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用便捷式支架管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2137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地用便捷式支架管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架管搬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地用便捷式支架管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地上,一般为了搬运搅拌好的混凝土、沙石、转块、支架管等等建筑物品需要使用到一些手推车之类的搬运装置,手推车上段承载部门一般的结构是平板状,在运送混凝土和沙石时,一般在手推车上端承载部门上设置料箱,但是在运送支架管等管状物体时,一般利用缆绳捆绑,但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颠簸后,管状物体容易摆动,甚至滑落,不便于运输。

现有的建筑工地搬运装置部方便运输支架管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便捷搬运支架管的建筑工地用便捷式支架管搬运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建筑工地搬运装置部方便运输支架管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捷搬运支架管的建筑工地用便捷式支架管搬运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建筑工地用便捷式支架管搬运装置,包括有底板、车轮、推手、减震机构、l形板、长度调节机构、宽度调节机构和捆绑机构;车轮固接于底板底部;推手固接于底板一端部,减震机构固接底板另一端部;l形板固接于减震机构输出端,长度调节机构安装于l形板底部远离推手的端部,两宽度调节机构固接于l形板底部前后两端,捆绑机构固接于宽度调节机构输出端;

减震机构包括有空心杆、插杆和第一弹性件;四个空心杆以底板对角线为中心轴对称固接于底板顶部;插杆于空心杆插装配合,且其顶部与l形板底部固接;l形板底部通过四个第一弹性件与底板顶部连接。

优选地,长度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滑板、第一挡板和第一蝶形螺栓;l形板底部远离推手的端部开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板位于第一滑槽内且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挡板固接于第一滑板远离推手的端部,l形板远离推手的端部开有多个第一螺纹孔,用于固定第一滑板的第一蝶形螺栓与第一螺纹孔螺接。

优选地,宽度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二滑板、第二挡板和第二蝶形螺栓;l形板底部前后两侧均开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板位于第二滑槽内且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第二挡板固接于第二滑板远离第二滑槽的端部,l形板底部前后两端均开有多个第二螺纹孔,用于固定第二滑板的第二蝶形螺栓与第二螺纹孔螺接。

优选地,捆绑机构包括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绕线轮、钢丝绳、挂钩、卡套、卡杆和挂环;第一轴承座固接于以第二挡板的侧部,第一转轴与第一轴承座枢接,绕线轮与第一转轴固接,钢丝绳与绕线轮绕接,挂钩与钢丝绳末端固接,第一转轴远离第一轴承座的端部开有卡槽,卡套与卡槽卡接;卡杆固接于第二挡板侧部,且紧靠第一转轴远离第一轴承座的端部,卡杆上也开有与卡套卡接的卡槽;挂环固接于另一第二挡板的侧部,且与挂扣扣合。

优选地,该建筑工地用便捷式支架管搬运装置还包括有锁紧机构,第一挡板与第一滑板铰接,且通过锁紧机构固定;锁紧机构包括有合页和第三蝶形螺栓;第一挡板通过合页与第一滑板铰接,第一挡板底部开有第三螺纹孔,第一滑板靠近第一挡板的端部也开有第三螺纹孔,用于固定第一挡板与第一滑板的第三蝶形螺栓与第三螺纹孔螺接。

优选地,该建筑工地用便捷式支架管搬运装置还包括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固接于推手远离l形板的侧部;固定机构包括有导向板、第二弹性件、固定块、导杆、第二轴承座、第二转轴、转板、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导向板从上至下依次固接于推手侧部;固定块通过第二弹性件与导向板底部连接;导杆固接于固定块顶部,且贯穿导向板;第二轴承座固接于导杆顶部,转板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轴承座枢接,且转板与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卡接。

