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放置水杯的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7565发布日期:2018-06-12 21:42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便于放置水杯的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放置水杯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水杯架是一种对水杯进行存放的一种支架,方便对水杯进行放置。

现有技术可参照申请公布号为CN103661698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自行车水壶架,安装在自行车上管,包括一端固定在该上管的固定片、能限定水壶底部和侧部的支撑架,该固定片具有槽形孔,该支撑架侧部滑动固定于该槽形孔上;支撑架有金属线材一次成型,设置有能够限定水壶侧部的第一第二弧形边和能支撑水壶底部的U形底边,该支撑架侧部设有滑移固定的固定块。

但是,将水壶放置在该水壶架上,当路面不平时,车子会颠簸行驶,水壶容易从水壶架中颠出,不便于对水壶进行放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放置水杯的自行车,其优点是便于对水杯进行放置,减少水杯振动出自行车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放置水杯的自行车,包括车身本体、与车身本体转动连接的前轮和后轮、带动后轮转动的驱动组件以及设置在车身本体上的车座,所述车身本体上设置有横架,所述横架上卡接有水杯架,所述水杯架包括架体、设置在架体底端的底座以及与架体滑移固定连接的顶板,所述顶板与底座配合对水杯的两端进行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自行车上的水杯架在对水杯进行夹持时,滑移水杯架上的顶板,将水杯放置到底座上,并将顶板向水杯架的顶端滑移,顶板与底座配合将杯子进行夹紧,从而减少水杯从水杯架中颠出,便于对水杯进行放置。

优选地,所述架体靠近底座的一端固接有与水杯套接的限位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与水杯套接,从而对水杯进行周向限位,减少水杯的周向位移,从而便于对水杯的放置。

优选地,所述架体上开设有滑槽,所述顶板上固接有与滑槽滑移连接的滑移块。

优选地,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夹紧弹簧,所述夹紧弹簧的一端与滑槽的底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移块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顶板通过滑移块与架体上的滑槽滑移连接,便于调整顶板在架体上的位置,从而能够夹持不同长度的杯子。滑槽内的夹紧弹簧对滑移块施加弹簧力,从而使顶板抵接在杯子上。

优选地,所述滑槽内固接有连接杆,所述夹紧弹簧套接在连接杆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槽内的连接杆,能够对滑块进行导向,同时使夹紧弹簧沿连接杆的方向位移。

优选地,所述顶板靠近底座的一侧固接有环状挡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顶板上的环状挡板能够对杯子顶端进行限位,从而提高水杯架的夹持性能。

优选地,所述底座顶端和顶板靠近底座的一侧均固接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为橡胶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底座和顶板上的橡胶层能够与杯子进行弹性连接,从而减少对杯子损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自行车上的水杯架在对水杯进行夹持时,滑移水杯架上的顶板,将水杯放置到底座上,并将顶板向水杯架的顶端滑移,顶板与底座配合将杯子进行夹紧,从而减少水杯从水杯架中颠出,便于对水杯进行放置;顶板通过滑移块与架体上的滑槽滑移连接,便于调整顶板在架体上的位置,从而能够夹持不同长度的杯子。滑槽内的夹紧弹簧对滑移块施加弹簧力,从而使顶板抵接在杯子上。

附图说明

图1是体现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体现升降套筒与升降轴的示意图;

图3是体现图2中限位槽的放大图;

图4是体现固定盘和配合盘的示意图;

图5是体现定位孔与定位柱的示意图;

图6是体现水杯架的示意图;

图7是体现充电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体现挡雨板上放置槽的示意图;

图9是体现充电杆的示意图;

图10是体现图9中连接槽的放大图;

图11是体现充电盒内条形槽的示意图;

图12是体现供电盒的示意图。

图中:1、车身本体;11、前轮;12、后轮;13、车座;14、转动架;15、车把;16、车闸;17、升降套筒;171、限位块;172、保护罩;1721、齿轮;1722、转轴;1723、止动弹簧;173、固定块;1731、定位弹簧;174、定位柱;1741、定位球;18、升降轴;181、限位槽;182、锯齿;183、定位孔;19、止动组件;191、固定盘;1911、花形槽;1912、花形凸起;192、配合盘;1921、手柄;2、驱动组件;21、主动链轮;22、转动轴;23、脚蹬子;24、从动链轮;3、横架;4、水杯架;41、架体;411、滑槽;412、连接杆;4121、夹紧弹簧;42、底座;43、限位环;44、侧板;441、紧固螺栓;442、卡板;45、顶板;451、滑移块;452、环状挡板;46、缓冲层;5、充电装置;51、供电盒;511、夹持板;512、供电头;513、夹持弹簧;52、充电盒;521、挡雨板;5211、阶梯面;5212、放置槽;522、连接槽;523、连接块;524、导向面;5241、引水槽;525、阶梯槽;526、密封槽;5261、密封条;527、条形槽;5271、固定杆;5272、凸块;528、挡板;5281、升降杆;5282、复位弹簧;529、充电杆;5291、充电槽;5292、充电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便于放置水杯的自行车,如图1所示,包括车身本体1、与车身本体1转动连接的前轮11和后轮12、带动后轮12转动的驱动组件2以及设置在车身本体1上的车座13。

车身本体1设有前轮11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架14,转动架14呈倒“Y”形,转动架14的底端与前轮11转动连接,转动架14的中部与车身本体1转动连接,转动架14的顶端固接有车把15,车把15上固接有车闸16。

