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39636发布日期:2020-11-19 19:1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行李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推车,特别是涉及一种行李车。



背景技术:

参阅图1、图2、图3,申请人所获准授权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行李车组合」(公告号cn204124159u),包括一托盘11,两个设置于该托盘11后侧的轮子12,一枢设于该托盘11后侧的拉杆13,一枢设于该托盘11的叉架14,一设置在该托盘11与该叉架14之间的锁扣单元15,一穿置在该托盘11后侧与所述轮子12、拉杆13、叉架14之间的转轴16,及一置物容器17。

该叉架14具有一枢接端141、一自由端142、一介于该枢接端141与该自由端142之间的板部143,及一邻近该自由端142的锁定部144,该叉架14能在收纳位置及安装位置之间摆动,在该收纳位置时,该自由端142与该板部143靠近该托盘11,在该安装位置时,该自由端142与该板部143远离该托盘11。

该锁扣单元15具有一设置于该托盘11的套筒151,及一穿设于该套筒151并能锁固或释放该锁定部144的锁扣件152。

该置物容器17具有一容器本体171,及一设置在该容器本体171底面的横套袋172。

欲将该置物容器17固定在该托盘11上,使用者需先转动该锁扣件152,使该锁定部144能脱离该锁扣件152,再将该叉架14往上扳动,使该叉架14摆动到该安装位置,然后将该置物容器17的横套袋172套置在该叉架14外,接着将该叉架14往下扳动,使该锁扣件152通过该锁定部144,且该叉架14到达该收纳位置,然后转动该锁扣件152使该锁定部144无法脱离该锁扣件152,该锁扣件152就锁固该锁定部144,产生该置物容器17固定于该叉架14的效果。同理,欲使该置物容器17脱离该托盘11,使用者需先转动该锁扣件152,再将该叉架14往上扳动到该安装位置,然后将该置物容器17朝向前侧移动使该横套袋172脱离该叉架14。

该行李车组合虽然具有上述使用功能,仍存在该置物容器17欲固定或脱离该托盘11时,必须转动该锁扣件152以及扳动该叉架14,导致操作较不简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较简便的行李车。

本实用新型行李车,适用于承载置物容器,并包含托盘、轮子、拉杆及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子安装于所述托盘;

所述拉杆枢设于所述托盘;

所述锁扣装置固设于所述托盘,并包括顶座、锁定件、驱动座、底座、锁扣杆及弹性件;

所述顶座具有顶板;

所述锁定件沿顶底方向插置于所述顶板,并具有固置于所述置物容器底侧且能被所述顶板挡置的头部,自所述头部朝向底端延伸并插入所述顶板的身部,及设置于所述身部的锁定部;

所述驱动座沿顶底方向插置于所述顶板,并具有压板,及自所述压板朝向底端延伸插入所述顶板的驱动块,所述驱动块具有驱动斜面;

所述底座固置于所述托盘并与所述顶座结合,且具有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并配合形成限位槽的限位板;

所述锁扣杆沿前后方向安装于所述底座并能相对于所述锁定件在锁固位置及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锁扣杆具有位于所述限位槽中的本体,自所述本体朝向前端延伸的锁扣部,及自所述本体朝向后端延伸并位于所述驱动块底侧的被驱动部,所述锁扣部能锁固或释放所述锁定部,所述被驱动部具有与所述驱动斜面贴靠的导引斜面,所述驱动斜面能驱动所述导引斜面使所述锁扣杆朝向后端移动至所述释放位置;

所述弹性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与所述锁扣杆之间,使所述锁扣杆恒朝向前端移动位于所述锁固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行李车,所述托盘具有沿所述顶底方向贯穿的第一穿孔,所述顶座安装在所述托盘顶侧,所述顶座还具有对准所述第一穿孔的第二穿孔,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托盘底侧,所述底座还具有自所述底板朝向顶端延伸的围板,由所述底板与所述围板配合形成的容置空间,所述锁定件的身部插入所述第二穿孔与所述第一穿孔并伸入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行李车还包含锁件组锁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顶座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行李车,所述锁扣杆还具有一设置于所述本体且底侧开放的容置槽,所述底座还具有一固置在所述底块上的固定块,所述弹性件沿所述前后方向安装在所述容置槽内并被限制在所述本体与所述固定块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行李车,所述锁定件的锁定部为凹环,所述锁扣杆的锁扣部为挟持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行李车,所述托盘还具有后板,及设置于所述后板的第一通槽,所述顶座还具有自所述顶板的后端朝向底端延伸并形成内容室且位于所述后板后侧的后锁块,设置于所述后锁块连通所述内容室且沿所述前后方向对准所述第一通槽的第二通槽,及沿所述顶底方向贯穿所述顶板并连通所述内容室供所述驱动块插置的第三穿孔,所述底座的围板贴靠于所述托盘底侧与所述后板前侧,所述底座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围板并沿前后方向对准所述第一通槽的第三通槽,所述锁扣杆的被驱动部自所述本体朝向后端延伸并穿过所述第三通槽、所述第一通槽、所述第二通槽且进入所述内容室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行李车,所述托盘还具有沿所述顶底方向贯穿的两个插孔,所述顶座还具有设置于所述顶板并插入所述插孔的两支前锁柱,及设置于所述后锁块并位于所述内容室中的两支后锁柱,所述底座还具有一自所述底板朝向后端延伸并位于所述后锁块底侧的后锁板,及设置于所述底板并对准所述插孔的两支螺孔柱,所述锁件组包括锁置在所述螺孔柱与所述前锁柱之间的两支前螺丝,及锁置在所述后锁板与所述后锁柱之间的两支后螺丝。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行李车,所述顶座还具有沿所述顶底方向贯穿所述顶板并连通所述内容室的导孔,所述驱动座还具有自所述压板朝向底端延伸插入所述导孔的导柱。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行李车,所述驱动座还具有自所述压板朝向底端延伸并贴靠在所述后锁块后侧的靠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锁扣杆位于所述锁固位置时可锁固所述锁定件,使所述置物容器固定在所述托盘上,只需下压所述驱动座的压板,就可以借由所述驱动块驱动所述锁扣杆往后移动至所述释放位置并释放所述锁定件,进而可将所述置物容器取出脱离所述托盘,借此,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较简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124159u专利案的组合立体图;

