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9010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包括:多个连杆机构,该多个连杆机构构造成经由多个可旋转的连杆构件将扰流器支撑成展开状态,在该展开状态下,扰流器从车辆的表面突出;驱动轴,该驱动轴构造成连接设置成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彼此间隔开的连杆构件中的每一个,该驱动轴构造成通过使连杆构件中的每一个围绕驱动轴的轴线旋转来改变扰流器的展开状态和缩回状态;以及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连接输入轴和驱动轴以在输入轴与驱动轴之间传递扭矩,其中,动力源的驱动扭矩被输入至输入轴。
【专利说明】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以2013年9月3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205039为基础并根据358.0.5 119要求其优先权,该申请全部内容通过参引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0003]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

【背景技术】
[0004]在了?2008-168843八(在下文中称作专利参考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已知的用于车辆的可动式扰流器装置,该扰流器装置改变安装于车辆的扰流器的展开和缩回。根据专利参考文献1,例如,在车辆的后部设置有后扰流器装置。根据专利参考文献1中公开的扰流器装置,扰流器或翼部是通过左右成对的柱状支撑轴支撑在后车箱盖上方。专利参考文献1中所公开的扰流器装置包括致动器,该致动器将马达用作动力源用于展开以及缩回扰流器。扰流器装置在通过支撑轴沿宽度方向支撑扰流器的相对端部的同时使扰流器与支撑轴成一体地展开以及缩回,。
[0005]然而,根据前述已知构型,车辆需要确保有用于容置支撑轴的大空间。此外,专利参考文献1中所公开的使扰流器与支撑轴成一体地展开以及缩回的扰流器装置并未增强操作的效率。
[0006]因此,存在对一种不易受上述缺点影响的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包括:多个连杆机构,该多个连杆机构被构造成经由多个可旋转的连杆构件将扰流器支撑成展开状态,在该展开状态下,扰流器从车辆的表面突出;驱动轴,该驱动轴被构造成对设置成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彼此间隔开的连杆构件中的每一个进行连接,该驱动轴被构造成通过使连杆构件中的每一个绕该驱动轴的轴线旋转来改变扰流器的展开状态和缩回状态;以及,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连接输入轴和驱动轴以在输入轴与驱动轴之间传递扭矩,其中,动力源的驱动扭矩被输入至该输入轴。连接机构包括:安装至形成于输入轴上的螺纹部分的螺母构件,由此,螺母构件响应于输入轴的旋转而沿轴向方向移动;以及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包括连接部分,该连接部分响应于螺母构件沿轴向方向的移动而绕驱动轴的轴线在周向方向上移动,该连接构件与驱动轴成一体地旋转。
[0008]根据一实施方式,螺母构件包括接合部分,该接合部分与连接部分接合成如下状态:在该状态下,能够防止连接部分相对于输入轴的在输入轴的轴线方向上的相对位移而同时允许连接部分相对于螺母构件的在螺母构件的径向方向上的相对位移。
[0009]根据一实施方式,连接部分和接合部分分别由沿着驱动轴延伸的轴状部分、以及被置于如下位置处的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形成:即,在该位置处,在输入轴的轴线方向上轴状部分被插设在第一壁部与第二壁部之间。
[0010]根据一实施方式,连接机构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连杆,该连接连杆包括分别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连接至连接构件的连接部分、螺母构件、以及不改变相对于驱动轴的相对位置的固定部分的第一连接点、第二连接点和第三连接点。
[0011]根据一实施方式,用于螺母构件的第二连接点设定于如下位置处:即,形成于该第二连接点处的轴线与输入轴的轴线彼此相交的位置。
[0012]根据一实施方式,连接机构包括一对连接连杆,该对连接连杆在驱动轴的轴线方向上将螺母构件插设在该对连接连杆之间。
[0013]根据一实施方式,输入轴定位在驱动轴与固定部分之间。
[0014]根据一实施方式,连接连杆包括接合凹部,该接合凹部在连接用于连接部分的第一连接点与用于固定部分的第三连接点的方向上延伸;以及,螺母构件包括与接合凹部相接合的接合突出部。
[0015]根据一实施方式,输入轴和螺母构件中的每一个都包括止挡部,通过使螺母构件沿轴向方向移动,止挡部彼此相接触,止挡部限制输入轴相对于螺母构件的相对旋转。
[0016]根据一实施方式,连接部分包括沿着驱动轴延伸并且与被置于如下位置处的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相接合的轴状部分:即,在输入轴的轴线方向上插设有轴状部分的位置,从而形成用于连接部分的第一连接点。
[0017]根据一实施方式,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还包括:通过驱动轴的变形加工而与驱动轴成一体地形成的连接构件。
[0018]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用于改变扰流器的展开状态,在该展开状态下,扰流器从车辆的表面突出,该扰流器装置包括:多个连杆机构,该多个连杆机构经由多个可旋转的连杆构件附接至扰流器;驱动轴,该驱动轴连接设置成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彼此间隔开的连杆构件中的每一个,驱动轴使连杆构件中的每一个围绕驱动轴的轴线旋转;以及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连接输入轴和驱动轴以在输入轴与驱动轴之间传递扭矩,其中,动力源的驱动扭矩被输入至输入轴;其中,连接机构包括:螺母构件,该螺母构件安装至形成于输入轴上的螺纹部分,由此,螺母构件响应于输入轴的旋转而沿轴向方向移动;以及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包括连接部分,该连接部分响应于螺母构件沿轴向方向的移动而围绕驱动轴的轴线在周向方向上移动,连接构件与驱动轴成一体地旋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根据下文中参照附图考虑的具体描述,本公开的前述的和另外的特征与特性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0020]图1是根据本文所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扰流器装置的示意性结构的侧视图;
[0021]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扰流器装置的示意性结构的后视图;
[0022]图3是部分地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扰流器装置的立体图;
[0023]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机构的立体图;
[0024]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机构在螺母构件定位于输入轴的上部部分时的截面视图;
