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坐滑两用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8311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折叠式坐滑两用滑板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车,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坐滑两用滑板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区域扩展,人口增多,特别是一线大城市中,每天有几千万人选择地铁或轻轨快线上班,极大的方便了上班族。但是居住场所距离乘车站点通常较远,需要较长时间,尤其是下班回程时都比较累,长距离行走更是增加了疲累感,而且地铁或轻轨上还不一定有座位,这样就需要站立很长的时间,更是增加了人们的疲劳度。

滑板车是非常流行的一种健身器材,不仅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形式,也成为一种时尚的潮流。目前所流行的滑板车,是在一承载板前后均设有一轮体,并设有一方向把手以控制前轮的方向,承载板供使用者单脚站立,利用另一只脚在地面推动形成动力而滑行。人们借助滑板车可轻松实现较长距离的行走,减少身体的疲累,以便有充足的精力准备一天的工作。但是现有的滑板车仅能代替人们行走,无法解决地铁或轻轨上长时间站立的问题,乘客上班前仍需站立较长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滑板车无法提供座位的不足,提供一种折叠体积小,折叠可坐的折叠式坐滑两用滑板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折叠式坐滑两用滑板车,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扶杆1、主杆2、底杆3、前车轴4、底架5、后车轴6和踏板装置7,所述扶杆1呈T型,扶杆1末端插入主杆2内并通过紧固卡8紧固,主杆2末端与底杆3套接并通过底杆固定卡9固定,底杆3包括竖杆和下斜杆,所述前车轴4和后车轴6均包括用于部件连接的竖杆和用作两车轮连接的横杆,前车轴4和后车轴6呈T型,前车轴4的竖杆插入底杆3的竖杆末端并锁紧固定,底杆3的下斜杆与底架5锁紧固定,后车轴6的竖杆与底架5另一端连接固定,后车轴6的横杆上活动连接有踏板装置7,踏板装置7与后车轴6对应处安装有刹车装置;

所述踏板装置7包括支撑杆71、活动拉杆72、拉杆73、外车板74、内衬板75和座椅板76,支撑杆71一端固定在后车轴6上,另一端连接有活动拉杆72,支撑杆71侧部设有滑槽,活动拉杆72通过滑槽在支撑杆71内上下滑动,活动拉杆72顶部活动连接有拉杆73,拉杆73上设有锁扣按钮15;所述支撑杆71外侧安装有外车板74,支撑杆71内侧固定有内衬板75,拉杆73上安装有座椅板76,座椅板76端部设有固定钩10;

所述主杆2与座椅板76水平对应处安装有座椅固定卡11,固定钩10与座椅固定卡11配合固定主杆2和座椅板76。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是,所述刹车装置包括刹车板12和弹簧13,弹簧13一端固定在刹车板12上,另一端固定在后车轴6的横杆上,刹车板12高于踏板装置水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是,所述紧固卡8上安装有挂钩14,以用来悬挂驾驶员的随身物品。

优选地,所述底杆3的下斜杆与底架5为搭扣式固定,从而底架5不仅与底杆3连接牢固,拆卸也更为方便。

更好地,所述前车轴4上的车轮直径大于后车轴6上的车轮直径,从而使滑板车后端较低,离地面更近,行驶时更为稳定。

该折叠式坐滑两用滑板车,在踏板滑行的基础上设置有可折叠成座椅的踏板装置,同时满足了出行人员乘坐地铁或轻轨时的短途代步和上车后坐下休息的需求,减轻了出行人员的疲累,利于人们以饱满的精力投入工作中。

附图说明

图1:折叠式坐滑两用滑板车滑行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折叠式坐滑两用滑板车折叠成座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刹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座椅板结构示意图;

图5:支撑杆与活动拉杆连接示意图;

图6:折叠式坐滑两用滑板车折叠过程示意图;

图中:1:扶杆;2:主杆;3:底杆;4:前车轴;5:底架;6:后车轴;7:踏板装置;71:支撑杆;72:活动拉杆;73:拉杆;74:外车板;75:内衬板;76:座椅板;8:紧固卡;9:底杆固定卡;10:固定钩;11:座椅固定卡;12:刹车板;13:弹簧;14:挂钩;15:锁扣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折叠式坐滑两用滑板车,包括扶杆1、主杆2、底杆3、前车轴4、底架5、后车轴6和踏板装置7。

所述扶杆1呈T型,扶杆1直径小于主杆2的直径,扶杆1竖杆末端插入主杆2内并通过紧固卡8紧固,驾驶人手扶扶杆1的横杆,主杆2末端与底杆3套接并通过底杆固定卡9固定,底杆3包括竖杆和下斜杆,所述前车轴4和后车轴6均包括用于部件连接的竖杆和用作两车轮连接的横杆,前车轴4和后车轴6呈T型,前车轴4的竖杆插入底杆3的竖杆末端并锁紧固定,底杆3的下斜杆与底架5锁紧固定,后车轴6的竖杆与底架5另一端连接固定,后车轴6的横杆上活动连接有踏板装置7,踏板装置7与后车轴6对应处安装有刹车装置。

踏板装置7包括支撑杆71、活动拉杆72、拉杆73、外车板74、内衬板75和座椅板76,支撑杆71一端固定在后车轴6上,另一端连接有活动拉杆72,支撑杆71侧部设有滑槽,活动拉杆72通过滑槽在支撑杆71内上下滑动,活动拉杆72顶部活动连接有拉杆73,起到拉伸、伸缩时扶手的作用,同时拉杆73上设有锁扣按钮15,通过锁扣按钮15可锁定活动拉杆72的高度,从而调整合适的座椅位高度。

所述支撑杆71外侧安装有外车板74,支撑杆71内侧固定有内衬板75,拉杆73上安装有座椅板76,座椅板76处于折叠状态时置放于外车板74和内衬板75之间,座椅板76端部设有固定钩10,滑板车处于折叠踏行状态时,外车板74配合内衬板75和座椅板76起到踏板的功能。

主杆2与座椅板76水平对应处安装有座椅固定卡11,座椅板76伸展开用作坐板时,可通过将固定钩10卡固在座椅固定卡11上实现座椅板76的水平固定。

刹车装置包括刹车板12和弹簧13,弹簧13一端固定在刹车板12上,另一端固定在后车轴6的横杆上,刹车板12高于踏板装置水平面。

折叠式坐滑两用滑板车用作滑行时,利用惯性原理,驾驶人站于踏板装置上,双手抓握扶杆,一只脚踩蹬地面,使车向前滑行,以达到便捷行驶的目的;滑板车停止需要坐下时,踏板装置以后车轴为轴向上旋转至最大化,即踏板装置处于竖直方向,使用者根据座椅位高低需要按下锁扣按钮,拉动拉杆,拉杆带动活动拉杆在支撑杆内向上滑动,拉到适合座位高低后,松开锁扣按钮,拉出座椅板,并通过其末端的固定钩卡固在主杆上的座椅固定卡上,实现座椅的功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折叠式坐滑两用滑板车,其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区别在于所述紧固卡8上安装有挂钩,以用来悬挂驾驶员的随身物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折叠式坐滑两用滑板车,其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区别在所述底杆3的下斜杆与底架5为搭扣式固定,从而底架5不仅与底杆3连接牢固,拆卸也更为方便。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折叠式坐滑两用滑板车,对以上实施例作了进一步优化,即所述前车轴4上的车轮直径大于后车轴6上的车轮直径,从而使滑板车后端较低,离地面更近,行驶时更为稳定。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形,这些简单变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