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8217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将发动机等的工件作为传送对象的传送装置,特别是涉及通过传送滚子的旋转以及传送滚子和传送对象的磨擦,对载放在传送滚子上的传送对象进行传送的所谓磨擦型的滚子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将发动机等的工件作为传送对象、构成这种组装流水线的传统的传送装置,具有链条传送装置和滚子传送装置等。这些传送装置中,工件通常是在被托盘保持的状态下被传送的。
日本专利特开2002-1993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2-19935号公报然而,在上述传统的传送装置中,要让托盘停止在组装作业位置,就会使整个装置停止。甚至不在组装作业位置的托盘也会停止,故不能实现流水线生产效率等的提高。
由此,考虑过一种不使整个装置停止而通过挡块仅将移动到组装作业位置的托盘停止、在该托盘上对工件进行组装作业的方案,但该场合,若不使所述托盘离开传送装置的传送面,则传送装置向托盘施加振动,使托盘不稳定,不能对工件进行组装作业。为此,为了使托盘从所述传送面离开,必须对每个工件设置托盘上升用的升降装置等,这种结构的链条传送装置存在着成本非常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只使一部分的传送对象静止、且可降低制造成本的传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其结构是将从驱动源供给到驱动轴的旋转力传递给相互平行配置的多个旋转轴,使设于各旋转轴外周的传送滚子旋转,利用磨擦对与传送滚子接触的传送对象进行传送,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通过低磨擦衬套设置所述传送滚子(技术方案1)。
详细地说,传送装置的结构是,将从驱动源供给到驱动轴的旋转力传递给相互平行配置的多个旋转轴,使设于各旋转轴外周的传送滚子旋转,利用磨擦对与传送滚子接触的传送对象进行传送,从驱动轴向旋转轴传递旋转力用的传递机构,由设于驱动轴外周的第一转动体和设于各旋转轴的外周且与所述第一转动体接触状连动的第二转动体形成,并在旋转轴的外周,通过低磨擦衬套设置所述传送滚子(技术方案2)。
具体来说,可由齿轮构成所述第一转动体和第二转动体(技术方案3)。
在技术方案1~3的发明中,只要通过用挡块装置等使由传送滚子传送来的传送对象停止,就可仅使该传送对象静止。即,一旦使所述传送对象停止,载放有传送对象的传送滚子就受到一定以上的负载,由此,原来通过低磨擦衬套使正与旋转轴一起旋转的传送滚子就停止旋转,形成仅旋转轴旋转的状态。这样,旋转轴的旋转所引起的振动不会通过传送滚子传递给传送对象,使传送对象处于静止状态,因此,例如可良好地对该传送对象进行组装作业。


图1为概略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传送装置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概略表示所述传送装置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概略表示所述传送装置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4为概略表示所述传送装置的要部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5(A)、(B)为概略表示所述传送装置结构的立体图及其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6为概略表示所述传送装置的要部结构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图6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传送装置,图1、图2和图3分别是概略表示传送装置结构的俯视图、主视图和纵剖视图,图4是概略表示传送装置的要部结构的纵剖视图,图5(A)、(B)是概略表示传送装置结构的立体图及其局部放大立体图,图6是概略表示传送装置的要部结构的说明图。首先,在图1中,1是驱动轴,在该驱动轴1的外周,其轴向上(图1中的符号X所示的方向)以适当的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转动体即第一齿轮2,各第一齿轮2与驱动轴1一起围绕所述X方向延伸的该轴进行旋转。
3是图1中沿符号Y所示的方向延伸的旋转轴,将多个旋转轴3相互平行配置,在各旋转轴3一端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2啮合的第二转动体即第二齿轮4(参照图5(B))。也就是说,由所述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4形成从驱动轴1向旋转轴3传递旋转力用的传递机构。
