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盖后横梁总成、车身后端主框架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7414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盖后横梁总成、车身后端主框架和汽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公开是关于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顶盖后横梁总成、车身后端主框架和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的后备箱盖和顶盖安装在顶盖后横梁总成上,顶盖后横梁总成对于抵抗汽车扭转变形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两厢轿车和掀背式轿车等后备箱比较宽敞的车型。

现有技术中的顶盖后横梁总成通常是由l型的顶盖后横梁内板和l型的顶盖后横梁外板相互焊接形成长条形的空腔结构。空腔结构的顶盖后横梁总成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后备箱门的安装位以及用于焊接顶盖后部的焊接边。

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长条形空腔结构的顶盖后横梁总成抵抗汽车车身后部变形的能力比较差,导致汽车的扭转刚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汽车的扭转刚度较低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顶盖后横梁总成、车身后端主框架和汽车。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顶盖后横梁总成,所述顶盖后横梁总成包括顶盖后横梁和两个顶盖后横梁加强板,其中:

所述顶盖后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隔板,每个所述隔板均与所述顶盖后横梁相垂直;

所述顶盖后横梁与两个所述隔板围成凹槽结构;

每个所述顶盖后横梁加强板分别安装在一个所述隔板上;

每个所述顶盖后横梁加强板与相应的所述隔板围成凸起结构。

可选的,所述顶盖后横梁与两个所述隔板一体成型;

每个所述隔板的顶边和侧边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顶盖后横梁加强板安装的翻边。

可选的,所述凹槽结构的内部设置多条加强筋。

可选的,每个所述顶盖后横梁加强板上设置有凸台结构;

每个所述顶盖后横梁加强板上用于安装后备箱门的安装孔位于所述凸台结构上。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身后端主框架,所述车身后端主框架包括两个连接板、两个d立柱、两个侧围内板、两个后轮罩外板和第一方面所述的顶盖后横梁总成;

每个所述连接板与所述d立柱相焊接,组成d柱内板分总成;

每个所述侧围内板和所述后轮罩外板相焊接,组成侧围内板分总成;

每个所述d柱内板分总成与所述侧围内板分总成相焊接;

每个所述连接板设置有与所述顶盖后横梁相对应的延伸部分;

每个所述延伸部分焊接在所述顶盖后横梁与所述隔板的直角处;

每个所述连接板与相对应的所述顶盖后横梁加强板相焊接。

可选的,所述车身后端主框架还包括两个c立柱;

每个所述c立柱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顶盖后横梁加强板、相对应的所述侧围内板、相对应的所述后轮罩外板和相对应的所述连接板相焊接。

可选的,每个所述顶盖后横梁加强板与相对应的所述隔板、相对应的所述连接板、相对应的所述c立柱围成第一腔体。

可选的,所述车身后端主框架还包括顶盖;

所述顶盖设置有与所述顶盖后横梁总成相对应翻边结构;

所述翻边结构焊接在所述顶盖后横梁总成上;

所述顶盖、所述顶盖后横梁与两个所述隔板围成第二腔体。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身后端主框架。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中,该顶盖后横梁总成与现有技术中的长条形的空腔结构的顶盖后横梁总成相比,该顶盖后横梁总成的两个隔板将顶盖后横梁总成分成三部分,这样,顶盖后横梁总成抵抗汽车车身后部变形的能力比较好,从而可以提高整车的扭转刚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顶盖后横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顶盖后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顶盖后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顶盖后横梁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身后端主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d柱内板分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侧围内板分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侧围后部内板分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身后端主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侧围后部内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5中a-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5中b-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顶盖后横梁总成2、顶盖

3、连接板4、d立柱

5、侧围内板6、后轮罩外板

7、c立柱8、第一腔体

9、第二腔体11、顶盖后横梁

12、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3、凹槽结构

14、凸起结构21、翻边结构

31、延伸部分32、第一焊接边

33、第六焊接边41、第二焊接边

42、第七焊接边51、第三焊接边

52、第五焊接边61、第四焊接边

111、隔板112、底边

113、第一侧边114、第二侧边

121、第一横板122、第二横板

123、竖板124、凸台结构

131、加强筋1111、顶边

1112、第三侧边1131、胶结面

1241、安装孔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实施例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顶盖后横梁总成1,如图1所示,该顶盖后横梁总成1包括顶盖后横梁11和两个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其中:顶盖后横梁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隔板111,每个隔板111均与顶盖后横梁11相垂直;顶盖后横梁11与两个隔板111围成凹槽结构13;每个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分别安装在一个隔板111上;每个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与相应的隔板111围成凸起结构14。

