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31877发布日期:2021-02-09 21:35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型滑板车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滑板车。


背景技术:

[0002]
儿童滑板车是孩子的玩具,属于童车。儿童常骑滑板车可锻炼身体的灵活性,提高反应速度,增加运动量,加强机体抵抗能力。市场上出现的滑板车具有两者操作模式,其一是重力转向,其二是把手杆转向。重力转向的滑板车如中国专利号cn201120085245.0所示,使用者脚踩滑板车底板上并倾斜滑板车即可实现滑板车的转向,该转向结构对小孩的身体控制能力要求较高,一些小孩无法有效控制,但是市场上的重力转向滑板车无法通过扭动把手杆实现转向。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稳定的,可切换重力转向/把手杆转向的新型滑板车。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
一种新型滑板车,包括滑板车底板,滑板车底板上设置有前轮、后轮和把手杆,所述滑板车底板的前端设置两个前轮,两个前轮铰接在滑板车底板的前端两侧,并且两个前轮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驱动连接杆并让两个前轮保持前进方向;
[0006]
所述把手杆穿设在滑板车底板上并且把手杆可进行自由转动;
[0007]
所述滑板车底板/把手杆内活动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可销合在所述连接杆 /滑板车底板上;当拨动插销并使插销销合在连接杆上时,转动把手杆,把手杆通过驱动插销从而带动前轮转动;当拨动插销并使插销销合在滑板车底板上时,把手杆不能转动,并且插销与前轮及连接杆无接触,前轮可在滑板车底板倾斜下进行转向。
[0008]
所述把手杆位于连接杆的后侧,所述插销穿设在把手杆上,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滑板车底板上设置有第二缺口,插销可进入第一缺口/第二缺口中。
[0009]
所述把手杆的底部套设有第一定位套,第一定位套内设置有非圆形孔,所述插销的横截面与所述非圆形孔相适配,插销活动设置在第一定位套的非圆形孔内。
[0010]
包括插销驱动结构,插销驱动结构包括推动件,推动件设置有斜向槽口,定位销穿过斜向槽口和插销并且定位销在斜向槽口内活动,驱动推动件,在斜向槽口的作用下,插销可在非圆形孔内活动。
[0011]
包括第二定位套、按钮、转动套和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定位套内圈设置有间歇布置的高停留位和低停留位,按钮周侧延伸出凸起,凸起可架设在高停留位/低停留位,按钮的上方设置有齿面,所述转动套设置有与所述齿面相配合的凸柱,转动套抵靠在推动件上,第二复位弹簧作用在推动件上,在第二复位弹簧作用下,转动套的凸柱咬合在按钮齿面上、按钮的凸起停留在高停留位/低停留位上。
[0012]
所述推动件的下方一体延伸出定位轴,所述转动套穿设在定位轴上并绕定位轴转动。
[0013]
所述把手杆内设置有纵向凸筋,所述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侧边设置有与所述纵向凸筋相适配的纵向凹槽,在纵向凸筋和纵向凹槽的限位下,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不可相对把手杆转动;或者,所述把手杆内设置有纵向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侧边设置有与所述纵向凹槽相适配的纵向凸筋,在纵向凸筋和纵向凹槽的限位下,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不可相对把手杆转动。
[0014]
所述滑板车底板上设置有定位座,定位座内高低至少设置有两个耐磨套/轴承,所述把手杆穿设在定位座内并通过耐磨套/轴承进行转动保持。
[0015]
所述滑板车底板上设置设置有孔洞,所述定位座内设有保险扣,保险扣后部设置有弹簧,在弹簧的作用下保险扣伸入孔洞并将定位座限位在滑板车底板上,当按下保险扣,定位座及把手杆可以从滑板车底板上取出。
[0016]
所述滑板车底板设置有罩盖,罩盖遮挡连接杆及把手杆。
[0017]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18]