[0025]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机构在螺母构件定位于输入轴的下部部分时的截面视图;
[0026]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机构在螺母构件定位于输入轴的上部部分时的立体图;
[0027]图8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机构在螺母构件定位于输入轴的下部部分时的立体图;
[0028]图9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机构在螺母构件定位于输入轴的上部部分时的截面视图;
[0029]图10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机构在螺母构件定位于输入轴的下部部分时的截面视图;
[0030]图11是根据这些实施方式的另一示例的与驱动轴成一体地形成的连接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10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设置在车辆1的后部的后车箱盖2包括扰流器3。扰流器3以在后车箱盖2的上方被支撑成展开状态或者伸出状态,在展开状态或者伸出状态下,扰流器3从外表面23(车辆表面3)突出。该实施方式的车辆1包括扰流器装置10,扰流器装置10通过改变扰流器3的展开或伸出以及扰流器3的缩回来改变车辆1的空气动力特性。
[0032]具体而言,第一实施方式的扰流器3具有翼形外观,并且沿车辆的宽度方向或者沿图2中的左右方向延伸。多个连杆机构12安装在后车箱盖2上以通过连杆构件11向上支撑扰流器3。特别地,第一实施方式的后车箱盖2包括左右成对的连杆机构12,该左右成对的连杆机构12定位成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第一实施方式的扰流器装置10通过致动该连杆机构12来改变扰流器3的展开或伸出以及扰流器3的缩回。
[0033]更具体地,如图1和3所示,连杆机构12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固定至后车箱盖2的下基端支架13和固定至扰流器3的上支架14。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杆机构12包括已知结构,在该已知结构中,下支架13和上支架14通过两个连杆构件11连接,即通过前连杆15和后连杆16连接。
[0034]具体而言,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杆机构12,前连杆15和后连杆16包括:用于下支架13的前连杆15的第一连接点X1、用于下支架13的后连杆16的第二连接点X〗、用于上支架14的前连杆15的第三连接点X〗和用于上支架14的后连杆16的第四连接点乂4。连杆机构12设置成使得用于上支架14的前连杆15的第三连接点X〗与用于上支架14的后连杆16的第四连接点乂4分别定位成比用于下支架13的前连杆15的第一连接点XI和用于下支架13的后连杆16的第二连接点X〗更靠近车辆1的前部(图1中的左侧)。
[0035]换言之,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杆机构12,通过使连杆构件11沿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使得用于上支架14的第三连接点乂3和第四连接点乂4朝向车辆1的后部移动,固定至上支架14的扰流器3向上移动。通过使连杆构件11沿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使得第三连接点乂3和第四连接点乂4朝向车辆1的前部移动,固定至上支架14的扰流器3向下移动。
[0036]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相比于后连杆16的连杆长度匕一一即,从第二连接点乂2至第四连接点乂4的长度,前连杆15的连杆长度——即,从第一连接点XI至第三连接点父3的长度——被设定得更长。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杆机构12,在由连杆机构12支撑的扰流器3向上移动以形成展开状态或者伸出状态的状态下,扰流器3的后端部分36比扰流器3的前端部分33升得更高。
[0037]如图1和图2所不,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后车箱盖2包括在外表面28处开口的容置凹部20。连杆机构12中的每一个都固定在该容置凹部20内。
[0038]容置凹部20包括矩形开口形状,该矩形开口形状基本上类似于扰流器3的上表面38的形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扰流器3向下移动从而被容置在容置凹部20中。
[0039]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扰流器3以封闭容置凹部20的开口部分的方式被容置在容置凹部20中。在被容置状态下,扰流器3的上表面38与后车箱盖2的外表面28 (即,车辆表面3)基本上平齐。
[0040]第一实施方式的扰流器装置10包括驱动轴21,该驱动轴21连接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彼此间隔开的连杆机构12的连杆构件11。根据第一实施方式,驱动轴21在容置凹部20内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驱动轴21的相反的两个轴向端部2匕中的每一个都连接至连杆机构12的前连杆15的底端部分。
[0041]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驱动轴21的每一个轴向端部2匕都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在轴向端部213与用于下支架13的第一连接点XI同轴的位置处固定于连杆机构12的前连杆15。换言之,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轴21与前连杆15中的每一个一起围绕穿过用于下支架13的第一连接点XI的第一轴线附成一体地旋转。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可以改变由连杆机构12支撑的扰流器3的展开或伸出以及扰流器3的缩回。
[0042]如图2所不,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容置凹部20容置致动器23和输入轴25,致动器23将马达22用作动力源,驱动扭矩被输入至输入轴25。第一实施方式的扰流器装置10包括连接机构30,连接机构30连接输入轴25和驱动轴21,从而在输入轴25与驱动轴21之间传递扭矩。
[0043]如图2和图4至图6所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扰流器装置10,输入轴25在容置凹部20内定位成相对于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驱动轴21形成倾斜的位置关系,换言之,输入轴25的姿态被设定成使得输入轴25的第二轴线吧与驱动轴21的第一轴线附相交或基本上正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输入轴25包括螺纹部分31,螺纹部分31的外周面设有螺纹。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机构30设有螺母构件32和连接构件34。螺母构件32旋拧并固定至螺纹部分31。连接构件34包括连接部分33,该连接部分33响应于或基于螺母构件32的沿轴向方向的移动而围绕驱动轴21的第一轴线附在周向方向上移动并且与驱动轴21成一体地旋转。