驱动组件2包括转动连接在车身本体1底端靠近后轮12的一侧的主动链轮21、固接在主动链轮21的两侧的转动轴22以及设置在转动轴22远离主动链轮21一端的脚蹬子23,脚蹬子23与转动轴22垂直设置且设置在转动轴22远离车身本体1的一侧;后轮12上固接有从动链轮24,主动链轮21与从动链轮24通过链条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车身本体1(如图1)设有车座13处竖直固定连接有升降套筒17,升降套筒17内滑移连接有升降轴18,升降轴18上开设有限位槽181,升降套筒17内壁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槽181滑移连接的限位块171,升降轴18远离升降套筒17的一端与车座13固定连接。

如图2和图4所示,升降套筒17顶端固接有保护罩172,保护罩172内转动连接有齿轮1721,齿轮1721上固接有转轴1722,转轴1722延伸出保护罩172;升降轴18上固接有与齿轮1721配合的锯齿182,升降套筒17上开设有供锯齿182滑移的锯齿槽;保护罩172上设置有止动组件19,止动组件19包括固接在保护罩172一侧的固定盘191以及与固定盘191连接的配合盘192,固定盘191内壁开设有花形槽1911,配合盘192外壁固接有与花形槽1911插接的花形凸起1912;转轴1722与配合盘192通过键进行连接,转轴1722上套接有止动弹簧1723,止动弹簧1723的一端与固定盘19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配合盘192固定连接;配合盘192远离升降套筒17的一侧固接有手柄1921。

如图2和图5所示,升降轴18远离锯齿182的一侧竖直开设有若干定位孔183,升降套筒17上固接有固定块173,固定块173内滑移连接有与定位孔183插接的定位柱174,定位柱174远离升降套筒17的一侧固接有定位球1741;固定块173内设置有定位弹簧1731,定位弹簧1731的一端与定位球174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升降套筒17固定连接。

如图1和图6所示,车身本体1上设置有横架3,横架3上设置有水杯架4,水杯架4包括架体41、固接在架体41底端的底座42、滑移连接在架体41上的顶板45以及固接在顶板45与底座42之间的限位环43,限位环43与水杯套接;架体41远离底座42的一侧设置有侧板44,架体41与侧板44滑移连接,侧板44的一侧螺纹连接紧固螺栓441,紧固螺栓441的一端与架体41抵接;侧板44远离架体41的一侧铰接有卡板442,卡板442与横架3卡接,卡板442远离侧板44的一端螺栓连接。

如图4和图5所示,架体41上设置有滑槽411,滑槽411内固接有连接杆412,顶板45的侧壁固接有与滑槽411滑移连接的滑移块451,滑移块451上开设有供连接杆412穿出的通孔;连接杆412上套接有夹紧弹簧4121,夹紧弹簧4121的一端与架体41的底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移块451固定连接;顶板45上开设有通孔,顶板45靠近底座42的一侧固接有环状挡板452;底座42与顶板45相对的一侧均固接有缓冲层46,缓冲层46为橡胶层(不局限于橡胶层)。

如图1和图7所示,车身本体1设有车把15处固接有充电装置5,充电装置5包括供电盒51以及充电盒52,供电盒51内设置有放置充电盒52的容腔,充电盒52在供电盒51内滑移连接,供电盒51与充电盒52通过充电线连接。

如图7和图8所示,充电盒52顶端设置有挡雨板521,充电盒52顶端两侧开设有连接槽522(如图10),挡雨板521两侧固接有与连接槽522滑移连接的连接块523;挡雨板521顶端设置有向两侧倾斜的导向面524,导向面524上开设有引水槽5241;挡雨板521向充电盒52滑移的一侧设置有阶梯面5211,充电盒52上还设有与阶梯面5211卡接的阶梯槽525(如图10);挡雨板521设有阶梯面5211的一侧与充电盒52设有阶梯槽525的一侧抵接。

如图8和图10所示,充电盒52顶端的两侧开设有密封槽526,密封槽526内固接有密封条5261,挡雨板521上开设有供密封条5261放置的放置槽5212。

如图11所示,充电盒52底端两侧开设有条形槽527,条形槽527内固接有固定杆5271,固定杆5271上滑移连接有凸块5272;充电盒52内设置有挡板528,挡板528的两侧固接有升降杆5281,凸块5272上设置有孔,升降杆5281与凸块5272滑移连接;升降杆5281上套接有复位弹簧5282,复位弹簧5282的一端与挡板52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凸块5272固定连接;挡板528的底端与手机抵接。

如图9和图11所示,充电盒52底端设有挡板528的另一侧设置有充电杆529,充电杆529内设置有充电槽5291,充电槽5291内滑移连接有充电头5292;充电杆529与充电盒52转动连接。

如图12所示,供电盒51内滑移连接有夹持板511,夹持板511在供电盒51内滑移连接,夹持板511上设置有供电头512;供电盒51内设置有夹持弹簧513,夹持弹簧513的一端与供电盒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夹持板511固定连接,夹持板511用来固定移动电源。

使用过程:将侧板卡接在横架上并用螺栓连接,将架体滑动连接在侧板上,并用紧固螺栓进行紧固;将顶板向远离底座的一侧滑动,将水杯放置在限位环内,使得水杯底端与底座抵接,顶板在夹紧弹簧的作用下向靠近底座的一侧运动,从而对水杯抵接;水杯被夹持在底座和顶板之间,从而减少水杯的运动,从而减少水杯与水杯架分离的情况,便于对水杯进行放置。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