优选地,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的数量均为两个。

优选地,固定块底部设有防滑纹路。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支架管进行搬运时,将支架管放在l形板上,当支架管长度过长时,通过调整长度调节机构的位置,达到l形板靠近推手的侧部与长度调节机构输出端之间的距离,使得支架管能顺利放入l形板;通过调整两个宽度调节机构的位置,达到调整支架管放置容量,能够搬运更多支架管的效果;在支架管全部放置好后,通过捆绑机构将支架管绑紧,避免在搬运过程中支架管掉落,并且在通过车轮和推手的配合搬运支架管时,减震机构能避免支架管在运输过程中震动导致支架管松动掉落。

因为减震机构包括有空心杆、插杆和第一弹性件;四个空心杆以底板对角线为中心轴对称固接于底板顶部;插杆于空心杆插装配合,且其顶部与l形板底部固接;l形板底部通过四个第一弹性件与底板顶部连接;在搬运过程中产生颠簸时,l形板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轻微上下晃动,且在插杆和空心杆的作用下l形板不能左右晃动,如此达到避免支架管在搬运过程中松动掉落的效果。

因为长度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滑板、第一挡板和第一蝶形螺栓;l形板底部远离推手的端部开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板位于第一滑槽内且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挡板固接于第一滑板远离推手的端部,l形板远离推手的端部开有多个第一螺纹孔,用于固定第一滑板的第一蝶形螺栓与第一螺纹孔螺接;当需要根据支架管的长度进行调整时,首先将第一蝶形螺栓拧松,然后通过第一滑板、第一滑槽的作用移动第一挡板,当第一挡板与l形板靠近推手的侧部之间的距离符合支架管的长度时,通过拧紧第一蝶形螺栓将第一滑板锁紧固定,如此达到将该搬运装置调整至适合搬运不同长度的支架管。

因为宽度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二滑板、第二挡板和第二蝶形螺栓;l形板底部前后两侧均开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板位于第二滑槽内且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第二挡板固接于第二滑板远离第二滑槽的端部,l形板底部前后两端均开有多个第二螺纹孔,用于固定第二滑板的第二蝶形螺栓与第二螺纹孔螺接;根据需搬运的支架管的数量进行调整时,首先将第二蝶形螺栓拧松,然后通过第二滑板、第二滑槽的作用下移动第二挡板,以此来调整两个第二挡板之间的距离,当其调整完毕后,再通过拧紧第二蝶形螺栓将第二滑板锁紧固定,如此达到将该搬运装置调整至适合搬运支架管的容量。

因为捆绑机构包括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绕线轮、钢丝绳、挂钩、卡套、卡杆和挂环;第一轴承座固接于以第二挡板的侧部,第一转轴与第一轴承座枢接,绕线轮与第一转轴固接,钢丝绳与绕线轮绕接,挂钩与钢丝绳末端固接,第一转轴远离第一轴承座的端部开有卡槽,卡套与卡槽卡接;卡杆固接于第二挡板侧部,且紧靠第一转轴远离第一轴承座的端部,卡杆上也开有与卡套卡接的卡槽;挂环固接于另一第二挡板的侧部,且与挂扣扣合;当支架管放置完毕后,将在绕线轮、钢丝绳、第一转轴和第一轴承座的作用下拉动挂钩,将挂钩扣入挂环上,在通过卡套转动第一转轴将钢丝绳绕紧,然后通过移动卡套,使得卡套一端卡入卡杆内,如此固定第一转轴,达到了将支架管绑紧,避免了其在搬运过程中掉落。

因为该建筑工地用便捷式支架管搬运装置还包括有锁紧机构,第一挡板与第一滑板铰接,且通过锁紧机构固定;锁紧机构包括有合页和第三蝶形螺栓;第一挡板通过合页与第一滑板铰接,第一挡板底部开有第三螺纹孔,第一滑板靠近第一挡板的端部也开有第三螺纹孔,用于固定第一挡板与第一滑板的第三蝶形螺栓与第三螺纹孔螺接;当需要将支架管卸下时,将第三蝶形螺栓拧出第一滑板上的第三螺纹孔,然后即可通过合页转动第一挡板,如此即可方便的卸下支架管。

