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可调速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8099阅读:1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可调速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可调速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两轮陆上交通工具,骑行者通过脚踏和链条传递驱动力至后轮驱动自行车前进。而随着电动车的兴起,自行车已经逐渐从代步工具向着健身工具发展。骑行普通自行车在上坡路段相当费力,骑行者有时不得不从自行车上下来推行;而在下坡路段由于速度过快又不得不使用刹车装置减速,大量势能转化成了摩擦刹车片带来的热量浪费掉。为克服普通自行车上坡费力的缺点,出现了可变速的山地自行车,通过改变牙盘与飞轮的齿轮比,改变扭矩,达到省力的效果,但相应的增加了脚踏的次数,骑行者总体体力消耗并没有减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了一种智能可调速电动自行车。

一种智能可调速电动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本体,所述自行车本体上设有发电电动机、速度传感器、陀螺仪、速度调节器、减速制动装置和电池,所述发电电动机分别与速度调节器和电池电连接,所述速度调节器还分别与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减速制动装置和电池电连接;所述速度传感器收集速度信息传递给速度调节器;所述陀螺仪收集水平位置信息传递给速度调节器;所述速度调节器切换发电电动机的发电、电动状态,并调节发电电动机的负载;所述减速制动装置接收减速制动信号传递给速度调节器。

优选的,所述发电电动机安装在自行车本体的后轮上。

优选的,所述速度传感器安装在自行车本体的前叉上。

优选的,所述陀螺仪、速度调节器和减速制动装置安装在自行车本体的车把上。

优选的,所述电池上还设有可充电接口。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根据路况自动切换发电、电动状态的自行车,并自动控制车速,在平地或下坡路段发电电动机设置为发电状态,在上坡路段发电电动机设置为电动状态,辅助骑行者轻松骑行,本实用新型通过能量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当代节能减排的理念,适用于山地等地,可以减少骑行者的体力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示意框图。

其中:1、发电电动机,2、速度传感器,3、陀螺仪,4、速度调节器,5、减速制动装置,6、 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智能可调速电动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本体,所述自行车本体上设有发电电动机1、速度传感器2、陀螺仪3、速度调节器4、减速制动装置5和电池6,所述发电电动机1分别与速度调节器4和电池6电连接,所述速度调节器4还分别与速度传感器2、陀螺仪3、减速制动装置5和电池6电连接;所述速度传感器2收集速度信息传递给速度调节器4;所述陀螺仪3收集水平位置信息传递给速度调节器4;所述速度调节器4切换发电电动机1的发电、电动状态,并调节发电电动机1的负载;所述减速制动装置5接收减速制动信号传递给速度调节器4,所述发电电动机1安装在自行车本体的后轮上,所述速度传感器2安装在自行车本体的前叉上,所述陀螺仪3、速度调节器4和减速制动装置5安装在自行车本体的车把上,所述电池6上还设有可充电接口。

实施例,一种智能可调速电动自行车,自行车本体车把上设有陀螺仪3,可以根据车体的倾斜程度计算出自行车的水平位置信息,判断自行车车体处于平地、上坡、下坡其中的某一状态,传递给所述速度调节器4。

在平地路段,所述速度调节器4设定一个基准速度,当车速小于基准速度时,所述速度调节器4控制所述发电电动机1不工作以减少阻力,此时自行车单纯靠人力驱动。当速度大于基准速度时,所述速度调节器4控制所述发电电动机1进入发电状态,并调节发电电动机1的负载端电流大小,从而增加发电电动机1的阻力矩,进行充电,使车速保持在基准速度,此时骑行者做功产生的机械能一部分驱动自行车前进,一部分转化成电能储存在所述电池6中。上述车速信息由所述安装在自行车本体前叉上的速度传感器2提供,通过监测车轮的转速计算出车速信息传递给速度调节器4。

在上坡路段,所述速度调节器4接收所述陀螺仪3信号,判断当前为上坡路段,速度调节器4控制发电电动机1关闭,减少阻力。当车速即将低于上坡所需的最小速度时启动所述发电电动机1,并置于电动状态,所述电池6置于放电状态,提供电力给发电电动机1,驱动自行车辅助人力上坡。

在下坡路段,所述速度调节器4接收所述陀螺仪3信号,判断当前为下坡路段,速度调节器4控制发电电动车1置于发电状态,并调节发电电动机1的负载端电流大小,将车速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对电池6进行充电。

此外,所述自行车本体车把上设有减速制动装置5,当骑行者需要主动减速停车时按下该装置开关,所述减速制动装置5传递减速信号至速度调节器,速度调节器4调节所述发电电动机1的负载端电流,增大阻力矩,达到减速的目的。

所述电池6还设有可充电接口,可提前接入充电器进行充电,提高续航能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 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