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板车的铰链限位机构及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5672发布日期:2019-11-05 22:21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板车的铰链限位机构及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车,尤其涉及一种滑板车的铰链限位机构及滑板车。



背景技术:

滑板车是便于人们出行、运动的脚踏式单车结构,其包括踏板、前后轮、立柱、车把等结构,随着单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很多可折叠型的滑板车,此类滑板车因轻便、容易携带的结构特点,很受青少年及上班族的喜爱。传统的滑板车中,为实现前叉与立柱能够弯折,通常在二者之间设置铰链结构,再利用一卡合部件对二者进行紧固,使得前叉与立柱能够锁紧在直立状态,但是现有技术中只通过一个卡口对二者进行卡合,其中缺少二级限位,一旦卡合部件收到外力碰触、挤压、撞击等等,极易发生卡合失效等情况,不仅影响滑板车性能,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前叉与立柱之间的锁定可靠性,可提高安全性能的铰链限位机构及滑板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滑板车的铰链限位机构,其包括有前叉套和立柱套,所述前叉套与所述滑板车的前叉固定连接,所述立柱套与所述滑板车的立柱固定连接,所述前叉套的前侧设有能够前后翻转的拨动件,所述立柱套的前侧形成有限位块,所述前叉套的后侧与所述立柱套的后侧铰链连接,所述拨动件的后侧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凹口,所述拨动件上穿设有锁定件,所述锁定件的中间处与所述拨动件转动连接,所述锁定件的上端形成有勾形部,所述锁定件的下端与所述拨动件之间夹设有弹簧,所述立柱的侧部开设有与所述勾形部相匹配的卡槽,借由所述弹簧施加的弹力令所述锁定件向所述立柱方向摆动,借由所述勾形部与所述卡槽的卡接作用将所述拨动件与所述立柱锁合。

优选地,所述前叉套与所述立柱套通过第一轴铰链连接。

优选地,所述拨动件与所述前叉套的顶部通过第二轴铰链连接。

优选地,所述限位块为方形块。

一种滑板车,其包括有踏板,所述踏板的前端设有前叉且二者转动连接,所述前叉上安装有前轮,所述踏板的后端设有后轮,所述后轮的上方设有后轮护板,所述前叉的上方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车把,所述前叉与所述立柱之间通过铰链限位机构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滑板车的铰链限位机构中,所述前叉套的后侧与所述立柱套的后侧相铰链,二者的前侧设置有拨动件,利用拨动件与所述限位块的配合,可将前叉与立柱锁合固定,在此基础上,还在拨动件上设置了锁定件,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使得锁定件上的勾形部勾扣于所述卡槽内,进而对拨动件与立柱实现了二级锁定,大大提高了前叉与立柱之间锁定、限位部分的可靠性,进而提高滑板车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滑板车使用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2为滑板车折叠后的立体图;

图3为车把部分的立体图;

图4为车把部分的俯视图;

图5为车把连接机构的分解图一;

图6为车把连接机构的分解图二;

图7为车把连接机构的立体图;

图8为铰链限位机构的结构图一;

图9为铰链限位机构的结构图二;

图10为铰链限位机构的分解图;

图11为车把固定件和卡环的分解图;

图12为挡块的立体图;

图13为折叠锁扣机构的结构图一;

图14为折叠锁扣机构的结构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滑板车的铰链限位机构,结合图1、图2、图8、图9 和图10所示,其包括有前叉套20和立柱套21,所述前叉套20与所述滑板车的前叉2固定连接,所述立柱套21与所述滑板车的立柱6固定连接,所述前叉套 20的前侧设有能够前后翻转的拨动件200,所述立柱套21的前侧形成有限位块 210,所述前叉套20的后侧与所述立柱套21的后侧铰链连接,所述拨动件200 的后侧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210相匹配的限位凹口201,所述拨动件200上穿设有锁定件202,所述锁定件202的中间处与所述拨动件200转动连接,所述锁定件202的上端形成有勾形部203,所述锁定件202的下端与所述拨动件200之间夹设有弹簧204,所述立柱6的侧部开设有与所述勾形部203相匹配的卡槽211,借由所述弹簧204施加的弹力令所述锁定件202向所述立柱6方向摆动,借由所述勾形部203与所述卡槽211的卡接作用将所述拨动件200与所述立柱6锁合。

上述铰链限位机构中,所述前叉套20的后侧与所述立柱套21的后侧相铰链,二者的前侧设置有拨动件200,利用拨动件200与所述限位块210的配合,可将前叉2与立柱6锁合固定,在此基础上,还在拨动件200上设置了锁定件 202,在弹簧204的作用下,可使得锁定件202上的勾形部203勾扣于所述卡槽 211内,进而对拨动件200与立柱6实现了二级锁定,大大提高了前叉2与立柱 6之间锁定、限位部分的可靠性,可有效防止前叉2与立柱6的连接处发生晃动、松动等情况,进而提高滑板车的安全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叉套20与所述立柱套21通过第一轴205铰链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拨动件200与所述前叉套20的顶部通过第二轴206铰链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限位块210为方形块。

在此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滑板车,其包括有踏板1,所述踏板1的前端设有前叉2且二者转动连接,所述前叉2上安装有前轮3,所述踏板1的后端设有后轮4,所述后轮4的上方设有后轮护板5,所述前叉2的上方设有立柱 6,所述立柱6的顶端设有车把7,所述前叉2与所述立柱6之间通过上述铰链限位机构相连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滑板车的车把连接机构,结合图1至图7所示,其包括有支座70,所述支座70的下端与所述滑板车的立柱6固定连接,所述支座 70的前端固定有固定块71且二者之间形成有夹口72,所述夹口72用于夹持所述滑板车的车把7,所述固定块71的前端嵌设有照明灯73,所述固定块71的外侧套有前壳74,所述前壳74的前端开设有照明孔75,所述照明灯73穿设于所述照明孔75内,所述支座70的顶部设有面板76,所述面板76覆盖于所述支座70的顶部和前壳74的顶部,且所述支座70和前壳74均与所述面板76卡合固定。

