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高强度抗石击保护车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9554发布日期:2018-09-01 02:46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用高强度抗石击保护车壳。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外壳绝大部分是金属材料,钢板、碳纤维、铝、强化塑料等,不同用途的汽车外壳、不同部位的材料不同。一般是钢板,奥迪高档车是铝,赛车是碳纤维,悍马H2的引擎盖是强化塑料的。早期的轿车车身沿用了马车车身结构,整个车身以木材料为主。1912年由爱德华·巴特首次制成了全金属的车身,1925年文森卓·兰西亚实用新型了承载式车身,车身由钢板冲压成型的金属结构件和大型覆盖件组成,这种金属结构的车身一直沿用至今,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但是现在市面上的车壳壳体抗压效果不足,强度不够高,在面临外力挤压或者冲击时很容易发生形变或者直接破损,造成人员伤亡,而且现有的车壳在高处石头掉落时由于车顶保护措施不够很难抵挡,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车用高强度抗石击保护车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高强度抗石击保护车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车壳受冲击容易发生形变且车顶保护措施不够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用高强度抗石击保护车壳,包括车壳本体,所述车壳本体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上方设置有顶壳,所述底壳的一端上表面紧密焊接有车前壳,所述车前壳远离底壳的一端与顶壳紧密焊接,所述底壳远离车前壳的一端上表面紧密焊接有车后壳,所述车后壳远离底壳的一端与顶壳紧密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车后壳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弹性层和第一加固层,所述第一弹性层的厚度为3cm至5cm,所述第一加固层的厚度为2cm至4c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性层与第一加固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区域,所述第一缓冲区域的厚度为5mm至10mm,所述第一缓冲区域内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性层和第一加固层紧密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车前壳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二弹性层和第二加固层,所述第二弹性层的厚度为3cm至5cm,所述第二加固层的厚度为2cm至4cm,所述第二加固层靠近车壳本体车头端的外侧壁连接有加厚壳。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弹性层与第二加固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区域,所述第二缓冲区域的厚度为5mm至10mm,所述第二缓冲区域内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弹性层和第二加固层紧密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顶壳包括自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支撑板、减震层、抗压框架和第三加固层,所述支撑板的厚度为1cm至3cm,所述第三加固层的厚度为2cm至4cm,所述减震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抗压框架紧密焊接,所述抗压框架为矩形结构,所述抗压框架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两根相交叉设置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抗压框架的侧边紧密焊接,所述第三加固层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为圆形结构,且直径为1cm至2cm。

作为优选,所述底壳包括自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三弹性层和第四加固层,所述第三弹性层的厚度为3cm至5cm,所述第四加固层的厚度为2cm至4c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弹性层与第四加固层之间设置有第三缓冲区域,所述第三缓冲区域的厚度为5mm至10mm,所述第三缓冲区域内设置有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弹性层和第四加固层紧密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缓冲区域内靠近车壳本体的车轮处设置有减震垫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车前壳前端的加厚壳能够大大提高车头的抗撞击性,通过其中设置的第一弹性层、第二弹性层和第三弹性层能够保证壳体材料具有一定的拉扯能力,在发生形变时不会立即损坏,通过其中设置的第一加固层、第二加固层、第三加固层和第四加固层能够有效提高车壳的强度,通过其中设置的抗压框架能够有效提高车顶的强度,在其受到外力时不会立即变形或者破损,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抗压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壳本体;2、车后壳;21、第一弹性层;22、第一缓冲区域;23、第一加固层;24、第一连接件;3、车前壳;31、第二弹性层;32、第二缓冲区域;33、第二加固层;34、第二连接件;35、加厚壳;4、顶壳;41、支撑板;42、减震层;421、弹簧;43、抗压框架;431、加固机构;4311、加强杆;44、第三加固层;441、凹槽;5、底壳;51、第四加固层;52、第三缓冲区域;53、第三弹性层;531、减震垫片;54、第三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车用高强度抗石击保护车壳,包括车壳本体1,车壳本体1包括底壳5,底壳5的上方设置有顶壳4,底壳5的一端上表面紧密焊接有车前壳3,车前壳3远离底壳5的一端与顶壳4紧密焊接,底壳5远离车前壳3的一端上表面紧密焊接有车后壳2,车后壳2远离底壳5的一端与顶壳4紧密焊接。

