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曳臂后悬架固定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408260阅读:来源:国知局
,螺母座31的另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安装板I上,螺母座31内设有内螺纹且与螺栓32相配合,拖拽臂后悬架上设有后悬架安装孔,螺栓32穿过后悬架安装孔,通过螺栓32上的外螺纹与螺母座31的内螺纹相锁紧进而将拖拽臂后悬架固定在拖拽臂后悬架固定装置上。
[0061]焊接拖拽臂后悬架固定装置时,可以先将螺母座31焊接在安装板I和加强板2之间,再将已经通过螺母座31连接在一起的安装板I和加强板2焊接在汽车的后地板4、后纵梁5和门槛梁6所形成的空间内。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焊接顺序。
[0062]通过将螺母座31设置在安装板I和加强板2之间,使得安装板I和加强板2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更好的分散受力,有效解决因应力集中而导致的安装处强度不高的问题。
[0063]可选地,如图1所示,拖曳臂后悬架固定装置设有三个安装部3,三个安装部3呈三角形分布。
[0064]拖曳臂后悬架固定装置设置三个安装部3且三个安装部3呈三角形分布,,可以更好固定拖曳臂后悬架,同时,设置三个安装部3也可以保证在一定的误差内拖曳臂后悬架仍可以固定在此装置上。安装部3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0065]如图2所示,安装板I包括两个安装板弯折部11,分别为第一安装板弯折部111和第二安装板弯折部112,通过将安装板I的两端向同一方向弯折形成两个安装板弯折部11和拖拽臂安装面B。
[0066]如图3所示,安装部3位于安装板I和加强板2之间并将安装板I的拖拽臂安装面B和加强板2的加强板安装面A连接起来,拖拽臂后悬架通过拖拽臂安装面B安装在安装部3上。
[0067]如图1所示,且参见图4,汽车的后纵梁5和门槛梁6位于汽车的后地板4上,如图1所示,且参见图2,安装板I位于后纵梁5和门槛梁6之间,相互对应的第一安装板弯折部111和第二安装板弯折部112固定在后地板4上,安装板I的另外两个边缘分别为第一边缘12和第二边缘13,安装板I的第一边缘12固定在后纵梁5的侧面,第二边缘13固定在门槛梁6的侧面。安装板1、汽车的后纵梁5、门槛梁6和后地板4形成盒状结构,加强板2位于盒状结构内。
[0068]可选的,如图7所示,且参见图2,相互对应的第一安装板弯折部111上设有第一安装板翻边113,第二安装板弯折部112上设有第二安装板翻边114 ;相互对应的第一边缘12设有第一边缘翻边115,第二边缘13设有第二边缘翻边116 ;
[0069]如图1所示,且参见图3和图7,安装板I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第一安装板翻边113和第二安装板翻边114固定在后地板4上,将第一边缘翻边115固定在后纵梁5的侧面,将第二边缘翻边116固定在门槛梁6的侧面。
[0070]如图7所示,且参见图1,通过将安装板I的第一边缘翻边115和第二边缘翻边116分别焊接在后纵梁5和门槛梁6上,使得安装板I与后纵梁5和门槛梁6更稳定的固定在一起;通过将安装板I的第一安装板翻边113和第二安装板114焊接在后地板4上,使得安装板I和后地板4的固定性更好,而且焊接过程易于操作。
[0071]可选地,如图1所示,且参见图7,安装板I的上表面为非平面。
[0072]如图7所示,安装板I的上表面为拖拽臂安装面B,拖拽臂安装面B位于第一安装板弯折部111和第二安装板弯折部112之间,拖拽臂安装面B是一种阶梯形台面,包括第一安装面BI和第二安装面B2,第一安装面BI高于第二安装面B2,第一安装面BI的一端向一方向弯折形成第一安装板弯折部111,第二安装面B2的一端向该同一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安装板弯折部112。
[0073]将安装板I的拖拽臂安装面B设置为阶梯形台面可以使安装板I的抗弯能力更好。
[0074]可选地,如图1所示,且参见图7,安装板I的上表面上还设有加强筋14。
[0075]如图3所示,且参见图7,加强筋14位于安装板I的第二安装面B2上且位于两个安装部3之间。
[0076]加强筋14可以增强安装板I的强度和刚性,加强筋14的数量和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0077]可选地,如图1所示,且参见图7,安装板I上还设有安装板焊接定位孔15,安装板焊接定位孔15和加强板焊接定位孔22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0078]如图1所示,且参见图7,安装板I的第一安装面BI上设有一个安装板焊接定位孔15,第二安装面B2上设有另一个安装板焊接定位孔15,如图6所示且参见图7,两个加强板焊接定位孔22的中心轴线与两个安装板焊接定位孔15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0079]安装板焊接定位孔15和加强板焊接定位孔22可以保证焊接时安装板I和加强板2之间的相对位置,保证较高的定位精度。
[0080]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拖曳臂后悬架固定装置固定在后纵梁5和门槛梁6之间,减去了不必要的后纵梁5的表面积,不仅节省了材料,也减轻了车身的重量;该装置中的安装板1、加强板2和汽车的后地板4、后纵梁5、门槛梁6形成盒状结构且安装部3设置在安装板I与加强板2之间,使安装板I与加强板2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此种结构可以分散受力,防止安装处应力集中的现象发生,提高安装处的强度;安装板I上还设有加强筋14可以提高该固定装置的强度和刚度。
[0081]实施例二
[008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拖曳臂后悬架固定装置。
