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7424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花板,尤其涉及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
背景技术
船舶耐火舱室系统产品中天花板的结构型式种类目前国内有雌雄结构型式和D结构型式。雌雄结构型式的天花板结构型式复杂,加工工艺繁琐,生产设备配置多,材料消耗多,折卸困难。D型结构型式的天花板安装时需要专用的吊挂梁,吊挂梁按要求冲压出挂勾,由于每块板本身尺寸的误差、安装的误差等,导致最后的累计误差较大,会造成最后安装的板搭不上挂勾。同时,由于与挂勾的相碰的位置不同,造成了安装后每块天花板面板高低不同。天花板四周安装钢壁顶型材,由于顶型材表面贴PVC膜,在转角处切角时,切口处PVC膜因受热和磨擦发黑,影响美观,且拼角难对接为45度角。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便于装拆的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其包括若干相连的岩棉板单元,该岩棉板单元包括面板框架及设于该面板框架上的岩棉,相邻两面板框架上分别具有相连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该第一侧壁上具有第一连接结构,该第二侧壁具有与该第一连接结构相连接配合的第二连接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的进一步改进,该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自该第一侧壁上端向外且斜向上延伸出的第一配合臂,该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自该第二侧壁上端延伸出的第二弯曲配合臂,该第二弯曲配合臂整体上形成收容该第一配合臂的收容空间,该第二弯曲配合臂收容空间的上端与该第一配合臂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的进一步改进,该第一侧壁是通过其下端与该第二侧壁的下端抵接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的进一步改进,该第二弯曲配合臂的形状呈P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的进一步改进,该第二弯曲配合臂包括自该第二侧壁上端水平向该第二侧壁延伸的水平部、自该水平部末端向上并向后弯曲延伸的弯曲部以及自该弯曲部末端向后并向下延伸的尾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的进一步改进,该相连的岩棉板单元包括若干第一岩棉板单元以及位于一端的第二岩棉板单元,其中第一岩棉板单元的面板框架包括水平的底壁,其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分别于该底壁的相对两侧向上弯折设置,且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与该底壁间的夹角皆为锐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的进一步改进,该第一侧壁与该底壁间的夹角大于该第二侧壁与该底壁间的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的进一步改进,该第二岩棉板单元的面板框架包括水平的底壁,其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分别于该底壁的相对两侧向上弯折设置,该第一侧壁与该底壁间的夹角为直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的进一步改进,该第二岩棉板单元的第一侧壁的上端水平向该第二岩棉板单元的第二侧壁延伸出弯折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的进一步改进,每个岩棉板单元的面板框架包括自底壁的另相对两侧向上垂直弯折的前后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通过相邻两面板框架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上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间的连接配合,从而使得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同时便于装拆并确保连接质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的第一岩棉板单元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第一岩棉板单元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的第二岩棉板单元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第二岩棉板单元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的相邻两岩棉板单元连接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VI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包括若干相连的第一岩棉板单元100以及位于一端的第二岩棉板单元100’。
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的第一岩棉板单元100。该第一岩棉板单元100包括面板框架10和置于该面板框架10上的岩棉20。每个面板框架10包括水平的底壁12、自该水平底壁12相对两侧向上弯折的第一侧臂19及第二侧臂18以及自该水平底壁另相对两侧向上垂直弯折的前、后壁14、16。其中该岩棉20收容于该底壁12、第一侧臂19、第二侧臂18、前壁14以及后壁16包围的空间中,并抵接在该底壁12上。作为优选方式,该第一侧臂19及第二侧臂18是向上倾斜弯折而成,其中该第一侧壁19和第二侧壁18与该底壁12间的夹角皆为锐角,并且该第一侧壁19与该底壁12间的夹角大于该第二侧壁18与该底壁12间的夹角。借此,可更好地将岩棉20卡在该底壁12、第一侧臂19、第二侧臂18、前壁14以及后壁16包围的空间中。此外,该第一侧臂19上具有第一连接结构;该第二侧臂18上具有第二连接结构。