因为该建筑工地用便捷式支架管搬运装置还包括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固接于推手远离l形板的侧部;固定机构包括有导向板、第二弹性件、固定块、导杆、第二轴承座、第二转轴、转板、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导向板从上至下依次固接于推手侧部;固定块通过第二弹性件与导向板底部连接;导杆固接于固定块顶部,且贯穿导向板;第二轴承座固接于导杆顶部,转板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轴承座枢接,且转板与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卡接;当需要固定该搬运装置时,通过第二转轴和第二轴承座将转板转动90度,然后将导杆向下移动,固定块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当固定块在接触到地面时,转板正好移动至第二卡板下方,然后再将转板转动90度,使得第二卡板将转板卡住,使得固定块与地面保持接触,如此达到了固定该搬运装置的效果。

(3)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长度调节机构可调整该搬运机构可搬运支架管的长度,通过调整宽度调节机构可调整该搬运机构可搬运支架管的数量,再通过捆绑机构将支架管绑紧,以及通过与减震机构的配合在运输过程中达到避免支架管晃动掉落,在需要卸下支架管时,将锁紧机构打开,然后将第一挡板打开,即可便捷的将支架管卸下,此搬运装置达到了便捷搬运支架管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减震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长度调节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宽度调节机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捆绑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卡套和第一转轴配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锁紧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固定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车轮,3-推手,4-减震机构,41-空心杆,42-插杆,43-第一弹性件,5-l形板,6-长度调节机构,61-第一滑板,62-第一挡板,63-第一螺纹孔,64-第一蝶形螺栓,65-第一滑槽,7-宽度调节机构,71-第二滑槽,72-第二滑板,73-第二挡板,74-第二螺纹孔,75-第二蝶形螺栓,8-捆绑机构,81-第一轴承座,82-第一转轴,83-绕线轮,84-钢丝绳,85-挂钩,86-卡套,87-卡槽,88-卡杆,89-挂环,9-锁紧机构,91-第三螺纹孔,92-合页,93-第三蝶形螺栓,10-固定机构,101-导向板,102-第二弹性件,103-固定块,104-导杆,105-第二轴承座,106-第二转轴,107-转板,108-第一卡板,109-第二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建筑工地用便捷式支架管搬运装置,如图1-10所示,包括有底板1、车轮2、推手3、减震机构4、l形板5、长度调节机构6、宽度调节机构7和捆绑机构8;车轮2固接于底板1底部;推手3固接于底板1一端部,减震机构4固接底板1另一端部;l形板5固接于减震机构4输出端,长度调节机构6安装于l形板5底部远离推手3的端部,两宽度调节机构7固接于l形板5底部前后两端,捆绑机构8固接于宽度调节机构7输出端;

减震机构4包括有空心杆41、插杆42和第一弹性件43;四个空心杆41以底板1对角线为中心轴对称固接于底板1顶部;插杆42于空心杆41插装配合,且其顶部与l形板5底部固接;l形板5底部通过四个第一弹性件43与底板1顶部连接。

长度调节机构6包括有第一滑板61、第一挡板62和第一蝶形螺栓64;l形板5底部远离推手3的端部开有第一滑槽65,第一滑板61位于第一滑槽65内且与第一滑槽65滑动连接;第一挡板62固接于第一滑板61远离推手3的端部,l形板5远离推手3的端部开有多个第一螺纹孔63,用于固定第一滑板61的第一蝶形螺栓64与第一螺纹孔63螺接。

宽度调节机构7包括有第二滑板72、第二挡板73和第二蝶形螺栓75;l形板5底部前后两侧均开有第二滑槽71,第二滑板72位于第二滑槽71内且与第二滑槽71滑动连接,第二挡板73固接于第二滑板72远离第二滑槽71的端部,l形板5底部前后两端均开有多个第二螺纹孔74,用于固定第二滑板72的第二蝶形螺栓75与第二螺纹孔74螺接。

