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后地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215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车辆及其后地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后地板组件及包含该后地板组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新能源纯电动和混合动力车型,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全新的布置状态和需求也受到关注,特别是混合动力车型,由于部件繁杂,对空间和载荷布置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在市面上大多数新能源车型采用传统的前置前驱布局,部分中大型四驱车型,会在后桥采用电池与电机驱动,但控制系统多布置于前机舱或后备箱中。而现有的专利中,大多集中在后地板平台的钣金结构设计形式,优化三排座椅横梁、备胎等结构的加强结构,对于后地板的零部件布置,尚未提出集成度高、载荷分布合理的形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后地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后地板组件的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后地板组件,包括:后地板,所述后地板的后方设有后保险杠;充电机和蓄电池,安装在所述后地板的上方;电机控制器和主消音器,安装在所述后地板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车辆的后地板组件,采用上下部件布置方式,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后部空间利用率,平衡整车前后轴荷,保证后部行李箱空间,从而满足混合动力车型、后驱纯电车型等车辆后地板高度集成布置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而言,现有的新能源车型大多采用传统的前置前驱布局,驱动装置集中在前机舱,导致前后轴载荷不均;而部分中大型四驱车型,虽然在后桥采用电池与电机驱动,但控制系统也多布置于前机舱中,因而依然存在前后轴载荷不均的问题;也有部分四驱车型将控制系统布置于后地板上方的后备箱中,虽然有利于平衡整车前后载荷,但后地板上方的零部件占用了后备箱空间,造成后备箱的空间利用率低。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动力四驱的后桥纯电驱动布置形式,集中关注除电池、电机外的几大部件包括充电机、电机控制器、蓄电池的布置,以及排气主消音器的协调布置,将上述几大部件布置于车身后部,并分居后地板的上下方,这种布置形式相较于传统的前置前驱布局方案和将控制系统布置于前机舱的四驱车型而言,由于后部增加了部件,因而平衡了整车前后轴荷;而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控制系统布置于后备箱的四驱布局方案而言,由于部分部件被转移至后地板下方,使得整车后部重心整体下移,因而也有利于平衡前后轴荷,同时,也减少了对后备箱空间的占用,提高了后备箱的空间利用率;更具体地,充电机和蓄电池布置在后地板的上方,电机控制器和主消音器布置在后地板的下方,这样两个在上,两个在下,上下布局更加均衡,且充电机和蓄电池布置在一起,便于二者之间的电路连接,电机控制器重量最轻,布置在后地板下方更加稳定;此外,充电机和蓄电池与主消音器通过后地板完全间隔开来,因而能够显著减弱排气主消音器对充电机和蓄电池产生的热害影响,从而提高充电机和蓄电池的使用可靠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车辆的后地板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控制器通过过渡支架悬挂在所述后地板的下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控制器整体位于所述后保险杠的下端面的上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渡支架的形状与所述后保险杠和所述后地板之间限定出的空间相适配,使所述电机控制器整体位于所述后保险杠的下端面的上方。

通过增设过渡支架,利用过渡支架来安装电机控制器,实现电机控制器与车身的连接,无需对现有的电机控制器的结构进行改进,只需合理设计过渡支架即可满足电机控制器的安装要求,而过渡支架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相对较低,因而利于市场推广。至于过渡支架的具体形状,不受限制,只要能够实现电机控制器的稳定安装即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车型进行合理设计。

进一步地,由于电机控制器布置在后地板的下方,容易暴露在用户的视野中,影响整车外观。基于此,该方案通过合理设计使电机控制器整体位于后保险杠的下端面的上方,从而利用后保险杠来对电机控制器进行遮挡,实现电机控制器的后方不可视,以满足隐藏性的要求,优化了整车外观。

具体地,由于电机控制器通过过渡支架悬挂在后保险杠和后地板之间限定出的空间内,因此,通过灵活调整过渡支架的形状(主要是高度,比如当该部分空间相对较大较深时,过渡支架可以适当高一些;当该部分空间相对较小较浅时,过渡支架可以适当低一些),即可调整电机控制器的位置(高度、角度等),进而使电机控制器整体位于后保险杠的下端面的上方,以满足隐藏性要求,这样也无需对现有的电机控制器的结构进行改进,只需在设计阶段合理设计过渡支架即可同时满足电机控制器的安装要求和对电机控制器的隐藏要求,一步到位,因而也有利于市场推广。同理,也可以通过调整支架设计,使得电机控制器从车身侧方也看不到,进而满足侧方不可视要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消音器通过挂耳悬挂在所述后地板的下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消音器整体位于所述后保险杠的下端面的上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消音器的下部型面的形状与所述后保险杠和所述后地板之间限定出的空间相适配,使所述主消音器整体位于所述后保险杠的下端面的上方。

