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346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一次性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突发情况下的一次性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救生装置主要是指救生衣,救生圈等装置,这些救生装置需要事先以从满气体的状态存放,以备突发情况下随时使用,但是这样对这些救生装置的存放和携带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安全可靠的一次性救生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救生装置,包括密闭的空腔体,它还包括充有不可燃气体的储气瓶,所述储气瓶设于所述空腔体的内部或外部,所述储气瓶的瓶口处粘连有易拉条,所述易拉条的末端伸出至所述空腔体的外部。所述空腔体的外部设有夹层,所述储气瓶设于所述夹层中,储气瓶的瓶口通过弹性密封圈密封连接有气体输送管,气体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空腔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气体输送管与空腔体的连接处通过弹性密封圈密封连接,且粘连于储气瓶的瓶口处的易拉条的末端伸出至夹层的外部。所述储气瓶固定于所述空腔体的内壁上,在位于储气瓶附近的空腔体的内壁上设有易拉条伸出缝,粘连于所述储气瓶的瓶口处的易拉条的末端通过易拉条伸出缝伸出至所述空腔体的外部,所述易拉条伸出缝处设有弹性密封圈。所述储气瓶中充有二氧化碳或氮气。所述空腔体的外部设有应急设备储物袋。所述空腔体为救生圈或救生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平时存放时呈平面状态,有效的减小了存放的体积且方便携带,在突发情况下通过拉动易拉条使储气罐中的气体即时充入空腔体中,达到救生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空腔体,2-夹层,3-储气瓶,4-气体输送管,5-易拉条,6-应急设备储物袋,7-易拉条伸出缝,8-弹性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0015]实施例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救生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一种一次性救生装置,包括密闭的空腔体1,空腔体I的外部设有夹层2,夹层2中设有充有二氧化碳,氮气等不可燃气体的储气瓶3,储气瓶3的瓶口通过弹性密封圈8密封连接有气体输送管4,气体输送管4的另一端与所述空腔体I的内部连通,气体输送管4与空腔体I的连接处通过弹性密封圈8密封连接,储气瓶3的瓶口处粘连有易拉条5,易拉条5的末端伸出至夹层2的外部。为应对空腔体I漏洞或破裂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在空腔体I的外部设有应急设备储物袋6,应急设备储物袋6内可储藏有救生夹、补洞塞等应急物件。空腔体I可做成救生圈或救生衣状。实施例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救生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一种一次性救生装置,包括密闭的空腔体I,它还包括充有二氧化碳,氮气等不可燃气体的储气瓶3,该储气瓶3固定于空腔体I的内壁上,位于储气瓶3附近的空腔体I上设有易拉条伸出缝7,粘连于储气瓶3的瓶口处的易拉条5的末端通过易拉条伸出缝7伸出至空腔体I的外部,易拉条伸出缝7处设有弹性密封圈8。使用者下水前可将本实用新型事先穿或带在身体上,当在水中遇到突发情况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粘连于储气瓶3的瓶口处的易拉条5快速拉出,此时,储气瓶中的气体会直接或通过气体输送管4充入到空腔体I中。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救生装置,包括密闭的空腔体(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充有不可燃气体的储气瓶(3),所述储气瓶(3)设于所述空腔体(I)的内部或外部,所述储气瓶(3)的瓶口处粘连有易拉条(5),所述易拉条(5)的末端伸出至所述空腔体(I)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体(I)的外部设有夹层,所述储气瓶(3 )设于所述夹层中,储气瓶(3 )的瓶口通过弹性密封圈(8 )密封连接有气体输送管(4),气体输送管(4)的另一端与所述空腔体(I)的内部连通,所述气体输送管(4)与空腔体(I)的连接处通过弹性密封圈(8)密封连接,且粘连于储气瓶(3)的瓶口处的易拉条(5)的末端伸出至夹层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瓶(3)固定于所述空腔体(I)的内壁上,在位于储气瓶(3)附近的空腔体(I)的内壁上设有易拉条伸出缝(7),粘连于所述储气瓶(3)的瓶口处的易拉条(5)的末端通过易拉条伸出缝(7)伸出至所述空腔体(I)的外部,所述易拉条伸出缝(7)处设有弹性密封圈(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瓶(3)中充有二氧化碳或氮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体(I)的外部设有应急设备储物袋(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体(I)为救生圈或救生衣。
专利摘要一种一次性救生装置,包括密闭的空腔体,它还包括充有不可燃气体的储气瓶,所述储气瓶设于所述空腔体的内部或外部,所述储气瓶的瓶口处粘连有易拉条,所述易拉条的末端伸出至所述空腔体的外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平时存放时呈平面状态,有效的减小了存放的体积且方便携带,在突发情况下通过拉动易拉条,使储气罐中的气体即时充入空腔体中,达到救生的目的。
文档编号B63C9/18GK203064188SQ20132004367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8日
发明者杨道春 申请人:杨道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