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变厚度汽车前纵梁内板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0005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连续变厚度汽车前纵梁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梁形结构的前纵梁内板本体,前纵梁内板本体由整块金属材料一体轧制成型,前纵梁内板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本体前段、前过渡段、本体中段、后过渡段和本体后段;本体前段、本体中段和本体后段为等厚结构,前过渡段和后过渡段为连续变厚度结构,本体中段的厚度大于本体前段的厚度,本体前段的厚度大于本体后段的厚度,前过渡段的厚度从本体前段的厚度向本体中段的厚度逐渐增大,后过渡段的厚度从本体中段的厚度向本体后段的厚度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变厚度汽车前纵梁内板,其特征在于:本体前段厚度为1.0-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变厚度汽车前纵梁内板,其特征在于:本体中段厚度为2.0-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变厚度汽车前纵梁内板,其特征在于:本体后段厚度为1.5-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变厚度汽车前纵梁内板,其特征在于:前纵梁内板本体的横截面为几字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变厚度汽车前纵梁内板,其特征在于:轧制前纵梁内板本体的金属材料为钢材、铝合金或镁合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变厚度汽车前纵梁内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选择厚度为本体中段厚度1.05-1.2倍的卷料;

第二步、通过轧制,将卷料的厚度先顺序压制成与本体前段、前过渡段、本体中段、后过渡段和本体后段相对应的厚度,再顺序压制成与本体后段、后过渡段、本体中段、前过渡段和本体前段相对应的厚度;以此为一个长度周期,该周期包含两个呈镜像对称的前纵梁内板本体的板料毛坯;

第三步、重复上述长度周期继续轧制,最终得到一卷复合设计要求的变厚度的板料毛坯的卷料;

第四步、将变厚度的板料毛坯的卷料在连续剪切线上进行剪切,得到一系列变厚度的板料毛坯;

第五步、对变厚度的板料毛坯进行冲压成型,形成连续变厚度的前纵梁内板本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变厚度汽车前纵梁内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前纵梁内板本体冲压成型过程中采用冷冲压或热冲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变厚度汽车前纵梁内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前纵梁内板本体前过渡段和后过渡段的厚度变化均为线性过渡或曲线过渡,其变化梯度为1:50-1:40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