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车把的单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7184发布日期:2018-09-05 00:07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车把的单车,特别是应用于共享单车、电动共享单车等具有车把的单车。



背景技术:

单车,又称脚踏车或自行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随着人们对健康、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人会选择共享单车出行,共享单车在使用后,使用者是随意放置地点的,共享单车平台需要时不时去运载、调配不同位置的单车,以方便人们的使用,但由于单车的体积较大,特别是单车车把占用了运载车辆的一定空间,使单车批量运输的数量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车把的单车,该可折叠车把的单车结构设计合理,有利于减少单车在运输过程中占用的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可折叠车把的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单车和设在单车上的车把,所述车把包括中心转杆和中部铰接连接在中心转杆上的把手,所述把手与中心转杆的铰接部上设有限位机构以限位把手处于展开使用工位和折叠收纳工位。

进一步的,上述把手展开使用工位指把手与单车长度方向和中心转杆长度方向形成垂直位置,折叠收纳工位包括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把手具有两个,两个把手内端铰接在中心转杆上部,自由端向后收形成与单车长度方向一致;第二种形式是把手具有两个,两个把手内端铰接在中心转杆上部,把手向上折叠收纳;第三种形式是把手为一整根,此把手中心部铰接在中心转杆上部,把手绕铰接点旋转90度形成竖直方向。

进一步的,上述把手具有两个,两个把手内端铰接在中心转杆上表面,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在把手铰接端且位于中心转杆上表面的齿轮和用于限位齿轮转动的齿条,所述齿条的下表面可拆连接固定有倒置T形头,所述中心转杆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口上固定设有用于穿设倒置T形头的遮盖板,所述遮盖板下表面与T形头下端头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T形头侧部设有伸出中心转杆外的推块,以在推动推块上升时,齿条脱离对齿轮的限位。

进一步的,上述把手具有两个,两个把手内端铰接在中心转杆上部侧面,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在把手铰接端且位于中心转杆上部侧面的齿轮和用于限位齿轮转动的齿条,所述齿条的底面可拆连接固定有倒置T形头,所述中心转杆上部侧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口上固定设有用于穿设倒置T形头的遮盖板,所述遮盖板底面与T形头下端头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T形头侧部设有伸出中心转杆外的推块,以在推动推块时,齿条脱离对齿轮的限位。

进一步的,上述把手具有两个,两个把手内端铰接在中心转杆上表面,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在把手铰接端底面的凹陷槽和设在中心转杆上表面上若干个与凹陷槽相互配合的弹性顶珠。

进一步的,上述把手具有两个,两个把手内端铰接在中心转杆上部侧表面,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在把手铰接端底面的凹陷槽和设在中心转杆上部侧表面上若干个与凹陷槽相互配合的弹性顶珠。

进一步的,上述把手为一整根,此把手中心部铰接在中心转杆上部侧表面,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在把手铰接端底面的凹陷槽和设在中心转杆上部侧表面上若干个与凹陷槽相互配合的弹性顶珠。

进一步的,上述单车上设有车篮,所述车篮通过转轴铰接在中心转杆上,所述车篮与中心转杆的铰接部上设有第二限位机构以限位车篮处于水平的使用工位或竖立的收纳工位。

本实用新型可折叠车把的单车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通过把手的折叠大大减少单车在运输过程中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车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车把的俯视构造示意图(展开使用工位);

图3是图2的K向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4是图3推动推块使齿条脱离齿轮啮合的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车把的俯视构造示意图(折叠收纳工位);

图6是实施例二车把的主视构造示意图(展开使用工位);

图7是图6的M-M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8是图7推动推块使齿条脱离齿轮啮合的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二车把的主视构造示意图(把手向上收);

图10是实施例三车把的俯视构造示意图(展开使用工位);

图11是图10的N向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三车把的俯视构造示意图(折叠收纳工位);

图13是实施例四车把的主视构造示意图(展开使用工位);

