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安装于两轮载具上的手推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1569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可安装于两轮载具上的手推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推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安装于两轮载具上的手推车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自行车承载组件(中国台湾证书号I453141号专利案),具有一个能安装于自行车车架的承架、一个安装于该承架上的承载物件及一个能使该承载物件相对于该承架稳固结合或拆离的拆组单元。虽然利用这种承载组件安装于自行车,能使自行车达到承载幼儿或其他物件的目的,但是当该承载组件从自行车上拆离时,该承载组件无法产生其他用途。也就是说,该承载组件只有在与自行车配合时才能产生功能。另一种自行车儿童座椅(中国台湾公告编号第399553号专利案),是在一个座体上安装有一个伸缩把手、一个底座、两个轮架及一个连接座,通过该底座与该连接座能使该座体结合于自行车的车架及后承载架上。虽然利用该底座自该连接座上拆离,且利用该座体与该伸缩把手、该底座、所述轮架配合,能产生手推车及一般座椅的使用功能,但是因为该底座与该连接座的结合,必须将该底座的两个插结片插入该连接座的两个插结孔,再将一个插结体的两支穿套杆穿过所述插结片的穿套孔,又令一支扣合柱扣合于一个扣合孔,整体结构复杂,组装及拆卸的操作较为困难、操作耗时,并不实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操作相当容易、快速的可安装于两轮载具上的手推车装置。本发明可安装于两轮载具上的手推车装置,包含一个手推车单元及一个安装于该手推车单元的底座单元,该手推车单元具有一个基体、一个连接于该基体的把手组、一个能收折且安装于该基体底部一侧的前轮架组及一个能收折且安装于该基体底部另一侧的后轮架组,该基体具有一个嵌卡组,该前轮架组具有一对前滚轮,该后轮架组具有一对后滚轮,该前轮架组能由一个使所述前滚轮远离于该基体的展开状态操作成一个使所述前滚轮趋近于该基体的收折状态,该后轮架组能由一个使所述后滚轮远离于该基体的展开状态操作成一个使所述后滚轮趋近于该基体的收折状态,该底座单元能安装于该两轮载具上,并具有一个固定座、一个设置于该固定座且能供该嵌卡组嵌扣的卡制组及一个安装于该固定座且能使该卡制组与该嵌卡组稳固结合的第一快拆组,该基体的嵌卡组与该卡制组呈凹凸嵌扣,且该第一快拆组具有一个枢接于该固定座的扳块,操作该扳块转动,能使该卡制组相对于该嵌卡组产生嵌扣或远离。本发明所述可安装于两轮载具上的手推车装置,该基体具有一个第一侧部、一个相反于该第一侧部的第二侧部,该嵌卡组具有一个设于该第一侧部的第一嵌卡件及一个设于该第二侧部的第二嵌卡件,该底座单元的卡制组具有一个设置于该固定座的第一卡制件及一个能相对于该固定座移动的第二卡制件,该第一快拆组能带动该第二卡制件相对于该第二嵌卡件产生嵌扣或远离。本发明所述可安装于两轮载具上的手推车装置,该基体的第一嵌卡件及该第二嵌卡件均呈杆状,该嵌卡组还具有一个设置于该第一嵌卡件与该第二嵌卡件之间的镂空部,该底座单元的固定座具有一个顶面、一对由该顶面相对侧向下延伸的侧面、一个对应于该第一侧部的第一端部、一个对应于该第二侧部的第二端部及一个设于该第二端部且由该顶面凹设的滑槽,该第一卡制件呈倾斜凹槽状,对应于该第一端部,并由该顶面朝该第一端部倾斜凹设且能连通所述侧面,该第一卡制件具有一个连通于该顶面的开口及一个相反于该开口的槽底部位,该第二卡制件能滑动且设置于该滑槽中,并具有一个对应于该顶面的凸挡及一个对应于该槽底部位且位于该凸挡底部的凹陷部。本发明所述可安装于两轮载具上的手推车装置,该底座单元的该第一快拆组还具有一个枢接于该扳块的连动块,该连动块与该第二卡制件相枢接,扳动该扳块能通过该连动块带动该第二卡制件相对于该第二嵌卡件产生嵌扣或远离。