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安全迫降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3937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机安全迫降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机安全迫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航空业发展高速增长。航空业与人们的工作生活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空难事故的持续高发,而众多的空难事故是由于飞机起落架不能正常工作造成的,目前只能采取迫降,而迫降是依靠技术加运气的危险博弈,成功率非常低,从而给乘客的生命造成重大威胁。而目前迫降采取的主要措施无非是在机场跑道上喷洒泡沫,以减缓飞机着落时对地面的撞击力和滑行时与地面之间的强烈摩擦。此类方法一是应急准备时间较长,二是技术上并不可靠,因此,不能根本提高迫降的安全水平。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飞机安全迫降装置,该装置采用迫降车形式随时在机场待命,可适应各种不同机型的飞机安全迫降,既能保证乘客的人身安全,也能确保客机完好无损。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飞机安全迫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由上而下的承接层、联动层和动力层,联动层的上表面与承接层连接,所述承接层由充气气垫构成,且充气气垫内腔由一组隔离仓构成;联动层由一组变形抗力材料不同的减压层叠合而成;动力层由一组动力小车组成,在首尾节的动力小车处设有驾驶牵引部分,一组动力小车之间为弹性联接;联动层的下表面设置在一组动力小车的顶部。
[0006]本实用新型中,承接层中充气气垫上表面设有防止被飞机着车时刺破的加强层。加强层是一组高密度高强纤维层。
[0007]承接层的形状与飞机底部相适配。承接层中充气气垫上表面的厚度和变形余量及与机体间静摩擦力的要求表面强度应不至于被飞机着车时局部对气垫的刺破。气垫内腔为多层多仓结构,以保证局部刺破时不至于导致气垫的整体快速失效,也可适当调节各部分的气压,以使整体更适应飞机着车。在承接层上表面设有拦阻网及部分吸盘,确保飞机与迫降车的可靠有效对接,确保关键环节的安全可靠。
[0008]联动层由一组变形抗力材料不同的减压层叠合而成,满足承担机体重量及下降着车时的垂直矢量,并能均匀将其传至下层部分。减压层由钢板与橡胶叠合而成。
[0009]中间位置的动力小车为随动支承部分,主要是最终承受飞机下降时的合力作用,并可以辅助飞机着车后的减速。动力层应具有较快的提速能力,以使其承接飞机前能在一定距离内尽快提速,以减小飞机着车时对迫降车的水平向前的冲击。动力层各车节之间应使用弹性联接以适应上部传来的水平纵向的不均匀变形。
[0010]本实用新型中,上层(承接层)负责安全平稳俘获飞机;中层(联动层)主要负责将飞机迫降时产生的水平、垂直方向的冲量向下层传递;下层(动力层)主要承受全部迫降过程中传来的最终荷载并最终使迫降的过程由被动转为主动可控状态。
[00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0012]1、本实用新型将原来由飞机的起落架系统承担的功能转变为由承接层、联动层和动力层来承担。从而弥补了飞机因起落架故障而造成的接地前的技术空白,排除了因此而造成的风险,确保飞机的降落安全。
[0013]2、本实用新型的三个主层(由软及硬)的渐进设计,科学解决了飞机下降过程中垂直方向向下冲量的消解,使机身接触迫降车后不至于对乘客和飞机造成损伤。
[0014]3、首层的承接气垫采用分层分格设计,保证了气垫局部因意外破损而造成的气垫整体失效。
[0015]4、承接层(首层)辅以相应的拦阻网,确保飞机与迫降车的可靠有效对接,确保关键环节的安全可靠。
[0016]5、最底层的动力层,既吸收消解飞机下降传来的水平、垂直方向的巨大冲量,也可由最初的被动适应飞机的运动状态直至动力控制其运动状态,变失控为可控。特别是在承接飞机前可加速至一定速度,大幅减少飞机对迫降车的水平方向的冲击力。
[0017]本实用新型既能保证乘客的人身安全,也能确保客机完好无损,适用于机场各类客机的迫降。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一种飞机安全迫降装置,具有像船坞功能的多节(根据飞机机身长度)有动力车辆。该装置包括由上而下的承接层1、联动层2和动力层3,联动层的上表面与承接层连接,承接层由充气气垫构成,且充气气垫内腔由一组隔离仓11构成;承接层中充气气垫上表面设有防止被飞机着车时刺破的加强层12。加强层由多层高密度高强纤维制成,形成一组高密度高强纤维层。承接层的形状与飞机4底部相适配。在承接层上表面设有拦阻网13,确保飞机与迫降车的可靠有效对接,确保关键环节的安全可靠。联动层由一组变形抗力材料不同的减压层21叠合而成;减压层可以由钢板与橡胶叠合而成。动力层由一组动力小车31组成,在首尾节的动力小车处设有驾驶牵引部分,一组动力小车之间为弹性联接;联动层的下表面设置在一组动力小车的顶部。
