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活动靠背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4630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活动靠背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的附件,特别是一种活动靠背架。
摩托车靠背架装于摩托车后座承重架上,当后座有乘客时,靠背架撑起,支撑承托乘客的腰部,使乘客更舒适、安稳;在不用时,可放平便于装承货物。但传统的摩托车靠背架采用滑槽、导杆、拉伸弹簧的连接结构,虽然能实现上述的调节功能,但结构复杂,弹簧装配不严密,拉伸变形后使靠背与承重架碰撞、振动产生噪音;滑槽与导杆的配合不稳定,有时甚至将靠背卡死,不能活动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调节方便、结构简单、定位稳定、可靠的摩托车活动靠背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摩托车靠背架,装于摩托车承重架上,包括有靠背、支柱、导向定位的“工”字形套及定位构件,特别之处是“工”字形套垂直固定于承重架前端,其下端通过螺栓与支柱下端铰接,其上端装有由弹珠、压簧构成的定位构件;弹珠稍突出于“工”字形套内壁,而支柱对应位置上开有凹槽,弹珠与凹槽形成卡扣配合。进一步地,弹珠、压簧封装于套管内,调节螺栓从另一端插入套管内与压簧接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A向局部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优点作进一步阐述。
参见
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工”字形套3焊固于摩托车承重架4的前端,支柱2一端焊接靠背1,另一端则经螺栓5与“工”字形套3的下端活动铰接,螺栓5由防松螺母约束。这样,在不需要靠背1时,靠背1和支柱2放平,紧贴摩托车后座面,与承重架4处于同一平面,便于装载货物;当后座有乘客时,推动支柱2绕螺栓5转动90°,使靠背1撑起与座面垂直(见图2中双点划线),便于支承乘客的腰部。在“工”字形套3的上端部开有一孔,该孔连通一套管9,套管9内封装有弹珠6和压簧7,调节螺栓10从一端穿入套管9与压簧7接触。弹珠6稍突出于“工”字形套3的内壁,但又被约束封闭于套管9内,而支柱2上对应位置开有一凹槽8,当支柱2及靠背1垂直撑起后,支柱2的棱边先把弹珠6压入套管9内,在支柱2完全垂直、进入导向定位的“工”字形套3后,弹珠6在压簧7的作用下重新弹出,局部进入凹槽8内,与凹槽8卡扣配合,从而将支柱2锁定;反向用力,支柱2的凹槽8挤压弹珠6,使弹珠6退入套管9内,从而可解除对支柱2的定位,将支柱2、靠背1放平。
当然,在使用长时间后,压簧7可能有一定的变形,使弹珠6的压力减弱,此时可调校调节螺栓10,将调节螺栓10旋入套管9内,从而压紧压簧7,增强弹珠6的压力,以防止定位构件失效。同样,由弹珠6、压簧7、套管9组成的定位构件可以采用两个或更多,对称或相错安装在“工”字形套3上,以增强对支柱2的定位、约束能力,这里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明显的优点1、定位构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2、定位构件的压力可调,防止因弹簧失效而影响定位构件的约束、定位;3、靠背调节灵活、稳定、牢固。
权利要求1.摩托车活动靠背架,装于摩托车承重架上,包括有靠背(1)、支柱(2)导向定位用的“工”字形套(3)及定位构件,其特征在于“工”字形套(3)垂直固定于承重架(4)前端,其下端通过螺栓(5)与支柱(2)下端铰接;其上端装有由弹珠(6)、压簧(7)构成的定位构件;弹珠(6)稍突出于“工”字形套(3)内壁,而支柱(2)对应位置上开有凹槽(8),弹珠(6)与凹槽(8)形成卡扣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靠背架,其特征是弹珠(6)、压簧(7)封装于套管(9)内,调节螺栓(10)从另一端插入套管(9)内与压簧(7)接触。
专利摘要一种摩托车活动靠背架,包括有靠背、支柱、导向定位的“工”字形套及定位构件,支柱与“工”字形套下端铰接,“工”字形套上端装有由弹珠、压簧、套管构成的定位构件,弹珠稍突出于“工”字形套内壁,与支柱上对应的凹槽形成卡扣配合,这样的结构,使靠背调节灵活方便,而整体结构简单、牢固稳定,十分适合于各类摩托车上的使用。
文档编号B62J1/00GK2292057SQ9720878
公开日1998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7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7日
发明者苏伙坤 申请人:苏伙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