上述车把连接机构中,所述支座70的下端与立柱6相互固定,同时利用所述支座70和固定块71将车把7固定,进而实现了立柱6与车把7的固定连接,在此基础上,该车把连接机构在固定块71的前端设置了照明灯73,方便了用户在骑行过程中探照路面,且无需在车把7上另外安装照明工具,不仅提高了车把周围的美观度,而且避免了妨碍骑行,此外,本实用新型将照明灯73隐藏于所述前壳74内侧,不仅对照明灯73进行了较好的防护,还进一步提高了车把部分的美观度。

本实施例兼具显示功能,所述支座70的顶部开设有空腔700,所述空腔700 内设有线路板701和显示屏702,所述面板76为可透光面板,所述显示屏702 朝向所述面板76,且所述显示屏702用于显示蓝色发光字。其中的显示屏702 可起到显示里程数、显示时间等等作用,由于所述显示屏702可显示蓝色发光字,而蓝色发光字在日光下仍然能够清晰显示,因此保证了用户及时、准确地读取显示屏702所显示的信息。此外,本实施例将显示部分集成在所述支座70 内,不仅方便了用户查看显示信息,而且无需另外配置显示机构,进一步简化了车把周围的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线路板701上设有按钮开关703,所述按钮开关703的键帽与所述面板76一体成型,所述按钮开关703和所述照明灯73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线路板701,借由所述按钮开关703控制所述照明灯73的亮灭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76的边缘处形成有向下弯折的下沿760,所述下沿760 的内侧形成有多个凸起761,所述支座70和前壳74的顶部边缘处分别形成有多个卡口740,所述凸起761与所述卡口740一一对应,且所述凸起761卡设于所述卡口740内。本实施例优选采用卡合方式连接,这种结构无需使用螺丝、无需使用胶水,不仅简化了零件数量,而且外形更加美观。

为了进一步提高卡合连接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所述面板76的底面形成有向下延伸的勾扣762,所述空腔700内形成有内沿704,所述勾扣762与所述内沿704卡合连接。

为了与车把7紧密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口72的内侧形成有用于抵接所述车把7的抵接块720。

在此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滑板车,其包括有踏板1,所述踏板1的前端设有前叉2且二者转动连接,所述前叉2上安装有前轮3,所述踏板1的后端设有后轮4,所述后轮4的上方设有后轮护板5,所述前叉2的上方设有立柱 6,所述立柱6的顶端设有车把7,所述立柱6与所述车把7之间通过上述的车把连接机构相连接。

实施例三

传统的滑板车,为了实现折叠功能,通常将立柱与前叉设置为铰链结构,当用户需要折叠时,可将立柱与车把向后翻转,直至车把翻转至与后轮相邻处。但是现有的滑板车中,翻转后的车把缺少锁紧、固定机构,或者需要一些复杂的结构对车把进行锁扣,不仅结构复杂,而且难于操作。

对此,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滑板车的折叠锁扣机构,结合图1、图2、图11 至图14所示,其包括有车把固定件50、挡块51和卡环52,所述车把固定件50 与所述滑板车的车把7固定连接,所述挡块51是包括有第一支臂510和第二支臂511的“L”形挡块,所述第二支臂511与所述滑板车的后轮护板5固定连接,当所述滑板车的车把7向后翻转至所述后轮护板5的相邻处时,所述挡块51插设于所述卡环52的中间开口内,所述车把固定件50上形成有两个支耳500,两个支耳500分别与所述卡环52的两个相对侧边转动连接,通过翻转所述卡环52 将该卡环52的边缘卡设于所述第一支臂510与所述后轮护板5之间。

上述折叠锁扣机构中,当车把7翻转至后轮护板5的相邻处时,因所述挡块51与所述卡环52相互对应,使得所述挡块51可插设于所述卡环52的中间开口内,此时只需将所述卡环52相对车把固定件50翻转,即可将所述卡环52 卡设于所述第一支臂510与所述后轮护板5之间的凹口内,从而实现了折叠后的锁扣功能,基于上述原理可见,该折叠锁扣机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容易操作,适合应用于滑板车。

为了方便所述卡环52与所述第一支臂510相卡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卡环 52的中间处向所述车把7方向隆起。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车把固定件50为卡箍。

为了实现所述卡环52翻转,本实施例中,所述卡环52与两个支耳500通过一卡环转轴520转动连接。实际应用中,还可通过增加扭簧来驱使所述卡环 52与所述第一支臂510相卡合,或者通过增加所述卡环52的翻转阻尼来提高卡合连接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固定连接以及提高连接后的美观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臂511与所述后轮护板5内分别嵌设且固定有螺母512,借由螺合于两个螺母512 之间的螺丝将所述第二支臂511与所述后轮护板5固定连接。

在此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滑板车,其包括有踏板1,所述踏板1的前端设有前叉2且二者转动连接,所述前叉2上安装有前轮3,所述踏板1的后端设有后轮4,所述后轮4的上方设有后轮护板5,所述前叉2的上方设有立柱 6且二者铰链连接,所述立柱6的顶端设有车把7,所述滑板车还包括有上述的折叠锁扣机构。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