[0044]具体地,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构件34包括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固定至驱动轴21的基部3如。第一实施方式的基部3?包括形成为大致扇形形状的截面形状(见图5和图6)。如图4所示,基部3?设有第一支撑部分3仙和第二支撑部分34(3,第一支撑部分3仙和第二支撑部分3?用作为一对并且径向向外地延伸成在沿驱动轴21的第一轴线附的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两个位置处相互平行。此外,轴状部分34(1在沿着驱动轴21的第三轴线吧的方向上、即在基本上平行于驱动轴21的方向上延伸穿过第一支撑部分3仙和第二支撑部分340。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构件34包括用作连接部分33并且连接至螺母构件32的轴状部分34(1。
[0045]如图5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螺母构件32包括接合部分38,该接合部分38与连接构件34的轴状部分34(1相接合。具体地,接合部分38包括第一壁部3?和第二壁部38比该第一壁部3?和第二壁部3?在输入轴25的第二轴线吧的方向上定位成彼此相向,螺母构件32旋拧并固定至输入轴25。连接构件34的轴状部分34(1插设在第一壁部3?与第二壁部3?之间并且与接合部分38相接合。
[0046]换言之,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机构30,通过构成螺母构件32的接合部分38的第一壁部3?和第二壁部381防止构成连接构件34的连接部分33的轴状部分34(1在第二轴线吧的方向上相对于输入轴25移位,螺母构件32旋拧并固定至该输入轴25。连接构件34的连接部分33相对于螺母构件32在径向方向上移位。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与接合部分38相接合的连接构件34的连接部分33响应于螺母构件32沿轴向方向的移动而围绕驱动轴21的第一轴线附在周向方向上移动。
[0047]换言之,如图5和图6所示,响应于螺母构件32与输入轴25的螺纹连接关系(螺旋副),旋拧并固定至输入轴25的螺母构件32响应于输入轴25的旋转而沿轴向方向移动。在这些情况下,与螺母构件32的接合部分38相接合的连接构件34的连接部分33在与螺母构件32成一体地沿轴向方向移动的同时改变相对于螺母构件32的在径向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机构30,由于产生了使连接部分33围绕驱动轴21的第一轴线附在周向方向上移动的力,即,产生了使连接构件34旋转的力,因此连接构件34与驱动轴21成一体地旋转。
[0048]如图3所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构成连接机构30的螺母构件32和连接构件34被保持在支撑支架40内,该支撑支架40包括凸缘状的结合部分403。通过将支撑支架40固定至后车箱盖2,来将支撑支架40的定位限定在容置凹部20内。
[0049]如图6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轴25包括第一突出部413,该第一突出部413在沿轴向方向较靠近螺纹部分31的位置处径向向外地突出。环形部分32^定位在螺母构件32的沿轴向方向的一端部处,并且该环形部分32。的内径01大于输入轴25的直径00。第二突出部416定位在环形部分32。的内周表面处并且径向向内地突出。
[0050]如图5所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当螺母构件32响应于输入轴25的旋转而沿轴向方向移动时,输入轴25的第一突出部4匕与螺母构件32的第二突出部4化在周向方向上相接触。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螺母构件32沿轴向方向向上移动至螺纹部分31的上端部分的情况下,第一突出部4匕与第二突出部4化相接触。用作为止挡部41的第一突出部4匕与第二突出部416限制输入轴25与螺母构件32以免其相对于彼此旋转。
[0051]下面,将对按照上文构造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扰流器装置10的操作进行说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扰流器装置10,被输入至输入轴25的致动器23的(马达22的)驱动扭矩经由连接机构30而传递至驱动轴21。因此,由于连杆机构12的前连杆15中的每一个都与驱动轴21成一体地旋转,因此由连杆机构12支撑的扰流器3改变成被展开或被缩回。
[0052]具体地,如图1所示,当驱动轴2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扰流器3从构成车辆表面8的后车箱盖2的外表面28向上突出的突出量卜增大。伴随于此,由于使后端部36升高而产生的扰流器3的倾斜角或倾角0增大。如图1所示,通过使驱动轴2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来减小扰流器3的突出量1!和倾斜角0。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扰流器装置10,扰流器3向下移动成被容置在形成于后车箱盖2处的容置凹部20内。因此,扰流器3的上表面38形成为与车辆表面3基本上平齐。
[0053]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获得以下优点和效果。扰流器装置10包括多个连杆机构12,所述多个连杆机构12将扰流器3支撑为伸出状态,在该伸出状态下,扰流器3经由连杆构件11(前连杆15)从车辆表面3突出。扰流器装置10包括连接被设置成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彼此间隔开的连杆机构12的连杆构件11中的每一个的驱动轴21。驱动轴21通过使连杆构件11中的每一个围绕驱动轴21的第一轴线附旋转来改变由连杆机构12支撑的扰流器3的展开或伸出以及扰流器3的缩回。扰流器装置10包括连接机构30,该连接机构30连接输入轴25和驱动轴21以在输入轴25与驱动轴21之间传递扭矩,驱动扭矩作为动力源被输入至输入轴25。连接机构30包括螺母构件32和连接构件34。螺母构件32被旋拧并固定至形成于输入轴25处的螺纹部分31并且响应于输入轴25的旋转而沿轴向方向移动。连接构件34包括连接部分33,该连接部分33响应于螺母构件32沿轴向方向的移动而围绕驱动轴21的第一轴线附在周向方向上移动并且与驱动轴21成一体地旋转。
[0054]换言之,由于连杆机构12通过连杆构件11的旋转来改变扰流器3的展开或伸出以及缩回,因此,可以使用以将扰流器装置10安装至车辆1或安装至后车箱盖2所需的容置空间、即容置凹部20减小。此外,驱动轴21连接设置成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彼此间隔开的连杆机构12的连杆构件11或前连杆15中的每一个、并且使该连杆构件11围绕驱动轴21的第一轴线附旋转,从而通过简单的构型使连杆机构12中的每一个彼此一起精确地同步移动。此外,连接机构30包括螺母构件32和连接构件34。螺母构件32被旋拧并固定至输入轴25的螺纹部分31。连接构件34包括连接部分33,该连接部分33响应于螺母构件32沿轴向方向的移动而围绕驱动轴21的第一轴线附在周向方向上移动并且与驱动轴21成一体地旋转。因此,可以通过小而简单的构型将输入到输入轴25的驱动扭矩有效地传递至驱动轴21。
[0055]换言之,当螺母构件32响应于与输入轴25的螺纹连接关系(螺旋副)而沿轴向方向移动并且连接至螺母构件32的连接部分33围绕驱动轴21的第一轴线附在周向方向上移动时,向连接构件34施加使驱动轴21围绕第一轴线附旋转的旋转力。
