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835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推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搬运工具,尤其是一种推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搬运如花盆等器物时,都是工人将花盆抬起放在车子上然后进行搬运,当要搬运较大、较重的花盆时,一个人抬不动无法将其直接放在车子上,这就需要两个人,一个工人掀动花盆将其底面与地面形成一定空隙,然后另一工人用搬运小车插入该空隙,调整位置后,进行搬运,卸下的时候也至少需要两个人,还容易在卸下的时候损伤花盆或对工人造成损伤如夹伤手指等,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推车,它成本低,操作简单,一人操作即可,省时省力,可减小对运送物的损伤及避免对操作人员的伤害,运送物被夹起后为自锁状态,不易脱落,应用范围广,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轴组件,

车轮,其转动连接于主轴组件左右两侧;

可相互夹合和打开的左、右钳爪,它们连接于主轴组件上;

左弧形杆,其固接于右钳爪末端处;

右弧形杆,其固接于左钳爪末端处;

左转杆,其前端与主轴组件相铰接;

左滑套组件,其由第一左滑套和第二左滑套组成,所述第一左滑套与第二左滑套相固接,所述第一左滑套套装于左转杆上并与左转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左滑套套装于左弧形杆上并与左弧形杆滑动连接;

右转杆,其前端与主轴组件相铰接;

右滑套组件,其由第一右滑套和第二右滑套组成,所述第一右滑套与第二右滑套相固接,所述第一右滑套套装于右转杆上并与右转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右滑套套装于右弧形杆上并与右弧形杆滑动连接;

连接件,其一端与左转杆相固接,另一端与右转杆相固接;

所述左转杆和右转杆向上翻转时,左钳爪和右钳爪相互打开;所述左转杆和右转杆向下翻转时,左钳爪和右钳爪相互夹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左钳爪和右钳爪对称设置且均与主轴组件相铰接,所述左弧形杆和右弧形杆相对称,所述左弧形杆的固定端至其自由端的弯曲方向为向上、向前并向右,所述右弧形杆的固定端至其自由端的弯曲方向为向上、向前并向左。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杆状把手,其一端与连接件相固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左钳爪和右钳爪均由钳爪主体和快接钳头组成,所述快接钳头与钳爪主体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加强板,其一端与左转杆相固接,另一端与右转杆相固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左转杆和右转杆的转动平面与左钳爪和右钳爪的转动平面相垂直。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主轴组件由主轴和弧形固定件组成,所 述弧形固定件的两端与主轴相固接,所述左钳爪、右钳爪、左转杆和右转杆均与弧形固定件相铰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左钳爪和右钳爪的夹持面上固接有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成本低,操作简单,一人操作即可,省时省力,可减小对运送物的损伤及避免对操作人员的伤害,运送物被夹起后为自锁状态,不易脱落,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是实施例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3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2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轴组件1,

车轮2,其转动连接于主轴组件1左右两侧;

可相互夹合和打开的左、右钳爪3-1,3-2,它们连接于主轴组件1上;

左弧形杆4-1,其固接于右钳爪3-2末端处;

右弧形杆4-2,其固接于左钳爪3-1末端处;

左转杆5-1,其前端与主轴组件1相铰接;

左滑套组件6,其由第一左滑套6-1和第二左滑套6-2组成,所述第一左滑套6-1与第二左滑套6-2相固接,所述第一左滑套6-1套装于左转杆5-1上并与左转杆5-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左滑套6-2套装于左弧形杆4-1上并与左弧形杆4-1滑动连接;

右转杆5-2,其前端与主轴组件1相铰接;

右滑套组件7,其由第一右滑套7-1和第二右滑套7-2组成,所述第一右滑套7-1与第二右滑套7-2相固接,所述第一右滑套7-1套装于右转杆5-2上并与右转杆5-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右滑套7-2套装于右弧形杆4-2上并与右弧形杆4-2滑动连接;

连接件8,其一端与左转杆5-1相固接,另一端与右转杆5-2相固接;

所述左转杆5-1和右转杆5-2向上翻转时,左钳爪3-1和右钳爪3-2相互打开;所述左转杆5-1和右转杆5-2向下翻转时,左钳爪3-1和右钳爪3-2相互夹合;

左弧形杆4-1和右弧形杆4-2下部处的间距应始终大于上部处的间距,如此才可实现左转杆5-1和右转杆5-2向上翻转时,左钳爪3-1和右钳爪3-2相互打开;所述左转杆5-1和右转杆5-2向下翻转时,左钳爪3-1和右钳爪3-2相互夹合;

