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底部框架及具有该车身底部框架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7744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身底部框架及具有该车身底部框架的汽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身底部框架及具有该车身底部框架的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的底部结构主要包括车身底部框架、安装于车身底部框架的地板和护板。地板和护板粘接固定在车身底部框架上,底部框架对地板和护板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通过车身的底部结构能够阻挡飞石以保护驾驶舱内部人员的安全,还可对整个汽车驾驶舱隔音、隔热,阻挡雨水、风沙等进入驾驶舱;底部框架还可为前座椅、后座椅提供安装点和支撑;另外,底部框架支撑地板,进而为驾驶舱内人员的踩踏提供支撑。

现有技术中的底部框架的承载能力较差,在长期使用和驾驶舱内人员长期对地板踩踏后,极易导致在人脚活动区域的地板损坏。

有鉴于此,如何提高底部框架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可靠稳定的支撑地板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底部框架,通过在两根门槛梁的前端之间连接多根加强横梁,提升车身底部框架的牢固性、稳定性;并且,使多根加强横梁排列在驾驶舱内人员的踩踏区域,增加对地板的支撑。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该车身底部框架的汽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底部框架,包括:

两根门槛梁,两根所述门槛梁平行设置,所述门槛梁的下侧面连接汽车的底护板,所述门槛梁的内侧面连接汽车的地板;

前横梁,所述前横梁连接在两根所述门槛梁之间,并且,所述前横梁的前侧面平行所述门槛梁的前端面,所述地板搭接固定在所述前横梁的上表面,所述底护板的前部上表面连接在所述前横梁的下表面;和

多根加强横梁,多根所述加强横梁均连接在两根所述门槛梁之间,并且,多根所述加强横梁的排列区域对应汽车驾驶舱内人员的踩踏区域。

可选地,多根所述加强横梁设置在所述前横梁的后方,且所述加强横梁的端面分别连接在对应侧所述门槛梁的内侧面。

可选地,多根所述加强横梁的下表面均与汽车的底护板连接,上表面均与汽车的地板连接。

可选地,多根所述加强横梁沿车身长度方向、由前向后依次等间距排列。

可选地,多根所述加强横梁沿车身长度方向、由前至后排列的长度至少为290mm。

可选地,每根所述加强横梁均具有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空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以上所述的车身底部框架。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车身底部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车身底部框架与底护板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车身底部框架与地板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车身底部框架与底护板、地板连接关系的沿车身长度方向截面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 车身底部框架;

11 门槛梁;

12 前横梁;

13 加强横梁;

20 底护板;

30 地板;

40 前座椅梁;

50 后座椅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身底部框架承载能力差,经过长期使用和驾驶舱内人员对地板的踩踏后,容易导致在人脚活动区域出现损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底部框架,通过在两根门槛梁的前端之间连接多根加强横梁,提升车身底部框架的牢固性、稳定性;并且,使多根加强横梁排列在驾驶舱内人员的踩踏区域,增加对地板的支撑。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阐述,请参见图1至图4所示,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车身底部框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车身底部框架与底护板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车身底部框架与地板关系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车身底部框架与底护板、地板连接关系的沿车身长度方向截面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底部框架10,包括:两根门槛梁11,前横梁12和多根加强横梁13。其中,两根门槛梁11平行设置,门槛梁11的下侧面连接汽车的底护板20,门槛梁11的内侧面连接汽车的地板30;前横梁12连接在两根门槛梁11之间,并且,前横梁12的前侧面平行门槛梁11的前端面,地板30搭接固定在前横梁12的上表面,底护板20的前部上表面连接在前横梁12的下表面;多根加强横梁13均连接在两根门槛梁11之间,并且,多根加强横梁13的排列区域对应汽车驾驶舱内人员的踩踏区域。