图2是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124159u专利案的不完整的分解立体图,显示一叉架位于安装位置,一置物容器脱离一托盘;

图3是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124159u专利案的组合立体图,显示该叉架位于收纳位置,该置物容器固定在该托盘上;

图4是本实用新型行李车一实施例的前视组合立体图;

图5是该实施例的后视组合立体图;

图6是该实施例的局部组合立体图,显示一托盘与锁扣装置;

图7是图6的仰视立体图;

图8是该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9是该实施例的另一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该托盘的仰视立体图;

图11是沿图6中线ⅺ-ⅺ截取的剖视图,显示一锁扣杆位于锁固位置,及一置物容器固定在该托盘上;

图12是类似图11的视图,显示该锁扣杆位于释放位置;

图13是类似图12的视图,显示该置物容器脱离该托盘;及

图14是类似图9的视图,显示该锁扣杆固设在该托盘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说明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所使用的相对位置用语,例如“前”、“后”、“左”、“右”、“顶”、“底”,是以各图所示方位暨正常使用方位为基准。

参阅图4、图5、图11,本实用新型行李车用于承载一置物容器9,该置物容器9可为硬质行李箱或软质袋子,该实施例包含一托盘21,安装在该托盘21后侧的两个轮子22,一枢设在该托盘21后侧的拉杆23,一沿左右方向穿置在该托盘21后侧与所述轮子22和该拉杆23之间的转轴24,及一安装于该托盘21的锁扣装置3。该拉杆23具有两支通过该转轴24枢设于该托盘21的伸缩杆231,及一连接所述伸缩杆231的握把232。

参阅图6至图11,该托盘21具有位于左侧、右侧的两个承载段211,一位于所述承载段211之间的凹陷段212,位于所述承载段211与该凹陷段212之间用于容置所述伸缩杆231的两个收合槽213,沿顶底方向贯穿该凹陷段212的一个第一穿孔214与两个插孔215,一位于所述承载段211后端的后板216,及一设置于该后板216且底端开放的第一通槽217。

该锁扣装置3包括一顶座30、一锁定件40、一驱动座50、一底座60、一锁扣杆70、一弹性件80及一锁件组90。

该顶座30安装在该托盘21的凹陷段212顶侧,并具有一位于该凹陷段212上的顶板31,一沿该顶底方向贯穿该顶板31并对准该第一穿孔214的第二穿孔32,设置于该顶板31并对准所述插孔215且朝向底端延伸的两支前锁柱33,一自该顶板31的后端朝向底端延伸并形成一内容室34且位于该托盘21的后板216后侧的后锁块35,一设置于该后锁块35连通该内容室34并沿该前后方向对准该第一通槽217且底端开放的第二通槽36,沿该顶底方向贯穿该顶板31并连通该内容室34的一个第三穿孔37与两个导孔38,及设置于该后锁块35并位于该内容室34内的两支后锁柱39。

该锁定件40呈可拆卸地插置于该第二穿孔32与该第一穿孔214,并具有一固置在该置物容器9底侧的头部41,一自该头部41朝向底端缩小外径延伸的身部42,及一设置于该身部42的锁定部43。该头部41的外径大于该第二穿孔32的孔径而可被挡置在该顶板31上,该身部42插入该第二穿孔32与该第一穿孔214并穿出该托盘21的凹陷段212外,该锁定部43亦位于该凹陷段212外,本实施例该锁定部43为设置于该身部42的凹环,但也可为设置于该身部42的凹孔或凹槽,此外,该第二穿孔32与该第一穿孔214、该头部41与该身部42并不限于圆形。

