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形夹及鞍座和骑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9686发布日期:2020-04-24 22:22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U形夹及鞍座和骑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骑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形夹及鞍座和骑行车。



背景技术:

骑行车包括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车。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电动自行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成为人们短途交通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鞍座用于乘骑,是骑行车上的主要部件。u形夹是将鞍座安装在骑行车车架上的主要部件,其是车架鞍座立管与鞍座座梁之间的连接件。u形夹包括弯曲部以及弯曲部延伸形成的两相互对称的端部,所述弯曲部形成立管套孔,所述端部上具有穿孔。u形夹通过立管套孔套装在鞍座立管的上端,螺栓锁紧组件的螺栓杆穿过穿孔并通过螺母将两梁杆夹紧片锁死在端部两侧,锁死的梁杆夹紧片将鞍座的座梁夹紧固定,以此实现鞍座的安装。

现有u形夹的端部是弯曲部延伸而成的单层金属片体。虽然其外边缘设计成了向内折弯构造以提高其刚度,但仍然难以避免端部疲劳变形,变形的端部会令弯曲部丧失夹紧力,从而令鞍座固定失效,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现有u形夹与鞍座立管的外周面接触的部分是弯曲部内侧面以及部分端部向内折弯外缘,接触面积没有实现最大化,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决现有u形夹易形变且固定效果不佳的问题的u形夹及鞍座和骑行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鞍座用u形夹,包括弯曲部以及弯曲部延伸形成的两相互对称的端部,所述弯曲部形成立管套孔,所述端部上具有穿孔;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端部的内侧均设有内侧板,所述内侧板上具有与所述穿孔对应的孔,所述内侧板与对应端部构成中空的双层构造。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设内侧板,令u形夹的端部构成中空的双层构造。中空的双层构造为框盒结构,相比传统单层板式,其抗变形强度得到极大提高,因弯曲部与端部为一体式,本实用新型令端部的刚性要求降低,同时令弯曲部的刚性要求降低,有助于弯曲部与鞍座立管的固定。所以,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高骑行车鞍座的安装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内侧板包括弧形部和端盖部,所述弧形部具有与所述弯曲部的内侧面共同构成所述立管套孔内侧面的弧形面,所述端盖部固定在对应的所述端部上且具有与所述穿孔对应的孔。相比传统u形夹,本实施例中内侧板的弧形面增大了u形夹与鞍座立管的接触面积,增大u形夹与鞍座立管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鞍座的安装牢固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内侧板的弧形部的弧形面上具有防滑纹构造。此构造是为了进一步增大u形夹与鞍座立管之间的摩擦力,提高鞍座的安装牢固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端部的外侧边向内折弯构成边缘,所述端盖部的外侧边卡入所述边缘内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弯曲部的一端设有止挡板,所述止挡板包括沿立管套孔轴向延伸的立板部以及沿立管套孔径向向立管套孔中心延伸的挡板部。此结构即可起到限定鞍座立管与u形夹安装位置的作用,又可避免在u形夹的夹紧力失效后鞍座立管的顶端直接接触鞍座,进一步提高鞍座安装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鞍座,包括鞍座本体、梁杆夹紧片、u形夹和螺栓锁紧组件,所述u形夹的两侧部通过螺栓锁紧组件配装有梁杆夹紧片,所述括鞍座本体的座梁通过梁杆夹紧片与所述u形夹固定,所述u形夹为上述结构。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骑行车,所述骑行车配装有权利要求上述鞍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0、弯曲部;20、端部;30、立管套孔;40、穿孔;50、内侧板;501、弧形部;502、端盖部;60、立板部;70、挡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解决现有u形夹易形变且固定效果不佳的弊端,本实用新型特提供一种u形夹,本u形夹可有效提高骑行车鞍座的安装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书如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鞍座用u形夹,包括弯曲部10以及弯曲部10延伸形成的两相互对称的端部20。弯曲和端部20由一金属片折弯制成。弯曲部10形成立管套孔30,端部20上具有穿孔40,穿孔40的轴线与立管套孔30的轴线垂直。端部20的外侧面上位于穿孔40的周围设有防滑纹。

两个端部20的内侧均设有内侧板50。本实施例中,内侧板50为金属板。内侧板50上具有与穿孔40对应的孔,内侧板50与对应端部20构成中空的双层构造。中空的双层构造形成“框盒”结构,相比传统单层板式,其抗变形强度得到极大提高,可有效提高骑行车鞍座的安装稳定性和安全性。本实施例中,端部20的外侧边向内折弯构成边缘,端盖部502的外侧边卡入边缘内侧,内侧板50焊接固定在端部20内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内侧板50包括弧形部501和端盖部502。弧形部501具有与弯曲部10的内侧面共同构成立管套孔30内侧面的弧形面,弧形部501与弯曲部10的接缝处保证平滑过渡。端盖部502固定在对应的端部20上且具有与穿孔40对应的孔。本结构中弯曲部10的立管套孔30内侧面与内侧板50的弧形部501的弧形面均与鞍座立管接触并产生摩擦力,有效增大u形夹与鞍座立管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鞍座的安装牢固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内侧板50的弧形部501的弧形面上具有防滑纹构造。此构造是为了进一步增大u形夹与鞍座立管之间的摩擦力,提高鞍座的安装牢固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弯曲部10的一端设有止挡板,止挡板包括沿立管套孔30轴向延伸的立板部60以及沿立管套孔30径向向立管套孔30中心延伸的挡板部70。此结构即可起到限定鞍座立管与u形夹安装位置的作用,又可避免在u形夹的夹紧力失效后鞍座立管的顶端直接接触鞍座,进一步提高鞍座安装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实施例二

一种鞍座,包括鞍座本体、梁杆夹紧片、螺栓锁紧组件和上述u形夹片。螺栓锁紧组件的螺栓杆贯穿u形夹的两端部20和挡板,且串装设于端部20外侧的两梁杆夹紧片。锁紧螺栓杆上的锁紧螺母,可令梁杆夹紧片挤压u形夹。鞍座本体的座梁通过梁杆夹紧片与u形夹固定。

实施例三

一种骑行车,所述骑行车配装有上述鞍座,螺栓锁紧组件令u形夹片的弯曲部10抱紧在鞍座立管的上端,以实现鞍座的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