[0083]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拖曳臂后悬架固定装置,且将拖曳臂后悬架固定装置固定在后纵梁5和门槛梁6之间,减去了不必要的后纵梁5的表面积,不仅节省了材料,也减轻了车身的重量;该装置中的安装板1、加强板2和汽车的后地板4、后纵梁5、门槛梁6形成盒状结构且安装部3设置在安装板I与加强板2之间,使安装板I与加强板2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此种结构可以分散受力,防止应力集中的现象发生,提高安装处的强度;安装板I上还设有加强筋14可以提高该固定装置的强度和刚度。
[0084]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008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拖曳臂后悬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曳臂后悬架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板、加强板和安装部; 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向同一方向弯折形成两个安装板弯折部,所述加强板的四周边缘向同一方向弯折形成四个加强板弯折部; 通过相互对应的两个所述加强板弯折部将所述加强板固定在汽车的后地板上,通过另外两个所述加强板弯折部将所述加强板固定在所述汽车的后纵梁和门槛梁之间; 通过所述两个安装板弯折部将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汽车的后地板上,通过所述安装板的另外两个边缘将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汽车的后纵梁和门槛梁之间,所述安装板、所述汽车的后纵梁、门槛梁和后地板形成盒状结构,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盒状结构内; 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加强板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加强板连接,拖曳臂后悬架通过所述安装部固定在所述拖曳臂后悬架固定装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曳臂后悬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为螺母座和螺栓,所述螺母座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座与所述螺栓相互配合,所述拖拽臂后悬架通过将所述螺栓安装在所述螺母座内进而安装在所述拖曳臂后悬架固定装置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曳臂后悬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两个安装板弯折部分别设有安装板翻边,所述安装板的另外两个边缘分别设有边缘翻边;所述相互对应的两个所述加强板弯折部分别设有底部翻边; 所述加强板通过所述底部翻边将所述加强板固定在所述汽车的后地板上且所述加强板固定在所述汽车的后纵梁和门槛梁之间;所述安装板的所述安装板翻边固定在所述汽车的后地板上且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边缘翻边固定在所述汽车的后纵梁和门槛梁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曳臂后悬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曳臂后悬架固定装置设有三个所述安装部,所述三个所述安装部呈三角形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曳臂后悬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为非平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曳臂后悬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上还设有加强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曳臂后悬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安装板焊接定位孔,所述加强板上还设有加强板焊接定位孔,所述安装板焊接定位孔和所述加强板焊接定位孔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拖曳臂后悬架固定装置。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拖曳臂后悬架固定装置及汽车,属于汽车设计领域。所述拖曳臂后悬架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板、加强板和安装部;所述安装板、所述汽车的后纵梁、门槛梁和后地板形成盒状结构,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盒状结构内;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加强板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加强板连接,拖曳臂后悬架通过安装部固定在所述拖曳臂后悬架固定装置上。本发明通过将拖曳臂后悬架固定装置固定在后纵梁和门槛梁之间,减去了不必要的后纵梁的表面积,不仅节省了材料,也减轻了车身的重量;该装置的盒状结构可以分散受力,防止应力集中的现象发生;安装板上还设有加强筋可以提高该固定装置的强度和刚度。
【IPC分类】B62D21/11
【公开号】CN105128940
【申请号】CN201510536003
【发明人】张岩, 吴泽勋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