利用挂耳来安装主消音器,实现主消音器与车身的连接,也无需对现有的主消音器的结构进行改进,只需合理设计挂耳即可满足主消音器的安装要求,而挂耳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相对较低,因而也有利于市场推广。至于挂耳的具体形状,不受限制,只要能够实现主消音器的稳定安装即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车型进行合理设计。

进一步地,由于主消音器布置在后地板的下方,也容易暴露在用户的视野中,影响整车外观。基于此,该方案通过合理设计使主消音器整体位于后保险杠的下端面的上方,从而也可以利用后保险杠来对主消音器进行遮挡,实现主消音器后方不可视,以满足隐藏性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了整车外观。

具体地,由于主消音器通过挂耳悬挂在后保险杠和后地板之间限定出的空间内,而挂耳相对较小,因此,通过灵活调整主消音器的下部型面的形状(比如当该部分空间相对较大较深时,主消音器可以设计成常见的圆柱形,其下部型面则为圆柱面;当该部分空间相对较小较浅时,主消音器的下部型面可以适当向上凹,比如呈平面状或者椭圆面等),即可调整主消音器的位置,进而使主消音器整体位于后保险杠的下端面的上方,以满足隐藏性要求,而主消音器的外壳的形状也相对容易改变,因而也便于市场推广。同理,也可以通过调整主消音器的下部型面,使得主消音器从车身侧方也看不到,进而满足侧方不可视要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后地板上还设有补充加强梁。

后地板上还设有补充加强梁,补充加强梁可以有效提高后地板的强度,进而提高安装在后地板上方和下方的各部件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所述主消音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所述主消音器之间的间隙里布置有管线路;和/或,所述充电机与所述蓄电池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充电机与所述蓄电池之间的间隙里布置有管线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管线路包括导电线束和/或流体管路。

电机控制器与主消音器之间具有间隙,因而也能够减弱主消音器对电机控制器产生的热害影响,从而提高电机控制器的使用可靠性;在电机控制器与主消音器之间的间隙里布置有管线路,则合理利用了电机控制器与主消音器之间的空间,进而提高了后地板下方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也有利于缩短管线路长度(比如缩短与电机控制器相连的高压线长度进而节省高压线成本),并进一步减弱了主消音器对电机控制器的热害影响。

充电机与蓄电池之间具有间隙,间隙里布置有管线路,这也是对充电机与蓄电池之间的空间的合理利用,既提高了后地板上方的空间利用率,也有利于缩短管线路的长度,进一步优化整车布局。

至于间隙里的管线路,可以为导电线束(如高压线束、低压线束等),也可以为流体管路(如冷却管路),也可以同时包括导电线束和流体管路,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车型的具体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以最大程度地优化整车结构和布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所述主消音器左右并排布置,所述充电机与所述蓄电池左右并排布置。

由于相较于后地板,电机控制器、主消音器、充电机和蓄电池的尺寸相对较小,因而将电机控制器与主消音器左右并排布置,同时将充电机与蓄电池左右并排布置,较为合理地利用了后地板上下方的横向空间,使这些部件的前方可以留出更大的纵向空间来布置其他结构,也使得后地板组件较为紧凑,载荷分布更为合理。

至于电机控制器和主消音器具体的左右关系,可以根据车辆的具体结构进行合理布置,比如当车辆为右排气时,将电机控制器布置在主消音器的左侧,当车辆为左排气时,将电机控制器布置在主消音器的右侧;同理,充电机与蓄电池的左右关系,也可以根据车辆的具体结构进行合理布置,比如当车辆的充电接口位于右后方时,将充电机布置在蓄电池的右侧,当车辆的充电接口位于左后方时,将充电机布置在蓄电池的左侧。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电机;和如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地板组件,所述后地板组件的电机控制器和蓄电池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车辆,因包括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后地板组件,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车辆为混合动力车或后驱式纯电动汽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后地板组件一个视角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仰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后地板组件另一个视角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电机控制器,20后地板,30后保险杠,40主消音器,50蓄电池,60充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后地板组件及车辆。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后地板20组件,包括:后地板20、充电机60、蓄电池50、电机控制器10和主消音器40。

