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2910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驾驶飞行器领域,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改进的多用途柔性 冲压翼伞无人机。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无人机机翼均为固定机翼,这种无人机造价昂贵、相对载荷小、维护使用复 杂,需要大量的配套设施,并且要对操作人员进行长时间的专业培训,因此,传统的无人机 一般用于高空军事侦察等特殊用途。[0003]为了适应多方面的需求,人们研究制造了各种各样的飞行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 降兵研究所的实用新型专利ZL 93202125.5 (授权公告号CN 2204774Y)公开了一种动力 飞行柔性冲压翼伞,该动力飞行柔性冲压翼伞用于飞行表演、广告宣传、边防巡逻和娱乐飞 行,这种飞行器虽然用柔性冲压翼伞取代了固定机翼,但并不是无人机。[0004]在传统无人机的基础上,结合冲压翼伞结构,出现了遥控动力柔性冲压翼伞,这是 一种无人飞行器,与传统的固定翼无人机相比,具有重量轻、造价低、库存方便等优点。它可 以从地面由车辆拖拽起飞,对起飞场地和着陆场地要求低;也可以从空中投放,在复合式运 输系统中完成重要任务;此外还可用于勘测和侦查地面形势,进行空中大气污染采样以及 火山监测等。但是,这种遥控动力柔性冲压翼伞的飞行距离短,并且只能在可视范围内飞 行,也就是说,虽然做到了无人驾驶,但与真正意义上的无人机相比,功能上还存在极大的 差距。[0005]因此,目前迫切需要有一种安全可靠、容易操纵、成本低廉、通过遥控和自主导航 能使飞行距离长达200千米的柔性冲压翼伞多用途无人机。实用新型内容[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引入传统飞艇的特点,采用高 新的飞行控制技术,提供一种全新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能实现多种任务载荷下 的自主导航飞行,飞行距离达200千米,可采用地面牵引发射和飞机空投发射两种发射方 式,具有安全可靠、容易操纵、成本低等优点。[0007]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8]一种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柔性冲压翼伞、舱体、螺 旋桨和滑撬式起落架;[0009]柔性冲压翼伞的下部通过伞绳连接舱体;[0010]舱体内部安装有控制机构、模块化任务舱和发动机;[0011 ] 螺旋桨安装在舱体的尾部;[0012]滑橇式起落架安装在舱体下部;[0013]模块化任务舱中搭载完成不同用途所需要的设备;[0014]控制机构包括GPS导航系统,其根据预先设定的目标位置参数和定位参数,引导无人机自主飞行并降落在目标区;[0015]控制机构还包括接收在目标区安置的超高频无线电信标发出的无线电信号自主 进行寻的飞行的电子设备;[0016]控制机构还包括接收地面遥控系统发出的无线电信号操纵降落伞绳以控制飞行 的驱动电路和伺服机构。[0017]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可以通过地面发射装置发射,[0018]地面发射装置主要包括牵引车、发射固定底座、螺旋桨护框、收紧绞盘、收紧带和 发射脱离机构;[0019]发射固定底座设于牵引车上;待发射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置于发射固定 底座上,并通过收紧带与收紧绞盘连接;螺旋桨护框设在发射底座的前端;发射脱离机构 设于固定底座中部,位于待发射无人机下方。[0020]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也可以通过安装在飞机上的空投装置 发射。[0021]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设有地面遥控系统,其控制该柔性冲压 翼伞无人机飞行到预定高度后,按照预定航线飞行至任务目标坐标点,在任务目标点盘旋 并完成任务后,按照预定路线返回到目的地空域,并判断高度信息以及着陆场风向信息,采 用雀降的方式实现定点降落。[0022]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导航系统有三种通过GPS导航系统自主 飞行并降落在目标区;或者在目标区安置超高频无线电信标,通过获取无线电信号实施自 主寻的飞行;也可以随时切换为地面人员手动控制模式,通过电子伺服系统操纵降落伞绳 来控制其飞行方向,最终实现精确着陆。[0023]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模块化任务舱舱位于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舱体内部, 可携带组合燃料箱,货箱或固定电子物品,在全封闭飞行器中保证有效荷载量自身持久力 的简单平衡。[0024]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采用冲压式柔性冲 压翼伞作为升力体,以螺旋桨进行驱动,在柔性冲压翼伞下部,通过伞绳连接悬挂舱体,舱 体上安装有柔性冲压翼伞操纵机构、发动机和螺旋桨等。[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26]1.通过引入传统飞艇的特点和采用遥控自主导航等高新飞行控制技术,使系统安全可靠;[0027]2.飞行高度从十几米到几千米,飞行距离可达200千米,并且具有发射方式多样、 巡航时间长、飞行范围广、体积小、重量轻、使用便捷、用途多种多样等优点;[0028]3.使用领域广泛,包括多任务载荷搭载、实时通信中继、紧急空投物资、持续战场 检测、搜索与救援、电子战、自然灾害预防与处理、科学勘查、公安边防等。[0029]4.结构简单、操作控制容易,载荷量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空中平台和物品投送平 台。