图14是图6的P-P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四车把的主视构造示意图(把手向上收);

图16是实施例五车把的主视构造示意图(展开使用工位);

图17是图16的Y-Y局部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18是实施例五车把的主视构造示意图(旋转90度形成竖直方向);

图19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20是图17的局部放大图;

图21是车篮转轴与中心转杆的连接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折叠车把的单车包括单车1和设在单车上的车把2,所述车把2包括中心转杆3和中部铰接连接在中心转杆3上的把手4,所述把手4与中心转杆3的铰接部上设有限位机构A以限位把手处于展开使用工位W1和折叠收纳工位W2,中心转杆3的下部连接单车的前叉。

为了设计合理,上述把手展开使用工位W1指把手与单车长度方向和中心转杆长度方向形成垂直位置,该工位即是平时使用时把手所处的位置;折叠收纳工位W2包括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把手具有两个,两个把手内端铰接在中心转杆上部,自由端向后收形成与单车长度方向一致,即把手往后收;第二种形式是把手具有两个,两个把手内端铰接在中心转杆上部,把手向上折叠收纳,即把手上收;第三种形式是把手为一整根,此把手中心部铰接在中心转杆上部,把手绕铰接点旋转90度形成竖直方向;上述三种收纳方式均可以实现把手与单车车架基本处于同一个平面内,从而大大降低了占地空间。

实施例一(如图2-5所示):上述把手4具有两个,两个把手内端铰接在中心转杆3上表面5,所述限位机构A包括设在把手铰接端且位于中心转杆上表面5的齿轮A1和用于限位齿轮转动的齿条A2,齿条A2两侧壁面具有与齿轮A1啮合的齿,所述齿条的下表面可拆连接固定有倒置T形头A3,所述中心转杆3上表面设有凹槽A4,凹槽A4限位倒置T形头A3下端头,使倒置T形头A3不能转动,所述凹槽的槽口上固定设有用于穿设倒置T形头的遮盖板A5,遮盖板A5可以通过紧配合与凹槽的槽口固定,所述遮盖板下表面与T形头下端头之间设有压缩弹簧A6,所述T形头侧部设有伸出中心转杆外的推块A7,以在推动推块上升时,齿条脱离对齿轮的限位,该实施例即实现折叠收纳工位W2第一种形式的收纳(把手向后收),使用时使用者通过将推块A7上推,使倒置T形头A3和齿条A2上移,齿条A2脱离对两侧把手内端部两个齿轮A1的啮合限位,此时即可转动两个把手处于展开使用工位W1或折叠收纳工位W2。

实施例二:上述把手具有两个,两个把手内端铰接在中心转杆上部侧面6,所述限位机构A包括设在把手铰接端且位于中心转杆上部侧面的齿轮A1和用于限位齿轮转动的齿条A2,所述齿条的底面可拆连接固定有倒置T形头A3,所述中心转杆上部侧面设有凹槽A4,凹槽A4限位倒置T形头A3下端头,使倒置T形头A3不能转动,所述凹槽的槽口上固定设有用于穿设倒置T形头的遮盖板A5,遮盖板A5可以通过紧配合与凹槽的槽口固定,所述遮盖板底面与T形头下端头之间设有压缩弹簧A6,所述T形头侧部设有伸出中心转杆外的推块A7,以在推动推块时,齿条脱离对齿轮的限位。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限位机构构造是类似的,操作使用也是相同的,区别只是实施例一的限位机构安装在中心转杆上表面5上,而实施例二的限位机构安装在中心转杆上部侧表面6上;该实施例即实现折叠收纳工位W2第二种形式的收纳(把手向上收),使用时使用者通过将推块A7往靠近齿条A2方向推,使倒置T形头A3和齿条A2往靠近齿条A2方向移动,齿条A2脱离对两侧把手内端部两个齿轮A1的啮合限位,此时即可转动两个把手处于展开使用工位W1或折叠收纳工位W2。