本发明所述可安装于两轮载具上的手推车装置,还包含一个固定于该手推车单元的基体的结合单元及一个能拆卸且安装于该结合单元的座椅单元,该结合单元具有一个固设于该基体的结合座及至少一个安装于该结合座的第二快拆组,该结合座具有一个第一结合件及一个设于该第二快拆组一侧的第二结合件,该座椅单元具有一个设于底部且能与该第一结合件、该第二结合件互相嵌结的卡固件,该结合单元的结合座与该卡固件呈凹凸嵌扣,操作该第二快拆组能使该第二结合件相对于该卡固件由一个结合状态操作成一个脱离状态。本发明所述可安装于两轮载具上的手推车装置,该结合单元的结合座还具有一个顶端面、一个由该顶端面凹设的凹槽及至少一个设置于该凹槽一侧且与该凹槽相连通的导槽,该结合座的第一结合件设置于该凹槽另一侧且与该凹槽相连通而呈凹孔状,该第二结合件能滑动且设置于该导槽中,并具有一个对应于该顶端面的挡檐及一个位于该挡檐底部且呈凹孔状的卡合部,该第二快拆组具有一个轴枢于该结合座且能偏心掣动该第二结合件朝该凹槽移动或远离的操作件,该座椅单元的卡固件具有一个能嵌扣于该第一结合件的第一嵌块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嵌块且能嵌扣于该卡合部的第二嵌块。本发明所述可安装于两轮载具上的手推车装置,还包含一个固定于该手推车单元的基体的结合单元及一个能拆卸且安装于该结合单元的置物篮,该结合单元具有一个固设于该基体的结合座及至少一个安装于该结合座的第二快拆组,该结合座具有一个第一结合件及一个设于该第二快拆组一侧的第二结合件,该置物篮具有一个设于底部且能与该第一结合件、该第二结合件互相嵌结的卡固件,该结合单元的结合座与该卡固件呈凹凸嵌扣,操作该第二快拆组能使该第二结合件相对于该卡固件由一个结合状态操作成一个脱离状态。本发明所述可安装于两轮载具上的手推车装置,该结合单元的结合座具有一个顶端面、一个由该顶端面凹设的凹槽、一个设置于该凹槽一侧且与该凹槽相连通的导槽,该第二快拆组具有一个轴枢于该结合座且能偏心掣动该第二结合件朝该凹槽移动或远离的操作件,该第二结合件具有一个对应于该顶端面的挡檐及一个位于该挡檐底部的卡合部,该置物篮的卡固件具有一个能嵌扣于该第一结合件的第一嵌块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嵌块且能嵌扣于该卡合部的第二嵌块。本发明所述可安装于两轮载具上的手推车装置,该基体具有一个第一侧部、一个相反于该第一侧部的第二侧部,该嵌卡组具有一个设于该第一侧部的第一嵌卡件及一个设于该第二侧部的第二嵌卡件,该底座单元的卡制组具有相对于该固定座定位的一个第一卡制件及一个第二卡制件,该第一快拆组能与该第二卡制件配合使该第二嵌卡件与该第二卡制件产生嵌扣或脱离。本发明所述可安装于两轮载具上的手推车装置,该基体的第一嵌卡件及该第二嵌卡件均呈杆状,该嵌卡组还具有一个设置于该第一嵌卡件与该第二嵌卡件之间的镂空部,该底座单元的固定座呈上窄下宽状,并具有一个底板及一个凸设于该底板上且相对于该底板呈内缩的突起部,该突起部能套设于该镂空部中,该卡制组具有一个对应于该第一侧部且设于该底板与该突起部衔接处的第一卡制件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卡制件且设于该底板与该突起部衔接处的第二卡制件,该第一卡制件与该第二卡制件呈倒L型凹槽状,该第一快拆组轴设于该突起部,并能由一个能对该第二嵌卡件遮蔽的锁定状态,旋转成一个远离该第二嵌卡件的解锁状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底座单元预先安装于两轮载具上,且再利用该手推车单元的嵌卡组能拆离且与该底座单元的卡制组互相嵌扣,以及该第一快拆组的设置,能达到稳固结合及操作快速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部分立体组合图,说明本发明可安装于两轮载具上的手推车装置一个第一实施例;图2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一个部分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一个组合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