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盘式自行车立体停放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87559发布日期:2020-04-21 21:47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盘式自行车立体停放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停车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行车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使用自行车出行。随着城市中的自行车数量日益增加,自行车停放空间日趋紧张,大片的自行车停放现象不仅不方便个人自行车的取放,而且会对市容市貌、道路通畅造成影响。目前多采用划区平铺式的自行车停放方法,由于没有从根本上优化土地利用效率,以上问题并未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型号自行车的转盘式自行车立体停放架,从根本上提高自行车的取放便捷性和停放空间利用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盘式自行车立体停放装置,包括支撑架(1)、转盘(2)、轴承(3)、车梁夹具(4)、后轮支撑架(5)、控制装置(6)、前轮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1)固结于地面,支撑架(1)上端通过轴承(3)与转盘(2)圆心相合;所述车梁夹具(4)和前轮支撑架(7)位于转盘(2)的辐条(25)处;所述后轮支撑架(5)插装于转盘(2)钢管(23)处;所述控制装置(6)电动机(63)与转盘(2)齿圈(22)啮合,控制装置(6)步进电机(67)通过丝杠连接前轮支撑架(7)和车梁夹具(4);所述自行车前轮搭放在前轮支撑架(7)内,后轮搭放在后轮支撑架(5)内,车梁由车梁夹具(4)夹紧。

进一步,所述的自行车立体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包括转盘架(21)、齿圈(22)、钢管(23)、数字板(24)、辐条(25)、转盘轴(26),所述转盘架(21)与齿圈(22)相合固连;所述钢管(23)间隔一定角度垂直固结于转盘架(21)上;所述数字板(24)在钢管(23)处固结于转盘架(21)与辐条(25)交叉空隙处,所述辐条(25)呈放射状连接转盘轴(26)和转盘架(21)。

1.进一步,所述的自行车立体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梁夹具(4)包括快拆杆(41)、电磁夹(42)、滑动架(43)、调节螺栓(44)、侧向导轨(45)、后轮步进电机(46)、后轮丝杠(47);所述快拆杆(41)使电磁夹(42)的前端夹紧闭合,所述电磁夹(42)被调节螺栓(44)拧紧于滑动架(43)的孔洞中;所述步进电机固结在辐条(25)上;所述侧向导轨(45)安装于辐条(25)侧面;所述滑动架(43)套装在辐条(25)上沿侧向导轨(45)径向滑动;所述后轮丝杠旋入滑动架(43)并由步进电机控制运动。

进一步,所述的自行车立体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支撑架(5)包括后轮锁紧头(51)、后轮骨架(52)、后轮调节块(53)、后轮销钉(54),所述后轮骨架(52)插装在钢管(23)中,由后轮锁紧头(51)拧紧防止径向攒动;所述后轮调节块(53)可根据自行车轮径沿骨架滑动调节间距,并用后轮销钉(54)插装在不同孔洞中锁死位置。

进一步,所述的自行车立体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6)包括控制台(61)、电动机齿轮(62)、电动机(63)、电缆(64),所述电动机齿轮(62)装配于电动机(63)输出轴与齿圈(22)啮合;所述电缆(64)与电动机(63)、步进电机、电磁夹(42)相连;所述控制台(61)由操作人员通过按钮控制输出相应指令。

进一步,所述的自行车立体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支撑架(7)包括前轮调节块(71)、前轮销钉(72)、前轮骨架(73)、滑动块(74)、前轮丝杠(75)、正向导轨(76)、前轮步进电机(77)、前轮锁紧头(78),所述前轮骨架(73)插装于滑动块(74)中由前轮锁紧头(78)拧紧防止径向攒动;所述前轮调节块(71)可根据自行车轮径沿骨架滑动调节间距,并用前轮锁钉插装在不同孔洞中锁死位置;所述正向导轨(76)安装于辐条(25)正面;所述前轮步进电机(77)固结于辐条(25)上;所述滑动块(74)套装在辐条(25)上沿正向导轨(76)径向滑动;所述前轮丝杠(75)旋入滑动块(74),并由步进电机提供动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转盘式结构,由电动机控制转盘转动,从而将平面式自行车停放变为立式停放,将只能容纳两辆自行车的空间变为容纳3-6辆自行车,节约了三分之二的公共空间,而且有效地改善了平铺停放自行车情况下取放困难的问题。