如图2和图4所示,多个第二齿轮4中的1个,与由驱动源的电动机5驱动的驱动转动体即驱动齿轮6相啮合。
如图3和图5(A)所示,各旋转轴3的两端部旋转自如地被所述X方向延伸的构架7、8所保持。具体地讲,如图6所示,在构架7、8上形成的大致圆形的贯通孔9中安装着承10,通过该轴承10而分别保持旋转轴3的两端部。
如图5(A)所示,所述构架8呈大致方筒状,在其内部,同时收容着驱动轴1和第一齿轮2。另外,各第二齿轮4露出在该构架8的内部并与第一齿轮2啮合。
这里,所述驱动轴1也与旋转轴3一样,旋转自如地由设于构架8内的轴承10(未图示)保持。
并且如图1和图5所示,构架7、8通过连接构件11被连接,这种连接成一体化的构架7、8,如图1、图4和图5(A)所示被台架部12保持。
另一方面,在各旋转轴3的外周如图1所示,在所述Y方向上以适当的间隔设置有2个传送滚子13。与旋转的传送滚子13接触的传送对象利用磨擦而被传送。本实施例的传送对象是车辆用的发动机等的工件,以保持在托盘上的状态被传送。
所述传送滚子13如图3和图6所示,通过低磨擦衬套14被设置在旋转轴3的外周。该低磨擦衬套14是例如使油含浸于橡胶制的衬套而形成,以适当减小与传送滚子13的磨擦。另外,15是油封。
所述传送装置例如在所述X方向上并列配置多个,在连接的状态下使用。此时,若构成能使用联轴节连接驱动轴1,则可由1个电动机5驱动多个驱动轴1,进而可驱动整个装置。
下面说明由上述结构组成的传送装置的动作。
首先,驱动电动机5时,旋转力从该电动机5通过驱动齿轮6及与该驱动齿轮6啮合的第二齿轮4而供给到驱动轴1,由此,驱动轴1和第一齿轮2绕轴进行旋转,该旋转通过第二齿轮4传递给各旋转轴3。
在处于上述这种旋转状态的旋转轴3上,一旦载放有被托盘保持的传送对象即工件,则该传送对象由传送滚子13进行传送。这样,被传送的工件若移动到该组装作业位置时,由设置于该位置附近的挡块装置(未图示)将停止传送。
此时,对载放有工件的传送滚子13施加一定以上的负载,由此,通过低磨擦衬套14使正与旋转轴3一起旋转的传送滚子13的旋转停止,形成只有旋转轴3旋转的状态。这样,旋转轴3的旋转所引起的振动不会通过传送滚子13传向工件,工件处于静止状态,因此,例如可良好地对该工件进行组装作业。
上述组装作业结束后,解除所述挡块对工件的传送停止状态。由此,减轻施加在传送滚子13上的负载,再次形成与旋转轴3一起旋转的状态,由旋转的传送滚子13再次开始工件的传送。所述工件的传送停止只是对于来到组装作业位置时的工件进行的,处于上述位置以外的工件继续被传送。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形态,可以作各种变形实施。例如,若用螺栓等固定构件将传送滚子13固定在旋转轴3上,则上述结构组成的传送装置就成为与以往相同的传送装置。这样就可以区别使用,即在只进行工件传送的流水线上配置与以往相同的传送装置;在作业者进行工件组装作业的流水线上配置本实施例的传送装置。
另外,本实施例是由齿轮构成第一转动体和第二转动体的,但也可不采用这种结构,而是改为使用具有磨擦面并可传递相互转动的圆盘等来构成第一和第二转动体。
另外,上述实施例是将驱动齿轮6与1个第二齿轮4啮合的结构,但也可不采用这种结构,而是改为将驱动齿轮6与设于驱动轴1的第一齿轮2啮合的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传送装置,其结构是,将从驱动源供给到驱动轴的旋转力传递给相互平行配置的多个旋转轴,使设于各旋转轴外周的传送滚子旋转,利用磨擦对与传送滚子接触的传送对象进行传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通过低磨擦衬套设置所述传送滚子。
2.一种传送装置,其结构是,将从驱动源供给到驱动轴的旋转力传递给相互平行配置的多个旋转轴,使设于各旋转轴外周的传送滚子旋转,利用磨擦对与传送滚子接触的传送对象进行传送,其特征在于,从驱动轴向旋转轴传递旋转力用的传递机构,由设于驱动轴外周的第一转动体和设于各旋转轴的外周且与所述第一转动体接触状连动的第二转动体形成,另外,在旋转轴的外周,通过低磨擦衬套设置所述传送滚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齿轮构成所述第一转动体和第二转动体。
全文摘要
一种传送装置,其结构是,将从驱动源(5)供给到驱动轴(1)的旋转力传递给相互平行配置的多个旋转轴(3),使设于各旋转轴(3)外周的传送滚子(13)旋转,利用摩擦对与传送滚子(13)接触的传送对象进行传送,在所述旋转轴(3)的外周,通过低摩擦衬套(14)设置所述传送滚子(13)。由此可只使一部分的传送对象静止,且可降低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B65G13/071GK1648017SQ20041006942
公开日2005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28日
发明者柘植基 申请人:新明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