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四足机器人的单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4185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四足机器人的单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动四足机器人的单腿结构,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地形多变的自然环境中,腿足式机器人可以更好的适应地形变化,对复杂地形具有较高的通过性,相较于轮式或履带式机器人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腿足式机器人是一个具有较高吸引力的研究领域,在工业、地形勘探、军事国防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当前的腿足式机器人研究,为了提高机器人的负载自重比,多是采用液压驱动系统。如山东大学研制的scalf四足机器人,美国bostondynamics公司研制的bigdog等,均是采用液压驱动系统。后期bostondynamics公司研制了电动四足机器人spotmini,但是由于电机的力矩容量等限制,当前的电动腿足式机器人的动态性能表现一般,仍然具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研制电动腿足式机器人,比较精简的结构就是将驱动电机放置在关节部位。腿足式机器人关节的体积、重量、输出力矩和运动精度,是其整体性能的主要决定因素。当前的机器人关节,通常采用输出力矩较小的无刷直流电机。为了获得较大的输出力矩,通常需要配置具有较大减速比的rv减速器或者谐波减速器。然而,大减速比传动系统的逆向驱动效果较差,使机器人对环境的力感知能力较差,不适用于组建腿足式机器人。

中国专利文献cn104942822a公开了《一种空间机器人的两自由度关节》,通过两关节驱动组件、关节传动组件,实现关节两自由度的运动,通过调节两个电机的转速和转角,实现关节俯仰、旋转、两者合成的三种运动方式。但是,该装置采用多级行星齿轮减速箱和锥齿轮传动,传动机构较为复杂,关节尺寸和重量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面向当前腿足式机器人的需求,针对现有腿足式机器人的不足,提供一种动态性好、输出扭矩大、结构简单紧凑、逆向驱动性能好且具有高动态特性的电动四足机器人的单腿结构。

本发明的电动四足机器人的单腿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电动四足机器人的单腿结构,包括髋关节、膝关节、大腿连杆、小腿连杆和脚部,髋关节又包括第一髋关节和第二髋关节;第二髋关节与第一髋关节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膝关节通过大腿连杆与第一髋关节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膝关节与第二髋关节刚性连接,第二髋关节的动力输出端与膝关节的动力输入端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小腿连接在膝关节的动力输出端,脚部连接在小腿上。

所述第一髋关节,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关节主轴、第一传动箱和第一关节输出轴;第一驱动电机的定子内置有霍尔传感器,第一驱动电机的转子与第一关节主轴连接,第一关节主轴安装在第一驱动电机壳体上,第一驱动电机壳体上安装有第一编码器,第一编码器的磁头连接轴嵌套在第一关节主轴的内孔中;第一传动箱连接在第一驱动电机壳体上,第一传动箱内安装有行星减速器和第一关节输出轴,行星减速器的输入轴与第一关节主轴连接,第一关节输出轴与行星减速器的行星架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髋关节,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关节主轴,第二驱动电机定子内置有霍尔传感器,第二驱动电机转子与第二关节主轴连接,第二关节主轴安装在第二驱动电机壳体上,第二关节主轴通过传动机构与膝关节中的输入主轴连接,第二驱动电机壳体上安装有第二编码器,第二编码器的磁头连接轴嵌套在第二关节主轴的内孔中,第二驱动电机壳体上设置有连接杆,该连接杆与第一关节输出轴连接。

所述膝关节,包括膝关节输出传动箱、膝关节输入传动箱、膝关节输出轴连杆、膝关节支承连杆和输入主轴,膝关节输出传动箱与膝关节输入传动箱连接,膝关节输出传动箱内安装有行星减速器和膝关节输出轴连杆,膝关节输出轴连杆与行星减速器连接,膝关节输入传动箱内安装有输入主轴,输入主轴与行星减速器连接,输入主轴与第二髋关节中的第二关节主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膝关节输出轴连杆上连接有膝关节支承连杆。

上述电动四足机器人的单腿运行时,第一髋关节中的第一驱动电机根据其编码器的伺服控制信号旋转,并通过行星减速器带动动力输出端(第一关节输出轴)运转,进而带动第二髋关节、大腿连杆、膝关节总成和小腿相对于第一髋关转动。第二髋关节中的第二驱动电机根据其编码器的伺服控制信号旋转,并带动膝关节的动力输入端(输入转轴)转动,进而通过行星减速器带动膝关节的动力输出端(输出轴连杆)转动,从而实现了小腿相对于大腿的转动。

本发明采用高扭矩输出的无框直驱力矩电机,并利用单级行星减速器,通过采用同步带传动,将髋关节和膝关节的驱动电机均放置于髋关节部位,保证了大腿和小腿的低质量和低转动惯量,从而使该单腿结构具有较好的运动性能。具有以下特点:

1.充分利用无框直驱力矩电机输出扭矩大、结构简单紧凑等优点,保证了单腿的膝关节和髋关节具有良好的逆向驱动特性,可用于组装具有弹跳等高动态特性的腿足式机器人。

2.紧凑型高关节扭矩的单腿结构,可用于组建可弹跳、高负载自重比的电动四足机器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动四足机器人的单腿结构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髋关节第一关节电机箱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髋关节第一关节传动箱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髋关节第二关节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膝关节及同步带外观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膝关节的剖视图。