捆绑机构8包括有第一轴承座81、第一转轴82、绕线轮83、钢丝绳84、挂钩85、卡套86、卡杆88和挂环89;第一轴承座81固接于以第二挡板73的侧部,第一转轴82与第一轴承座81枢接,绕线轮83与第一转轴82固接,钢丝绳84与绕线轮83绕接,挂钩85与钢丝绳84末端固接,第一转轴82远离第一轴承座81的端部开有卡槽87,卡套86与卡槽87卡接;卡杆88固接于第二挡板73侧部,且紧靠第一转轴82远离第一轴承座81的端部,卡杆88上也开有与卡套86卡接的卡槽87;挂环89固接于另一第二挡板73的侧部,且与挂扣扣合。

该建筑工地用便捷式支架管搬运装置还包括有锁紧机构9,第一挡板62与第一滑板61铰接,且通过锁紧机构9固定;锁紧机构9包括有合页92和第三蝶形螺栓93;第一挡板62通过合页92与第一滑板61铰接,第一挡板62底部开有第三螺纹孔91,第一滑板61靠近第一挡板62的端部也开有第三螺纹孔91,用于固定第一挡板62与第一滑板61的第三蝶形螺栓93与第三螺纹孔91螺接。

该建筑工地用便捷式支架管搬运装置还包括有固定机构10,固定机构10固接于推手3远离l形板5的侧部;固定机构10包括有导向板101、第二弹性件102、固定块103、导杆104、第二轴承座105、第二转轴106、转板107、第一卡板108和第二卡板109;第一卡板108、第二卡板109、导向板101从上至下依次固接于推手3侧部;固定块103通过第二弹性件102与导向板101底部连接;导杆104固接于固定块103顶部,且贯穿导向板101;第二轴承座105固接于导杆104顶部,转板107通过第二转轴106与第二轴承座105枢接,且转板107与第一卡板108、第二卡板109卡接。

第一螺纹孔63、第二螺纹孔74的数量均为两个。

固定块103底部设有防滑纹路。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支架管进行搬运时,将支架管放在l形板5上,当支架管长度过长时,通过调整长度调节机构6的位置,达到l形板5靠近推手3的侧部与长度调节机构6输出端之间的距离,使得支架管能顺利放入l形板5;通过调整两个宽度调节机构7的位置,达到调整支架管放置容量,能够搬运更多支架管的效果;在支架管全部放置好后,通过捆绑机构8将支架管绑紧,避免在搬运过程中支架管掉落,并且在通过车轮2和推手3的配合搬运支架管时,减震机构4能避免支架管在运输过程中震动导致支架管松动掉落。

因为减震机构4包括有空心杆41、插杆42和第一弹性件43;四个空心杆41以底板1对角线为中心轴对称固接于底板1顶部;插杆42于空心杆41插装配合,且其顶部与l形板5底部固接;l形板5底部通过四个第一弹性件43与底板1顶部连接;在搬运过程中产生颠簸时,l形板5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轻微上下晃动,且在插杆42和空心杆41的作用下l形板5不能左右晃动,如此达到避免支架管在搬运过程中松动掉落的效果。

因为长度调节机构6包括有第一滑板61、第一挡板62和第一蝶形螺栓64;l形板5底部远离推手3的端部开有第一滑槽65,第一滑板61位于第一滑槽65内且与第一滑槽65滑动连接;第一挡板62固接于第一滑板61远离推手3的端部,l形板5远离推手3的端部开有多个第一螺纹孔63,用于固定第一滑板61的第一蝶形螺栓64与第一螺纹孔63螺接;当需要根据支架管的长度进行调整时,首先将第一蝶形螺栓64拧松,然后通过第一滑板61、第一滑槽65的作用移动第一挡板62,当第一挡板62与l形板5靠近推手3的侧部之间的距离符合支架管的长度时,通过拧紧第一蝶形螺栓64将第一滑板61锁紧固定,如此达到将该搬运装置调整至适合搬运不同长度的支架管。