1、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插销实现滑板车的重力转向和把手杆转向的切换,当拨动插销并使插销销合在连接杆上时,转动把手杆,把手杆通过驱动插销从而带动前轮转动;当拨动插销并使插销销合在滑板车底板上时,把手杆不能转动,并且插销与前轮及连接杆无接触,前轮可在滑板车底板倾斜下进行转向。让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让滑板车适用范围更广。
[0019]
2、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把手杆的底部套设有第一定位套,第一定位套内设置有非圆形孔,所述插销的横截面与所述非圆形孔相适配,插销活动设置在第一定位套的非圆形孔内。优选为均呈方形,通过方形的孔位进行插销活动时的定位,让插销的活动更为稳定,并且,方形的插销抵靠在第一缺口/第二缺口内时,插销与第一缺口/第二缺口进行面接触,这样的抵靠稳定性更强。
[0020]
3、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滑板车底板上设置有定位座,定位座内高低至少设置有两个耐磨套/轴承,所述把手杆穿设在定位座内并通过耐磨套/轴承进行转动保持,由于把手杆较长,因此需要定位座进行把手杆的保持,为了让把手杆的转动更为省力,在定位座内设置有耐磨套/轴承,通过该结构让把手杆安置更为稳定、转动更为省力。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2]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3]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是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6]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7]
图7是图6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把手杆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把手杆部位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0]
图10是图9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把手杆部位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2]
图12是图11的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4]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5]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三;
[0036]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四。
[0037]
图中:1-滑板车底板;10-第二缺口;11-滑板车面板;12-罩盖;
[0038]
13-把手杆安装孔;2-把手杆;21-纵向凸筋;22-保险扣;23-推动按钮;
[0039]
24-弹簧;3-插销;31-第一定位套;311-第一定位套纵向凹槽;32-定位销;
[0040]
4-按钮;4a-凸起;4b-齿面;41-第二定位套;411-低停留位;412-高停留位;
[0041]
413-第二定位套纵向凹槽;42-推动件;421-定位轴;422-斜向槽口;
[0042]
423-推动件纵向凹槽;43-转动套;431-凸柱;44-第二复位弹簧;5-前轮;
[0043]
51-前轮安装座;52-连接杆;521-第一缺口;53-第一复位弹簧;6-后轮;
[0044]
7-定位座;71-耐磨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见图1-16所示:
[0046]
一种新型滑板车,包括滑板车底板1,滑板车底板1上设置有前轮5、后轮6和把手杆2,所述滑板车底板1的前端设置两个前轮5,两个前轮5通过前轮安装座51连接在滑板车底板1上,两个前轮5铰接在滑板车底板1的前端两侧,并且两个前轮5之间通过连接杆52相连,连接杆52上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53,第一复位弹簧53驱动连接杆52并让两个前轮5保持前进方向;在连接杆52为收到限位的状态下,通过第一复位弹簧53实现重力转向。
[0047]