该车身底部框架10中两根门槛梁11平行设置,并延伸车身长度方向延伸,而前横梁12连接在两根门槛梁11的前端,从而形成支撑架。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车身底部框架10的在靠近前横梁12的位置设置多根加强横梁13,多根加强横梁13的两端均连接在门槛梁11的内侧面,用于辅助前横梁12可靠的连接两根门槛梁11,提升车身底部框架10的稳定性;并且,多根加强横梁13排列的区域对应汽车驾驶舱内人员的踩踏区域,如此设置,当驾驶舱内的人员长期踩踏此区域地板30时,多根加强横梁13能够为地板30提供支撑,提升地板30的强度,延长地板30的使用寿命。

车身底部框架10用于支撑连接其他部件,如图1所示,将前座椅梁40和后座椅梁50沿车身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连接在两根门槛梁11之间,通过该车身底部框架10为座椅提供支撑;同时通过该前座椅梁40和后座椅梁50增强车身底部框架10的强度、稳定性。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底护板20和地板30均采用GMT材料,底护板20粘接在该车身底部框架10的底部,其两门槛梁11的下侧面均与底护板20粘接,而底护板20的前部的上表面与前横梁12的下表面粘接固定;而地板30的两侧端面粘接在两根门槛梁11的内侧面,地板30搭接在前横梁12上,其下表面与前横梁12的上表面粘接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车身底部框架10安装在车身中,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称的前侧和后侧均是以车身的长度方向为基准的。即,前侧为朝向车头方向的一侧,后侧为朝向车尾方向的一侧;同样地,上侧和下侧均是以车身的高度方向为基准的,即,上侧为朝向车顶方向的一侧,下侧为朝向车底方向的一侧;内和外均是以车身的宽度方向为基准的,即,外为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朝向车身外部的一侧,内为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朝向车身内部的一侧。

多根加强横梁13设置在前横梁12的后方,距离前横梁12具有一定距离,从而在前横梁12的水平支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车身底部框架10对地板30的支撑强度。加强横梁13的端面分别连接在对应侧门槛梁11的内侧面,采用焊接的方式。

进一步地,结合图4所示,多根加强横梁13的下表面均与汽车的底护板20连接,上表面均与汽车的地板30连接,如此设置,能够增大地板30和底护板20与车身底部框架10的连接固定面积,增强地板30和底护板20固定的稳定性、牢固性。

优选地,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采用五根加强横梁13,每根加强横梁13沿车身长度方向延伸的尺寸均为50mm,并且,相邻两根加强横梁13之间的间距为10mm。五根加强横梁13沿车身长度方向、由前向后依次排列,从而,使形成具有沿车身长度方向为290mm的支撑区间,从而充分满足驾驶舱内人脚的踩踏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车身底部框架10的参数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加强横梁13形成的支撑区间其沿车身长度方向、由前至后排列的长度不仅限于290mm,还可为300mm、310mm等,应当使其不小于290mm,充分满足驾驶舱人脚的踩踏范围均可。

加强横梁13的数量、每根加强横梁13的尺寸及相邻两根加强横梁13之间的间距也并不仅限于上述方案,其仅是一种优选方案,还可根据需要设计这些参数,以充分提升车身底部框架10的牢固性、支撑强度。例如,可以为四根、六根等,其每根加强横梁13的尺寸及相邻两根加强横梁13之间的间距在整体排列形成的区域能够充分满足其沿车身长度方向尺寸不小于290mm均可。

各根加强横梁13具有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空腔,也就是说,每根加强横梁13为空心结构的梁,以减轻加强横梁13的重量,符合汽车车身轻量化的发展要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以上实施例中的车身底部框架10,其车身底部框架10与汽车车身之间的连接关系请一并参见上述具体实施例中的阐述。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上述车身底部框架10具有以上技术效果,因此,应用该车身底部框架10的汽车也应当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文中,“一个”并不表示将本实用新型相关部分的数量限制为“仅此一个”,并且“一个”不表示排除本实用新型相关部分的数量“多于一个”的情形。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其两个端点内的整个范围,也包括含于其中的若干子范围。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方式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