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底盘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5376发布日期:2019-08-20 20:58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底盘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底盘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车辆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均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例如,无人驾驶车辆已经在物流配送中广泛应用,车间中出现自动配送产品的转运车辆。

现有技术中,车辆在爬坡时,容易出现驱动轮悬空打滑的情况;车辆下坡时,容易出现前轮悬空甚至最终导致车辆倾覆的情况;对于车辆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均有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底盘,用于避免车辆上坡时驱动轮打滑及下坡时前轮容易悬空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底盘,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弹性组件、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

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相对设置,且弹性组件设置于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之间,且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座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安装座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所述第二驱动轮均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所述第二驱动轮沿与所述车辆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排列;

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均与所述第二安装座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沿所述车辆的行进方向排列;

所述第一从动轮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连线的一侧,所述第二从动轮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连线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驱动轮位于所述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连线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轮位于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连线的另一侧。

在上述车辆底盘中,以车辆前进爬坡为例,在平地阶段,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带动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在第一平面上前行,当位于前侧的第一从动轮到达斜坡上时,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悬空,但是,弹性组件立即伸长,使第一安装座向地面方向移动,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着地、并继续驱动车辆爬坡上行。另外,此车辆底盘应用在车辆中下坡时,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驱动车辆在第二平面上前进,当第一从动轮到达斜坡上方时出现悬空,由于车辆前方在重力作用下要下倾,第一安装座向靠近第二安装座的方向移动,第一从动轮与斜坡接触着地,此时,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均着地,保障车辆下坡时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和阻尼件,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座通过所述阻尼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座连接;或者,

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阻尼件与所述第二安装座连接;或者,

所述弹簧的一端通过所述阻尼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阻尼件与所述第二安装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阻尼件包括橡胶块、液压缓冲器或者气动缓冲器。

优选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相对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相对固定;

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向件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二导向件与所述第二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沿所述弹簧的伸缩方向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均呈筒状结构,所述第一导向件套设于所述第二导向件上,或者,所述第二导向件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件上;

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围成的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之间设置有与筒状基座,所述筒状基座与所述第一导向件同轴设置、且可拆卸连接;

所述筒状基座的底侧壁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筒状基座与所述第一导向件通过法兰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件包括筒壁和底板,所述筒状基座的内径大于所述筒壁的内径,所述底板放置于所述筒壁内,且与所述筒状基座的端部接触,所述弹簧靠近所述筒状基座的端部与所述底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之间设置所述弹性组件;

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的连线上设置所述弹性组件;

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的连线上设置所述弹性组件;

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的连线上设置所述弹性组件。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辆,用于避免车辆上坡时驱动轮打滑或者下坡时前轮容易悬空的技术问题。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辆底盘。

所述的车辆与上述的车辆底盘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底盘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底盘的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底盘去除第二安装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底盘中弹性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标:110-第二安装座;121-第一从动轮;122-第二从动轮;210-第一安装座;211-第一子座;212-第二子座;213-第一连杆;214-第二连杆;221-第一驱动轮;222-第二驱动轮;300-弹性组件;310-第二导向件;320-第一导向件;330-筒状基座;340-底板;350-第二阻尼件;360-弹簧;370-第一阻尼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底盘,包括:第一安装座210、第二安装座110、弹性组件300、第一驱动轮221、第二驱动轮222、第一从动轮121和第二从动轮122;

第一安装座210和第二安装座110相对设置,且弹性组件300设置于第一安装座210和第二安装座110之间,且弹性组件300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座21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安装座110连接;

第一驱动轮221和第二驱动轮222均与第一安装座210转动连接,且第一驱动轮221和第二驱动轮222沿与车辆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排列;

第一从动轮121和第二从动轮122均与第二安装座110转动连接,且第一从动轮121和第二从动轮122沿车辆的行进方向排列;

第一从动轮121位于第一驱动轮221和第二驱动轮222连线的一侧,第二从动轮122位于第一驱动轮221和第二驱动轮222连线的另一侧;

第一驱动轮221位于第一从动轮121和第二从动轮122连线的一侧,第二驱动轮222位于第一从动轮121和第二从动轮122连线的另一侧。

在上述车辆底盘中,以车辆前进爬坡为例,在平地阶段,第一驱动轮221和第二驱动轮222带动第一从动轮121和第二从动轮122在第一平面上前行,当位于前侧的第一从动轮121到达斜坡上时,第一驱动轮221和第二驱动轮222悬空,但是,弹性组件300立即伸长,使第一安装座210向地面方向移动,第一驱动轮221和第二驱动轮222着地、并继续驱动车辆爬坡上行。另外,此车辆底盘应用在车辆中下坡时,第一驱动轮221和第二驱动轮222驱动车辆在第二平面上前进,当第一从动轮121到达斜坡上方时出现悬空,由于车辆前方在重力作用下要下倾,第一安装座210向靠近第二安装座110的方向移动,第一从动轮121与斜坡接触着地,此时,第一驱动轮221、第二驱动轮222、第一从动轮121和第二从动轮122均着地,保障车辆下坡时的稳定性。

弹性组件300的形式可以是任意具有弹性的零件,例如,气动弹簧、液压油缸、橡胶块或者螺旋弹簧等,除此之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以下形式的弹性组件300: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弹性组件300包括弹簧360和阻尼件,弹簧360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座210通过阻尼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安装座110连接;或者,

弹簧360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座210连接、另一端通过阻尼件与第二安装座110连接;或者,

弹簧360的一端通过阻尼件与第一安装座210连接、另一端通过阻尼件与第二安装座110连接;

