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摩托车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756260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侧视下,上述踏板轴55的一部分配置于上述排气装置40的排气管41的下游端部。
[0075]上述制动踏板54具备:圆筒状的支承筒部54a,其通过上述踏板轴55能够转动地支承;横臂部54b,其从该支承筒部54a向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延伸;踏板部54c,其设置于该横臂部54b的前端;以及纵臂部54d,其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与上述支承筒部54a连接设置,该制动踏板54在侧视下与上述摆臂27相比在下方以能够经由上述踏板轴55转动的方式支承于上述上下伸出部49c的踏板轴支承部49e。
[0076]上述横臂部54b由使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后端部及使前端部向上方弯曲的金属管构成,该金属管的后端部焊接于上述支承筒部54a。另外,上述纵臂部54d的至少上端部配置于上述前后伸出部49b的背面侧,且在车宽方向上配置于上述摆臂27与上述踏板支架49之间。
[0077]上述制动踏板54的上述横臂部54b的后端部连结有发挥对上述制动踏板54向返回侧弹压的弹簧力的复位弹簧56的一端部,该复位弹簧56的另一端部与上述踏板支架49的上下伸出部49c的下端部连结。
[0078]另外,在上述踏板支架49的下部安装有对上述制动踏板54的返回侧的旋转端进行限制的止动件57,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上述踏板支架49的上下伸出部49c的下端部,通过螺栓58及螺母59而安装有上述止动件57。
[0079]参照图1,在上述转向把手12的右端部,以能够转动操作的方式安装有制动杆61,并且安装有根据该制动杆61的转动操作而输出制动液压的第I主缸62。
[0080]另外,在前轮WF上,设置有根据上述制动杆61的操作而进行制动动作、且也根据上述制动踏板54的踩踏操作而进行制动动作的盘式制动器BI,在后轮WR上,设置有根据上述制动踏板54的踩踏操作而进行制动动作的鼓式制动器B2。
[0081]参照图6,在上述右侧的踏板支架49的背面侧配置有能够产生使上述盘式制动器BI进行制动动作的液压的第2主缸63,该第2主缸63稍微向前上方倾斜、且安装于上述踏板支架49的前后伸出部49b的前部的背面侧。即,第2主缸63通过一对螺栓64、64而安装于上述前后伸出部49b的前部的背面。
[0082]上述制动踏板54的操作力经由均衡器65而输入至第2主缸63,并且还被输入至将制动操作力机械地传递至后轮WR的鼓式制动器B2的作为制动操作力传递部件的杆66,上述均衡器65的中间部在上述制动踏板54的纵臂部54d的背面侧以能够经由轴67转动的方式与该纵臂部54d的上端部连接。
[0083]在上述均衡器65的上端部,经由连结销69而连结有在均衡器65的前方配置的第2主缸63的活塞杆68。另外,上述均衡器65的下端部,经由连结销70而连结有上述杆66的一端部,如图1明确所示,上述鼓式制动器B2所具备的输入臂71的前端部经由连结销72而连结有该杆66的另一端部。
[0084]在上述均衡器65与踏板支架49之间,根据上述制动踏板54的踩踏操作,以对上述杆66进行牵引的方式而在上述均衡器65进行动作之后将第2主缸63的上述活塞杆68压入,并在上述均衡器65与踏板支架49之间设置有迟滞弹簧73,上述迟滞弹簧73对上述均衡器65相对于制动踏板54在踩踏操作初始时的上述纵臂部54d的相对姿势进行控制,夹设于上述均衡器65的上端部侧与上述前后伸出部49b的后部之间的上述迟滞弹簧73沿上述前后伸出部49b的长度方向延伸,且配置于前后伸出部49b的背面侧。
[0085]对从第2主缸63输出的液压进行引导的液压管75经由右侧的侧罩31及遮板30内而与前轮WF的盘式制动器BI的制动钳76连接。另外,对来自第I主缸62的液压进行弓I导的液压管77也与上述制动钳76连接。
