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8275发布日期:2020-05-15 16:3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童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童车是儿童玩具之中的一大门类,其中包括儿童自行车、儿童推车、婴儿学步车、儿童三轮车,儿童电动车五大类。尤其是儿童推车,是宝宝最喜爱的散步交通工具,更是妈妈带宝宝上街购物时的必须品,儿童推车方便在宝宝和妈妈使用的同时,也带来的一些问题,在推车未使用时,一般会堆放在家里,这就占据了较大的空间,放置不便,如今市场上也存在了一系列折叠式的儿童推车,但是该儿童推车只有折叠状态以及展开的骑坐状态,并没有可以供儿童躺下的平躺状态,不便于儿童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折叠儿童推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折叠儿童推车,包括下车架;所述下车架设有座椅;所述座椅与下车架可拆卸连接;所述折叠儿童推车还包括把手组件以及上车架;所述下车架与把手组件之间以及下车架与上车架之间均设有转动组件;所述下车架通过转动组件与把手组件转动连接;所述下车架通过转动组件与上车架转动连接;所述上车架设有靠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车架包括交叉设置的左车架以及右车架;所述左车架上设有第一固定杆;所述右车架上设有第二固定杆;所述座椅的两端分别设于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上;所述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之间设有横杆;所述座椅与横杆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叠儿童推车还包括设于上车架的推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杆与靠背之间设有转动组件;所述靠背通过转动组件与推杆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杆上设有转动块;所述折叠儿童推车还包括与转动块铰接的遮阳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叠儿童推车还包括护栏组件;所述护栏组件包括护手、设于靠背上的第一固定板以及设于把手组件上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护手的一端与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护手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护手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设有弹性卡块;所述第二固定板设有与弹性卡块卡接的卡槽;所述护栏组件还包括螺丝;所述护手的另一端设有长条孔;所述固定套设有与长条孔配合的圆孔;所述螺丝穿过圆孔以及长条孔后将固定套与护手的另一端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车架设有脚踏;所述脚踏上设有第一螺孔;所述左车架上设有多个与第一螺孔配合的第二螺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叠儿童推车还包括前轮以及后轮;所述左车架与前轮之间以及右车架与后轮之间均设有快拆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杆设有扶手;所述扶手、推杆、靠背、座椅以及脚踏均吹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件以及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转动部设有第一齿槽;所述第二转动部设有第二齿槽;所述第一转动部与第二转动部之间形成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与第一齿槽以及第二齿槽配合的齿轮;所述第二转动部设有活动穿设于腔体的弹性按钮;所述弹性按钮与齿轮抵靠;所述腔体内设有用于使弹性按钮复位的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车架与把手组件之间设置转动组件,以及在下车架与上车架之间设置转动组件,使得上车架以及把手组件均可以绕下车架进行折叠,从而可以节省折叠儿童推车的空间,通过组件转动,能够使得儿童推车折叠骑坐状态以及平躺状态,从而便于儿童使用。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骑坐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隐藏护手以及遮阳蓬后平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推杆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护手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隐藏护手后遮阳蓬折叠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下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转动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转动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分解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护手的结构分解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隐藏遮阳蓬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下车架;11-左车架;12-右车架;13-第一固定杆;14-第二固定杆;15-横杆;2-把手组件;3-上车架;31-靠背;41-第一转动件;412-第一连接部;413-第一转动部;414-第一连接孔;415-第二连接孔;42-第二转动件;421-第二连接部;422-第二转动部;423-第三连接孔;431-第一齿槽;432-第二齿槽;44-齿轮;45-弹性按钮;46-弹簧;5-推杆;51-转动块;52-遮阳蓬;53-扶手;6-护手;61-第一固定板;62-第二固定板;63-转动轴;64-固定套;65-弹性卡块;67-螺丝;68-长条孔;69-圆孔;7-脚踏;71-第一螺孔;81-前轮;82-后轮;83-快拆件;9-固定开关;91-座椅。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至图11可知;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折叠儿童推车,包括下车架1;所述下车架1设有座椅91;所述座椅91与下车架1可拆卸连接;所述折叠儿童推车还包括把手组件2以及上车架3;所述下车架1与把手组件2之间以及下车架1与上车架3之间均设有转动组件;所述下车架1通过转动组件与把手组件2转动连接;所述下车架1通过转动组件与上车架3转动连接;所述上车架3设有靠背31。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折叠儿童推车,通过在下车架1与把手组件2之间设置转动组件,以及在下车架1与上车架3之间设置转动组件,使得上车架3以及把手组件2均可以绕下车架1进行折叠,从而可以节省折叠儿童推车的空间;另外通过组件转动,能够使得儿童推车折叠为图1的骑坐状态以及图2的平躺状态,从而便于儿童使用。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折叠儿童推车,所述下车架1包括交叉设置的左车架11以及右车架12;所述左车架11上设有第一固定杆13;所述右车架12上设有第二固定杆14;所述座椅91的两端分别设于第一固定杆13与第二固定杆14上;所述第一固定杆13与第二固定杆14之间设有横杆15;所述座椅91与横杆15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座椅91底部的两端均设有凹坑,便于与第一固定杆13以及第二固定杆14上进行卡接定位,通过设置横杆15能够加强座椅91的稳定性,通过将座椅91与横杆15可拆卸连接能够对座椅91进行拆卸收纳。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折叠儿童推车,所述折叠儿童推车还包括设于上车架3的推杆5。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折叠儿童推车,所述推杆5与靠背31之间设有转动组件;所述靠背31通过转动组件与推杆5转动连接。具体地,通过设置推杆5能够便于家长推动儿童推车,通过设置转动组件能够使得推杆5折叠为图3状态,从而进一步节省空间。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折叠儿童推车,所述推杆5上设有转动块51;所述折叠儿童推车还包括与转动块51铰接的遮阳蓬52。通过设置遮阳蓬52能够为儿童进行遮蔽阳光,通过设置铰接块能够将遮阳蓬52折叠为图5状态,从而进一步节省空间。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折叠儿童推车,所述折叠儿童推车还包括护栏组件;所述护栏组件包括护手6、设于靠背31上的第一固定板61以及设于把手组件2上的第二固定板62;所述第一固定板6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63;所述护手6的一端与转动轴63转动连接;所述护手6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62可拆卸连接。具体地,通过设置护栏组件能够对儿童进行保护,通过将护手6的一端与转动轴63转动连接;所述护手6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62可拆卸连接,使得护手6能够在与第二固定板62分离后,通过将转动轴63向下转动,从而折叠为图4状态,从而进一步节省空间。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折叠儿童推车,所述护手6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套64;所述固定套64上设有弹性卡块65;所述第二固定板62设有与弹性卡块65卡接的卡槽;所述护栏组件还包括螺丝67;所述护手6的另一端设有长条孔68;所述固定套64设有与长条孔68配合的圆孔69;所述螺丝67穿过圆孔69以及长条孔68后将固定套64与护手6的另一端固定。具体地,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固定套64以及固定套64上的弹性卡块65,使得护手6的另一端能够通过固定套64与第二固定板62连接,另外,由于把手组件2以及上车架3在折叠的时候,会使得护手6与第二固定板62的角度改变,故本实施例通过在护手6的另一端设有长条孔68,在固定套64设有与长条孔68配合的圆孔69,从而对护手6与第二固定板62进行角度的修正,从而使得弹性卡块65能够卡进卡槽内。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折叠儿童推车,所述左车架11设有脚踏7;所述脚踏7上设有第一螺孔71;所述左车架11上设有多个与第一螺孔71配合的第二螺孔。其中,图中并未画出第二螺孔,多个第二螺孔的高度不同,具体地,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将第一螺孔71与其中一个高度的第二螺孔进行螺钉的连接,从而改变脚踏7在左车架11上的位置。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折叠儿童推车,所述折叠儿童推车还包括前轮81以及后轮82;所述左车架11与前轮81之间以及右车架12与后轮82之间均设有快拆件83。通过设置快拆件83,便于前轮81以及后轮82之间以及左车架11与前轮81之间的拆装。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折叠儿童推车,所述推杆5设有扶手53;所述扶手53、推杆5、靠背31、座椅91以及脚踏7均吹塑成型。上述设置使得折叠儿童推车更加地牢固耐用。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折叠儿童推车,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件41以及第二转动件42;所述第一转动件41包括第一连接部412以及第一转动部413;所述第一连接部412设有第一连接孔414以及第二连接孔415;所述第二转动件42包括第二连接部421以及第二转动部422;所述第二连接部421设有第三连接孔423;所述第一转动部413设有第一齿槽431;所述第二转动部422设有第二齿槽432;所述第一转动部413与第二转动部422之间形成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与第一齿槽431以及第二齿槽432配合的齿轮44;所述第二转动部422设有活动穿设于腔体的弹性按钮45;所述弹性按钮45与齿轮44抵靠;所述腔体内设有用于使弹性按钮45复位的弹簧46。