其中,弹簧360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螺旋弹簧或者碟簧,阻尼件包括橡胶块、液压缓冲器或者气动缓冲器;当阻尼件为液压缓冲器时,液压缓冲器的缸体与弹簧360连接、伸缩杆与第一安装座210(或第二安装座110)连接,当阻尼件为气动缓冲器时,气动缓冲器的缸体与弹簧360连接、伸缩杆与第一安装座210(或第二安装座110)连接;

当车辆底盘发生震动时,弹簧360用于减震,阻尼件用于吸收弹簧360的震动能量,使弹簧360在较快的时间内停止或者减少震动,从而,车辆底盘以上的结构能够较快达到稳定状态,有利于车辆的稳定运行。

作为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弹性组件300包括弹簧360、第一导向件320和第二导向件310,弹簧360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座210相对固定、另一端与第二安装座110相对固定;

第一导向件320与弹簧360的一端连接,第二导向件310与弹簧360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第一导向件320与第一安装座210连接,第二导向件310与第二安装座110连接,第一导向件320和第二导向件310沿弹簧360的伸缩方向滑动配合;

以上第一导向件320和第二导向件310相互配合可以在弹性组件300伸缩时,对第二安装座110的运动进行导向,防止第二安装座110与第一安装座210发生横向错位影响车辆底盘的稳定性。

第一导向件320和第二导向件310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第一导向件320和第二导向件310均为沿弹簧360伸缩方向延伸的滑动配合,或者,也可以是如下形式:

第一导向件320和第二导向件310均呈筒状结构,第一导向件320套设于

第二导向件310上,或者,第二导向件310套设于第一导向件320上;

弹簧360位于第一导向件320和第二导向件310围成的空间内,具体如图4所示,第一导向件320和第二导向件310开口方向相反设置,其中,第一导向件320开口向上,第二导向件310开口向下,第一导向件320的侧壁套设于第二导向件310的侧壁外侧面,以实现第一导向件320与第二导向件310沿第一导向件320的轴线方向滑动配合,弹簧360的顶端与第二导向件310的底侧壁内侧面连接,弹簧360的底端与第一导向件320底侧壁内侧面连接。

为了在车轮底盘反生震动后,弹簧360能够尽快恢复稳定状态,可以如图4所示,在弹簧360的底端与第一导向件320底侧壁内侧面之间设置第一阻尼件370,在弹簧360的顶端与第二导向件310的底侧壁内侧面之间设置第二阻尼件350,上述第一阻尼件370和第二阻尼件350与前面所述的阻尼件的构成方式相同。

如图4所示,第一导向件320与第一安装座210之间设置有与筒状基座330,筒状基座330与第一导向件320同轴设置、且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第一导向件320包括筒壁和底板340,筒状基座330的内径大于筒壁的内径,底板340放置于筒壁内,且与筒状基座330的端部接触,弹簧360靠近筒状基座330的端部与底板340连接。

例如,筒状基座330的底侧壁通过螺栓等紧固件与第一安装座210固定,筒状基座330的内径小于第一导向件320的内径,筒状基座330的顶端搭设有底板340,底板340构成第一导向件320的底侧壁,由于底板340放置于筒状基座330顶端,便于拆装,第一导向件320底端和筒状基座330的顶端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

其中,筒状基座330具有增加第一安装座210和第二安装座110的距离的作用。

筒状基座330的底侧壁通过紧固件与第一安装座210固定连接;

但是,筒状基座330也可以去掉,使第一导向件320的底端与第一安装座210固定连接。

为了使第一安装座210和第二安装座110之间各处受力均匀,第一驱动轮221与第一从动轮121之间设置弹性组件300;

第一驱动轮221与第二从动轮122的连线上设置弹性组件300;

第二驱动轮222与第一从动轮121的连线上设置弹性组件300;

第二驱动轮222与第二从动轮122的连线上设置弹性组件300;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第一安装座210的四角上各设置一个弹性组件300,当然,弹性组件300的设置方式还可以是其他形式,只要多个弹性组件300均匀分布于第一安装座210和第二安装座110之间即可。

以上的第一安装座210和第二安装座110的形式不限,可以均呈板状结构,也可以是如图3第二安装座110呈板状结构,第一安装座210包括第一子座211和第二子座212,第一子座211和第二子座212相对且平行设置,第一子座211和第二子座212之间依次通过第一连杆213和第二连杆214设置,其中,第一子座211的两端各设置一个弹性组件300,第二子座212的两端各设置一个弹性组件300,第一驱动轮221转动连接于第一子座211,第二驱动轮222转动连接于第二子座212。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包括实施例一提供的车辆底盘。

在上述车辆中,对于其中的车辆底盘,以车辆前进爬坡为例,在平地阶段,第一驱动轮221和第二驱动轮222带动第一从动轮121和第二从动轮122在第一平面上前行,当位于前侧的第一从动轮121到达斜坡上时,第一驱动轮221和第二驱动轮222悬空,但是,弹性组件300立即伸长,使第一安装座210向地面方向移动,第一驱动轮221和第二驱动轮222着地、并继续驱动车辆爬坡上行。另外,此车辆下坡时,第一驱动轮221和第二驱动轮222驱动车辆在第二平面上前进,当第一从动轮121到达斜坡上方时出现悬空,由于车辆前方在重力作用下要下倾,第一安装座210向靠近第二安装座110的方向移动,第一从动轮121与斜坡接触着地,此时,第一驱动轮221、第二驱动轮222、第一从动轮121和第二从动轮122均着地,保障车辆下坡时的稳定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