[0086]右侧的上述侧罩31的下缘31a配置为一边从外方将右侧的上述踏板支架49的至少前部的上缘49f覆盖一边沿着该上缘49f,第2主缸63也配置为其一部分从右侧的踏板支架49的背面侧向右侧的上述侧罩31内突出,上述液压管75在上述侧罩31内与第2主缸63连接。
[0087]—并参照图7,用于对第2主缸63供给制动液的贮存器78配置于第2主缸63的前上方,该贮存器78通过在车身架F的主车架14固定的支架79支承。通过对制动液进行引导的软管80将贮存器78与第2主缸63连接。
[0088]而且,上述贮存器78由能够从外部对贮存于其内部的制动液的贮存水平进行视觉确认的透明的合成树脂形成,从外侧将该贮存器78覆盖的右侧的上述侧罩31上形成有能够从外部对上述贮存器78的一部分进行视觉确认的检查窗81。
[0089]参照图5及图6,在右侧的上述踏板支架49上安装有对上述制动踏板54的动作进行检测的制动开关84,该制动开关84沿上述踏板支架49的前后伸出部49b的长度方向延伸得长,且支承于该前后伸出部49b的后部背面。即,在上述前后伸出部49b的后部背面一体地突出设置有支承板部49g,上述制动开关84穿插并支承于该支承板部49g。
[0090]该制动开关84与上述制动踏板54的上述纵臂部54d的上端部连结,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一端部具有与上述纵臂部54d的上端部卡合、连结的钩部85a的连结杆85的另一端部经由弹簧86而与上述制动开关84连结。
[0091]从上述制动开关84伸出的制动开关线缆87布设为在上述前后伸出部49b的上部的背面侧向前方侧延伸,通过在上述前后伸出部49b的上部的背面安装的2个线缆保持件88、89而在前后伸出部49b的背面侧对该制动开关线缆87的一部分进行支承。
[0092]在2个上述线缆保持件88、89中的前方侧的线缆保持件89的更前方的、在上述踏板支架49的上述前后伸出部49b的背面上,通过作为指向车宽方向的紧固部件的螺栓90而紧固有夹持支承部件91,面对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或后方(在该实施方式中为后方)的支承面93形成于上述夹持支承部件91,利用支承于该支承面93的线缆夹持件92而对上述制动开关线缆87进行保持。
[0093]上述夹持支承部件91一体地具有:安装板部91a,其借助上述螺栓90而紧固于上述前后伸出部49b的背面;以及支承板部91b,其与上述安装板部91a连接设置,上述支承面93形成于上述支承板部91b。
[0094]而且,在上述前后伸出部49b的背面一体地突出设置有从前后夹持上述安装板部9 Ia的一对突出部94、95,通过夹持于这些突出部94、95之间来实现上述安装板部9 Ia的止转,因此,能够仅利用单个螺栓90将上述夹持支承部件91紧固于上述前后伸出部4%。
[0095]另外,上述突出部94、95中的后方侧的突出部95配置于从前方与上述制动踏板54的上述纵臂部54d相对置的位置,当将上述制动踏板54踩踏至最大限度时,因与上述纵臂部54d抵接而对制动踏板54的最大旋转位置进行限制。
[0096]接下来对该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在固定于车身架F的右侧的踏板支架49上安装有能够供同乘者放置脚的后座踏板53,并且以能够经由踏板轴55转动的方式支承有制动踏板54,对上述制动踏板54的动作进行检测的制动开关84安装于上述踏板支架49,上述踏板支架49形成为,一体地具有:支承部49a,其经由螺栓28而固定于枢轴架17;以及前后伸出部49b,其从上述支承部49a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延伸,制动踏板54形成为具有至少将上端部配置于上述前后伸出部49b的背面侧、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臂部54d,由于在沿前后伸出部49b的长度方向延伸得长、且支承于该前后伸出部49b的背面的上述制动开关84上连结有上述纵臂部54d的上端部,因此,能够避免踏板支架49的大型化以及部件件数的增多,且不会从外部看到制动开关84而能够提高外观美观性,并且能够实现防止对制动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