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保险杠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保险杠是保护汽车前后部的安全装置,现在一般汽车的保险杠是由外板、缓冲材料和横梁三部分组成,其中外板和缓冲材料都用塑料制成,横梁是用冷轧薄板冲压而成U形槽结构;外板和缓冲材料附着在横梁上。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保险杠的缓冲材料大多采用刚性材质的物料制造而成,一旦汽车发生碰撞,保险杠不能吸收撞击能量,极容易产生变形,损坏车身并可能对汽车内的人员造成生命危险;同时,现有的保险杠也不能保护到汽车前端的两侧面,使得汽车前端两侧面在发生轻微刮碰时很容易被刮伤。因而现有技术中的保险杠的吸收和缓冲外界冲击力的能力不能满足人们对汽车安全的要求。无法在汽车发生碰撞时保护到汽车及汽车内的人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险杠及汽车,其能够有效地吸收和缓冲外界冲击力,同时也能够保护到汽车前端两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保险杠,其包括保险杠外板、横梁、缓冲橡胶和第一缓冲装置。所述保险杠外板外侧面设有所述缓冲橡胶。所述保险杠外板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横梁,所述横梁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弹性保护层。所述第一缓冲装置包括缓冲部件和第一缓冲板。所述第一缓冲板与所述保险杠外板相对的两侧连接,所述缓冲部件一端与所述保险杠外板内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板连接。所述缓冲部件之间填充有柔性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上述保险杠还包括:第二缓冲装置。所述第二缓冲装置设置在所述横梁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二缓冲装置包括弧形挡板和弹性件。所述弧形挡板与所述横梁的内侧面连接,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弧形挡板和所述横梁的内侧面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弹性件设置有多个。所述多个弹性件平行设置于所述挡板和所述横梁之间的不同位置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缓冲部件为弹簧减震器。所述缓冲部件包括缓冲主体和缓冲弹簧。所述缓冲主体一端与所述保险杠外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板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套设于所述缓冲主体。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上述保险杠还包括:第三缓冲装置。所述第三缓冲装置与所述第一缓冲板相对于所述缓冲部件一侧连接。所述第三缓冲装置包括气囊、吸能块和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二缓冲板的两端分别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缓冲板与所述第一缓冲板平行,所述气囊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板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缓冲板的上,所述吸能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板相对于所述气囊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气囊与所述第一缓冲板和所述第二缓冲板为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上述保险杠外板与所述缓冲橡胶通过胶水固定粘连。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上述保险杠外板与所述第一缓冲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弹性件为缓冲泡沫。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保险杠。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险杠及汽车,其能在汽车发生碰撞时有效地地吸收和缓冲外界冲击力,同时也能够保护到汽车前端两侧,有效避免汽车因突发碰撞造成汽车变形以及对车内人员造成的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险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缓冲装置的缓冲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险杠第二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险杠第三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保险杠;110-保险杠外板;130-横梁;150-缓冲橡胶;200-第一缓冲装置;300-第二缓冲装置;400-第三缓冲装置;500-柔性材料;210-缓冲部件;230-第一缓冲板;212-缓冲主体;214-缓冲弹簧;216-连接片;310-弧形挡板;330-弹性件;410-气囊;430-吸能块;450-第二缓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保险杠100的结构示意图。