其中,顶盖后横梁总成1是一种用来安装和承载汽车顶盖和后备箱门的横梁,位于汽车的后端。

在实施中,如图2所示,顶盖后横梁11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如图3所示顶盖后横梁11的截面示意图,顶盖后横梁11可以包括底边112、第一侧边113和第二侧边114。如图2所示,第一侧边113上设置有用于与汽车的顶盖2相胶结的胶结面1131。如图2所示,顶盖后横梁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隔板111,每个隔板111与底边112和第一侧边113相接触,且每个隔板111与底边112和第一侧边113均垂直相交。底边112、第一侧边113、第二侧边114和两端的隔板111一体成型组成顶盖后横梁11。如图2所示,每个隔板111的顶边1111和第三侧边1112设置有用于与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安装的翻边,每个第二侧边114设置有与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安装的延长边。如图1所示,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的立体示意图,以及如图4所示,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的截面示意图,截面图形可以一种类似z字形的图形。z字形的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的结构可以如下:

如图4所示,每个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包括第一横板121、第二横板122和竖板123,其中,如图1所示,第一横板121与隔板111的顶边1111的翻边相焊接,竖板123与隔板111的第三侧板1112的翻边相焊接,第二横板122与第二侧边114的延长边相焊接。这样,上述完成焊接之后,得到顶盖后横梁总成1,每个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与相对应的隔板111围成凸起结构14。另外,第二横板122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后备箱门的安装孔。

这样,上述顶盖后横梁总成1与现有技术中,长条形的空腔结构的顶盖后横梁总成相比,如图1所示,该顶盖后横梁总成1的两个隔板111将顶盖后横梁总成1分成三部分,且隔板111与顶盖后横梁11一体成型而非焊接,这样,顶盖后横梁总成1类似竹节结构,抵抗汽车车身后部变形的能力比较好,从而可以提高整车的扭转刚度。

可选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顶盖后横梁总成1的扭转刚度,相应的结构可以是,凹槽结构13的内部可以设置多条加强筋131。

在实施中,如图1和图2所示,凹槽结构13的内部设置有两条加强筋131。每条加强筋131与底边112和第二侧边114相焊接,可以抵抗顶盖后横梁11的变形。

可选的,为了提高后备箱门的安装孔附近的强度,防止安装孔受力过大使孔周围产生裂纹,相应的结构可以是,如图1所示,每个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上设置有凸台结构124;每个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上用于安装后备箱门的安装孔1241位于凸台结构124上。

在实施中,如图1所示,每个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的第二横板122上设置有凸台结构124,每个凸台结构124的侧壁与其顶面都不是垂直关系,而是二者之间成一定的钝角角度,这样可以提高凸台结构124的扭转刚度。每个凸台结构124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相互交错的加强筋,用于提高凸台结构124的强度与刚度。每个凸台结构124的顶面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孔1241,在顶面的下表面与安装孔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凸焊螺母,用于安装后备箱门。

本公开实施例中,上述顶盖后横梁总成与现有技术中的长条形的空腔结构的顶盖后横梁总成相比,该顶盖后横梁总成的两个隔板将顶盖后横梁总成分成三部分,使顶盖后横梁总成的形状类似竹节结构,这样,顶盖后横梁总成抵抗汽车车身后部变形的能力比较好,从而可以提高整车的扭转刚度。

实施例二

本公开实施例还示出了一种车身后端主框架,如图5所示,该车身后端主框架包括两个连接板3、两个d立柱4、两个侧围内板5、两个后轮罩外板6和实施例一中所述的顶盖后横梁总成1;每个连接板3与d立柱4相焊接,组成d柱内板分总成;每个侧围内板5和后轮罩外板6相焊接,组成侧围内板分总成;每个d柱内板分总成与侧围内板分总成相焊接;每个连接板3设置有与顶盖后横梁11相对应的延伸部分31;每个延伸部分31焊接在顶盖后横梁11与隔板111的直角处;每个连接板3与相对应的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相焊接。

