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张力压辊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352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恒张力压辊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恒张力压辊装置,包括导入辊、导出辊和压辊机构,导入辊、压辊机构、导出辊沿着基材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压辊机构包括上压辊、下压辊、转轴和压臂;上压辊可升降地设在下压辊的上方,上压辊与下压辊压合或分离配合;转轴设在上压辊的旁边;压臂固定安装在转轴上,压臂的一端与上压辊传动连接,压臂的另一端连接有张力调节辊。当上压辊抬起而与下压辊分离时,张力调节辊便会下压;当上压辊下压而与下压辊压合时,张力调节辊便会抬起;并且,基材段因上压辊的抬起或下压而产生的收缩量等于基材段因张力调节辊的下压或抬起而产生的拉伸量;因此,基材段能够保持张力恒定,基材段的长度不变,从而防止压印出现偏差,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专利说明】一种恒张力压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辊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恒张力压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的压辊装置一般包括导入辊1、导出辊2和压辊机构3,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导入辊1、压辊机构3、导出辊2沿着基材10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图1和图2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为基材10的输送方向;
[0003]上述压辊机构3包括上压辊31、下压辊32、转轴33和压臂34 ;上压辊31可升降地设在下压辊32的上方,上压辊31与下压辊32压合或分离配合;上述转轴33设在上压辊31的旁边;上述压臂34的一端固定设在转轴33上,上述压臂34的另一端与上压辊31传动连接。
[0004]当转轴33顺时针转动时,转轴33通过压臂34驱动上压辊31下压,这样,上压辊31便与下压辊32压合,如图1所示。
[0005]当转轴33逆时针转动时,转轴33通过压臂34驱动上压辊31抬起,这样,上压辊31便与下压辊32分离,如图2所示。
[0006]如图1和图2所示,基材10从导入辊I的导入点A导入后,再从上压辊31和下压辊32之间经过,最后从导出辊2的导出点B导出。
[0007]当上压辊31和下压辊32从压合状态转为分离状态时,即上压辊31抬起时,导入点A和导出点B之间的基材段100受到的张力会变小,也就是说,上压辊31与下压辊32分离时基材段100受到的张力小于上压辊31与下压辊32压合时基材段100受到的张力,因此,基材段100便会发生收缩,即上压辊31与下压辊32分离时基材段100的长度小于上压辊31与下压辊32压合时基材段100的长度,这样便容易导致压印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恒张力压辊装置,当上压辊和下压辊从压合状态转为分离状态或从分离状态转为压合状态时,本恒张力压辊装置能够使导入点和导出点之间的基材段保持张力恒定,因此,上述基材段的长度不变,从而防止压印出现偏差,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000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种恒张力压辊装置,包括导入辊、导出辊和压辊机构,上述导入辊、压辊机构、导出辊沿着基材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上述压辊机构包括上压辊、下压辊、转轴和压臂;上压辊可升降地设在下压辊的上方,上压辊与下压辊压合或分离配合;上述转轴设在上压辊的旁边;其特征在于:上述压臂固定安装在转轴上,压臂的一端与上压辊传动连接,压臂的另一端连接有张力调节辊。
[0011]由于压臂固定安装在转轴上,压臂的一端与上压辊传动连接,压臂的另一端连接有张力调节辊;所以,转轴、压臂、上压辊和张力调节辊构成一个类似于跷跷板的连动机构。
[0012]当本恒张力压辊装置工作时,基材从导入辊的导入点导入后,经过张力调节辊的张紧,再从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经过,最后从导出辊的导出点导出。
[0013]当转轴顺时针转动时,转轴通过压臂驱动上压辊下压,上压辊便与下压辊压合,与此同时,转轴通过压臂驱动张力调节辊抬起,这样,导入点和导出点之间的基材段由于上压辊的下压而产生拉伸,导入点和导出点之间的基材段由于张力调节辊的抬起而产生收缩,并且,基材段因上压辊的下压而产生的拉伸量等于基材段因张力调节辊的抬起而产生的收缩量,因此,当上压辊和下压辊从分离状态转为压合状态时,本恒张力压辊装置能够使基材段保持张力恒定,因此,上述基材段的长度不变,从而防止压印出现偏差,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0014]当转轴逆时针转动时,转轴通过压臂驱动上压辊抬起,上压辊便与下压辊分离,与此同时,转轴通过压臂驱动张力调节辊下压,这样,导入点和导出点之间的基材段由于上压辊的抬起而产生收缩,导入点和导出点之间的基材段由于张力调节辊的下压而产生拉伸,并且,基材段因上压辊的抬起而产生的收缩量等于基材段因张力调节辊的下压而产生的拉伸量,所以,当上压辊和下压辊从压合状态转为分离状态时,本恒张力压辊装置能够使基材段保持张力恒定,因此,上述基材段的长度不变,从而防止压印出现偏差,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0016]所述张力调节辊的半径与上压辊的半径相同,上述转轴与张力调节辊的中心距等于转轴与上压辊的中心距。
[00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
[0018]所述导入辊的导入侧设有牵引机构,上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辊和牵引压辊,上述牵引压辊与牵引辊压合或分离配合。
[0019]当上压辊与下压辊压合时,牵引机构的牵引压辊与牵引辊处于分离状态,这样,基材经过牵引辊后从导入辊的导入点导入,经过张力调节辊的张紧,再由上压辊和下压辊平稳地输送,最后从导出辊的导出点导出。
