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后副车架,包括前梁(10),与前梁(10)相对布置的后梁(20),前梁(10)与后梁(20)的对应两端分别连接有纵梁(3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梁(10)与纵梁(30)之间设有过渡支架(40),过渡支架(40)为长方体铸钢结构,前梁(10)与纵梁(30)分别与过渡支架(40)连接,前梁(10)在铅垂面上低于后梁(20),所述的前梁(10)、后梁(20)、纵梁(30)、过渡支架(40)围合成放置驱动电机(1)的中空框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支架(40)的车长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竖直向布置的前、后通孔,所述的前梁(10)的两端的竖直向管段从下至上穿过过渡支架(40)的前通孔并与其连接,所述的纵梁(30)的前端向下延伸的竖直向管段从上至下穿过过渡支架(40)的后通孔并与其连接,所述的前梁(10)和纵梁(30)均为钢管弯制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支架(40)的中部各设有安装孔(41),后梁(20)的中部设有支架(21),所述的安装孔(41)与支架(21)构成支撑单元用于放置固定驱动电机(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支架(40)的外侧面连接有侧臂(50),侧臂(50)上设有前连接柱(51),后梁(20)的两端各设有后连接柱(22),前连接柱(51)与后连接柱(22)的端面设有减震垫再与车身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梁(30)上分别设有向外侧斜上方凸出的安装支架(31),安装支架(31)用于与悬架系统(2)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支架(40)为长方体箱盒状,空腔贯穿过渡支架(40)车长方向上的前后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梁(10)、后梁(20)、纵梁(30)、过渡支架(40)通过焊接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