[003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在车载状态下的斜视图。[003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003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与地面牵引发射装 置的连接示意图。[003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地面发射升空示意 图。[003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空投发射示意图。[0035]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的控制系统框图。[0036]图中1_柔性冲压翼伞,2-舱体,3-牵引车,4-螺旋桨护框,5-发射固定底座, 6-收紧绞盘,7-收紧带,8-发射脱离机构,9-1-横杆,9-2-连接杆,10-伞绳,11-发动机, 12-螺旋桨,13-控制机构,14-模块化任务舱、15-滑撬式起落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003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在车载状态下的斜 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参看图1 和图2,本实施例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包括柔性冲压翼伞1、舱体2、螺旋桨12和 滑撬式起落架15 ;柔性冲压翼伞I的下部通过伞绳10连接舱体2 ;舱体2内部安装有控制 机构13、模块化任务舱14和发动机11 ;螺旋桨12安装在舱体2的尾部;滑橇式起落架15 安装在舱体2下部;模块化任务舱14中搭载完成不同用途所需要的设备;控制机构13包 括=GPS导航系统,其根据预先设定的目标位置参数和定位参数,引导无人机自主飞行并降 落在目标区;控制机构13还包括接收在目标区安置的超高频无线电信标发出的无线电信 号自主进行寻的飞行的电子设备;控制机构13还包括接收地面遥控系统发出的无线电信 号操纵降落伞绳以控制飞行的驱动电路和伺服机构。[0039]本实施例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通过地面发射装置发射。[004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与地面牵引发射装 置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地面发射升 空示意图。参看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地面发射装置主要包括牵引车3、发射固定底 座5、螺旋桨护框4、收紧绞盘6、收紧带7和发射脱离机构8 ;发射固定底座5设于牵引车3 上;待发射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置于发射固定底座5上,并通过收紧带7与收紧绞 盘6连接;螺旋桨护框4设在发射底座5的前端;发射脱离机构8设于固定底座5中部,位 于待发射无人机下方。[0041]更具体地说,本实施例的地面发射采用地面牵引车3牵引发射,在牵引车3上设有 呈框架结构的发射固定底座5,首先进行柔翼多用途无人机的组装,即,在舱体2上安装柔 性冲压翼伞1、螺旋桨12和滑橇式起落架15,然后将该柔翼无人机置于发射固定底座5上; 柔翼无人机的舱体2通过收紧带7与收紧绞盘6连接,收紧绞盘6固定在牵引车3上;在 发射底座5的前端设有螺旋桨护框4,用于防护伞绳10与螺旋桨12缠绕,螺旋桨护框4的 下边缘与防护锁紧机构固定连接,防护锁紧机构的另一端与发射底座5连接;具体连接方 式如下防护锁紧机构包括连接杆9-2和与发射底座5连接的横杆9-1,横杆9-1上设有卡口,连接杆9-2的一端与横杆9-1铰接,连接杆9-2的另一端与螺旋桨护框4固定连接,连 杆9-2上设有与横杆9-1上的卡口相适配的卡销;当连接杆9-2的卡销插入横杆9-1上的 卡口时,螺旋桨护框4与舱体2垂直,当连接杆9-2的卡销与横杆9-1上的孔处于分开状态 时,螺旋桨护框4与无人机飞行体2平行;所述的收紧带7通过发射脱离机构8与舱体2连接。[0042]以下叙述本实施例的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地面发射升空的过程牵引车3启动滑 跑,柔性冲压翼伞I受空气升力而升空,当柔性冲压翼伞I上升到牵引车3正上方的空中之 后,将防护锁紧机构解锁,螺旋桨护框4放倒至水平位置;在牵引车3加速滑跑到预定速度 之后,拔出发射脱离机构8的插销,柔性冲压无人机与发射底座5完全脱开,发射升空。[0043]本实施例明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采用冲压式柔性冲压翼伞I作为升力 体,以螺旋桨12驱动。在柔性冲压翼伞I下部,通过伞绳10连接悬挂舱体2,舱体2上安装 有柔性冲压翼伞I的操纵机构、发动机11及螺旋桨12等。[0044]本实施例的模块化任务舱14位于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舱体2的内部,携带组合燃 料箱,货箱或固定电子器件,在全封闭飞行器中保证有效荷载量自身持久力的简单平衡。[0045]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的控制系统框图。