保险杠100包括保险杠外板110、横梁130、缓冲橡胶150和第一缓冲装置200。保险杠外板110外侧面设有缓冲橡胶150,保险杠外板110两端分别连接有横梁130,横梁130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弹性保护层,第一缓冲装置200包括缓冲部件210和第一缓冲板230,第一缓冲板230与保险杠外板110相对的两侧连接,缓冲部件210一端与保险杠外板110内侧面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缓冲板230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缓冲部件21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有多个,多个缓冲部件210平行设置于保险杠外板110和第一缓冲板230之间的不同位置处。缓冲部件210之间填充有柔性材料500。柔性材料500具有拉伸强度高、延伸率大并且质量轻的特点,能够在受到冲击力时承受适当的变形,从而抵消冲击力。
具体地,保险杠外板110外侧面与缓冲橡胶150通过胶水固定粘连。
具体地,缓冲橡胶150与保险杠外板110通过胶水粘连固定,当受到冲击时缓冲橡胶150能够吸收和缓冲一部分冲击力,对保险杠外板110起到保护作用。
具体地,横梁130的外侧面上还设置有弹性保护层。当汽车前端两侧面受到冲击时,所述弹性保护层能够吸收和缓冲外界能量,避免横梁130受到过大的冲击力。
具体地,第一缓冲板230与保险杠外板110相对的两侧连接方式为垂直固定连接。
具体地,第一缓冲板230与之间保险杠外板110还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可克服汽车由于碰撞冲击带来的一定压力造成保险杠外板110的变形或者破坏。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缓冲装置200的缓冲部件210的结构示意图。缓冲部件210具有吸收和缓冲汽车之正面受到的冲击力的作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式中中,缓冲部件210为一减震器。缓冲部件210包括有缓冲主体212、缓冲弹簧214以及连接片216。
请结合图1和图2,缓冲主体212一端通过连接片216与保险杠外板110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通过连接片216与第一缓冲板230固定连接。缓冲弹簧214套设于缓冲主体212。连接片216与缓冲主体212为弹性连接。
第一缓冲装置200能够在汽车正面保险杠外板110受到撞击时,缓冲弹簧214的反作用力,使得保险杠100本身得到缓冲、减速,同时与第一缓冲板230起双层缓冲的效果。
保险杠100还包括:第二缓冲装置300。请参照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保险杠100第二缓冲装置300的结构示意图。第二缓冲装置300设置在横梁130的内侧面上。第二缓冲装置300包括弧形挡板310和弹性件330,弧形挡板310与横梁130的内侧面连接,弹性件330连接在弧形挡板310和横梁130的内侧面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弹性件330可以设置多个,多个弹性件330平行设置于弧形挡板310和横梁130之间的不同位置处,并且每个弹性件330垂直于横梁130。弹性件330可以是,但不限于缓冲泡沫、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气体弹簧和橡胶弹簧等。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30采用缓冲泡沫。
第二缓冲装置300能够在车体侧面发生轻度碰撞的时候,只是弹性件330被压缩或者弯曲变形产生缓冲作用,对汽车车体不会造成影响。
请参照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保险杠100第三缓冲装置400的结构示意图。保险杠100还包括:第三缓冲装置400。第三缓冲装置400与第一缓冲板230相对于缓冲部件210一侧连接。第三缓冲装置400包括气囊410、吸能块430和第二缓冲板450。第二缓冲板450的两端分别与横梁130为固定垂直连接。第二缓冲板450与第一缓冲板230平行。气囊410一端设置在第一缓冲板230上,另一端设置在第二缓冲板450的上。吸能块430设置在第二缓冲板450相对于气囊410一侧。
具体地,气囊410内部的填充气体为氮气,其优点是气源充足,在温度较高时氮气可以起到爆裂阻燃的作用;气囊410的材料是耐磨和抗老化橡胶材料,其优点是橡胶材料能使气囊410具有较大的弹性以及较好的密封性。
具体地,当碰撞冲击力超过第一缓冲装置200的承受范围,碰撞冲击力使得缓冲弹簧214压缩到极限位置,无法吸能缓冲,此时第一缓冲板230起刚性支撑保护。此时汽车已吸收大部分撞击能量,当低速碰撞冲击力传递到气囊410时,气囊410会发生变形,使气囊410体积变小而气囊410内部气压增大,阻止气囊410的进一步变形。撞车时碰撞冲击力越大,气囊410的变形量就越大,气囊410内的气压升高就越大,吸能缓冲强度就越大。当撞击的碰撞冲击力特别大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气囊410内的气压增大太多。当气囊410内气压增大到超过气囊410承受极限范围时,气囊410爆裂,此时第二缓冲板450起刚性支撑保护作用,设置在第二缓冲板450上的吸能块430进一步吸收和缓冲撞击能量。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也可将压爆管、变形板、连板、支架和底座按力顺序连接代替上述第三缓冲装置400,每列压爆管用连接件连接,压爆管底部连接在变形板上,变形板两边用支架与底座连接,中间用连板与汽车龙门架连接。具体地,汽车碰撞时冲击力传到连接件,连接件将压力传给压爆管使汽车产生的碰撞力转换为对空气的压缩力连板支撑压爆管,或者汽车碰撞时,塑料外壳破碎,连接件将压力传给压爆管,使得变形板翻转使支架带动底座向后运动,避免受到更大的冲击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保险杠100能够在汽车发生碰撞时有效地地吸收和缓冲外界冲击力,同时也能够保护到汽车前端两侧,有效地避免汽车因突发碰撞造成汽车变形以及对人造成伤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