车后壳2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弹性层21和第一加固层23,第一弹性层21的厚度为3cm,第一弹性层21为碳纤维材质,碳纤维简称CF,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它是由片状石墨微晶等有机纤维沿纤维轴向方向堆砌而成,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碳纤维“外柔内刚”,质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在国防军工和民用方面都是重要材料,它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能够有效增加车壳的拉扯力,使其在受外力挤压时尽可能避免破损。

第一加固层23的厚度为2cm,第一加固层23的材质为镀锌薄钢板,良好的抗腐蚀能力和硬度,能够有效提高车壳的强度,避免其在遭受外力挤压时变形或者损坏。

第一弹性层21与第一加固层23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区域22,第一缓冲区域22的厚度为5mm,第一缓冲区域22内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件24,第一连接件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性层21和第一加固层23紧密焊接,第一缓冲区域22能够对车壳材料在发生形变时提供一定的缓冲空间。

车前壳3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二弹性层31和第二加固层33,第二弹性层31的厚度为3cm,第二弹性层31为碳纤维材质,第二加固层33的厚度为2cm,第二加固层33的材质为镀锌薄钢板,第二加固层33靠近车壳本体1车头端的外侧壁连接有加厚壳35,加厚壳35为强化塑料材质,能够大大提高车头的抗撞击性,第二弹性层31与第二加固层33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区域32,第二缓冲区域32的厚度为5mm,第二缓冲区域32内设置有第二连接件34,第二连接件3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弹性层31和第二加固层33紧密焊接。

顶壳4包括自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支撑板41、减震层42、抗压框架43和第三加固层44,支撑板41的厚度为1cm,支撑板41的材质为铝,铝具有重量轻的特点,能够有效减轻顶部的重量,而且铝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从而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

第三加固层44的厚度为2cm,第三加固层44的材质为镀锌薄钢板,减震层42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弹簧421,弹簧421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41和抗压框架43紧密焊接,减震层42能够使车顶在遭受撞击时提供一定的缓冲减震作用,抗压框架43为矩形结构。

抗压框架43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加固机构431,加固机构431包括两根相交叉设置的加强杆4311,加强杆4311的两端分别与抗压框架43的侧边紧密焊接,抗压框架43能够避免车顶在遭石块掉落时产生形变,从而保护乘车人的安全,第三加固层44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凹槽441,凹槽441为圆形结构,且直径为1cm,凹槽能够在车顶受力时提供一定的缓冲空间。

底壳5包括自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三弹性层53和第四加固层51,第三弹性层53的厚度为3cm,第三弹性层53为碳纤维材质,第四加固层51的厚度为2cm,第四加固层51的材质为镀锌薄钢板,第三弹性层53与第四加固层51之间设置有第三缓冲区域52,第三缓冲区域52的厚度为5mm,第三缓冲区域52内设置有第三连接件54,第三连接件54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弹性层53和第四加固层51紧密焊接,第三缓冲区域52内靠近车壳本体1的车轮处设置有减震垫片531,减震垫片531为橡胶材质,能够对车轮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同时减震垫片531能够有效避免车轮处的材料长时间磨损,能够大大延长其受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车用高强度抗石击保护车壳在使用时,车前壳3前端的加厚壳35能够大大提高车头的抗撞击性,顶壳4中支撑板41的铝材质能够有效减轻顶部的重量,而且铝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从而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抗压框架43能够避免车顶在遭石块掉落时产生形变,从而保护乘车人的安全,减震层42能够使车顶在遭受撞击时提供一定的缓冲减震作用,底壳5中的减震垫片531能够对车轮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同时减震垫片531能够有效避免车轮处的材料长时间磨损,能够大大延长其受用寿命,车后壳2、车前壳3、顶壳4和底壳5内部材料的设置能够使其在受外力挤压时尽可能避免破损,还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和硬度,其中的碳纤维材料能够有效提高车壳的强度,避免其在遭受外力挤压时变形或者损坏,在发生形变时还能够有一定的缓冲空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