一个底座单元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一个底座单元的组合剖面图;图6是类似于图5,说明操作一个第一快拆组带动一个第二卡制件相对于一个第二嵌卡件产生远离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一个结合单元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沿图3中的直线Ⅷ-Ⅷ所取的剖视图;图9是类似于图8,说明操作一个第二快拆组带动一个第二结合件相对于一个凹槽产生远离的示意图;图10是沿图3中的直线Ⅹ-Ⅹ所取的剖视图;图11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一个拆装示意图,说明一个座椅单元相对于该结合单元拆装;图12是类似于图11,说明该座椅单元相对于该结合单元固定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一个使用示意图,说明一个手推车单元与该底座单元、该结合单元、该座椅单元结合且安装于一个自行车;图14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一个收折示意图,说明一个前轮架、一个后轮架组呈收折状;图15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另一个使用示意图,说明该手推车单元与该结合单元及一个置物篮结合;图16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又一个使用示意图,说明该手推车单元与该底座单元结合且安装于该自行车;图17是本发明可安装于两轮载具上的手推车装置一个第二实施例的一个部分立体分解图;图1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一个立体组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发明可安装于两轮载具上的手推车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该两轮载具为自行车(见图13及图16),并具有一个后行李架100,该手推车装置包含一个手推车单元10、一个底座单元20、一个结合单元30、一个座椅单元40及一个置物篮50(配合参图15)。该手推车单元10具有一个基体11、一个连接于该基体11的把手组12、一个能收折且安装于该基体11底部一侧的前轮架组13、一个能收折且安装于该基体11底部另一侧的后轮架组14及数个定位组15。该基体11具有一个第一侧部111、一个相反于该第一侧部111的第二侧部112及一个嵌卡组113。该嵌卡组113具有一个设于该第一侧部111且呈杆状的第一嵌卡件114、一个设于该第二侧部112且呈杆状的第二嵌卡件115及一个设置于该第一嵌卡件114与该第二嵌卡件115之间的镂空部116。另外,该基体11还具有一对由该第二侧部112向上凸伸的上接杆117及两对由底部向下凸伸的下接杆118。该把手组12具有一对枢接于所述上接杆117的把手杆121(配合参图10),所述把手杆121具有一个销孔122及一个连接于该销孔122且轮廓呈星状的卡孔123。该前轮架组13具有一对前滚轮131及一对相反于所述前滚轮131的销孔132及一对连接于所述销孔132且轮廓呈星状的卡孔133(配合参图10)。该前轮架组13能调整地连接于其中一对对应于该第一侧部111的下接杆118。该后轮架组14具有一对后滚轮141及一对相反于所述后滚轮141的销孔142及一对连接于所述销孔142且轮廓呈星状的卡孔143(配合参图10)。该后轮架组14能调整且连接于其中一对对应于该第二侧部112的下接杆118。