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降落的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9330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降落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起飞后,再降落,为了避免受到损伤,需要操作人员进行比较精确的操作,费时费力,效果也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降落的无人机,可达到自动准确降落的有益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降落的无人机,包括主螺旋桨、控制器、从螺旋桨、光线接收器、光线发射器、降落装置、相机、支撑架、电机二、机体、电池和电机一,

所述机体的两侧对称设有从螺旋桨和电机二,所述从螺旋桨和所述电机二均为驱动连接;所述机体的顶端设有主螺旋桨和电机一,所述主螺旋桨和所述电机一均为驱动连接;所述机体的底端外表面中心固定设有相机;所述机体的底端外表面对称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相机之间均设有光线接收器。

作为优选,所述机体内部设有电池和控制器。

作为优选,所述降落装置的顶端表面设有光线发射器,所述光线发射器的数量及之间的距离与光线接收器相对应;所述降落装置的顶端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及之间的距离与支撑架和相机相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光线接收器、光线发射器、相机、电机二和电机一均与电池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光线接收器、光线发射器、相机、电机二和电机一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达到自动准确降落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螺旋桨,2-控制器,3-从螺旋桨,4-光线接收器,5-光线发射器,6-降落装置,7-相机,8-支撑架,9-电机二,10-机体,11-电池,12-电机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于降落的无人机,如图所示,其包括主螺旋桨1、控制器2、从螺旋桨3、光线接收器4、光线发射器5、降落装置6、相机7、支撑架8、电机二9、机体10、电池11和电机一12,

机体10的两侧对称设有从螺旋桨3和电机二9,从螺旋桨3和电机二9均为驱动连接;机体10的顶端设有主螺旋桨1和电机一12,主螺旋桨1和电机一12均为驱动连接;机体10的底端外表面中心固定设有相机7;机体10的底端外表面对称设有支撑架8;支撑架8与相机7之间均设有光线接收器4。

本实施例中,机体10内部设有电池11和控制器2。

本实施例中,降落装置6的顶端表面设有光线发射器5,光线发射器5的数量及之间的距离与光线接收器4相对应;降落装置6的顶端设有多个凹槽,凹槽的数量及之间的距离与支撑架8和相机7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2、光线接收器4、光线发射器5、相机7、电机二9和电机一12均与电池11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光线接收器4、光线发射器5、相机7、电机二9和电机一12均与控制器2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2为ATmega16型单片机控制器。

本实施例中,光线发射器5可发射闪烁不同颜色的光线。

本实施例中,相机7将拍摄到的光线发射器5发射的闪烁不同颜色的光线信息传递给控制器2,机体10降低高度靠近降落装置6,光线接收器4根据接收到的光线发射器5发射的光线信息,校准支撑架8、相机7与降落装置6的凹槽位置,实现自动准确降落。

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凡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或者对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