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登机桥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924765阅读:来源:国知局
和图12所示通过铰链35支撑其后端。
[0079]在这里,外隧道步行板32可以具有相当于外隧道30的长度。另外,分别通过导向滚轴14和铰链35支撑外隧道步行板32的两端,因此,外隧道步行板32的中间部分可能会发生下垂。
[0080]也就是说,外隧道步行板32具有长的两端支撑梁的形状并因此在中部可能会出现较大的下垂。
[0081]因此,可变支撑部件34支撑外隧道步行板32的中部以抑制外隧道步行板32的下垂。因此,能够平稳地支撑外隧道步行板32。因此,乘客能够更安全方便地在行走在外隧道步行板32上。
[0082]也就是说,可变支撑部件34能够分散外隧道步行板32的负荷并进一步地提高外隧道步行板32的刚性。
[0083]在这里,如果可变支撑组件34设置在外隧道30的底板31上,当可变支撑组件34损坏时,可以只分解内隧道30的底板31,并进行替换或修复。因此,本发明的移动登机桥易维修。
[0084]在这里,可变支撑组件34可以通过向下驱动解除对外隧道步行板32的支撑。
[0085]另外,当外隧道20向前移动以收缩时,可变支撑组件34可以向下移动以避免与内隧道10的外围发生冲突。
[0086]在本发明的移动登机桥中,如果外隧道30向前移动,则外隧道步行板32会插入内隧道步行板12和内隧道10的底板11之间的空间中且内隧道10的底板11会插入外隧道步行板32和外隧道30的底板31之间的空间中。
[0087]因此,当外隧道30向前移动时,有必要避免支撑外隧道步行板32的下表面的可变支撑部件34和内隧道10的外围之间发生冲突。
[0088]换言之,本发明的移动登机桥具有,如果外隧道30向前移动,则内隧道10会插入外隧道30中,并因此外隧道步行板32也会插入内隧道10中的结构。根据外隧道30的移动距离,内隧道10的底板11和可变支撑部件34之间有发生冲突的风险。
[0089]因此,当外隧道30向前移动时,在外隧道30的底板31上提供的可变支撑部件34可以向下移动以避免与内隧道10的底板11发生冲突。如果没有与内隧道10的底板11发生冲突的风险,则可变支撑部件34可重新向上移动以支撑外隧道步行板32的下表面。
[0090]也就是说,由于可变支撑部件34能够进行上下驱动,所以可变支撑部件34能够随着外隧道30的移动支撑外隧道步行板32而不与内隧道10发生冲突。
[0091]在这里,可变支撑部件34可向上移动直到可变支撑部件34的上端与外隧道步行板32的下表面接触并因此能够支撑外隧道步行板32。另外,可变支撑部件34可向下移动直到可变支撑部件34的上端位于外隧道30的底板31的上表面的下面并因此解除对外隧道步行板32的支撑。
[0092]可变支撑部件34可以向下移动直到其位于外隧道30的底板31的上表面的下面,因为外隧道30的底板31的上表面是与内隧道10的底板11有发生冲突风险的位置极限。
[0093]因此,能够完全阻断可变支撑部件34和内隧道10的底板11发生冲突。
[0094]作为示例,可变支撑部件34可以包括螺旋千斤顶。
[0095]在这里,例如,可以将螺旋千斤顶的下部固定至外隧道30的底板31,并且可以在螺旋千斤顶的上部提供能够与外隧道步行板32的下表面接触的支撑板。另外,可以通过马达驱动螺旋千斤顶。
[0096]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螺旋千斤顶。可以以各种方式改进,如使用由马达运转的直接驱动缸,由液压或气压运转的液压和气动缸。
[0097]可以在外隧道30的底板31上沿长度方向(即前向和后向两个方向)配置多个可变支撑部件34。
[0098]在外隧道30从内隧道10最大限度地退出的情况下,即在最大限度伸长移动登机桥的长度的情况下,外隧道步行板32如上所述具有长的两端支撑梁的形状并因此在中部很可能发生较大的下垂。
[0099]因此,沿外隧道30的底板31的长度方向相隔配置多个可变支撑部件34,并因此能够更均匀地分散外隧道步行板32的负荷而且还能够确保外隧道步行板32的高刚性。
[0100]作为示例,可以根据外隧道30的总长度每二到五个点提供一个或两个可变支撑部件34。
[0101]在这里,如果在一个点处提供两个或更多个可变支撑部件34,则可以通过直接连接各可变支撑部件34的轴或使用锥齿轮由单个马达同时运转可变支撑部件34,或通过在各可变支撑部件34中提供马达而单独运转。
[0102]另外,如图2和图11所示,可以在外隧道30的底板31的宽度方向相对于外隧道30的底板31的宽度中心对称地提供多个可变支撑部件34。
[0103]因此,可变支撑部件34能够在宽度方向对称地支撑外隧道步行板32。因此,可变支撑部件34能够更均匀地分散外隧道步行板32的负荷而且还平稳地支撑外隧道步行板32。
[0104]同时,当外隧道30向前移动时,各可变支撑组件34可以向下移动。另外,当外隧道30向后移动时,各可变支撑组件34可以向上移动。
[0105]如上所述,如果缩短移动登机桥的长度,各可变支撑组件34可以向下移动以避免与内隧道10的底板11发生冲突。如果伸长移动登机桥的长度,各可变支撑组件34可以向上移动以支撑外隧道步行板32。
[0106]在这里,当外隧道30向前移动以收缩时,如果各可变支撑组件34位于离内隧道10的后端预定工作距离内,其可以向下移动。
[0107]如果外隧道30向缩短移动登机桥的长度的方向移动,多个可变支撑组件34可以或可以不置于根据外隧道30的移动距离与内隧道10的底板11有发生冲突的位置。
[0108]由于如果各可变支撑组件34位于离内隧道10的后端预定工作距离内,则使其向下移动,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多个可变支撑组件34向下移动,而根据外隧道30的移动距离,可仅使与内隧道10的底板11有发生冲突的位置处的可变支承部件34向下移动,可使其他可变支撑部件34以上升的状态继续支撑外隧道步行板32。
[0109]也就是说,多个可变支撑部件34可以配置成根据外隧道30的移动距离依次松开支撑并向下移动至外隧道30的底板31的可变的形式。
[0110]在这里,预定工作距离指的是充分确保在与内隧道10的后端发生冲突之前能够使可变支撑组件34向下移动的距离。
[0111]本发明的移动登机桥可以包括可变支撑组件驱动传感器(未示出),其被配置以检测可变支撑组件34在预定工作距离内。
[0112]作为示例,可以将可变支撑组件驱动传感器提供在外隧道步行板32和外隧道30的底板31之间以检测内隧道10的后端。
[0113]作为示例,可以通过并联连接用于测量距离的马蹄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来形成可变支撑组件驱动传感器。
[0114]另外,本发明的移动登机桥可以包括移动终止传感器(未示出),其被配置以检测可变支撑部件34位于离内隧道10的后端预定安全距离内然后阻止外隧道30的移动。
[0115]因此,能够避免在可变支撑部件34中与内隧道10的底板11的发生冲突。因此,能够抑制对可变支撑部件34的损伤。
[0116]作为示例,移动终止传感器可以是光电传感器。
[0117]在这里,预定安全距离可以比预定工作距离短。
[0118]如果由于故障等可变支撑部件34位于预定工作距离内而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