图中:1.第一驱动电机壳体,2.第一编码器,3.输出法兰,4.髋关节第二驱动电机壳体,5.连接杆,6.同步带,7.大腿连杆,8.膝关节输出传动箱,9.膝关节输入传动箱,10输出轴连杆,11.小腿连杆,12.脚部,13.壳体盖,14.第一驱动电机定子,15.第一驱动电机转子,16.端盖,17.第一编码器磁头,18.磁头连接轴,19.滚珠轴承,20.第一关节主轴,21.第一髋关节传动箱,22.行星减速器,23.交叉滚子轴承,24.第一关节输出轴,25.第二编码器,26.第二编码器磁头,27.磁头连接轴,28.滚珠轴承,29.第二关节主轴,30.第二驱动电机转子,31.第二驱动电机定子,32.端盖,33.壳体盖,34.输出带轮,35.支承连杆,36.交叉滚子轴承,37.行星减速器,38.交叉滚子轴承,39.膝关节输入主轴,40.输入带轮,41.滚珠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电动四足机器人单腿结构包含髋关节ⅰ和膝关节ⅱ、大腿连杆、小腿连杆和脚部。髋关节又包括第一髋关节和第二髋关节。

如图1所示,第二髋关节与第一髋关节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具体是第一髋关节中的第一关节输出轴24通过其上的输出法兰3与第二髋关节中的连接杆5连接。膝关节ⅱ通过大腿连杆7与第一髋关节中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具体是膝关节中的膝关节输出传动箱8通过大腿连杆7与第一髋关节中的第一关节输出轴24上的输出法兰3连接。膝关节ⅱ与第二髋关节刚性连接,具体是第二髋关节上的连接杆5与膝关节输入传动箱9连接;同时,第二髋关节的动力输出端与膝关节ⅱ的动力输入端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采用同步带传动,具体是第二髋关节中的第二关节主轴29上的输出带轮34与膝关节ⅱ中输入主轴39上的输入带轮40之间连接同步带6,实现动力传动。小腿11固定连接在膝关节ⅱ中的输出轴连杆10上,脚部12连接在小腿11上。

如图2和图3,第一髋关节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关节主轴20、第一编码器2、第一传动箱21和第一关节输出轴24。第一驱动电机由第一驱动电机壳体1、第一驱动电机定子14和第一驱动电机转子15。第一驱动电机定子14通过壳体盖13压紧在第一驱动电机壳体1内,定子14内置有霍尔传感器。第一驱动电机转子15嵌套在第一关节主轴20上,并通过端盖16压紧。第一关节主轴20通过两个滚珠轴承19两端支承于第一驱动电机壳体1和壳体盖13的轴承座上。第一驱动电机壳体1的侧面通过螺钉安装有第一编码器2,第一编码器2的磁头连接轴18嵌套在第一关节主轴20的内孔中,磁头连接轴18上安装有磁头17。第一传动箱21通过螺钉与壳体盖13刚性连接。第一传动箱21内安装有行星减速器22。行星减速器22的输入轴与第一关节主轴20连接,实现动力传动。第一传动箱21内通过交叉滚子轴承23安装有第一关节输出轴24,第一关节输出轴24的锯齿轴与行星减速器22的行星架输出端锯齿孔配合,实现动力传动。第一关节输出轴24的端面上安装有输出法兰3。

如图1和图4所示,第二髋关节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关节主轴29和第二编码器25。第二驱动电机由第二驱动电机壳体4、第二驱动电机定子31和第二驱动电机转子30。第二驱动电机定子31通过壳体盖33压紧在第二驱动电机壳体4内,定子31内置有霍尔传感器。第二驱动电机转子30嵌套在第二关节主轴29上,并通过端盖32压紧。第二关节主轴29通过两个滚珠轴承28两端支承于第二驱动电机壳体4和壳体盖33的轴承座上。第二关节主轴29上安装有输出带轮34。第二驱动电机壳体4的侧面通过螺钉安装有第二编码器25,第二编码器25的磁头连接轴27嵌套在第二关节主轴29的内孔中,磁头连接轴27上安装有磁头26。第二驱动电机壳体盖33的侧面设置有连接杆5。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膝关节ⅱ包括膝关节输出传动箱8、膝关节输入传动箱9、膝关节输出轴连杆10、膝关节支承连杆35、行星减速器37、输入主轴39和输入带轮40。膝关节输入传动箱9与膝关节输出传动箱8连接,膝关节输出传动箱8内安装有行星减速器37。膝关节输出传动箱8内通过第一交叉滚子轴承36安装有输出轴连杆10,输出轴连杆10的锯齿轴与行星减速器37的行星架输出端锯齿孔配合,实现动力传动。膝关节输入传动箱9内通过第二交叉滚子轴承38安装有输入主轴39,输入主轴39的锯齿孔与行星减速器37的输入轴配合,实现动力传动。输入主轴39上安装有输入带轮40,输入带轮40与输出带轮34之间连接同步带6。输出轴连杆10上连接有支承连杆35,支承连杆35通过滚珠轴承41支承于膝关节输入传动箱9。支承连杆35用于固定连接小腿11。

上述电动四足机器人单腿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

第一髋关节中的第一驱动电机转子15根据第一编码器2的伺服控制信号旋转,通过第一关节主轴20输出到行星减速器22的输入轴上。通过行星减速器22减速之后,由行星架输出减速后的转动至第一关节输出轴24及输出法兰3上。由于输出法兰3和第二髋关节之间刚性连接,从而带动第二髋关节、大腿连杆7、膝关节总成和小腿11相对于第一髋关节转动。第二髋关节中的第二驱动电机转子30根据第二编码器25的伺服控制信号旋转,通过第二关节主轴29输出到输出带轮34转动。输出带轮34通过同步带6将运动传递到输入带轮40,带动输入主轴39转动。通过行星减速器37减速之后,由行星架输出转动带动输出轴连杆10转动。由于输出轴连杆10与支承连杆35刚性连接并与小腿11连接,从而实现了小腿相对于大腿的转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