具体地,后地板20的后方设有后保险杠30;充电机60和蓄电池50安装在后地板20的上方,如图3和图4所示;电机控制器10和主消音器40安装在后地板20的下方,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后地板20组件,采用上下部件布置方式,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后部空间利用率,平衡整车前后轴荷,保证后部行李箱空间,从而满足混合动力车型、后驱纯电车型等车辆后地板20高度集成布置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而言,现有的新能源车型大多采用传统的前置前驱布局,驱动装置集中在前机舱,导致前后轴载荷不均;而部分中大型四驱车型,虽然在后桥采用电池与电机驱动,但控制系统也多布置于前机舱中,因而依然存在前后轴载荷不均的问题;也有部分四驱车型将控制系统布置于后地板20上方的后备箱中,虽然有利于平衡整车前后载荷,但后地板20上方的零部件占用了后备箱空间,造成后备箱的空间利用率低。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动力四驱的后桥纯电驱动布置形式,集中关注除电池、电机外的几大部件包括充电机60、电机控制器10、蓄电池50的布置,以及排气主消音器40的协调布置,将上述几大部件布置于车身后部,并分居后地板20的上下方,这种布置形式相较于传统的前置前驱布局方案和将控制系统布置于前机舱的四驱车型而言,由于后部增加了部件,因而平衡了整车前后轴荷;而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控制系统布置于后备箱的四驱布局方案而言,由于部分部件被转移至后地板20下方,使得整车后部重心整体下移,因而也有利于平衡前后轴荷,同时,也减少了对后备箱空间的占用,提高了后备箱的空间利用率;更具体地,充电机60和蓄电池50布置在后地板20的上方,电机控制器10和主消音器40布置在后地板20的下方,这样两个在上,两个在下,上下布局更加均衡,且充电机60和蓄电池50布置在一起,便于二者之间的电路连接,电机控制器10重量最轻,布置在后地板20下方更加稳定;此外,充电机60和蓄电池50与主消音器40通过后地板20完全间隔开来,因而能够显著减弱排气主消音器40对充电机60和蓄电池50产生的热害影响,从而提高充电机60和蓄电池50的使用可靠性。

进一步地,电机控制器10通过过渡支架(图中未示出)悬挂在后地板20的下方。

优选地,电机控制器10整体位于后保险杠30的下端面的上方,如图1所示。

其中,过渡支架的形状与后保险杠30和后地板20之间限定出的空间相适配,使电机控制器10整体位于后保险杠30的下端面的上方。

通过增设过渡支架,利用过渡支架来安装电机控制器10,实现电机控制器10与车身的连接,无需对现有的电机控制器10的结构进行改进,只需合理设计过渡支架即可满足电机控制器10的安装要求,而过渡支架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相对较低,因而利于市场推广。至于过渡支架的具体形状,不受限制,只要能够实现电机控制器10的稳定安装即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车型进行合理设计。

进一步地,由于电机控制器10布置在后地板20的下方,容易暴露在用户的视野中,影响整车外观。基于此,该方案通过合理设计使电机控制器10整体位于后保险杠30的下端面的上方,从而利用后保险杠30来对电机控制器10进行遮挡,实现电机控制器10的后方不可视,以满足隐藏性的要求,优化了整车外观。

具体地,由于电机控制器10通过过渡支架悬挂在后保险杠30和后地板20之间限定出的空间内,因此,通过灵活调整过渡支架的形状(主要是高度,比如当该部分空间相对较大较深时,过渡支架可以适当高一些;当该部分空间相对较小较浅时,过渡支架可以适当低一些),即可调整电机控制器10的位置(高度、角度等),进而使电机控制器10整体位于后保险杠30的下端面的上方,以满足隐藏性要求,这样也无需对现有的电机控制器10的结构进行改进,只需在设计阶段合理设计过渡支架即可同时满足电机控制器10的安装要求和对电机控制器10的隐藏要求,一步到位,因而也有利于市场推广。同理,也可以通过调整支架设计,使得电机控制器10从车身侧方也看不到,进而满足侧方不可视要求。

进一步地,主消音器40通过挂耳(图中未示出)悬挂在后地板20的下方。

优选地,主消音器40整体位于后保险杠30的下端面的上方,如图1所示。

其中,主消音器40的下部型面的形状与后保险杠30和后地板20之间限定出的空间相适配,使主消音器40整体位于后保险杠30的下端面的上方。

利用挂耳来安装主消音器40,实现主消音器40与车身的连接,也无需对现有的主消音器40的结构进行改进,只需合理设计挂耳即可满足主消音器40的安装要求,而挂耳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相对较低,因而也有利于市场推广。至于挂耳的具体形状,不受限制,只要能够实现主消音器40的稳定安装即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车型进行合理设计。

进一步地,由于主消音器40布置在后地板20的下方,也容易暴露在用户的视野中,影响整车外观。基于此,该方案通过合理设计使主消音器40整体位于后保险杠30的下端面的上方,从而也可以利用后保险杠30来对主消音器40进行遮挡,实现主消音器40后方不可视,以满足隐藏性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了整车外观。