所述定位组15分别轴设于该基体11与该把手组12之间,以及设置于该基体11与该前轮架组13、该后轮架组14之间,且分别安装于所述上接杆117与所述销孔122、卡孔123,以及所述下接杆118与所述销孔132、卡孔133、所述下接杆118与所述销孔142、卡孔143中,所述定位组15各具有一支锁栓151及一个提供该锁栓151沿轴向弹力的弹簧152(配合参图10),该锁栓151具有一支栓杆153、一个设置于该栓杆153一端的按钮154及一个设置该栓杆153另一端的星形卡钮155,所述弹簧152的弹力恒使所述星形卡钮155保持与所述卡孔123、133、143嵌合的趋势(如图10实线所示),按压所述按钮154能使所述星形卡钮155自所述卡孔123、133、143中移出(如图10假想线所示),且使该把手组12、该前轮架组13、该后轮架组14能相对于该基体11转动收折及调整使用角度。配合参图4、图5及图6,该底座单元20能预先安装于该两轮载具的后行李架100上,并具有一个固定座21、一个能供该嵌卡组113嵌扣的卡制组22及一能使该卡制组22与该嵌卡组113稳固结合的第一快拆组23。该基体11的嵌卡组113与该卡制组22呈凹凸嵌扣。该固定座21具有一个顶面211、一对由该顶面211相对侧向下延伸的侧面212、一个对应于该第一侧部111的第一端部213、一个对应于该第二侧部112的第二端部214及一个设于该第二端部214且由该顶面211凹设的滑槽215。该卡制组22具有一个设置于该固定座21的第一卡制件221及一个能相对于该固定座21移动的第二卡制件222。该第一卡制件221呈倾斜凹槽状并对应于该第一端部213,并由该顶面211朝该第一端部213倾斜凹设且能连通所述侧面212,该第一卡制件221具有一个连通于该顶面211的开口223及一个相反于该开口223的槽底部位224。该第二卡制件222能滑动且设置于该滑槽215中,并具有一个对应于该顶面211的凸挡225及一个对应于该槽底部位224且位于该凸挡225底部且呈凹槽状的凹陷部226。该第一快拆组23能带动该第二卡制件222相对于该第二嵌卡件115产生嵌扣(见图5)或远离(见图6),并具有一个枢接于该固定座21的扳块231及一个枢接于该扳块231与该第二卡制件222之间的连动块232,该扳块231呈L形,并具有一个扳动部233,该扳动部233能通过该连动块232带动该第二卡制件222相对于该第二嵌卡件115产生嵌扣(如图5)或远离(如图6)。配合参图7及图8,该结合单元30固定于该手推车单元10的基体11,并具有一个固设于该基体11的结合座31及一对安装于该结合座31的第二快拆组32,该结合座31具有一个顶端面311、一个由该顶端面311凹设的凹槽312、一对设置于该凹槽312一侧的导槽313、一个第一结合件33、一对设于该第二快拆组32一侧的第二结合件34。该第一结合件33设置于该凹槽312另一侧且与该凹槽312相连通而呈凹孔状,所述第二结合件34能滑动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导槽313中,并各具有一个对应于该顶端面311的挡檐341及一个位于该挡檐341底部且呈凹槽状的卡合部342。该第二快拆组32具有一个轴枢于该结合座31且能偏心掣动该第二结合件34朝该凹槽312移动或远离的操作件321及一个枢接于该操作件321与该第二结合件34之间的连杆322,该连杆322偏心轴设于该操作件321。如图7所示,该座椅单元40能拆卸且安装于该结合单元30,并具有一个设于底部且能与该结合座31互相嵌结的卡固件41,操作该第二快拆组32能使该卡固件41由一个固定于该结合座31的结合状态(见图8及图12),操作成一个能自该结合座31脱离的脱离状态(见图9及图11)。该结合座31与该卡固件41呈凹凸嵌扣,该卡固件41具有一个能嵌扣于该第一结合件33的第一嵌块411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嵌块411且能嵌扣于该卡合部342的第二嵌块412。配合参图7及图15,该置物篮50具有一个设于底部且能与该第一结合件33、该第二结合件34互相嵌结的卡固件51,该卡固件51的结构与该座椅单元40的卡固件41相同,不再多加说明,且能与该结合单元30的结合座31与呈凹凸嵌扣,配操作该第二快拆组32能使该第二结合件34相对于该卡固件51由一个结合状态操作成一个脱离状态(配合图8及图9)。利用上述组件,使用者能依需求选择不同的组配方式。