其中该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自该第一侧壁19上端向外且斜向上延伸出的第一配合臂191。该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自该第二侧壁18上端延伸出第二弯曲配合臂181,该第二弯曲配合臂181包括水平向该第二侧壁19延伸的水平部182、自该水平部182末端向上并向后弯曲延伸的弯曲部186以及自该弯曲部186末端向后并向下延伸的尾部184,从而使得该第二弯曲配合臂181整体上形成开口端小的大致P形的收容空间188。
图3和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的第二岩棉板单元100’,其中与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岩棉板单元100相同的元件使用相同的标号。该第二岩棉板单元100’与该第一岩棉板单元100不同仅在于该第二岩棉板单元100’的面板框架10’的第一侧壁19’与该底壁12垂直设置,该第一侧壁19’的上端向后水平延伸出弯折部191’;岩棉20’卡在该底壁12、第一侧臂19’、弯折部191’、第二侧臂18、前壁14以及后壁16包围的空间中。借此,该第一侧壁19’便于与外部的连接件相固定连接(未图示)。
如图5和图6所示,以下以左右相邻的两第一岩棉板单元100的连接为例进行岩棉板单元连接配合说明。连接时,左边第一岩棉板单元100的第一连接结构即第一配合臂191,伸入到右边第一岩棉板单元100的第二连接结构即第二配合臂181的收容空间188中,该左边第一岩棉板单元100的第一配合臂191伸入的部分抵接在该右边第一岩棉板单元100的尾部184的下面,且该左边第一岩棉板单元100的第一侧臂下端与该右边第一岩棉板单元100的第二侧臂的下端抵接相连。借此完成该左右相邻两第一岩棉板单元100的连接配合。通过同样的连接配合方式,可将该第二岩棉板单元100’连接在与其相邻的第一岩棉板单元100上,借此,从而可将所有的岩棉板单元100、100’连接起来,形成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
由上所述,通过本实用新型构思,该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的连接结构及工艺比较简单,无须其他连接元件及对应的生产设备。因此,其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安装方便,便于拆卸,同时还保证连接安装质量。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以上各元件可用所属技术领域人员知悉的相似或等同元件或/和结构来替换。
权利要求1.一种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其包括若干相连的岩棉板单元,该岩棉板单元包括面板框架及设于该面板框架上的岩棉,相邻两面板框架上分别具有相连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壁上具有第一连接结构,该第二侧壁具有与该第一连接结构相连接配合的第二连接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自该第一侧壁上端向外且斜向上延伸出的第一配合臂,该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自该第二侧壁上端延伸出的第二弯曲配合臂,该第二弯曲配合臂整体上形成收容该第一配合臂的收容空间,该第二弯曲配合臂收容空间的上端与该第一配合臂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壁是通过其下端与该第二侧壁的下端抵接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弯曲配合臂的形状呈P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弯曲配合臂包括自该第二侧壁上端水平向该第二侧壁延伸的水平部、自该水平部末端向上并向后弯曲延伸的弯曲部以及自该弯曲部末端向后并向下延伸的尾部。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其特征在于该相连的岩棉板单元包括若干第一岩棉板单元以及位于一端的第二岩棉板单元,其中第一岩棉板单元的面板框架包括水平的底壁,其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分别于该底壁的相对两侧向上弯折设置,且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与该底壁间的夹角皆为锐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壁与该底壁间的夹角大于该第二侧壁与该底壁间的夹角。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岩棉板单元的面板框架包括水平的底壁,其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分别于该底壁的相对两侧向上弯折设置,该第一侧壁与该底壁间的夹角为直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岩棉板单元的第一侧壁的上端水平向该第二岩棉板单元的第二侧壁延伸出弯折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其特征在于每个岩棉板单元的面板框架包括自底壁的另相对两侧向上垂直弯折的前后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其包括若干相连的岩棉板单元,该岩棉板单元包括面板框架及设于该面板框架上的岩棉,相邻两面板框架上分别设有相连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该第一侧壁上具有第一连接结构,该第二侧壁具有可与该第一连接结构相连接配合的第二连接结构。通过该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间的连接配合,从而使得该船舶耐火舱室天花板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同时便于装拆并确保连接质 量。
文档编号B63B3/62GK2878192SQ20052012104
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9日
发明者陈冬保, 袁新周, 叶芝 申请人:华南建材(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