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钢板自行车鞍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7575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性钢板自行车鞍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钢板自行车鞍座。
传统的自行车鞍座由许多零部件组成,材料规格多,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工本大,易损坏,且适应性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一段弹性带钢的一端卷成圆筒或加长圆筒、其另一端从前端冲剪成三片、两侧片为弧形片,与中片组成鞍面架、从带钢两边冲剪成三片、两侧片压成弹性圈、并与圆筒组成支架而构成的一个整体的弹性钢板自行车鞍座。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下列技术措施来完成的。


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是一段弹性带钢的一端为卷成的圆筒,适配于座子管,或者为卷成的加长圆筒,用以取代座子管,其另一端有从端头冲剪开的前三片钢片以及有从两边冲剪开的后三片钢片。前三片的两侧片为各向外压延成的弧形片,并与中片组成鞍面架,后三片的中片前伸为前支架,两侧片压制成弹性圈(见图2),并与圆筒或者加长圆筒组成三足支架,前三片中的中片的骑缝以及其两侧片对称固定在后三片中两侧片压成的弹性圈上,形成一个整体的弹性钢板自行车鞍座。配上鞍面即可使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实用新型零部件少,相应受损机率小,使用寿命长。材料单一,大大节约了采购和储运等费用。生产流程短,减少各项投资。
2、本实用新型弹性范围大,除带钢本身弹性外,对称的弹性圈的尖端在一定压力下又可起到支点作用,成为超负荷补偿圈。
附图图面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
以下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述。
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是将一段弹性带钢(见图3)的一端卷成圆筒或者加长圆筒1,其另一端从端头冲剪成三片一个中片2和两个侧片(3和4)。侧片(3和4)各向外压延成弧形片,并与中片2组成鞍面架,然后从带钢的两边冲剪成后三片一个中片5和两个侧片(6和7)。中片5前伸为前支架,侧片(6和7)压成对称的弹性圈(见图2),中片2的骑缝固定在钢片(6和7)压成的弹性圈上,钢片(2和3)对称固定在钢片(6和7)压成的弹性圈上,两个弹性圈和圆筒或加长圆筒,组成三足支架,形成一个整体的弹性钢板自行车鞍座。套上鞍面即可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弹性钢板自行车鞍座,其特征是一段弹性带钢的一端为卷成的圆筒或者加长圆筒1,其另一端头有从端头冲剪开的前三片钢片(2、3和4)以及有从其两边冲剪开的后三片钢片(5、6和7),两侧片(3和4)为各向外压延成的弧形片,并与中片2组成鞍面架,后三片钢片5前伸为前支架,侧片(6和7)压制成对称的弹性圈,并与圆筒或者加长圆筒1组成三足支架,钢片2的骑缝以及钢片(3和4)对称固定在钢片(6和7)压成的弹性圈上。
专利摘要一种弹性钢板自行车鞍座,它是用一段弹性钢带将其一端卷成圆筒或加长圆筒,其另一端从端头冲剪成三片,其两侧片压延成弧形片,与中片形成鞍面架,从钢带两边冲剪成后三片,中片前伸为前支架,两侧片压成对称的弹性圈,前三片固定在弹性圈上,两个弹性圈和圆筒组成三足支架,形成一个整体的弹性钢板自行车鞍座,套上鞍面即可使用。本实用新型零件少,生产流程短,投资少,弹性强,作用寿命长,适用于各种自行车。
文档编号B62J1/00GK2134336SQ92218309
公开日1993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1992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1992年7月10日
发明者金秉康 申请人:金秉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