例如图3所示,当欲将该手推车装置配合自行车用于承载婴幼儿时,能先将该底座单元20预先锁固于该两轮载具的后行李架100,且该结合单元30的结合座31也预先锁固于该手推车单元10的基体11,且如图11所示,将该手推车单元10的第一嵌卡件114嵌套于该第一卡制件221上后,操作该第一快拆组23的扳块231,且使该连动块232带动该第二卡制件222相对于该第二嵌卡件115由一个远离位置(配合参图6)变成一个嵌扣位置(配合参图5),就能使得该手推车单元10固定于该底座单元20及后行李架100上(如图16所示)。接着,再如图11及图12、图13所示,当将该座椅单元40的卡固件41的第一嵌块411倾斜地穿入该凹槽312,且使该第一嵌块411嵌扣于该第一结合件33中,再将设有该第二嵌块412的另一端朝该凹槽312套入,再操作该第二快拆组32的所述操作件321,且通过所述连杆322连动所述第二结合件34,使得所述第二结合件34能朝该凹槽312移动,并使所述卡合部342嵌扣于该第二嵌块412,且使将该座椅单元40稳固地固定于该结合单元30上,就能将该手推车单元10、该座椅单元40组配于该后行李架100。此时,利用操作所述定位组15能使该前轮架组13、该后轮架组14相对于该基体11转动收折,使所述前滚轮131呈趋近于该基体11的一个收折状态、使所述后滚轮141呈趋近于该基体11一个收折状态(见图3假想线、图13及图14)。避免自行车骑乘中造成该前轮架组13、该后轮架组14与外物产生干涉,而发生危险。且利用自行车、手推车单元10、底座单元20、结合单元30与座椅单元40的组合,该手推车装置能方便运行,也方便承载婴幼儿。当欲将该手推车单元10自该后行李架100拆下时,操作者必须先将该前轮架组13、该后轮架组14相对于该基体11展开,且使所述前滚轮131呈远离于该基体11的一个展开状态、使所述后滚轮141呈远离于该基体11的展开状态,再操作该第一快拆组23的扳块231,且使该连动块232带动该第二卡制件222相对于该第二嵌卡件115由嵌扣位置(见图5)变成远离位置(见图6),就能轻易地将该手推车单元10自该后行李架100拆离,利用该手推车单元10、该结合单元30与该座椅单元40的组合,该手推车装置能用于推行婴幼儿(见图1)。再如图15所示,将该座椅单元40自该结合单元30的结合座31拆离,且置换该置物篮50固定于该结合单元30上时,利用该手推车单元10与该结合单元30、该置物篮50的组合,能提供购物时使用。另外,将该座椅单元40自该结合单元30的结合座31拆离时,该座椅单元40能放置于汽车内当成安全座椅。而该手推车单元10与该结合单元30的组合结构当成可收折式推车使用。因此,本发明利用该手推车单元10与该底座单元20、该结合单元30、该座椅单元40、该置物篮50不同的组合,用途相当广泛。另外,因为该手推车单元10具有与其他组件配合而达到多功能使用用途,如图16所示,可依使用需求而必须经常安装于自行车的行李架100时,通过该底座单元20预先安装于行李架100上,不必经常拆装。再如图17所示,本发明可安装于两轮载具上的手推车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大致相似,其差异处在于该底座单元20’。该底座单元20’具有一个固定座21’、一个卡制组22’及一个第一快拆组23’,该固定座21’呈上窄下宽状,并具有一个底板216’及一个凸设于该底板216’上且相对于该底板216’呈内缩的突起部217’,该突起部217’能套设于该镂空部116中,该卡制组22’具有一个对应于该第一侧部111且设于该底板216’与该突起部217’衔接处的第一卡制件221’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卡制件221’且设于该底板216’与该突起部217’衔接处的第二卡制件222’,且相对于该固定座21’定位,该第一卡制件221’能供第一嵌卡件114限位。该第一快拆组23’呈杆状且其中一端轴设于该突起部217’,并能使另一个自由端由一个对该第二嵌卡件115遮蔽的锁定状态(见18),旋转成一个远离该第二嵌卡件115的解锁状态(见图17)。利用该底座单元20’与该手推车单元10、该结合单元30、该座椅单元40或该置物篮(图17及图18未示)配合,也能达成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的目的及多用途使用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