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垃圾清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3767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水面垃圾清理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设备。



背景技术:

河流、湖泊等水域上的漂浮垃圾是环境保护过程中较难治理的问题之一,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进行治理。现有的治理设备和清理方式主要是通过在船体上安装传动清理装置和打捞船进行人工打捞来实现漂浮垃圾的收集清理。

在漂浮垃圾分布密度和分布面积较大或漂浮垃圾分布密度较疏散而分布面积较大的情况下,上述的两种主要清理设备都需要以来回往返的方式进行搜寻式的清理,这种清理方式清理效率较低,单位时间内清理面积较小。安装了传动清理装置的清理船船体较为笨重,投入资金较大,而且耗油,发动机排放的尾气易造成二次污染。而人工打捞船的清理效率相比安装了传动清理装置的清理船更为低下,且人工成本较高,在清理过程中耗费的时间较长,人体工作强度较高,不能前往危险、偏远的水域进行漂浮垃圾的清理。总的来说,目前这两种主要的清理设备其清理方式为搜寻式清理,耗费人力物力和资金,而且清理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治理设备和清理方式进行进一步开发,以避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省时、省力、省资金、效率高且易操作的的水面垃圾清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设备,所述水面垃圾清理设备包括装载船、与所述装载船活动连接的沉水控制杆以及垃圾收集器,所述垃圾收集器包括固设于所述沉水控制杆上的底座、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围合形成收容空间的侧壁、固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第一过滤网、贯穿所述底座的通孔及设于所述通孔内的轴流泵,所述轴流泵将所述通孔划分为分别与所述轴流泵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面垃圾清理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具有一开口的储水仓及固设于所述储水仓内并与所述开口连通的双向离心泵,所述储水仓通过所述开口和所述双向离心泵与外界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面垃圾清理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收容空间的尺寸自所述底座向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面垃圾清理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呈漏斗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面垃圾清理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和所述侧壁均由铝镁合金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面垃圾清理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垃圾收集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底部的陆地车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面垃圾清理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网包括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与所述收容空间的形状相匹配的网体及自所述网体向外延伸形成并固设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座一端的固定部,所述底座上设有多个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所述网体固定连接以防止所述网体相对所述底座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面垃圾清理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网还包括设于所述网体底部中间且呈圆柱形设置的防堵挡网。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面垃圾清理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垃圾收集器还包括固设于所述底座以覆盖所述进水口并与所述网体之间形成高度差的第二过滤网,且所述第二过滤网的目数大于所述网体的目数。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面垃圾清理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网及所述第二过滤网均由金属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面垃圾清理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所述轴流泵的作用下,所述垃圾收集器周围的水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过滤网、所述进水口及所述出水口,会在所述垃圾收集器周围形成水漩涡,在漩涡的吸附作用下,周围的漂浮垃圾随着水流进入所述第一过滤网内,并被截留在所述第一过滤网内,从而达到收集清理漂浮垃圾的目的,不仅省时,省力,省资金,而且效率高,易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面垃圾清理设备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水面垃圾清理设备中垃圾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垃圾收集器的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垃圾收集器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面垃圾清理设备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水面垃圾清理设备100包括装载船1、与所述装载船1活动连接的沉水控制杆2以及固设于所述沉水控制杆2上的垃圾收集器3。所述装载船1用于将所述垃圾收集器3放入所要清理的污染水域。

请请结合参阅图2至图4,所述垃圾收集器3包括固设于所述沉水控制杆2上的底座32、设于所述底座32并与所述底座32围合形成收容空间3A的侧壁33、固设于所述收容空间3A内的第一过滤网34、贯穿所述底座32的通孔35及设于所述通孔35内的轴流泵36,所述轴流泵36将所述通孔35划分为分别与所述轴流泵36连通的进水口351和出水口353。其中,所述进水口351与所述收容空间3A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流泵36和所述出水口35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进水口351通过三通管分别与两所述轴流泵36连通,所述轴流泵36和所述出水口353一一对应连通。

优选的,所述底座32和所述侧壁33均由铝镁合金制成。通过将所述底座32和所述侧壁33设置成由铝镁合金制成,不仅可以保证所述垃圾收集器3的强度,而且可以降低所述垃圾收集器3的重量。

