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婴儿推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8901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婴儿推车车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用品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可折叠婴儿推车车架。



背景技术:

婴儿推车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人们将婴儿放入婴儿推车中进行户外活动,解放了大人的负担。现有技术的婴儿推车通常都是可折叠的,即婴儿推车的车架可以收合起来,这样可以减少体积,便于贮藏和携带。但是,现有技术的婴儿推车存在以下的问题:由于婴儿推车的车架通常是由若干根管材连接而成,每一处的连接是独立存在的,因此,当车架收合时,需要使用者分几个步骤将这些连接点逐个进行收合,从而造成折叠麻烦,耗时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一步收合到位,从而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的可折叠婴儿推车车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叠婴儿推车车架,包括把手架、前脚架、后脚架和连接架,把手架连接在连接架上端,前脚架和后脚架均连接在连接架下端;它还包括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和辅助架;所述的把手架、连接架、辅助架和后脚架上端形成四连杆机构;所述的第一连接架的一端与前脚架铰接,第二连接架的一端与辅助架铰接,第一连接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架的另一端同时与后脚架铰接并沿着后脚架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

该婴儿推车车架还包括基座,连接架的下端铰接在基座的上端,前脚架的上端铰接在基座的下端,后脚架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基座的侧面。

所述的四连杆机构是指,把手架的下端靠近端部处设有突耳,连接架的上端与突耳铰接,辅助架的上端与把手架的底端铰接,辅助架的下端与后脚架靠近上端处铰接。

该婴儿推车车架还包括滑动销,后脚架上沿长度方向设有长腰孔,滑动销的一端滑动连接在长腰孔内,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的下端同时与滑动销的另一端铰接。

所述的辅助架与后脚架的铰接点位于长腰孔上方。

所述的后脚架垂直连接与基座的侧面上。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1)由于第一连接架的下端和第二连接架的下端同时铰接并滑动连接在后脚架上,并且第二连接架的上端与四连杆机构中的辅助架铰接,这样,四连杆机构一旦动作就会同时带动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的同步动作,因此,车架的收合只需一个步骤即可,大大节省时间,而且收合更加方便;

2)基座起到了承接的作用,也可以作为收合的一个支点,使折叠结构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婴儿推车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婴儿推车车架完全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婴儿推车车架收合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婴儿推车车架完全收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把手架;2、连接架;3、前脚架;4、后脚架;5、辅助架;6、第一连接架;7、第二连接架;8、基座;9、突耳;10、长腰孔;11、滑动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1~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婴儿推车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它包括把手架1、前脚架3、后脚架4和连接架2,把手架1连接在连接架2上端,前脚架3和后脚架4均连接在连接架2下端。它还包括第一连接架6、第二连接架7和辅助架5。所述的把手架1、连接架2、辅助架5和后脚架4上端形成四连杆机构。所述的第一连接架6的一端与前脚架3铰接,第二连接架7的一端与辅助架5铰接,第一连接架6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架7的另一端同时与后脚架4铰接并沿着后脚架4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

该婴儿推车车架还包括基座8,连接架2的下端铰接在基座8的上端,前脚架3的上端铰接在基座8的下端,后脚架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基座8的侧面。

所述的四连杆机构是指,把手架1的下端靠近端部处设有突耳9,连接架2的上端与突耳9铰接,辅助架5的上端与把手架1的底端铰接,辅助架5的下端与后脚架4靠近上端处铰接。

该婴儿推车车架还包括滑动销11,后脚架4上沿长度方向设有长腰孔10,滑动销 11的一端滑动连接在长腰孔10内,第一连接架6和第二连接架7的下端同时与滑动销 11的另一端铰接。

所述的辅助架5与后脚架4的铰接点位于长腰孔10上方。

所述的后脚架4垂直连接与基座8的侧面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示例,不能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对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做出的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都应属于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