所述把手杆2穿设在滑板车底板1上并且把手杆2可进行自由转动;所述滑板车底板1/把手杆2内活动设置有插销3,所述插销3可销合在所述连接杆 52/滑板车底板1上;通过驱动插销3实现滑板车的重力转向和把手杆转向的切换,当拨动插销3并使插销3销合在连接杆52上时,转动把手杆2,把手杆2 通过驱动插销3从而带动前轮5转动;当拨动插销3并使插销3销合在滑板车底板1上时,把手杆2不能转动,并且插销3与前轮5及连接杆52无接触,前轮5可在滑板车底板1倾斜下进行转向。让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让滑板车适用范围更广。
[0048]
所述把手杆2位于连接杆52的后侧,所述插销3穿设在把手杆2上,所述连接杆2上设置有第一缺口521,所述滑板车底板1上设置有第二缺口10,插销3可进入第一缺口521/第二缺口10中。通过插销3在第一缺口521/第二缺口10之间的切换实现滑板车重力转向/滑板车转向的切换,并且,插销3必须位于第一缺口521/第二缺口10中。
[0049]
所述把手杆2的底部套设有第一定位套31,第一定位套31内设置有非圆形孔,所述插销3的横截面与所述非圆形孔相适配,插销3活动设置在第一定位套31的非圆形孔内。优选为均呈方形,通过方形的孔位进行插销3活动时的定位,让插销3的活动更为稳定,并且,方形的插销3抵靠在第一缺口521/第二缺口10内时,插销3与第一缺口521/第二缺口10进行面接触,这样的抵靠稳定性更强。
[0050]
驱动插销3的方式很多,可以直接通过手指掰动,也可以通过下述的方式进行驱动,手指直接掰动的方式较为费力,因此优选为下文的方案。包括插销驱动结构,插销驱动结构包括推动件42,推动件42设置有斜向槽口422,定位销32穿过斜向槽口422和插销3并且定位销32在斜向槽口422内活动,驱动推动件42,在斜向槽口422的作用下,插销3可在非圆形孔内活动。通过斜向槽口422驱动,结构简单而且稳定性强。
[0051]
包括第二定位套41、按钮4、转动套43和第二复位弹簧44,第二定位套 41内圈设置有间歇布置的高停留位412和低停留位411,按钮4周侧延伸出凸起4a,凸起4a可架设在高停留位412/低停留位411,按钮4的上方设置有齿面 4b,所述转动套43设置有与所述齿面4b相配合的凸柱431,转动套43抵靠在推动件42上,第二复位弹簧44作用在推动件42上,在第二复位弹簧44作用下,转动套43的凸柱431咬合在按钮齿面4b上、按钮的凸起4a停留在高停留位412/低停留位411上。并且,所述推动件42的下方一体延伸出定位轴421,所述转动套43穿设在定位轴421上并绕定位轴421转动。通过转动套43进行按钮4和推动件42之间的力传递,因此转动套43的稳定性尤为重要,定位轴 421让转动套43更为稳定。
[0052]
所述把手杆2内设置有纵向凸筋21,所述第一定位套31和第二定位套41 侧边设置有与所述纵向凸筋21相适配的第一定位套纵向凹槽311,在纵向凸筋 21和定位套纵向凹槽311的限位下,第一定位套31和第二定位套41不可相对把手杆2转动;或者,所述把手杆内设置有纵向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套31和第二定位套41侧边设置有与所述纵向凹槽相适配的纵向凸筋,在纵向凸筋和纵向凹槽的限位下,第一定位套31和第二定位套41不可相对把手杆转动。两个方案均可,厂家可以按照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作为优先,所述推动件也设置有推动件纵向凹槽、第一定位套31和第二定位套41也设置有定位套纵向凹槽,通过推动件纵向凹槽423、第二定位套纵向凹槽413、第一定位套纵向凹槽311配合在把手杆2的纵向凸筋21上,保证定位稳定。
[0053]
所述滑板车底板1上设置有定位座7,定位座7内高低至少设置有两个耐磨套71/轴承,优选为耐磨套71,所述把手杆2穿设在定位座7内并通过耐磨套 71/轴承进行转动保持。由于把手杆2较长,因此需要定位座7进行把手杆2的保持,为了让把手杆2的转动更为省力,在定位座7内设置有耐磨套71/轴承,通过该结构让把手杆2安置更为稳定、转动更为省力。
[0054]
所述滑板车底板1上设置设置有孔洞,所述定位座7内设有保险扣22,保险扣22后部设置有弹簧24,在弹簧24的作用下保险扣22伸入孔洞并将定位座 7限位在滑板车底板1上,当按下保险扣22,定位座7及把手杆2可以从滑板车底板1上取出。通过将定位座7及把手杆2集成,让厂家的装配以及整体更换维修更为便捷。由于保险扣22不易直接按动并使保险扣22和滑板车底板1 分离,因此在保险扣22外侧套设推动按钮23。
[0055]
所述滑板车底板1设置有罩盖12,罩盖12遮挡连接杆52及把手杆2,通过罩盖12让滑板车底板1下端更为美观,也避免小石子进入转向结构内,保护滑板车底板内的转向结构。所述滑板车底板1上方还铺设有滑板车面板11,让滑板车上端面更美观。
[0056]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