[0020]当上压辊与下压辊分离时,牵引机构的牵引压辊与牵引辊压合,基材便由牵引压辊和牵引辊平稳地输送,并且,牵引压辊和牵引辊的输送速度与上压辊与下压辊的输送速度相同,这样便为基材段的恒张力控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0021]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由于压臂固定安装在转轴上,压臂的一端与上压辊传动连接,压臂的另一端连接有张力调节辊;转轴、压臂、上压辊和张力调节辊构成一个类似于跷跷板的连动机构;当上压辊抬起而与下压辊分离时,张力调节辊便会下压,并且,基材段因上压辊的抬起而产生的收缩量等于基材段因张力调节辊的下压而产生的拉伸量;当上压辊下压而与下压辊压合时,张力调节辊便会抬起,并且,基材段因上压辊的下压而产生的拉伸量等于基材段因张力调节辊的抬起而产生的收缩量;所以,当上压辊和下压辊从压合状态转为分离状态或从分离状态转为压合状态时,本恒张力压辊装置能够使基材段保持张力恒定,因此,上述基材段的长度不变,从而防止压印出现偏差,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0023]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操作和维护方便、制作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现有压辊装置在上压辊与下压辊压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现有压辊装置在上压辊与下压辊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在上压辊与下压辊压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在上压辊与下压辊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如图3和图4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的恒张力压辊装置,包括导入辊1、导出辊2、压辊机构3和牵引机构4,上述牵引机构4、导入辊1、压辊机构3、导出辊2沿着基材10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图3和图4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为基材10的输送方向。
[0030]上述压辊机构3包括上压辊31、下压辊32、转轴33、压臂34和张力调节辊35 ;上压辊31可升降地设在下压辊32的上方,上压辊31与下压辊32压合或分离配合;上述转轴33设在上压辊31的旁边;上述压臂34固定安装在转轴33上,上述压臂34的一端与上压棍31传动连接,上述压臂34的另一端与张力调节棍35传动连接。
[0031 ] 当张力调节辊35的半径与上压辊31的半径相同时,上述转轴33与张力调节辊35的中心距等于转轴33与上压辊31的中心距。
[0032]上述牵引机构4包括牵引辊41和牵引压辊42,上述牵引压辊42与牵引辊41压合或分离配合。
[0033]下面对本恒张力压辊装置的恒张力控制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4]如图3和图4所示,基材10经过牵引辊41后从导入辊I的导入点A导入,再经过张力调节辊35的张紧,从上压辊31和下压辊32之间经过,最后从导出辊2的导出点B导出。
[0035]当转轴33顺时针转动时,转轴33通过压臂34驱动上压辊31下压,上压辊31便与下压辊32压合,与此同时,转轴33通过压臂34驱动张力调节辊45抬起,此时,牵引机构4的牵引压辊42与牵引辊41处于分离状态,基材10由上压辊31和下压辊32平稳地输送,如图3所示,这样,导入点A和导出点B之间的基材段100由于上压辊31的下压而产生拉伸,导入点A和导出点B之间的基材段100由于张力调节辊35的抬起而产生收缩,并且,基材段100因上压辊31的下压而产生的拉伸量等于基材段100因张力调节辊35的抬起而产生的收缩量,因此,当上压辊31和下压辊32从分离状态转为压合状态时,本恒张力压辊装置能够使基材段100保持张力恒定,因此,上述基材段100的长度不变,从而防止压印出现偏差,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0036]当转轴33逆时针转动时,转轴33通过压臂34驱动上压辊31抬起,上压辊31便与下压辊32分离,与此同时,转轴33通过压臂34驱动张力调节辊45下压,此时,牵引机构4的牵引压辊42与牵引辊41压合,基材10由牵引压辊42和牵引辊41平稳地输送,并且,牵引压辊42和牵引辊41的输送速度与上压辊31与下压辊32的输送速度相同,如图4所示,这样,导入点A和导出点B之间的基材段100由于上压辊31的抬起而产生收缩,导入点A和导出点B之间的基材段100由于张力调节辊35的下压而产生拉伸,并且,基材段100因上压辊31的抬起而产生的收缩量等于基材段100因张力调节辊35的下压而产生的拉伸量,因此,当上压辊31和下压辊32从压合状态转为分离状态时,本恒张力压辊装置能够使基材段100保持张力恒定,因此,上述基材段100的长度不变,从而防止压印出现偏差,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0037]综上所述,当上压辊31和下压辊32从压合状态转为分离状态或从分离状态转为压合状态时,本恒张力压辊装置能够使基材段100保持张力恒定,因此,上述基材段100的长度不变,从而防止压印出现偏差,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0038]以上【具体实施方式】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做出的各种等同变换,均被本实用新型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覆盖。
【权利要求】
1.一种恒张力压辊装置,包括导入辊、导出辊和压辊机构,上述导入辊、压辊机构、导出辊沿着基材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上述压辊机构包括上压辊、下压辊、转轴和压臂;上压辊可升降地设在下压辊的上方,上压辊与下压辊压合或分离配合;上述转轴设在上压辊的旁边;其特征在于:上述压臂固定安装在转轴上,压臂的一端与上压辊传动连接,压臂的另一端连接有张力调节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张力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调节辊的半径与上压辊的半径相同,上述转轴与张力调节辊的中心距等于转轴与上压辊的中心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张力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辊的导入侧设有牵引机构,上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辊和牵引压辊,上述牵引压辊与牵引辊压合或分离配合。
【文档编号】B65H23-26GK204280831SQ201420737163
【发明者】肖仕强, 孙建伟, 陈耀渠, 李拱鹏 [申请人]汕头市远东轻化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