如 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设有地面遥控系统,其控制该柔性冲压 翼伞无人机飞行到预定高度后,按照预定航线飞行至任务目标坐标点,在任务目标点盘旋 并完成任务后,按照预定路线返回到目的地空域,并判断高度信息以及着陆场风向信息,采 用雀降的方式实现定点降落。[0046]本实施例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的控制系统由导航系统、遥控系统及控制 机构13三部分组成,各部分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控制电路及硬件系统刚性连接固定于机 载控制机构13内,机载控制机构13外还设有操纵伞绳3的出口及GPS天线;控制终端为一 台六通道Futaba遥控器和地面工作站。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的导航系统分为三种导航方 式通过GPS导航系统自主飞行并降落在目标区;或者在目标区安置超高频无线电信标,通 过获取无线电信号实施自主寻的飞行;也可以随时切换为地面人员手动控制模式,通过电 子伺服系统操纵伞绳10来控制其飞行方向,最终实现精确着陆。控制终端的六通道Futaba 遥控器中,四个通道分别控制柔性冲压翼伞左操纵绳、柔性冲压翼伞右操纵绳、油门和熄 火,其余两个通道用来控制与任务设备有关的操作。控制机构13采用模糊控制的原理,通 过获得的偏航角度,设定合理的控制率。操纵伞绳10对柔性冲压翼伞I进行调整。另外, 采用绞盘结构,利用直流电动机构、大功率控制器件、高效能源供应,满足对柔性冲压翼伞 无人机的操纵要求。在高度控制方面,则根据柔性冲压翼伞的操纵特点,采用调节油门的方 式来控制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当高度超出预定高度范围的时候,通过开大或 减小油门来升高或者减低高度。[0047]本实施例的滑撬式起落架15具有较强的缓冲性能,能够完全吸收对柔性冲压翼 伞无人机产生的冲击,因此可以实现无人机安全回收。[0048]在降落时,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所需要的降落场地面积较 小,大致与普通直升机所需场地相当,因此可选择的降落地点多范围大、更加安全可靠。[004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空投发射示意图。不言而喻,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参照图5和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内容实施空投发射。
权利要求1.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柔性冲压翼伞(I)、舱体(2)、 螺旋桨(12)和滑撬式起落架(15);柔性冲压翼伞(I)的下部通过伞绳(10)连接舱体(2);舱体(2)内部安装有控制机构(13)、模块化任务舱(14)和发动机(11);螺旋桨(12 )安装在舱体(2 )的尾部;滑橇式起落架(15)安装在舱体(2)下部;模块化任务舱(14)中搭载完成不同用途所需要的设备;控制机构(13)包括GPS导航系统,其根据预先设定的目标位置参数和定位参数,引导无人机自主飞行并降落在目标区;控制机构(13)还包括接收在目标区安置的超高频无线电信标发出的无线电信号自主进行寻的飞行的电子设备;控制机构(13)还包括接收地面遥控系统发出的无线电信号操纵降落伞绳以控制飞行的驱动电路和伺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该无人机通过地面发射装置发射,地面发射装置主要包括牵引车(3)、发射固定底座(5)、螺旋桨护框(4)、收紧绞盘(6)、收紧带(7)和发射脱离机构(8);发射固定底座(5)设于牵引车(3)上;待发射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置于发射固定底座(5)上,并通过收紧带(7)与收紧绞盘(6)连接;螺旋桨护框(4)设在发射底座(5) 的前端;发射脱离机构(8)设于固定底座(5)中部,位于待发射无人机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该无人机通过安装在飞机上的空投装置发射。
4.根据权利要求1 3所述的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设有地面遥控系统,其控制该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飞行到预定高度后,按照预定航线飞行至任务目标坐标点,在任务目标点盘旋并完成任务后,按照预定路线返回到目的地空域,并判断高度信息以及着陆场风向信息,采用雀降的方式实现定点降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主要包括柔性冲压翼伞(1)、舱体(2)、螺旋桨(12)和滑撬式起落架(15);柔性冲压翼伞(1)的下部通过伞绳(10)连接舱体(2);舱体(2)内部安装有控制机构(13)、模块化任务舱(14)和发动机(11);螺旋桨(12)安装在舱体(2)的尾部;滑橇式起落架(15)安装在舱体(2)下部;模块化任务舱中搭载完成不同用途所需要的设备;该多用途柔性冲压翼伞无人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安全可靠,发射方式多样,巡航时间长,飞行范围广,体积小重量轻,使用便捷,使用领域广泛,是一种理想的无人驾驶飞行器。
文档编号B64C31/036GK202879795SQ20122056596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郭海军, 陈勇, 贺应平, 马启明, 田入东, 祝远程, 薛富利, 李琦, 余刚 申请人:襄阳宏伟航空器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