具体地,由于主消音器40通过挂耳悬挂在后保险杠30和后地板20之间限定出的空间内,而挂耳相对较小,因此,通过灵活调整主消音器40的下部型面的形状(比如当该部分空间相对较大较深时,主消音器40可以设计成常见的圆柱形,其下部型面则为圆柱面;当该部分空间相对较小较浅时,主消音器40的下部型面可以适当向上凹,比如呈平面状或者椭圆面等,如图1所示),即可调整主消音器40的位置,进而使主消音器40整体位于后保险杠30的下端面的上方,以满足隐藏性要求,而主消音器40的外壳的形状也相对容易改变,因而也便于市场推广。同理,也可以通过调整主消音器40的下部型面,使得主消音器40从车身侧方也看不到,进而满足侧方不可视要求。

进一步地,后地板20上还设有补充加强梁。

后地板20上还设有补充加强梁,补充加强梁可以有效提高后地板20的强度,进而提高安装在后地板20上方和下方的各部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电机控制器10与主消音器40之间具有间隙,电机控制器10与主消音器40之间的间隙里布置有管线路,如图1和图2所示。

进一步地,充电机60与蓄电池50之间具有间隙,充电机60与蓄电池50之间的间隙里布置有管线路,如图3和图4所示。

其中,管线路包括导电线束和/或流体管路。

电机控制器10与主消音器40之间具有间隙,因而也能够减弱主消音器40对电机控制器10产生的热害影响,从而提高电机控制器10的使用可靠性;在电机控制器10与主消音器40之间的间隙里布置有管线路,则合理利用了电机控制器10与主消音器40之间的空间,进而提高了后地板20下方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也有利于缩短管线路长度(比如缩短与电机控制器10相连的高压线长度进而节省高压线成本),并进一步减弱了主消音器40对电机控制器10的热害影响。

充电机60与蓄电池50之间具有间隙,间隙里布置有管线路,这也是对充电机60与蓄电池50之间的空间的合理利用,既提高了后地板20上方的空间利用率,也有利于缩短管线路的长度,进一步优化整车布局。

至于间隙里的管线路,可以为导电线束(如高压线束、低压线束等),也可以为流体管路(如冷却管路),也可以同时包括导电线束和流体管路,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车型的具体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以最大程度地优化整车结构和布局。

优选地,电机控制器10与主消音器40左右并排布置,如图1和图2所示,充电机60与蓄电池50左右并排布置,如图3和图4所示。

由于相较于后地板20,电机控制器10、主消音器40、充电机60和蓄电池50的尺寸相对较小,因而将电机控制器10与主消音器40左右并排布置,同时将充电机60与蓄电池50左右并排布置,较为合理地利用了后地板20上下方的横向空间,使这些部件的前方可以留出更大的纵向空间来布置其他结构,也使得后地板20组件较为紧凑,载荷分布更为合理。

至于电机控制器10和主消音器40具体的左右关系,可以根据车辆的具体结构进行合理布置,比如当车辆为右排气时,将电机控制器10布置在主消音器40的左侧(如图1和图2所示),当车辆为左排气时,将电机控制器10布置在主消音器40的右侧;同理,充电机60与蓄电池50的左右关系,也可以根据车辆的具体结构进行合理布置,比如当车辆的充电接口位于右后方时,将充电机60布置在蓄电池50的右侧(如图3和图4所示),当车辆的充电接口位于左后方时,将充电机60布置在蓄电池50的左侧。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图中未示出),包括:电机和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后地板20组件,后地板20组件的电机控制器10和蓄电池50与电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因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后地板20组件,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车辆为混合动力车或后驱式纯电动汽车。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申请提供的车辆。

一种混合动力车或后驱式纯电动车,其电机控制器10和主消音器40布置于车身后地板20下方,如图1和图2所示,主消音器40通过挂耳悬吊于车身上,电机控制器10通过过渡支架连接于车身上;如图3和4所示,充电机60和蓄电池50布置于车身后地板20上方,通过车身补充加强梁提高强度,部件横向之间的空间用于布置高压、冷却、低压管线路,保证空间利用率,同时防止了热害影响。

关于隐藏性的要求,后地板20下的主消音器40,可以通过调整下部型面来满足;电机控制器10可以通过调整悬挂支架(即过渡支架)来灵活调整。

本车辆的后地板20上下部件布置方式,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后部空间利用率,平衡整车前后轴荷,保证后部行李箱空间,缩短高压线长度,同时可满足功能性、侧方及后方不可视要求;位于车身后地板20下部的电机控制器10,通过改变支架设计,调整控制器高度和角度,可灵活满足布置要求。

因此,本申请的方案可以满足混合动力车型、后驱纯电车型后地板20高度集成布置的要求,优化轴荷分配,提高后部行李箱空间,缩短高压线节省成本,对于混合动力车型、后驱纯电车型,均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的后地板组件,通过将部件分别布置于后地板上、下方,可在保证防护基础上根据重量和不可视限制条件进行灵活调整,地板上方的零部件之上布置行李箱盖板或储物结构,以最大限度扩大行李箱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尽量符合用户习惯,本申请中的方位“前”与车辆的前进方向一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