关于左弧形杆4-1和右弧形杆4-2的弯曲方向:作为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右钳爪3-2与主轴组件1相铰接,所述左钳爪3-1与主轴组件1相铰接或相固接,左弧形杆4-1的固定端至其自由端的弯曲方向为向上、向前并向右,右弧形杆4-2的固定端至其自由端的弯曲方向为向上、向前但不向左也不向右,如此在左转杆5-1和右转杆5-2翻转时,左钳爪3-1始终不动,而右钳爪3-2相对左钳爪3-1打开或夹合。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一种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轴组件1,

车轮2,其转动连接于主轴组件1左右两侧;

可相互夹合和打开的左、右钳爪3-1,3-2,它们连接于主轴组件1上;

左弧形杆4-1,其固接于右钳爪3-2末端处;

右弧形杆4-2,其固接于左钳爪3-1末端处;

左转杆5-1,其前端与主轴组件1相铰接;

左滑套组件6,其由第一左滑套6-1和第二左滑套6-2组成,所述第一左滑套6-1与第二左滑套6-2相固接,所述第一左滑套6-1套装于左转杆5-1上并与左转杆5-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左滑套6-2套装于左弧形杆4-1上并与左弧形杆4-1滑动连接;

右转杆5-2,其前端与主轴组件1相铰接;

右滑套组件7,其由第一右滑套7-1和第二右滑套7-2组成,所述第一右滑套7-1与第二右滑套7-2相固接,所述第一右滑套7-1套装于右转杆5-2上并与右转杆5-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右滑套7-2套装于右弧形杆4-2上并与右弧形杆4-2滑动连接;

连接件8,其一端与左转杆5-1相固接,另一端与右转杆5-2相固接;

所述左转杆5-1和右转杆5-2向上翻转时,左钳爪3-1和右钳爪3-2相互打开;所述左转杆5-1和右转杆5-2向下翻转时,左钳爪3-1和右钳爪3-2相互夹合,

优选所述左钳爪3-1和右钳爪3-2对称设置且均与主轴组件1相铰接,所述左弧形杆4-1和右弧形杆4-2相对称,所述左弧形杆4-1的固定端至其自由端的弯曲方向为向上、向前并向右,所述右弧形杆4-2的固定端至其自由端的弯曲方向为向上、向前并向左,左弧形杆4-1和右弧形杆4-2之间无连接关系。采用此种方案,在左转杆5-1和右转杆5-2翻转时,左钳爪3-1和右钳爪3-2是同时动作,共同夹合或打开。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为了操作方便,优选该推车还包括杆状把手9,其一端与连接件8相固接。

因为花盆的形状、大小各式各样,为了满足不同规格的花盆,所述左钳爪3-1和右钳爪3-2部分优选均由钳爪主体30和快接钳头31组成,所述快接钳头31与钳爪主体30可拆卸连接。如此根据不同规格的花盆更换不同的快接钳头31即可,安装方便,适用性高。

为了加强左转杆5-1和右转杆5-2之间的刚性,可在左转杆5-1和右转杆5-2之间设置加强板10。

优选的,所述左转杆5-1和右转杆5-2的转动平面与左钳爪3-1和右钳爪3-2的转动平面相垂直。

可选的,所述主轴组件1由主轴1-1和弧形固定件1-2组成,所述弧形固定件1-2的两端与主轴1-1相固接,所述左钳爪3-1、右钳爪3-2、左转杆5-1和右转杆5-2均与弧形固定件1-2相铰接。

为减少钳爪钳头的磨损及钳爪对花盆外表面的损伤,优选所述左钳爪3-1和右钳爪3-2的夹持面上固接有橡胶垫。

操作时,将左转杆5-1和右转杆5-2向上翻转,带动第一左滑套6-1沿左转杆5-1向上滑动及第一右滑套7-1沿右转杆5-2向上滑动,从而带动第二左滑套6-2沿左弧形杆4-1向上滑动及第二右滑套7-2沿右弧形杆4-2向上滑动,进而使左钳爪3-1和右钳爪3-2相对打开,将推车推至花盆处,使左钳爪3-1和右钳爪3-2的夹持面分别位于花盆周向面的两边,向下压左转杆5-1和右转杆5-2,左钳爪3-1和右钳爪3-2闭合夹紧花盆,继续下压把 手,花盆被夹起(夹紧并抬起),只要操作人员保持向下压把手的力,即可保证自锁状态。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