[0056]因为输入轴25被定位成与驱动轴21相交(包括相对于驱动轴21倾斜的倾斜位置),所以用作动力源的致动器23(马达22)可以灵活地定位。因此,可以减小扰流器装置10的尺寸。根据前述构型,可以增强空间效率和工作效率。
[0057]螺母构件32包括接合部分38,该接合部分38以如下状态与连接构件34的连接部分33相接合:即,在该状态中,连接构件34的连接部分33在限制相对于输入轴25的在第二轴线吧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移的同时相对于螺母构件32在径向方向上移位。
[0058]根据前述构型,连接构件34的连接部分33响应于螺母构件32沿轴向方向的移动而围绕驱动轴21的第一轴线附在周向方向上平顺地移动。因此,可以有效地向连接构件34施加使驱动轴21围绕第一轴线附旋转的旋转力。由此,输入至输入轴25的驱动扭矩可以有效地传递至驱动轴21。
[0059]连接构件34的连接部分33被构造成具有在沿着驱动轴21的方向、特别地为基本上平行于驱动轴21的方向上延伸的轴状部分34(1。螺母构件32的接合部分38包括第一壁部3?和第二壁部381该第一壁部3?和第二壁部3?定位成在输入轴25的第二轴线吧的方向上将轴状部分34(1插设在它们之间。
[0060]根据前述实施方式,以简单的构型,连接构件34的连接部分33与螺母构件32相互结合成如下状态:其中,连接构件34的连接部分33在限制相对于输入轴25的在第二轴线吧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移的同时相对于螺母构件32在径向方向上移位。此外,可以使安装过程高效地运行。
[0061]输入轴25和螺母构件32分别包括第一突出部4匕和第二突出部41比当螺母构件32响应于输入轴25的旋转而沿轴向方向移动时,第一突出部4匕和第二突出部416彼此相接触。用作为止挡部41的第一突出部4匕与第二突出部416限制输入轴25与螺母构件32以免其相对于彼此旋转。
[0062]根据前述构型,防止了输入轴25的响应于动力源的驱动扭矩的过度旋转,从而防止该旋转被传递至其上的连杆机构12的过度移动。因此,由于减小了负荷,因而增强了可靠性。
[0063]下面将参照附图对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108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相比于前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扰流器装置10,第二实施方式的扰流器装置108包括不同构型的连接机构308。为了描述简洁,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那些部件相同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并且将不再重复对这些部件的描述。
[0064]如图7和图8所示,类似于前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构件34,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机构308包括连接构件348,该连接构件348设有基部3?、一对支撑部分3仙、34。(第一支撑部分3仙,第二支撑部分3?)以及轴状部分34(1。基部3?固定至驱动轴218。成对的第一支撑部分3仙和第二支撑部分3?从基部3?径向向外地延伸。轴状部分34(1由第一支撑部分3仙和第二支撑部分34。支撑。
[0065]具体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构件348,基部3?和第一支撑部分3仙及第二支撑部分3?是通过金属板的变形加工(折弯工艺)而成一体地形成的。轴状部分34(1的相反的两个端部延伸穿过第一支撑部分3仙和第二支撑部分3?各自的端部,以由第一支撑部分3仙和第二支撑部分3?支撑。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连接构件348经由用作为连接部分338的轴状部分34(1而连接至螺母构件328。
[0066]特别地,第一支撑部分3仙和第二支撑部分3?各自的底端都包括配装驱动轴218的配合部分52。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构件348,通过将驱动轴218配装至配合部分52,来使构成连接部分338的轴状部分34(1沿着驱动轴218的第一轴线附的方向、特别地为基本上平行于驱动轴218的方向定位。连接构件348在配合部分52和基部3?处分别焊接至驱动轴218,使得驱动轴218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固定至连接构件348。
[0067]如图7至图10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机构308包括用作固定部分的轴构件55,该轴构件55在容置凹部20内不改变相对于驱动轴218的相对位置。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轴构件55被置于如下位置:即,轴构件55和驱动轴218沿着驱动轴218的第一轴线附的方向、特别地为基本上平行于驱动轴218的方向将输入轴258插设在它们之间的位置。通过固定至后车箱盖2的支撑支架(见图1至图3)支撑,轴构件55相对于驱动轴218的位置是固定的。
[0068]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机构308包括连接连杆60,连接连杆60设有分别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连接至连接构件348的连接部分338、螺母构件328、以及轴构件55的第一连接点?1、第二连接点?2和第三连接点?3。
[0069]特别地,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机构308包括一对连接连杆60,所述一对连接连杆60在驱动轴218的轴线方向上将螺母构件328插设在它们之间。连接连杆60设有第一旋转轴线01、第二旋转轴线02和第三旋转轴线03,所述第一旋转轴线01、第二旋转轴线02和第三旋转轴线03分别沿着驱动轴218的第一轴线附设在用于连接构件348的连接部分338的第一连接点?1处、用于螺母构件328的第二连接点?2处、和用于轴构件55的第三连接点?3处。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机构308,螺母构件328和连接构件348的连接部分338经由连接连杆60彼此相互连接,以有效地将输入至输入轴25的驱动扭矩传递至驱动轴218。
[0070]更详细地,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连杆60具有长的、基本上平的板的外观。在连接连杆60的沿纵向方向的第一端处(在第一端部603处),形成有在连接连杆60的厚度方向上贯穿的圆孔63 (见图9和图10)。在轴构件55插入到圆孔63中的状态下,提供用于轴构件55的第三连接点?3。在这些情况下,轴构件55(第四轴线财)用作第三旋转轴线03。
[0071]在连接连杆60的沿纵向方向的第二端处(在第二端部606处)形成有切口 64,该切口 64沿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在第二端部606的端面处开口,并且该切口 64贯穿连接连杆60的厚度方向。在切口 64与连接构件348的轴状部分34(1相接合的状态下,提供用于由轴状部分34(1构成的连接机构348的连接部分338的第一连接点?1。在这些情况下,轴状部分34(1(第三轴线吧)用作第一旋转轴线01。