其中,两个d立柱是位于汽车后备箱两侧支撑顶盖后横梁总成的竖梁。

在实施中,如图6所示,每个连接板3的第一焊接边32与每个d立柱4的第二焊接边41相焊接,形成如图6所示的d柱内板分总成,其中,第一焊接边32与第二焊接边41的形状与尺寸相同。如图7所示,每个侧围内板5的第三焊接边51和后轮罩外板6的第四焊接边61相焊接,组成如图7所示的侧围内板分总成,其中,第三焊接边51与第四焊接边61的形状与尺寸相同。图6的d柱内板分总成和图7的侧围内板分总成通过侧围内板5的第五焊接边52与连接板3的第六焊接边33、d立柱4的第七焊接边42的焊接形成如图8所示的侧围后部内板分总成。如图6所示,每个连接板3设置有与顶盖后横梁11相对应的延伸部分31,每个延伸部分31的截面图形与顶盖后横梁11的截面图形相同。每个延伸部分31焊接在隔板111与顶盖后横梁11的连接处以及第二侧边114的延长边处。如图5所示,每个延伸部分31还与相对应的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相焊接,具体的,每个第一横板121和每个第二横板122与相对应的延伸部分31相焊接。这样,每个延伸部分31的类似凹槽结构与相对应的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的凸起结构14相扣在一起,可以提高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的刚度。

可选的,如图5所示,车身后端主框架还包括两个c立柱7;每个c立柱7分别与相对应的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相对应的侧围内板5、相对应的后轮罩外板6和相对应的连接板3相焊接。

其中,c立柱是位于两厢轿车或掀背式轿车的后车门与d立柱之间的竖梁。

在实施中,如图9所示,每个c立柱7与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的第一横板121和竖板123相焊接,这样,每个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与相对应的隔板111、相对应的连接板3、相对应的c立柱7可以围成第一腔体8,分别位于顶盖后横梁总成的两端,得到两个腔体。如图10所示,每个c立柱7的其他边缘部分与相对应的侧围内板5、相对应的连接板3、相对应的后轮罩外板6相焊接。其中,连接板3一方面与相对应的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的凸起结构14相扣在一起,用于支撑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另一方面,连接板3可以连接c立柱7和d立柱4。这样,顶盖后横梁总成1、c立柱7和d立柱4在连接板3处交汇,三者相互支撑,提高车身后端主框架的稳定性。

可选的,如图5所示,上述车身后端主框架还包括顶盖2;顶盖2设置有与顶盖后横梁总成1相对应翻边结构21;翻边结构21焊接在顶盖后横梁总成1上;顶盖2、顶盖后横梁11与两个隔板111围成第二腔体9。

在实施中,顶盖后横梁11利用安装后的顶盖2围成第二腔体9,而不是直接将顶盖后横梁11做成腔体结构,这样,可以减轻汽车的重量,有利于汽车的轻量化。

如图5所示,顶盖2的后部设置有与顶盖后横梁总成1相对应翻边结构21,翻边结构21的中间部分的形状与顶盖后横梁11的第二侧边114的形状相同,翻边结构21的中间部分与第二侧边114相焊接,如图11所示,是顶盖2的后部与顶盖后横梁总成1相接触处的截面示意图,所截位置是图5中a-a箭头所指部分,图11中阴影部分是顶盖2与顶盖后横梁总成1的第一侧边113相胶结处。该处利用胶结的连接方式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为了稳定顶盖2与顶盖后横梁总成1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为了美化汽车的外观,避免该处的焊接或螺栓安装。

如图5所示,翻边结构21的两端处的形状与顶盖后横梁加强板12的凸台结构124的形状相对应,翻边结构21与安装孔1241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通孔,用于安装后备箱门。如图12所示,是顶盖2的后部与顶盖后横梁总成1相接触处的截面示意图,所截位置是图5中b-b箭头所指部分。如图12所示,翻边结构21与凸台结构124的焊接处位于凸台结构124与连接板3的焊接处。

本公开实施例中,上述车身后端主框架中的顶盖后横梁总成与顶盖围成第二腔体,每个顶盖后横梁总成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连接板、c立柱围成第一腔体,这样,该顶盖后横梁总成借助相邻部件围成三个腔体,其形状类似竹节,使得该顶盖后横梁总成抵抗汽车车身后部变形的能力比较好,从而可以提高整车的扭转刚度。

实施例三

本公开实施例还示出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实施例二中所述的车身后端主框架,正如实施例二中所述,该车身后端主框架中的顶盖后横梁总成与顶盖围成第二腔体,每个顶盖后横梁总成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连接板、c立柱围成第一腔体,这样,该顶盖后横梁总成借助相邻部件围成三个腔体,其形状类似竹节,使得该顶盖后横梁总成抵抗汽车车身后部变形的能力比较好,从而可以提高整车的扭转刚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