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8293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折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装置,主要应用于滑板车或滑行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滑板车或滑行车是一种具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健身运动器材,其大致呈三角形配置,主要结构包含有前管组件、枢接于前管组件上的把手组件、装设于前管组件下端的前轮、位于前管组件后侧的车架、枢接于车架二侧的载体、以及分别设于各载体后端的后轮。当使用者双脚站立在左、右设置的载体上时,可透过操控把手组件或载体来使前轮及后轮左、右摇摆做S形路径前移,进而达到整体滑板车或滑行车向前滑行的目的。

然而上述滑板车或滑行车的设计具有体积大不便于搬运、携带和收藏的较占空间等缺陷。

而现行滑板车或滑行车为了达到方便收纳及携带的问题,其车架和左、右载体结合的方式,主要将载体前端以枢轴活枢结合于车架,在枢轴邻侧则透过一锁栓对预设于车架的展开用锁帽做锁设与否动作,欲使用滑板车或滑行车时,使用者需要将锁栓直接锁固于车架的展开用锁帽,使安设于车架的操纵杆与载体形成展开形态;反之,将锁栓自车架的展开用锁帽处旋松脱离时,则车架暨操纵杆便可以枢轴为转点与载体做相互收折动作。

上述滑板车或滑行车的设置,虽然确实可达到车架和载体相互展开和折迭收合的目的;然而,当进行展开或折迭收合时,使用者需要蹲下来并对锁帽进行调整(旋松或旋紧等动作),才得以进行展开或折迭收合的动作,操作上十分不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叠装置,其结构简单,可应用于滑板车或滑行车折叠与展开的定位,且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装置,该折叠装置至少包含:一卡固件(41)、至少一扣合件(72)、一滑块 件(73)及一触压部(74),该至少一扣合件(72),活动性地与该卡固件(41)相卡接;该滑块件(73),连接该扣合件(72),该滑块件(73)可活动性地做一限度内滑动,以带动该扣合件(72)脱离或卡接该卡固件(41);该触压部(74),连接该滑块件(73),该触压部(74)可活动性地位移,以同步带动该滑块件(73)进行滑动;该至少一弹性件(75),依据该滑块件(73)的移动位置呈对应的形变。

所述折叠装置(70)衔接于滑板车或滑行车的前管组件(10)与载体(40)之间,该卡固件(41)设于该载体(40)。

所述折叠装置(70)更设有一固定架(71),该固定架(71)前端连接该前管组件(10),该固定架(71)的二侧分别设置该扣合件(72)。

所述折叠装置(70)更包含有至少一枢轴(76),该枢轴(76)的一端连接该固定架(71),该枢轴(76)的另一端连接该固定架(71)另一端,该滑块件(73)透过该枢轴(76)可活动性地朝向该固定架(71)的前端方向滑动接近或远离。

所述弹性件(75)的一端固定于该固定架(71)的前端,另一端固定于该滑块件(73),且该枢轴(76)穿设于该弹性件(75)之中。

所述弹性件(75)为压缩弹簧,该弹性件(75)设置在至少一枢轴(76)的侧边。

所述弹性件(75)的一端固定于该固定架(71)的前端,另一端则固定于该滑块件(73),且该固定架(71)、滑块件(73)或二者提供固定该弹性件(75)之处设有槽部(731)。

所述固定架(71)二侧分别设一定位槽(711),而该定位槽(711)供该卡固件(41)嵌设使其定位。

所述载体(40)与该固定架(71)间设一轴件(42)。

所述卡固件(41)与该扣合件(72),分别设置为U形结构或槽形结构与杆状体,以相互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透过上述技术手段的具体实现,本创作折叠装置操作上相当简易,利用卡固件与扣合件间的卡合作用,不仅可轻易地达到折叠或展开定位的作用,其定位稳定性亦相当优异,让使用者在使用此滑板车或滑行车时不会因为折叠定位不稳固而发生安全事故,实现了本创作的发明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装置第一实施例之第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装置第一实施例之第二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装置第一实施例之第三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装置第一实施例之第四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装置第一实施例之第五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装置第一实施例之第六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装置第一实施例之第七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装置第二实施例之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装置第三实施例之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装置第四实施例之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装置第五实施例之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装置第六实施例之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装置第七实施例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其分别为本创作折叠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之第一示意图、第二二示意图、第三示意图、第四示意图、第五示意图、第六示意图及第七示意图。折叠装置应用于滑板车100(或滑行车)主要包含有前管组件10、把手组件20、前轮30、二个载体40、二个后轮50、二个踏板60及折叠装置70。把手组件20接设于前管组件10的上端,前轮30接设于前管组件10的下端,折叠装置70衔接于前管组件10与二个载体40之间,各个后轮50分别接设于各载体40的后端,各踏板60分别设置于各载体40之上。

本创作的主要特征在于所设置之折叠装置70相较于习知技术的结构较为简单,且在进行折叠与展开的定位操作上较为方便并相当安全可靠,无须担心有定位不确实而让使用者在使用此滑板车100时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产生,且让使用者在使用上更加便利。