[0072]换言之,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机构308,沿输入轴258的第二轴线吧的方向定位的第一内壁面6?和第二内壁面6仙用作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构成连接构件348的连接部分338的轴状部分34(1经由第一内壁面6?和第二内壁面6仙而被插入并且与切口64相结合。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可以限制连接部分338相对于输入轴258的在输入轴258的第二轴线吧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移,而允许连接部分338相对于螺母构件328的在螺母构件328径向方向上的相对位移。
[0073]此外,在连接连杆60的沿纵向方向的中间部分处形成有长孔65 (用作接合凹部)。该长孔65沿厚度方向贯穿连接连杆60,并且用作在纵向方向、特别地为连接用于连接部分338的第一连接点?1与用于作为固定部分的轴构件55的第三连接点?3的方向上延伸的接合凹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螺母构件328包括一对接合突出部67,所述一对接合突出部67定位在将螺母构件328插设在它们之间的两个同轴的位置处,并且所述一对接合突出部67沿着驱动轴218的第一轴线附的方向、特别地为基本上平行于驱动轴218的方向延伸。具体地,接合突出部67被置于这样的位置处:即,在该位置处,接合突出部67的第五轴线阳与输入轴258的第二轴线吧相交,从而基本上与第二轴线吧正交。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在接合突出部67与连接连杆60的长孔65相接合的状态下,提供用于螺母构件328的第二连接点?2。在这些情况下,接合突出部67用作第二旋转轴线02。
[0074]下面,将对按照上文所构造的连接机构308的操作进行说明。如图9和图10所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机构308,通过使螺母构件328响应于输入轴258的旋转而沿轴向方向移动,安装至螺母构件328的接合突出部67沿输入轴258的第二轴线吧的方向推动所接合的连接连杆60。特别地,接合突出部67在用作接合凹部的长孔65内沿纵向方向相对地移位并且推动沿输入轴258的第二轴线吧的方向定位的第一内壁面653和第二内壁面656中的一者。此外,连接连杆60围绕定位于用于轴构件55的第一端部603处的第三连接点?3旋转。在这些情况下,在定位于连接连杆60的用于连接构件348的连接部分338的第二端部606处的第一连接点?1处,与构成第一连接点?1的切口 64相接合的连接部分338沿着输入轴258的第二轴线吧的方向移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机构308,通过使连接部分338围绕驱动轴218的第一轴线附在周向方向上移动,连接构件348与驱动轴218成一体地旋转。
[0075]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机构308,输入轴258和螺母构件328分别包括第三突出部4化和第四突出部41(1。通过使螺母构件328响应于输入轴258的旋转而沿轴向方向移动,第四突出部41(1与第三突出部4化相接触。用作为止挡部418的第三突出部4化和第四突出部41(1限制输入轴258与螺母构件328以免其相对于彼此旋转。
[0076]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获得了以下效果和优点。连接机构308包括连接连杆60,该连接连杆60设有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分别连接至连接构件348的连接部分338、螺母构件328、以及用作不改变相对于驱动轴218的相对位置的固定部分的轴构件55的第一连接点?1、第二连接点?2和第三连接点?3。
[0077]根据前述构型,连接构件348的连接部分338响应于螺母构件32沿轴向方向的移动而围绕驱动轴218的第一轴线附在周向方向上平顺地移动。因此,可以有效地向连接构件348施加使驱动轴218围绕第一轴线附旋转的旋转力。由此,输入至输入轴258的驱动扭矩可以有效地传递至驱动轴218。
[0078]用于螺母构件328的第二连接点?2被置于第二连接点?2的第二旋转轴线02与输入轴258的第二轴线吧相交的位置。根据前述构型,防止了螺母构件328响应于被施加于第二连接点?2的负荷而发生倾斜或偏斜。由此,可以有效地将输入至输入轴258的驱动扭矩传递至驱动轴218。
[0079]连接机构308包括一对连接连杆60,所述一对连接连杆60在驱动轴218的第一轴线附的方向上将螺母构件328插设在它们之间。根据前述构型,连接连杆60对施加于螺母构件328的负荷进行平衡。通过防止螺母构件328倾斜,可以有效地将输入至输入轴258的驱动扭矩传递至驱动轴218。
[0080]用作固定部分的轴构件55被置于这样的的位置处:即,轴构件55和驱动轴218将输入轴258插设在它们之间的位置。由此,可以减小连接机构308的尺寸。此外,可以有效地将输入至输入轴258的驱动扭矩传递至驱动轴218。
[0081]连接连杆60包括用作接合凹部的长孔65,该长孔65沿连接用于连接构件348的连接部分338的第一连接点?1和用于作为固定部分的轴构件55的第三连接点?3的方向延伸。螺母构件328包括一对接合突出部67,所述一对接合突出部67定位在将螺母构件328插设在它们之间的两个同轴位置处,并且所述一对接合突出部67沿着驱动轴218的第一轴线附的方向、特别地为基本上平行于驱动轴218的方向延伸。在接合突出部67与连接连杆60的长孔65相接合的状态下,提供用于螺母构件328的第二连接点?2。在这些情况下,接合突出部67用作第二旋转轴线02。
[0082]根据前述构型,连接连杆60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响应于螺母构件328的沿轴向方向的移动而围绕用作第三旋转轴线03的轴构件55有效地旋转。由此,可以有效地将输入至输入轴25B的驱动扭矩传递至驱动轴21B。
[0083]连接连杆60沿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包括在第二端部60b的端面处开口的切口 64。在连接构件34B的轴状部分34d与切口 64相接合的状态下,提供用于连接构件34B的连接部分33B的第一连接点Pl。
[0084]根据前述构型,以简单的构型,连接构件34B的连接部分33B响应于螺母构件32B沿轴向方向的移动而围绕驱动轴21B的第一轴线NI在周向方向上平顺地移动。
[0085]前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可以改变或修改如下。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扰流器装置10、10B对应于一种用于在车辆后部将扰流器3支撑于后车箱盖2上方的已知后扰流器的扰流器装置。替代性地,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扰流器3的安装位置。例如,扰流器3可以被支撑于车辆的车身顶盖上。替代性地,扰流器3可以是支撑于车辆前部(例如保险杠格栅)上的已知的前扰流器。
[0086]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扰流器3向下移动从而被容置在容置凹部20内。替代性地,只要扰流器装置10、10B能够改变从车辆表面S突出的扰流器3的展开或伸出以及缩回,则扰流器3 (其上表面3s)不必与车辆表面S相平齐。替代性地,扰流器3可以从车辆表面S突出或升起而同时保持倾斜角Θ。此外,突出量h可以通过在保持前端部3a的位置的同时改变倾斜角Θ来进行改变。在采用前述构型的情况下,通过将前端部3a定位于车辆表面S处,可以使扰流器3与车辆表面S基本上平齐。
[0087]根据前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左右一对连杆机构12在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彼此间隔开的位置处支撑扰流器3。替代性地,例如,可以设置三个或更多个连杆机构12,只要可以通过驱动轴21、21B连接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彼此间隔开的连杆构件11。