2、本发明采用控制台控制,由控制台调节可调前轮支撑架、横梁夹具所在位置,以适应不同结构类型的自行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3、本发明采用o形的电磁夹,可在手动扣合夹子后,用控制台控制吸合锁定车辆,解决了停放安全问题。

4、本发明采用多种快拆结构,可用手动调节夹紧件与转盘间的轴向距离,弥补了控制台只能径向调节的弊端。

5、支撑架和夹具在转盘上的装配简单灵活,可通过人工优化装配数量和位置达到单个圆盘更大的自行车容纳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只包括一套装夹机构)。

图2为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车梁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4为后轮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前轮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支撑架,2转盘,3轴承,4车梁夹具,5后轮支撑架,6控制装置,7前轮支撑架,21转盘架,22齿圈,23钢管,24数字板,25辐条,41快拆杆,42电磁夹,43滑动架,44调节螺栓,45侧向导轨,46后轮步进电机,47后轮丝杠,51后轮锁紧头,52后轮骨架,53后轮调节块,54后轮销钉,61控制台,62电动机齿轮,63电动机,64电缆,71前轮调节块,72前轮销钉,73前轮骨架,74滑动块,75前轮丝杠,76正向导轨,77前轮步进电机,78前轮锁紧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本发明的一种转盘式自行车立体停放装置,包括支撑架(1)、转盘(2)、轴承(3)、车梁夹具(4)、后轮支撑架(5)、控制装置(6)、前轮支撑架(7),所述控制台(61)与支撑架(1)紧靠并固结于水平地面;所述前轮支撑架(7)、后轮支撑架(5)、车梁夹具(4)可选择性的装满转盘(2)上的预留位,图1中只装配了一套;所述前轮支撑架(7)中的滑动块(74)采用u型管结构,便于套装;所述前后轮支撑架(5)骨架结构基本一致,均可以根据轮径的大小调节调节块(71)以更好的包围支撑轮胎;所述正向导轨(76)和侧向导轨(45)分别开在辐条(25)的两侧,其中每个辐条(25)都包含正向导轨(76),每隔一根辐条(25)有侧向导轨(45),以满足大多数情况下车梁夹具(4)和前轮支撑架(7)装配在转盘(2)上的相对位置要求,重合段的导轨可通过控制程序的优化选择是否采用;所述的支撑架(1)采用大底座单摇臂结构便于取放,同时竖直部分在车把部分做了弯曲处理,防止转盘(2)与车把干涉;所述的钢管(23)分40度成对固结与转盘架(21)上以最大程度满足可能的装配需求;所述前轮骨架(73)可以沿滑动块(74)上的钢管(23)轴向移动,后轮骨架(62)可以沿滑动架(43)上的钢管(23)轴向移动,均可以通过锁紧头(78)手动放松拧紧,所述车梁夹具(4)可以通过调节调节螺栓(44)穿入不同滑动架(43)中的孔洞轴向移动电磁夹(42)以适应不同宽度的自行车,初次安装时一般取轴向距离最大值;所述控制台(61)具有基本的人机交互窗口,内置的程序可通过使用者选择自行车基本车型自动调节步进电机,丝杠带动滑动架(43)和滑动块(74)定位在对应位置;所述电动机(63)由控制台(61)控制带动齿圈(22)转动及时将转盘(2)旋转到合适位置,以便使用者装卸自行车;所述电磁夹(42)由控制台(61)控制通电时间,便于在使用者停放好后通电吸合,以起到防盗的功效。

操作过程:如有停放自行车的需要,使用者需通过相应手机软件支付后获得密码,在控制台输入密码后,并输入自行车的大致型号,此时步进电机旋转带动前轮骨架和电磁夹移动到合适轴向位置,电磁夹不通电,电动机则带动齿圈转动将停车空位旋转到最下端位置,使用者需通过手动放松锁紧头和调节调节螺栓使前后轮骨架和电磁夹的轴向位置适应自行车宽度,并拔下销钉调节前后轮调节块适应轮径,待自行车前后轮放入相应位置后,打开快拆杆,将电磁夹套上自行车车梁并扣紧快拆杆,当使用者在操作台前确认停放完成后,控制台则控制电磁夹两臂通电吸合,转盘将自行车带到高处停滞;取回自行车时需输入之前密码,转盘将使用者自行车旋转至最低处,电磁夹断电,使用者即可打开快拆杆,取下自行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