因为宽度调节机构7包括有第二滑板72、第二挡板73和第二蝶形螺栓75;l形板5底部前后两侧均开有第二滑槽71,第二滑板72位于第二滑槽71内且与第二滑槽71滑动连接,第二挡板73固接于第二滑板72远离第二滑槽71的端部,l形板5底部前后两端均开有多个第二螺纹孔74,用于固定第二滑板72的第二蝶形螺栓75与第二螺纹孔74螺接;根据需搬运的支架管的数量进行调整时,首先将第二蝶形螺栓75拧松,然后通过第二滑板72、第二滑槽71的作用下移动第二挡板73,以此来调整两个第二挡板73之间的距离,当其调整完毕后,再通过拧紧第二蝶形螺栓75将第二滑板72锁紧固定,如此达到将该搬运装置调整至适合搬运支架管的容量。

因为捆绑机构8包括有第一轴承座81、第一转轴82、绕线轮83、钢丝绳84、挂钩85、卡套86、卡杆88和挂环89;第一轴承座81固接于以第二挡板73的侧部,第一转轴82与第一轴承座81枢接,绕线轮83与第一转轴82固接,钢丝绳84与绕线轮83绕接,挂钩85与钢丝绳84末端固接,第一转轴82远离第一轴承座81的端部开有卡槽87,卡套86与卡槽87卡接;卡杆88固接于第二挡板73侧部,且紧靠第一转轴82远离第一轴承座81的端部,卡杆88上也开有与卡套86卡接的卡槽87;挂环89固接于另一第二挡板73的侧部,且与挂扣扣合;当支架管放置完毕后,将在绕线轮83、钢丝绳84、第一转轴82和第一轴承座81的作用下拉动挂钩85,将挂钩85扣入挂环89上,在通过卡套86转动第一转轴82将钢丝绳84绕紧,然后通过移动卡套86,使得卡套86一端卡入卡杆88内,如此固定第一转轴82,达到了将支架管绑紧,避免了其在搬运过程中掉落。

因为该建筑工地用便捷式支架管搬运装置还包括有锁紧机构9,第一挡板62与第一滑板61铰接,且通过锁紧机构9固定;锁紧机构9包括有合页92和第三蝶形螺栓93;第一挡板62通过合页92与第一滑板61铰接,第一挡板62底部开有第三螺纹孔91,第一滑板61靠近第一挡板62的端部也开有第三螺纹孔91,用于固定第一挡板62与第一滑板61的第三蝶形螺栓93与第三螺纹孔91螺接;当需要将支架管卸下时,将第三蝶形螺栓93拧出第一滑板61上的第三螺纹孔91,然后即可通过合页92转动第一挡板62,如此即可方便的卸下支架管。

因为该建筑工地用便捷式支架管搬运装置还包括有固定机构10,固定机构10固接于推手3远离l形板5的侧部;固定机构10包括有导向板101、第二弹性件102、固定块103、导杆104、第二轴承座105、第二转轴106、转板107、第一卡板108和第二卡板109;第一卡板108、第二卡板109、导向板101从上至下依次固接于推手3侧部;固定块103通过第二弹性件102与导向板101底部连接;导杆104固接于固定块103顶部,且贯穿导向板101;第二轴承座105固接于导杆104顶部,转板107通过第二转轴106与第二轴承座105枢接,且转板107与第一卡板108、第二卡板109卡接;当需要固定该搬运装置时,通过第二转轴106和第二轴承座105将转板107转动90度,然后将导杆104向下移动,固定块103在第二弹性件102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当固定块103在接触到地面时,转板107正好移动至第二卡板109下方,然后再将转板107转动90度,使得第二卡板109将转板107卡住,使得固定块103与地面保持接触,如此达到了固定该搬运装置的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