[0088]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驱动轴21、21B的第一轴向端部21a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在该第一轴向端部21a与用于下支架13的第一连接点Xl同轴的位置处固定至连杆机构12的前连杆15。因此,驱动轴21、21B被构造成能够与前连杆15 —起围绕穿过用于下支架13的第一连接点Xl的第一轴线NI成一体地旋转。替代性地,驱动轴21、21B可以与后连杆16 —起围绕后连杆16的第二连接点X2成一体地旋转。此外,可以根据需要改变连杆机构12的构型,例如连杆构件11的数量和形状。
[0089]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连接构件34的连接部分33构造成具有沿着驱动轴21的方向延伸的轴状部分34d。螺母构件32的接合部分38包括第一壁部38a和第二壁部38b,该第一壁部38a和第二壁部38b被定位成沿输入轴25的第二轴线N2的方向将轴状部分34d插设在它们之间。
[0090]替代性地,可以改变连接构件34的连接部分33的构型和螺母构件32的接合部分38的构型。例如,螺母构件32的接合部分38可以包括轴状部分,而连接构件34的连接部分33包括在输入轴25的第二轴线N2的方向上将该轴状部分插设在它们之间的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替代性地,接合部分38可以构造成如下状态:即,能够防止连接部分33相对于输入轴25的在第二轴线N2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移,并且允许连接部分33相对于螺母构件32的在径向方向上的相对位移。
[0091]根据前述第二实施方式,连接连杆60沿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包括在第二端部60b的端面处开口的切口 64。在连接构件34B的轴状部分34d与切口 64相接合的状态下,提供用于连接构件34B的连接部分33B第一连接点Pl。
[0092]替代性地,可以根据需要构造连接部分33B的接合部分以及包括第一连接点Pl的连接连杆60。例如,切口 64可以是长孔。替代性地,切口 64可以形成为具有除了孔以外的任意形状,只要设置有在输入轴25B的第二轴线N2的方向上将连接构件34B的轴状部分34d插设在它们之间的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即可。替代性地,连接连杆60可以包括轴状部分,而连接构件34B的连接部分33B可以包括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该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在输入轴25B的第二轴线N2的方向上将轴状部分插设在它们之间。
[0093]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形成在连接连杆60处的用作接合凹部的长孔65与螺母构件32B的接合突出部67彼此相接合以形成用于螺母构件32B的第二连接点P2。替代性地,接合突出部可以形成于连接连杆60处,而接合凹部可以形成于螺母构件32B处。
[0094]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用作固定部分的轴构件55设置在如下位置:即,轴构件55和驱动轴21B将输入轴25B插设在它们之间的位置。替代性地,可以根据需要定位驱动轴21B、输入轴25B和固定部分(轴构件55)。即,用作固定部分的轴构件55可以定位在驱动轴21B与输入轴25B之间。替代性地,输入轴25B和轴构件55可以将驱动轴2IB插设在它们之间。
[0095]可以根据需要来形成和构造固定部分。根据前述第二实施方式,连接机构30B包括一对连接连杆60,所述一对连接连杆60沿驱动轴21B的第一轴线NI的方向将螺母构件32B插设在该对连接连杆60之间。替代性地,连接连杆60可以是一个。
[0096]用于螺母构件32B的第二连接点P2设定于如下位置处:即,设在第二连接点P2处的第二旋转轴线Q2与输入轴25B的第二轴线N2彼此相交的位置。替代性地,第二连接点P2不必置于设在第二连接点P2处的第二旋转轴线Q2与输入轴25B的第二轴线N2彼此相交的位置处。
[0097]根据前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输入轴25、25B和螺母构件32、32B分别包括止挡部41、41B,所述止挡部41、41B限制由于使螺母构件32、32B沿第二轴线N2的轴向方向移动而引起的输入轴25、25B相对于螺母构件32、32B的相对旋转并彼此接触。替代性地,扰流器装置10、10B的结构不必包括止挡部41、41B。
[0098]螺纹部分31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螺纹。根据前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连接构件34、34B与驱动轴21、2IB分开形成,并且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固定至驱动轴21、21B。替代性地,如图11所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另一示例,驱动轴21C可以通过例如变形加工形成,并且与连接构件34C成一体地形成。即,根据该示例,驱动轴21C成曲柄状以形成曲柄部分70。连接构件34C可以设置有用作连接部分33C的曲柄部分70。
[0099]接下来,对应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能够领会的技术理念和效果在下文进行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10B,连接部分33B包括沿着驱动轴21B延伸并且与第一壁部64a和第二壁部64b相接合的轴状部分34d,该第一壁部64a和第二壁部64b置于沿输入轴25B的第二轴线N2的方向插设有轴状部分的位置处。因此,可以形成用于连接部分33B的第一连接点Pl。
[0100]本公开的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10、1B包括通过对驱动轴21C进行变形加工而与驱动轴21C成一体地形成的连接构件33C。因此,可以简化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10、10B的结构。
[0101]根据前述实施方式,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10、10B包括:多个连杆机构12,该多个连杆机构12被构造成用以通过多个连杆构件11来将扰流器3支撑成展开状态,在该展开状态下,扰流器3从车辆I的表面S、2s突出;驱动轴21、21B、21C,该驱动轴21、21B、21C被构造成用以连接设置成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彼此间隔开的连杆构件11中的每一个,该驱动轴21、21B、21C被构造成用以通过使连杆构件11中的每一个围绕驱动轴21、21B、21C的轴线(第一轴线NI)旋转来改变扰流器3的展开状态和缩回状态;以及连接机构30、30B,该连接机构30、30B连接输入轴25、25B和驱动轴21、21B、21C以在输入轴25、25B与驱动轴21、21B、21C之间传递扭矩,动力源22的驱动扭矩被输入至该输入轴25、25B。该连接机构30、30B包括:被安装至形成于输入轴25、25B上的螺纹部分31的螺母构件32、32B,由此,螺母构件32、32B响应于输入轴25、25B的旋转而沿轴向方向移动;以及包括连接部分33、33B、33C的连接构件34、34B、34C,该连接部分33、33B、33C响应于螺母构件32、32B沿轴向方向的移动而围绕驱动轴21、21B、21C的轴线(第一轴线NI)在周向方向上移动,并且该连接构件34、34B、34C与驱动轴21、21B、21C成一体地旋转。