该驱动座50具有一压板51,一自该压板51朝向底端延伸并插入该第三穿孔37的驱动块52,自该压板51朝向底端延伸并插入所述导孔38的两支导柱53,及一自该压板51朝向底端延伸并贴靠在该后锁块35后侧的靠板54。该驱动块52具有一设置于底部并自前端朝向后端、顶端倾斜的驱动斜面521。通过所述导孔38与导柱53的配合,可以使该压板51沿该顶底方向移动的过程较平稳顺畅。

该底座60安装在该托盘21的凹陷段212的底侧,并具有一底板61,一自该底板61的周缘朝向顶端延伸且贴靠于该凹陷段212底侧与该后板216前侧的围板62,一由该底板61与该围板62配合形成的容置空间63,一自该底板61朝向后端延伸并位于该后锁块35底侧的后锁板64,一设置于该围板62的一后壁621并沿该前后方向对齐该第一通槽217且顶端开放的第三通槽65,沿该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于该底板61并位于该容置空间63内的两块限位板66,一由该底板61与所述限位板66配合形成连通该第三通槽65的限位槽67,一固置在该底板61上并位于该限位槽67中的固定块68,及设置于该底板61并沿该顶底方向对准所述插孔215的两支螺孔柱69。

该锁扣杆70安装于该底座60并沿该前后方向在相对于该锁定件40的锁固位置及释放位置之间移动,该锁扣杆70具有一位于该限位槽67中的本体71,一自该本体71朝向前端延伸位于该容置空间63内的锁扣部72,一自该本体71朝向后端延伸并穿过该第三通槽65、该第一通槽217、该第二通槽36且进入该内容室34而位于该驱动块52底侧的被驱动部73,及一设置于该本体71且底侧开放的容置槽74。

该锁扣部72具备锁固或释放该锁定部43的作用,当该锁定部43为设置于该身部42的凹环,该锁扣部72相对应为叉形挟持块,借此,当该锁扣部72沿该前后方向挟持该锁定部43,该锁定件40就无法沿该顶底方向移动而产生被锁固的效果,当该锁定部43为凹孔或凹槽,该锁扣部72就相对应为可插入该凹孔或该凹槽的凸块。

该被驱动部73具有一顶平面731,及一自该顶平面731朝向后端、顶端倾斜并与该驱动斜面521贴靠的导引斜面732。

该弹性件80沿该前后方向安装在该锁扣杆70的容置槽74内,并被限制在该本体71与该底座60的固定块68之间,借由该弹性件80弹推该锁扣杆70,使该锁扣杆70恒朝向前方移动而位于该锁固位置。本实施例该弹性件80为压缩弹簧,但也可为其他弹性元件。

该锁件组90具有两支前螺丝91及两支后螺丝92,所述前螺丝91锁置在所述螺孔柱69与所述前锁柱33之间,所述后螺丝92锁置在该后锁板64与所述后锁柱39之间,借此,就可将该顶座30与该底座60螺锁结合并固定于该托盘21。

参阅图6、图9、图11、图12,使用时,欲将该置物容器9固定在该行李车上,使用者只需下压该驱动座50的压板51,就能通过该驱动块52的驱动斜面521推动该锁扣杆70的被驱动部73的导引斜面732,进而驱动该锁扣杆70朝向后端移动至该释放位置,此时,该弹性件80处于被压缩状态,然后,将固定于该置物容器9底侧的该锁定件40插入该第二穿孔32与该第一穿孔214,就可使该锁定件40的锁定部43进入该底座60的容置空间63中,接着,放开该压板51,该弹性件80就可具备回复弹力弹推该锁扣杆70往前移动至该锁固位置,并通过该锁扣部72锁固该锁定部43,产生该置物容器9固定在该行李车上的效果,同时,该导引斜面732往前移动并顶推该驱动斜面521朝向顶端移动,使该驱动座50复位。

参阅图12、图13,欲使该置物容器9脱离该行李车,使用者只需下压该驱动座50的压板51,就可以驱动该锁扣杆70朝向后端移动至该释放位置,并使该锁扣部72脱离、释放该锁定部43,此时,使用者只需将该置物容器9朝向顶端提拉,就可以使该锁定件40脱离该锁扣杆70、该第一穿孔214与该第二穿孔32,进而使该置物容器9脱离该行李车。

值得说明的是,参阅图14、图8,该锁扣装置3也可以直接固定在该托盘21的凹陷段212上,只需将该底座60置放在该凹陷段212上,再将所述前螺丝91由底端往顶端锁置在该凹陷段212与所述螺孔柱69及所述前锁柱33之间,将所述后螺丝92锁置在该凹陷段212与该后锁板64及所述后锁柱39之间,就可以使该锁扣装置3固定在该托盘21上,且同样可通过该锁扣杆70锁固或释放该锁定件40,产生将该置物容器9固定在该行李车上,或自该行李车脱离的使用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常态时,该锁扣杆70位于该锁固位置而可锁固该锁定件40,使该置物容器9固定在该托盘21上,欲使该置物容器9脱离该托盘21,只需下压该驱动座50的压板51,就可以通过该驱动块52驱动该锁扣杆70往后移动至该释放位置并释放该锁定件40,进而可将该置物容器9取出脱离该托盘21,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较简便的有益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