实施例三,上述把手具有两个,两个把手内端铰接在中心转杆3上表面5,所述限位机构A包括设在把手铰接端底面的凹陷槽A8和设在中心转杆上表面上若干个与凹陷槽A8相互配合的弹性顶珠A9,该实施例即实现折叠收纳工位W2第一种形式的收纳(把手向后收),使用时使用者手抓住把手的自由端并用力往后摆转,使凹陷槽A8脱离第一工位位置弹性顶珠A9的限位,而在摆转到收纳位置时,凹陷槽A8又陷入收纳工位弹性顶珠A9的限位。

实施例四,上述把手具有两个,两个把手内端铰接在中心转杆上部侧表面,所述限位机构A包括设在把手铰接端底面的凹陷槽A8和设在中心转杆上部侧表面上若干个与凹陷槽A8相互配合的弹性顶珠A9,该实施例即实现折叠收纳工位W2第二种形式的收纳(把手向上收纳),使用时使用者手抓住把手的自由端并用力往上摆转,使凹陷槽A8脱离第一工位位置弹性顶珠A9的限位,而在摆转到收纳位置时,凹陷槽A8又陷入收纳工位弹性顶珠A9的限位。

实施例五,上上述把手为一整根,此把手中心部铰接在中心转杆上部侧表面,所述限位机构A包括设在把手铰接端底面的凹陷槽A8和设在中心转杆上部侧表面上若干个与凹陷槽相互配合的弹性顶珠A9,该实施例即实现折叠收纳工位W2第三种形式的收纳(把手绕铰接点旋转90度形成竖直方向),使用时使用者手抓住把手的两外端并用力顺时针或逆时针摆转,使凹陷槽A8脱离第一工位位置弹性顶珠A9的限位,而在摆转到竖直收纳位置时,凹陷槽A8又陷入收纳工位弹性顶珠A9的限位。

实施例三至五的弹性顶珠A9包括滚珠和设在中心转杆表面凹坑内的作用于滚珠的弹簧。把手铰接端底面的凹陷槽A8可以是一个或两个,设有两个时两者的圆心角错位90度,而弹性顶珠A9可以设置二到四个,两两之间的圆心角错位90度。

进一步的,上述单车上设有车篮7,所述车篮通过转轴9铰接在中心转杆3上,所述车篮7与中心转杆3的铰接部上设有第二限位机构8以限位车篮处于水平的使用工位或竖立的收纳工位,该第二限位机构8与限位机构A相同,其中一种结构如图21所示,所述第二限位机构8包括设在转轴9铰接端底面的内凹陷槽901和设在中心转杆侧表面上若干个与内凹陷槽相互配合的弹性顶珠902,使用时使用者手抓住把手的两外端并用力顺时针或逆时针摆转,使内凹陷槽901脱离水平工作工位位置弹性顶珠902的限位,而摆转到竖直的收纳位置时,内凹陷槽901又陷入收纳工位弹性顶珠902的限位。

为了便于运输,以及节省运输空间,用于运输本实用新型单车的运输车在车厢内设有外伸杆,该外伸杆沿车厢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根,在运输本实用新型单车时,本实用新型单车折叠后竖立摆置,且单车的面与车厢壁面平行,与外伸杆垂直,将折叠后的单车挂入该外伸杆即可,从而大大节省了运输车的空间,即在同等容积下可容纳更多本实用新型单车,提高了单车的转运效率。

此外,为了便于操作,齿条A2所连接的推块A7连接在一电磁阀的阀杆上,通过控制电磁阀的收、缩动作,实现推块A7带动齿条A2伸缩,即实现了齿条A2与齿轮A1的啮合限位或脱离啮合限位,实现了自动化控制,该电磁阀的电力可以由共享单车的蓄电池提供。

本实用新型可折叠车把的单车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通过把手的折叠大大减少单车在运输过程中占用的空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