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船舶搭设脚手架的辅助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8587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船舶搭设脚手架的辅助治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公开涉及船舶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船舶搭设脚手架的辅助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船舶的各层甲板距离地面的高度都很高,特别是大型的船舶,一般的高度都超过了人员直接作业的范围。例如,货舱的高度通常可达到几十米。

如果甲板的下方需要进行修补(修改结构或补涂油漆破损等),此时,就需要架设相应的作业平台,供人员到达相应位置开展作业。现有做法为从地面开始一层层搭设脚手架到达相应的施工位置,不仅浪费器材及工时,而且成本高昂。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一种用于船舶搭设脚手架的辅助治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用于船舶搭设脚手架的辅助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治具主体1;

所述治具主体1呈四棱锥框架结构,在所述治具主体1由4条侧棱交汇的顶点处固定设置有吊环11,在所述治具主体1底面的4个顶点处,沿所述底面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延长支杆12,且每个所述延长支杆12上均套装有第一轴承13。

优选,所述辅助治具还包括2个翻转限位装置2;

且每个所述翻转限位装置2均包括套筒21、紧固螺栓22以及L形连杆23;

其中,所述套筒21的侧壁上开设有螺孔;

所述紧固螺栓22螺纹安装于所述套筒21的螺孔内;

所述L形连杆23包括第一连杆231和第二连杆232,其中,所述第一连杆231的一端与所述套筒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23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32的另一端套装有第二轴承24;

2个所述翻转限位装置2均分别通过所述套筒21活动套装于所述治具主体1的底面长度方向的底边上,且每个所述翻转限位装置2中的第二连杆232匀分别与所述治具主体1的底面长度方向的底边平行。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连杆231和所述第二连杆232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船舶搭设脚手架的辅助治具,其包括呈四棱锥框架结构的治具主体,且在治具主体底面的4个顶点处均分别设置有延长杆,在延长杆上设置有第一轴承,在由4条侧棱交汇形成的顶点处设置有吊环;使用该辅助治具进行脚手架搭设时,可将该治具主体具有第一轴承的两端分别搭接在船舶甲板下方的T形结构内侧沿上,通过该T形结构作为治具主体的支撑,在治具主体的吊环上悬挂铁链,脚手架及脚手架工作平台通过铁链悬挂于甲板下方,如果甲板下方需要进行修补时,作业人员就可以直接站在悬挂于辅助治具下方的脚手架工作平台上进行工作。此外,由于治具主体与T形结构之间是通过第一轴承搭接的,因此,该治具主体可沿着T形结构进行移动,到达作业的目的地。

综上所述,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治具,可实现在船舶中搭设悬挂式脚手架,即在船舶甲板的下方进行直接搭设,无需再从地面开始一层层的搭设,不仅节约器材,节约工时,而且还降低了脚手架搭设的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船舶搭设脚手架的辅助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船舶搭设脚手架的辅助治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参见图1、图2为一种用于船舶搭设脚手架的辅助治具,该辅助治具包括:治具主体1,该治具主体1呈四棱锥框架结构,在治具主体1由4条侧棱14交汇的顶点处固定设置有吊环11,该吊环11为倒置的U形结构,在治具主体1底面的4个顶点处,沿底面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延长支杆12,优选该延长支杆与治具主体底面的对应底边为一体式结构,且每个延长支杆12上均套装有第一轴承13。

该治具主体1的四棱锥框架结构中对应的四个侧面均为稳固的三角形结构,因此可大大提高治具主体的牢固程度以及承重能力。

目前,船舶甲板下方的两侧均平行设置有倒置的T形结构,该T形结构的上端与甲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用上述辅助治具进行脚手架搭设时,只需将延长支杆上的第一轴承分别搭接在甲板下方两侧平行设置的T形结构的内侧沿上方,以该T形结构作为治具主体的整体支撑,在吊环上悬挂铁链,脚手架及脚手架工作平台通过铁链悬挂于甲板下方,如果甲板下方需要进行修补时,作业人员就可以直接站在悬挂于辅助治具下方的脚手架工作平台上进行工作。由于治具主体与T形结构之间是通过第一轴承搭接的,因此,该治具主体可沿着T形结构进行移动,到达作业的目的地,完成甲板各位置的修补工作。

为了防止该辅助治具在作业时,发生翻转,给位于脚手架平台上的作业人员带来安全隐患,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参见图1、图2,在辅助治具中还设置了2个翻转限位装置2,其中,每个翻转限位装置2均包括套筒21、紧固螺栓22以及L形连杆23,在套筒21的侧壁上开设有螺孔,紧固螺栓22螺纹安装于套筒21的螺孔内,L形连杆23包括第一连杆231和第二连杆232,其中,第一连杆231的一端与套筒21固定连接,第一连杆23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232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杆232的另一端套装有第二轴承24;2个翻转限位装置2均分别通过套筒21活动套装于治具主体1的底面长度方向的底边上,且每个翻转限位装置2中的第二连杆232匀分别与治具主体1的底面长度方向的底边平行。

当增设该翻转限位装置后,使用该辅助治具时,首先需要分别将2个翻转限位装置中的紧固螺栓分别调松,将2个套筒分别沿着治具主体的底边向中部滑动,将2个翻转限位装置均调整到治具主体底面的中部,然后将治具主体延长支杆上的第一轴承分别搭接在甲板下方两侧平行设置的T形结构的内侧沿上方后,再将2个套筒分别沿着治具主体的底边向两端滑动,直至2个翻转限位装置中的第二轴承分别与甲板下方两侧平行设置的T形结构的内侧沿的下表面相接,最后将2个翻转限位装置中的紧固螺栓旋紧,使2个翻转限位装置的位置固定,此时,该辅助治具的两端相当于分别夹持在T形结构的内侧沿上,能够有效防止辅助治具在作业时发生翻转,提高作业的安全系数。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第一连杆231和第二连杆232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撰写,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