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前端防下沉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2133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前端防下沉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前端防下沉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造型越来越新颖,为满足这些造型需求,对于工程方面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需要在保留造型灵感的同时又保证产品的可靠性。现有的车前端因前保险杠总成及格栅总成较重而易出现下沉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前端防下沉布置结构,目的是分摊前端重量,防止前端下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前端防下沉布置结构,包括前保险杠总成和格栅总成,所述布置结构还包括防下沉支架,所述防下沉支架包括用于限位支撑前保险杠总成和格栅总成的支撑面结构。

所述支撑面结构包括限位支撑前保险杠总成的第一支撑面和限位支撑格栅总成的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设于防下沉支架的前侧底端,所述第二支撑面设于防下沉支架的上端。

所述第二支撑面为两个凸起的支撑面结构,两个凸起的支撑面结构分别位于防下沉支架上端的两侧。

所述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支撑面均设有加强筋。

所述布置结构还包括与前保险杠总成连接的防撞梁。

所述布置结构还包括与格栅总成连接的上横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独立的防下沉支撑支架,在分摊重量的同时,在前保险杠上端与前端增加分摊Z向支撑,防止前端出现下沉的风险。较以往支架增加了约束方向,提升利用率,强化产品结构。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防下沉支架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前保险杠总成,2、格栅总成,3、防下沉支架,4、第一支撑面,5、第二支撑面,6、防撞梁,7、上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车前端防下沉布置结构,包括前保险杠总成1和格栅总成2,上述布置结构还包括防下沉支架3,防下沉支架3包括支架本体和设于支架本体上用于限位支撑前保险杠总成和格栅总成的支撑面结构。

支撑面结构包括限位支撑前保险杠总成1的第一支撑面4和限位支撑格栅总成2的第二支撑面5,第一支撑面4设于防下沉支架的前侧底端,第二支撑面 5设于防下沉支架的上端。在防下沉支架的上端与前端的位置分摊Z向重力,防止前端出现下沉的风险,确保结构稳定、可靠。优选的,第二支撑面5为两个凸起的支撑面结构,两个凸起的支撑面结构分别位于防下沉支架上端的两侧,此种结构设置起到上端分摊Z向重力的同时,避免整体上端均设置支撑面造成重量加大的问题,并且配合防下沉支架前侧底端的第一支撑面,在安装时起到加强结构稳定性的效果。为了增加支撑面的结构支撑强度,第一支撑面4与第二支撑面5最好均设有加强筋,增加抗折弯能力,避免发生形变。

上述车前端防下沉布置结构还包括与前保险杠总成连接的防撞梁6。防撞梁的设置,避免撞击时造成较大的破坏,增加车前端的结构稳定性。防撞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防下沉支架的安装点,便于防下沉支架的安装固定。格栅总成与上横梁7连接,上横梁固定在车身骨架上,实现Z向限位。在防撞梁和上横梁上均设有安装过孔,安装过孔与相应的部件的安装孔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连接。

此外,在支架本体面向车前方的侧壁上还可以设有安装高音喇叭总成的焊接螺母孔,从而避免在车身上制造专用支架固定高音喇叭,降低了整车制造成本。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