[0102]由于连杆机构12能够响应于连杆构件11的旋转而改变扰流器3的展开或伸出以及缩回,因此可以减小用于将扰流器装置10、10B安装至车辆I所需的容置空间。此外,驱动轴21、21B、21C连接被定位成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彼此间隔开的连杆机构12的连杆构件11,并且使连杆构件11围绕驱动轴21、21B、21C的第二轴线N2旋转。因此,连杆机构12中可以通过简单的构型而彼此精确地同步移动。连接机构30、30B包括螺母构件32、32B和连接构件34、34B、34C,其中,螺母构件32、32B被旋拧并固定至输入轴25、25B的螺纹部分31,连接构件34、34B、34C包括连接部分33、33B、33C,连接部分33、33B、33C响应于螺母构件32、32B沿轴向方向的移动而围绕驱动轴21、21B、21C的第一轴线NI在周向方向上移动,并且与驱动轴21、21B、21C成一体地旋转。因此,可以通过小而简单的构型有效地将输入至输入轴25、25B的驱动扭矩传递至驱动轴21、21B、21C。
[0103]换言之,螺母构件32、32B响应于与输入轴25、25B的螺纹连接关系(螺旋副)而沿轴向方向移动,而连接部分33、33B、33C相对于螺母构件32、32B围绕驱动轴21、21B、21C的第一轴线NI在周向方向上移动。因此,向连接构件34、34B、34C施加使驱动轴21、21B、21C围绕驱动轴21、21B、21C的第一轴线NI旋转的旋转力。
[0104]此外,输入轴25、25B可以被定位成与驱动轴21、21B、21C相交(包括相对于驱动轴21、21B、21C倾斜的倾斜位置)。因此,马达22(动力源)可以灵活地定位。因此,可以减小扰流器装置10、10B的尺寸。根据前述构型,可以增强空间效率和工作效率。
[0105]根据前述实施方式,螺母构件32包括接合部分38,该接合部分38与连接部分33、33C接合成如下状态:即,能够防止连接部分33、33C相对于输入轴25在输入轴25的轴线(第二轴线N2)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移且同时允许连接部分33、33C相对于螺母构件32在螺母构件32的径向方向上的相对位移。
[0106]根据前述实施方式,连接构件34的连接部分33、33C可响应于螺母构件32沿轴向方向的移动而围绕驱动轴21、21C的第一轴线NI在周向方向上平顺地移动。因此,可以有效地向连接构件34、34C施加使驱动轴21、21C围绕第一轴线NI旋转的旋转扭矩。由此,输入至输入轴25的驱动扭矩可以被有效地传递至驱动轴21、21C。
[0107]根据前述实施方式,连接部分33、33C和接合部分38分别由沿着驱动轴21、21C延伸的轴状部分34d形成、以及由第一壁部38a和第二壁部38b形成,其中,该第一壁部38a和第二壁部38b被置于沿输入轴25的轴线(第二轴线N2)的方向将轴状部分34d插设它们之间的位置。
[0108]根据前述实施方式,通过简单的构型,连接部分33、33C和接合部分38可以接合成以下状态:即,在该状态下,能够防止连接部分33、33C相对于输入轴25在输入轴25的第二轴线N2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移而同时允许连接部分33、33C相对于螺母构件32在径向方向上的相对位移。此外,可以使安装过程高效地运行。
[0109]根据前述实施方式,连接机构30B设有至少一个连接连杆60,该至少一个连接连杆60包括分别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连接至连接构件34B、34C的连接部分33B、、33C、螺母构件32B、以及不改变与驱动轴21B、21C的相对位置的固定部分55的第一连接点P1、第二连接点P2和第三连接点P3。
[0110]根据前述实施方式,连接构件34B、34C的连接部分33B、33C可以响应于螺母构件32B沿轴向方向的移动而围绕驱动轴21B、21C的第一轴线NI在周向方向上平顺地移动。因此,可以有效地向连接构件34B、34C施加使驱动轴21B、21C围绕第一轴线NI旋转的旋转力。由此,可以有效地将输入至输入轴25B的驱动扭矩传递至驱动轴21B、21C。
[0111]根据前述实施方式,用于螺母构件32B的第二连接点P2设定在以下位置处:即,形成于第二连接点P2处的轴线(第五轴线N5)和输入轴25B的轴线(第二轴线N2)彼此相交的位置。
[0112]根据前述实施方式,防止螺母构件32B响应于施加于第二连接点P2的负荷而发生倾斜或偏斜。由此,可以有效地将输入至输入轴25B的驱动扭矩传递至驱动轴21B、21C。
[0113]根据前述实施方式,连接机构30B包括一对连接连杆60,该对连接连杆60在驱动轴21B、21C的轴线(第一轴线NI)的方向上将螺母构件32B插设在它们之间。
[0114]根据前述实施方式,连接连杆60对施加于螺母构件32B的负荷进行平衡。通过防止螺母构件32B倾斜,可以有效地将输入至输入轴25B的驱动扭矩传递至驱动轴21B、21C。
[0115]根据前述实施方式,输入轴25B定位在驱动轴21B、21C与固定部分(轴构件55)之间。
[0116]根据前述实施方式,可以使连接机构30B的尺寸减小。可以有效地将输入至输入轴25B的驱动扭矩传递至驱动轴21B、21C。
[0117]根据前述实施方式,连接连杆60包括沿如下方向延伸的接合凹部65: S卩,连接用于连接部分33B的第一连接点Pl与用于固定部分55的第三连接点P3的方向,并且,螺母构件32B包括与接合凹部65相接合的接合突出部67。
[0118]根据前述实施方式,连接连杆60可以响应于螺母构件32B沿轴向方向的移动而有效地围绕用作为用于固定部分的旋转支撑点的第三连接点P3旋转。由此,可以有效地将输入至输入轴25B的驱动扭矩传递至驱动轴21B、21C。
[0119]根据前述实施方式,输入轴25、25B和螺母构件32、32B中的每一个都包括止挡部41、41B,通过使螺母构件32、32B沿轴向方向移动,止挡部41、41B彼此相接触,止挡部41、41B限制输入轴25、25B相对于螺母构件32、32B的相对旋转。
[0120]根据前述构型,防止了输入轴25、25B响应于动力源的驱动扭矩的过度旋转,由此防止了旋转力被传递至其上的连杆机构12的过度移动。因此,由于减小了负荷,因而增加了可靠性。
[0121]根据前述实施方式,连接部分33B、33C包括沿着驱动轴21B、21C延伸并且与第一壁部64a和第二壁部64b相接合的轴状部分34d,其中,第一壁部64a和第二壁部64b被置于在输入轴25B的轴线(第二轴线N2)的方向上插设有轴状部分34d的位置处,从而形成用于连接部分33B、33C的第一连接点Pl。
[0122]根据前述构型,可以增强空间效率和工作效率。
[0123]根据前述实施方式,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10、1B还包括通过驱动轴21C的变形加工而与驱动轴21C成一体地形成的连接构件34C。
[0124]根据前述构型,可以以简单的构型来构造这些实施方式的扰流器装置。
[0125]根据前述实施方式,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10、10B用于改变扰流器3的展开状态,该展开状态即扰流器3从车辆I的表面S、2s突出的状态,该扰流器装置10、10B包括:多个连杆机构12,该多个连杆机构12经由多个可旋转的连杆构件11安装至扰流器3 ;驱动轴21、21B、21C,该驱动轴21、21B、21C连接设置成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彼此间隔开的连杆构件11中的每一个,驱动轴21、2IB、2IC使连杆构件11中的每一个围绕驱动轴21、2IB、2IC的轴线(第一轴线NI)旋转;以及,连接机构30、30B,该连接机构30、30B连接输入轴25、25B和驱动轴21、21B、21C以在它们之间传递扭矩,其中,动力源22的驱动扭矩被输入至该输入轴25、25B。连接机构30、30B包括:安装至形成于输入轴25、25B上的螺纹部分31的螺母构件32、32B,螺母构件32、32B由此响应于输入轴25、25B的旋转而沿轴向方向移动;以及连接构件34、34B、34C,该连接构件34、34B、34C包括连接部分33、33B、33C,连接部分33、33B、33C响应于螺母构件32、32B沿轴向方向的移动而围绕驱动轴21、21B、21C的轴线(第一轴线NI)在周向方向上移动,连接构件34、34B、34C与驱动轴21、21B、21C成一体地旋转。