[0020]最上层:承接缓冲层,该层主要由充气气垫为主体,气垫上表层应具有较大强度和弹性的材料制成以保证承接飞机第一时间接触时产生的大摩擦力和撞击力,该层应辅以拦阻网综合保证飞机降落时与迫降车的可靠联接。该层充气气垫气腔应设置相对独立的多层多格,以确保局部破损泄漏时总体气垫的可靠性。中间层:该层为联动层,主要是将上层气垫传来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冲击能量向下传递给下层的多节小车,该层主要由多层变形不同且具有较强刚度的结构材料组成,以保证既能传递上层的合力,而又不致因变形过大造成机身超出车载有效范围。最下层:动力牵引层,由多节小车组成,首尾两端为动力车驱动整体迫降车的行驶。中间为支撑车,主要承受上层传来的机身自重及下落时的巨大冲击,各车之间应为弹性连接,以适应操作过程中的合理变形要求及行驶的灵活性。
[0021]当接到迫降信息后,根据机型选择相应的飞机安全迫降装置进入迫降跑道,并沿飞机降落方向将飞机安全迫降装置加速至合适的速度,以尽量减轻飞机接触时的冲击力。飞机4以正常着落姿态向飞机安全迫降装置降低高度并接触,在拦阻设施及缓冲气垫的共同作用下完成飞机与迫降车的完全接触并以一定速度在跑道上滑行。在确认飞机与飞机安全迫降装置联接可靠后,飞机和迫降车可同时启动各自的减速系统,使飞机和迫降车的速度快速降低,最后在飞机安全迫降装置的牵引下,将飞机牵引至指定安全位置,最终完成安全迫降。
【主权项】
1.一种飞机安全迫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由上而下的承接层(1)、联动层(2)和动力层(3),联动层(2)的上表面与承接层(I)连接,所述承接层(I)由充气气垫构成,且充气气垫内腔由一组隔离仓(11)构成;联动层(2)由一组变形抗力材料不同的减压层(21)叠合而成;动力层(3)由一组动力小车(31)组成,在首尾节的动力小车处设有驾驶牵引部分,一组动力小车之间为弹性联接;联动层(2)的下表面设置在一组动力小车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安全迫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承接层(I)中充气气垫上表面设有防止被飞机着车时刺破的加强层(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安全迫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强层(12)是一组高密度高强纤维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安全迫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承接层(I)上表面设有拦阻网及部分吸盘(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安全迫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承接层(I)的形状与飞机(4)底部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安全迫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减压层(21)由钢板与橡胶萱合而成D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机安全迫降装置,包括由上而下的承接层、联动层和动力层,联动层的上表面与承接层连接,所述承接层由充气气垫构成,且充气气垫内腔由一组隔离仓构成;联动层由一组变形抗力材料不同的减压层叠合而成;动力层由一组动力小车组成,在首尾节的动力小车处设有驾驶牵引部分,一组动力小车之间为弹性联接;联动层的下表面设置在一组动力小车的顶部。本实用新型采用迫降车形式随时在机场待命,可适应各种不同机型的飞机安全迫降,既能保证乘客的人身安全,也能确保客机完好无损。
【IPC分类】B64F1-00, B64D45-04
【公开号】CN204548521
【申请号】CN201520253846
【发明人】杨举, 杨冠
【申请人】杨举, 杨冠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