优选的,所述收容空间3A的尺寸自所述底座32向远离所述底座32的方向逐渐增大。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351呈漏斗形。

所述底座32包括具有一开口32A的储水仓321及固设于所述储水仓321内并与所述开口32A连通的双向离心泵323,所述储水仓321通过所述开口32A和所述双向离心泵323与外界连通。

所述第一过滤网34包括位于所述收容空间3A内并与所述收容空间3A的形状相匹配的网体341及自所述网体341向外延伸形成并固设于所述侧壁33远离所述底座32一端的固定部34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沉水控制杆2的顶端高于所述固定部343约150毫米。

为了防止所述网体341相对所述底座32移动,所述底座32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网体341固定连接的橡胶垫325。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网34还包括设于所述网体341底部中间且呈圆柱形设置的防堵挡网345。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垃圾收集器3还包括固设于所述底座32以覆盖所述进水口351并与所述网体341之间形成高度差的第二过滤网38,且所述第二过滤网38的目数大于所述网体341的目数。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网34及所述第二过滤网38均由金属制成。

优选的,所述垃圾收集器3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32底部的陆地车轮39。通过设置所述陆地车轮39可以便于所述垃圾收集器3在相对固定的物体表面上的移动,例如,所述相对固定的物体表面可以为地面。

所述水面垃圾清理设备100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所述装载船1将所述垃圾收集器3放入所要清理的污染水域,此时,由于所述垃圾收集器3的自身重力,所述开口32A会没入水面下;

进而启动所述双向离心泵323将所述垃圾收集器3外部的水抽入所述储水舱321进行储存,随着所述双向离心泵323将所述垃圾收集器3外部的水不断的抽入所述储水舱321,在重力的作用下,所述垃圾收集器3会渐渐的下沉。

当所述第一过滤网34的所述固定部343没入水面一定深度时,关闭所述双向离心泵323,水流流入所述收容空间3A内,并依此通过所述网体341和第二过滤网38,之后再流入所述进水口351。优选的,没入水面的深度约为5毫米。

进而开启所述轴流泵36以将流入所述进水口351的水从所述出水口353排出,随着所述垃圾收集器3周围的水不断的流入所述进水口351并由所述轴流泵36所述出水口353排出,会在所述垃圾收集器3周围形成水漩涡,在漩涡的吸附作用下,周围的漂浮垃圾随着水流进入所述网体341内,由于所述网体341的过滤作用,漂浮垃圾被截留在所述网体341内,从而可以防止漂浮垃圾堵塞所述进水口351。

当所述第一过滤网34内的垃圾收集满后或水面清理完毕后,启动所述双向离心泵323将所述储水舱321内的水排出,随着所述储水舱321的储水逐渐减少,在浮力的作用下所述垃圾收集器3逐渐上浮,且当上浮至所述第一过滤网34的所述固定部343浮出水面时,关闭所述轴流泵36,进而当所述垃圾收集器3上浮至正常位置后,关闭所述双向离心泵323。

在上述过程中,由于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设置所述防堵挡网345或/和所述第二过滤网38,可以加强过滤作用;同时,随着垃圾收集量增多和垃圾的叠加作用,当漂浮垃圾经叠加后高于所述防堵挡网345时,漂浮垃圾可进入所述防堵挡网345中心内,此时所述第一过滤网34的垃圾收集体积得到充分的利用。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将所述收容空间3A的尺寸设置成自所述底座32向远离所述底座32的方向逐渐增大,或/和,将所述进水口351设置呈漏斗形,可以更进一步漩涡效果;同时还可以在所述第一过滤网34内的垃圾量过多、质量增加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减少所述储水舱321内的储水量以增加所述垃圾收集器3的浮力来达到所述第一过滤网34的所述固定部343没入水面一定深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面垃圾清理设备10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所述轴流泵36的作用下,所述垃圾收集器3周围的水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过滤网34、所述进水口351及所述出水口353,会在所述垃圾收集器3周围形成水漩涡,在漩涡的吸附作用下,周围的漂浮垃圾随着水流进入所述第一过滤网34内,并被截留在所述第一过滤网34内,从而达到收集清理漂浮垃圾的目的,不仅省时,省力,省资金,而且效率高,易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