具体而言,此折叠装置70包含有固定架71、一扣合件72、滑块件73、触压部74、弹性件75、枢轴76及定位槽711。其中,固定架71较佳来说可设计大致呈三角形或梯形的态样,如图所示之实施例中,固 定架71为梯型态样,固定架71的前端连接前管组件10,固定架71的二侧则是分别枢接各个载体40,而固定架71的后端则位于二载体40之间,载体40与固定架71的二侧间设一轴件42。扣合件72二端分别位于固定架71的二侧。滑块件73连接扣合件72,滑块件73经控制可活动性地做一限度内滑动,以朝向固定架71的前端方向接近或远离。触压部74连接滑块件73,触压部74可提供使用者透过肢体控制以活动性地位移,进而带动滑块件73进行滑动。

在第一实施例中,各载体40的底侧分别设有卡固件41,二卡固件41则分别位于固定架71的二侧与载体40之间,且卡固件41为U形结构,而扣合件72为圆柱杆状体,且扣合件72分别可活动性地与各载体40的底侧所设置的卡固件41相卡接。该滑块件73活动性地做一限度内滑动时,进而可带动扣合件72脱离或卡接卡固件41。在第一实施例中,触压部74设置于固定架71的上方。弹性件75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架71的前端,弹性件75的另一端连接滑块件73,弹性件75依据滑块件73的移动位置呈对应的形变,并提供滑块件73于常态状况下的限位作用,以确保卡固件41与扣合件71卡接状态下的牢固性。在第一实施例中,弹性件75可为压缩弹簧,且弹性件75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架71的前端,另一端则连接滑块件73。枢轴76的一端连接固定架71前端,枢轴76的另一端连接固定架71后端,滑块件73透过枢轴76可活动性地朝向固定架71的前端方向滑动接近或远离。在第一实施例中,弹性件75的二端分别连接固定架71的前端及滑块件73,并且枢轴76穿设于弹性件75之中。固定架71二侧分别设一定位槽711,而该定位槽711供该卡固件41穿设使其定位。

上述中,透过折叠装置70要将滑板车100进行折叠或展开定位操作相当地简易,使用者仅需施力于触压部74(例如仅由脚部进行施压),使触压部74朝向前管组件10移动,触压部74便可连动滑块件73,而使滑块件73进行线性位移的作动,以使固定架71二侧的扣合件72脱离于载体40的卡固件41,再者,弹性件75则复归以推移滑块件73至原位远离固定架71的前端方向移动,此时便可使前管组件10与载体40以轴件42为轴心枢转而相对折叠,使用者完成折叠定位。而当前管组件10与载体40相对展开时,扣合件72可活动性地与各载体40的底侧 所设置的卡固件41相卡接,进而卡固件41嵌设于定位槽711使其限位,通过定位槽711有助于防止载体40产生偏摆的功效。

再参阅图8、图9、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其分别为本创作折叠装置之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第四实施例、第五实施例及第六实施例之示意图。第二至第六实施例为滑板车100的折叠装置70的各种不同的结构态样,其中,第二实施例的载体40的底侧所设置卡固件41变更为圆柱杆状体,而扣合件72变更为U形结构;第三实施例的载体40的底侧所设置卡固件41设计为直接凹入于载体40底侧的槽形结构,扣合件72则为圆柱杆状体,扣合件72顶入卡固件41内即可嵌合使滑块件73定位;第四实施例的弹性件75为一个压缩弹簧,且弹性件75设置在至少一枢轴76的侧边,枢轴76的一端连接该固定架71,枢轴76的另一端连接固定架71另一端,而弹性件75的一端固定于该固定架71的前端,另一端则固定于滑块件73,在固定架71的前端、滑块件73或二者提供连接弹性件75之处设有槽部731,透过该槽部731可让弹性件75的固定效果更佳;第五实施例的弹性件75设为一个以上,且弹性件75设置在固定架71的后端位置,另一端则固定该滑块件73,弹性件75固定于固定架71的后端及滑块件73之间,其中,弹性件75为拉伸弹簧;第六实施例的触压部74相对于第一实施例变更设置在固定架71的下方,且触压部74更自固定架71的下方延伸至固定架71的后端;第七实施例的触压部74则是设置在固定架71的后端并连接滑块件73。

当然,上述实施例中,扣合件与卡固件的型态及配置不限于U形结构及圆柱杆状体的型态构造及配置。此外,弹性件不限于压缩弹簧,或拉伸弹簧的型态构造及配置,弹性件亦可为软性PU胶体所形成的结构体。再者,上述实施例中,触压部亦可一体设置于滑块件。

综上所述,本创作折叠装置其结构相当简单,操作上相当简易,利用卡固件与扣合件间的卡合作用,不仅可轻易地达到折叠或展开定位的作用,其定位稳定性亦相当优异,让使用者在使用此滑板车或滑行车时不会因为折叠定位不稳固而发生安全事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