱动器” (0008),来减轻长途骑行者因长时间弯腰弓背造成的颈椎腰间盘损伤疲劳,长时间脊柱与大腿运动夹角小于90°而压迫血管及神经,导致的半月板和股骨头损伤疲劳,长时间体位前倾导致的手、臂和肩周损伤疲劳。由前后双驱动,实现手脚并用全身协调运动,以仿生学及人体既四肢行走动物体工学原理为基础,解决了传统公知健身运动自行车、长途旅游自行车、代步自行车,时速低和骑行者因后驱动无法调动全身机能的缺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推拉式往返做功的自行车前轮驱动器(图1):骑行者长时间坐姿骑行疲劳后,使用推拉式往返做功的自行车前轮驱动器时,骑行者俯卧在支架5上以此为支点,双手推拉手柄既车把1,由连杆2推动大齿盘3转动,以此往返做功驱动自行车前轮,由此达到腰、腿休息的目的,当手脚并用骑行时,就最大程度以仿生学原理调动了全身最大功能。车把既手柄I被固定在骨架兼滑道4上,以便于骑行者在推拉做功驱动自行车前进时,安全顺畅地操控方向。当不需要卧姿骑行时,只要将车把既手柄I固定在锁扣8的位置上,骑行者就可以俯身坐姿骑行,这样前后坐卧交替休息并仿生运动,实现了健身及健康运动,并因减少了停车休息时间以双驱动提高了平均时速。
[0012]前驱动中坐姿加卧姿可调试高度的休息架(图1):自行车骑行者在长途骑行中,当长时间后驱动弯腰弓背蹬踏发生肢、体疲劳时,就可以身体前倾俯卧在休息架5上,双腿抵在支架5的挡板7上,使骑行者下肢与脊椎在股骨头(挡板7位置)的工学夹角大于90°,由于骑行者身体重心完全附着在支架5上,达到了休息之目的。卧姿状态下的骑行者可以使用前驱动,也可以前后驱动并用。由于卧姿后驱动时重心前移,骑行者腿和腰椎的夹角大于90°使血液更加流畅,在手脚并用前后双驱动时,实现了以仿生学及人体工学原理,最大程度上调动了骑行者全身机能,达到了运动健身旅游的多重目的。支架5是以可调试高度的气弹簧6为减震、及骑行者臂展高度调整的。
[0013]座卧两用前后双驱动仿生自行车(图1):本发明是通过(0011)推拉式往返做功的自行车前轮驱动器,和(0012)前驱动中坐姿加卧姿可调式高度的休息架,这两个核心发明实现的。骑行者在坐姿骑行疲劳后,可以身体前倾俯卧在支架5上,双胯抵在挡板7上,使双肩以下的身体完全放松达到休息目的。卧姿前驱动中,骑行者双手推拉手柄既车把1,由连杆2推动大齿盘3以驱动前轮。车把既手柄I固定在骨架兼滑道4上以顺畅操控方向,实现手脚并用前后双驱动仿生骑行。改为坐姿骑行时,将车把既手柄I锁定在锁扣8位置上,即可安全骑行。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发明采用公知技术和公知部件,实施难度很低。
[0015]由于本发明的实施,对技术、厂房、资金的要求不高,中小微企业都可实施。
[0016]本发明的制造材料,不受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的限制,安全环保。
[0017]随着自行车竞技、健身、旅游运动的日益普及和增加,本发明在以高中低档实施后,会有庞大的国内外市场份额。
【权利要求】
1.推拉式往返做功的自行车前轮驱动器:使用连杆偏心法推拉式往返做功,以便于双手同步推拉做功的同时,能够安全顺畅地操纵自行车前进方向。虽然本款发明是一个独立的结构设计构成(组元),但其是本发明整个发明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逻辑)组成部分,是本发明的核心技术之一。
2.前驱动中坐姿加卧姿可调试高度的休息架:为了解决公知自行车在长途骑行中,长期弯腰弓背带来的疲劳问题,解决前驱动推拉做功时因无支点带来的骑行者疲劳问题,按人体工学和人体(形体)结构学原理设计的“坐姿加卧姿可调试休息架”。本款发明是为了满足(本页I) “前驱动”的需要而设计的。虽然本款发明是一个独立的结构设计构成(组元),但其是整个发明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逻辑构成部分,是本发明的核心技术之一。
3.座卧两用前后双驱动仿生自行车:本款发明为满足《说明书》(0007)“以减轻自行车骑行者肢、体疲劳及疲劳损伤,使骑行者改变传统后驱动缺陷,让骑行者手脚并用发挥全身机能,提高平均骑行时速,填补行业空白这五个目标”,本款目标的实现,是以“前驱动中坐姿加卧姿可调试高度的休息架(本页2)”,和“推拉式往返做功的自行车前轮驱动器(本页I)”这两个发明环节完成的,这3个发明环节具有不可分割的逻辑关系,本款是本发明的技术核心。
【文档编号】B62M1/12GK103448858SQ201310404604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日
【发明者】赵立武 申请人:赵立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