[0126]根据前述构型,可以增强空间效率和工作效率。
[0127]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优选实施方式和操作模式都已经在上述说明书中进行了描述。然而,期望保护的发明创造不解释为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另外,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其他人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和改变,以及采用等同方案。因此,明确要将落入如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形、改变和等同方案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包括: 多个连杆机构,所述多个连杆机构构造成经由多个可旋转的连杆构件将扰流器支撑成展开状态,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扰流器从所述车辆的表面突出; 驱动轴,所述驱动轴构造成连接设置成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所述连杆构件中的每一个,所述驱动轴构造成通过使所述连杆构件中的每一个围绕所述驱动轴的轴线旋转来改变所述扰流器的所述展开状态和缩回状态;以及 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连接输入轴和所述驱动轴以在所述输入轴与所述驱动轴之间传递扭矩,动力源的驱动扭矩被输入至所述输入轴;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螺母构件,所述螺母构件安装至形成于所述输入轴上的螺纹部分,由此,所述螺母构件响应于所述输入轴的旋转而沿轴向方向移动;以及 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响应于所述螺母构件沿轴向方向的移动而围绕所述驱动轴的轴线在周向方向上移动,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驱动轴成一体地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构件包括接合部分,所述接合部分与所述连接部分接合成如下状态:在所述状态下,能够防止所述连接部分相对于所述输入轴的在所述输入轴的轴线方向上的相对位移而同时允许所述连接部分相对于所述螺母构件的在所述螺母构件的径向方向上的相对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和所述接合部分分别由沿着所述驱动轴延伸的轴状部分、以及被置于如下位置处的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形成:即,在所述位置处,在所述输入轴的轴线方向上所述轴状部分被插设在所述第一壁部与所述第二壁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连杆,所述连接连杆包括分别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连接至所述连接构件的所述连接部分、所述螺母构件、以及不改变相对于所述驱动轴的相对位置的固定部分的第一连接点、第二连接点和第三连接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螺母构件的所述第二连接点设定于如下位置处:即,形成于所述第二连接点处的轴线与所述输入轴的轴线彼此相交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一对所述连接连杆,所述一对连接连杆在所述驱动轴的轴线方向上将所述螺母构件插设在所述一对连接连杆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定位在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固定部分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连杆包括接合凹部,所述接合凹部在连接用于所述连接部分的所述第一连接点与用于所述固定部分的所述第三连接点的方向上延伸;以及 所述螺母构件包括与所述接合凹部相接合的接合突出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螺母构件中的每一个都包括止挡部,通过使所述螺母构件沿所述轴向方向移动,所述止挡部彼此相接触,所述止挡部限制所述输入轴相对于所述螺母构件的相对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包括沿着所述驱动轴延伸并且与被置于如下位置处的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相接合的轴状部分:即,在所述输入轴的轴线方向上插设有所述轴状部分的位置,从而形成用于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连接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还包括: 通过所述驱动轴的变形加工而与所述驱动轴成一体地形成的所述连接构件。
12.一种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用于改变扰流器的展开状态,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扰流器从所述车辆的表面突出,所述扰流器装置包括: 多个连杆机构,所述多个连杆机构经由多个可旋转的连杆构件附接至所述扰流器; 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连接设置成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彼此间隔开的所述连杆构件中的每一个,所述驱动轴使所述连杆构件中的每一个围绕所述驱动轴的轴线旋转;以及 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连接输入轴和所述驱动轴以在所述输入轴与所述驱动轴之间传递扭矩,其中,动力源的驱动扭矩被输入至所述输入轴;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螺母构件,所述螺母构件安装至形成于所述输入轴上的螺纹部分,由此,所述螺母构件响应于所述输入轴的旋转而沿轴向方向移动;以及 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响应于所述螺母构件沿轴向方向的移动而围绕所述驱动轴的轴线在周向方向上移动,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驱动轴成一体地旋转。
【文档编号】B62D37/02GK204150133SQ201420568647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发明者】志贺督广, 堀健二 申请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