具体地,在正常情况下,齿轮44的齿牙同时卡设在第一齿槽431以及第二齿槽432中,从而使得第一转动部413以及第二转动部422固定,当需要将第一转动部413以及第二转动部422进行转动的时候,通过按下弹性按钮45,推动齿轮44往第一齿槽431的方向移动,直到齿轮44与第二齿槽432分离,此时即可以转动第一转动部413以及第二转动部422,当第一转动部413以及第二转动部422转动完成后,松开弹性按钮45由于弹簧的作用使得齿轮44复位,此时齿轮44的齿牙重新同时卡设在第一齿槽431以及第二齿槽432中,从而固定第一转动部413以及第二转动部422。

为了便于解释说明,将下车架1与把手组件2之间、下车架1与上车架3之间以及推杆5与靠背31之间的转动组件分别命名为第一转动组件、第二转动组件以及第三转动组件;其中:

在第一转动组件内,第一转动件41的第一连接孔414与右车架12固定,第一转动件41的第二连接孔415与第二固定杆14固定,第二转动件42的第三连接孔423与把手组件2固定;

在第二转动组件内,第一转动件41的第一连接孔414与左车架11固定,第一转动件41的第二连接孔415与第一固定杆13固定,第二转动件42的第三连接孔423与上车架3固定;

在第三转动组件内,第一转动件41的第一连接孔414与靠背31固定,第一转动件41的第二连接孔415与靠背31之间设有固定开关9,第二转动件42的第三连接孔423与推杆5固定。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