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实现自行车车架纵向折叠的快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5686发布日期:2019-11-05 22:21阅读:740来源:国知局
能够实现自行车车架纵向折叠的快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快拆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行车车架纵向折叠的快拆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自行车行业中常用到的折叠机构大多为合页式快拆手柄折叠机构和合页式旋转手柄折叠机构,其中,合页式快拆手柄折叠机构主要用于车架的横向折叠和立杆的纵向折叠,合页式旋转手柄折叠机构主要用于立杆的纵向折叠。上述两种折叠机构的设计、制造较为复杂,制作成本较高,且不利于车架的纵向折叠。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拆结构,其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能够非常便捷的实现自行车车架的纵向折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实现自行车车架纵向折叠的快拆结构,自行车包括车把手、刹车线、中管和两个后叉,所述车把手上安装有按钮,所述按钮与所述刹车线的一端相连接,并能够控制调整所述刹车线的松紧度;在所述中管和两个所述后叉之间还连接有一能够将所述中管和两个所述后叉锁定连接在一起的快拆结构,所述快拆结构还与所述刹车线的另一端相连接,且当所述按钮控制并拉紧所述刹车线时,所述刹车线能够解锁所述快拆结构,使得所述中管分别与两个所述后叉相对独立,进而能够实现自行车车架的纵向折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快拆结构包括避震取付、避震底座、优力胶体和挂钩,其中,所述避震取付固定连接在所述中管的后侧上,所述避震底座为长条状并横跨连接在两个所述后叉的上侧上,所述优力胶体为竖向放置的圆柱体结构,且所述优力胶体的上轴端与所述避震取付定位连接,所述优力胶体的下轴端自由抵触于所述避震底座的上侧上,所述挂钩铰接于所述避震取付上,且同时所述挂钩还与所述刹车线的另一端相连接;当所述按钮控制并放松所述刹车线时,所述挂钩的钩部能够卡接于所述避震底座上,实现将所述中管和两个所述后叉锁定连接在一起,而当所述按钮控制并拉紧所述刹车线时,所述刹车线能够带动所述挂钩进行摆动,以使得所述挂钩的钩部与所述避震底座相脱离,实现解锁所述快拆结构、并使得所述中管分别与两个所述后叉相对独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避震取付上设置有一螺丝孔,所述优力胶体的上轴端通过一螺丝来螺接于所述螺丝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避震取付上贯穿开设有一通孔;

所述挂钩具有一长条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竖向穿置于所述通孔中,且同时所述主体还通过一销轴铰接于所述通孔上;所述钩部一体成型于所述主体的底端上;

另外,在所述销轴上还套设有一扭簧,所述扭簧作用于所述挂钩,以使得所述挂钩的钩部保持能够卡接于所述避震底座上的复位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与所述刹车线的另一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①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改进,设计出一款可通过所述按钮和刹车线控制来快速实现锁定和解锁的快拆结构,非常便捷的实现了自行车车架的纵向折叠,很好的满足了消费者的要求。②所述快拆结构在实现自行车车架纵向折叠功能的同时,还具有很好的避震功能,可完全取代传统避震器,这样既简化了自行车产品的制造工艺,又降低了自行车产品的制造成本。③所述快拆结构的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安装、操控方便,利于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所述快拆结构的自行车处于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挂钩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所述快拆结构的自行车处于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车把手 2——刹车线

3——中管 4——后叉

5——快拆结构 50——避震取付

51——避震底座 52——优力胶体

53——挂钩 530——钩部

531——主体 54——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附图1、附图2和附图4所示,分别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所述快拆结构的自行车处于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以及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所述快拆结构的自行车处于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自行车包括车把手1、刹车线2、中管3和两个后叉4,所述车把手1上安装有按钮,所述按钮与所述刹车线2的一端相连接,并能够控制调整所述刹车线2的松紧度,即通过所述按钮可实现拉紧或者放松所述刹车线2,这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技术手段,故在此不作详述;特别的,在所述中管3和两个所述后叉4之间还连接有一能够将所述中管3和两个所述后叉4锁定连接在一起的快拆结构5,所述快拆结构5还与所述刹车线2的另一端相连接,且当所述按钮控制并拉紧所述刹车线2时,所述刹车线2能够解锁所述快拆结构5,使得所述中管3分别与两个所述后叉4相对独立,进而能够实现自行车车架的纵向折叠,具体为:因为自行车的后部重量大于前部重量,那么当所述快拆结构5解锁、并且提起座垫后,自行车后部便会绕一转点自动向前方翻转,从而实现自行车车架的纵向折叠。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详见附图2所示,所述快拆结构5包括避震取付50、避震底座51、优力胶体52和挂钩53,其中,所述避震取付50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在所述中管3的后侧上,所述避震底座51为长条状并横跨连接在两个所述后叉4的上侧上,所述优力胶体52为竖向放置的圆柱体结构,且所述优力胶体52的上轴端与所述避震取付50定位连接,所述优力胶体52的下轴端自由抵触于所述避震底座51的上侧上,所述挂钩53铰接于所述避震取付50上(根据需要所述挂钩53也可铰接于所述中管3上),且同时所述挂钩53还与所述刹车线2的另一端相连接;当所述按钮控制并放松所述刹车线2时,所述挂钩53的钩部530能够卡接于所述避震底座51上,实现将所述中管3和两个所述后叉4锁定连接在一起,而当所述按钮控制并拉紧所述刹车线2时,所述刹车线2能够带动所述挂钩53进行微幅摆动,以使得所述挂钩53的钩部530与所述避震底座51相脱离,实现解锁所述快拆结构5、并使得所述中管3分别与两个所述后叉4相对独立。

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避震取付50上设置有一螺丝孔,所述优力胶体52的上轴端通过一螺丝来螺接于所述螺丝孔中。至于所述优力胶体52与螺丝之间的连接,可有多种实施方式,比如可将螺丝的头部固定埋入优力胶体52的上轴端中,等等,这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公知常识,故在此不作一一详述。

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避震取付50上贯穿开设有一通孔;

所述挂钩53具有一长条状的主体531,所述主体531竖向穿置于所述通孔中,且同时所述主体531还通过一销轴铰接于所述通孔上;所述钩部530一体成型于所述主体531的底端上,具体可参阅附图3所示;

另外,在所述销轴上还套设有一扭簧54,具体可参阅附图3所示,所述扭簧54作用于所述挂钩53,以使得所述挂钩53的钩部530保持能够卡接于所述避震底座51上的复位力。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体531与所述刹车线2的另一端相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改进,设计出一款可通过所述按钮和刹车线控制来快速实现锁定和解锁的快拆结构,非常便捷的实现了自行车车架的纵向折叠,很好的满足了消费者的要求。此外,所述快拆结构在实现自行车车架纵向折叠功能的同时,还具有很好的避震功能,可完全取代传统避震器,这样既简化了自行车产品的制造工艺,又降低了自行车产品的制造成本。总之,所述快拆结构的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安装、操控方便,利于推广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