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体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4035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体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存放平板状物体的板体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1,现有的支撑件1包含多个平行相间隔的立架11、一固定在每一立架11顶部的上盖板12,及一固定在每一立架11底部的下盖板13。每一立架11具有一垂直于水平面的支杆111,及多个由支杆111彼此相间隔且水平地向外延伸的突出部112。而具有相同高度的突出部112相配合可界定出多个相互平行的平面,每一平面分别用于摆放平板状物体2,例如玻璃板及液晶板等产品。欲摆放时,将每一物体2以一平行于每一平面的方向推移,并使得每一物体2相反两侧恰可抵靠在相同高度的突出部112上。
由于每物体只靠着两个抵靠在相同高度的突出部112上,其他的部分并没有受到任何支撑,由于重力的影响,物体会自中央部分如假想线所示般向下垂坠并且弯曲,弯曲物体的品质将会大大降低,对于高精密产品如液晶板等便丧失了产业上的利用性,无形中造成了不少损失。
另一方面,现有的支撑件1是以焊接方式组合而成,一旦从业人员对于焊接技术较为不纯熟时,花费于焊接的时间会较长,此时支撑件1就容易产生形变。另一种现有的支撑件1则是以一体成型的方式组合而成,无须焊接,所以受到形变的影响因素显然较小。但无论是用焊接或是一体成型的方式,一旦支撑件1产生形变或断裂等现象,便无法替换新的零件,支撑件1就不能继续使用。对于厂商而言,当支撑件1损坏时,会增加许多添购新支撑件1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存放平板状物体,并且能够消除物体受到自身重力而产生的形变,而且可以随时替换已损坏框条的板体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板体支撑装置包含一框架、至少一支杆单元,及至少一承置单元。
框架具有平行设置的第一底框条、一设置在二第一底框条二端的第二底框条、多个分别立设在二第一底框条上的第一立框条,及多个立设在第二底框条上的第二立框条。而且第一、第二底框条及第一、二立框条共同界定出一承置空间。
支杆单元具有多个分别横设在框架的第一立框条上并伸置于承置空间内的支杆,且每一支杆都位于一水平面上。承置单元具有多个分别横设在框架的第二立框条上并伸置于承置空间内的承置杆,且每一承置杆的杆径是由对应于第二立框条位置处朝向承置空间方向渐缩,且每一承置杆皆位于前述支杆单元的每一支杆的同一水平面。使得当平板状物体置放在支杆单元及承置单元上时,可保持水平状态。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借由承置单元的承置杆间隔设置,便可将平板状物体以平均受力的方式顶抵于一水平面,物体因为重力而形成弯曲的应变效应便会减少。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板体支撑装置的框架是以卡掣的方式结合起来,相较于现有的焊接或是一体成型的方式,不但施工简便,可以节省许多组装时间,而且不用对从业人员施以繁复的训练。当框架的框条发生形变或断裂时,也可以随时替换新的框条,而不必将整体框架完全丢弃,确实能够达成节省施工时间与降低成本的目的。


下面通过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板体支撑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侧视图,说明现有的支撑件内部存放平板状物体的状态;图2是一立体组合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板体支撑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
图3是一局部立体分解图,说明较佳实施例的组装方式;图4是一侧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内部存放平板状物体的状态;及图5是一侧视图,利用不同于图4的侧视方向,说明该较佳实施例内部存放平板状物体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板体支撑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框架3、多个支杆单元4,及多个承置单元5。在本实施例中,支杆单元4与承置单元5的数目为多个,但是于实际实施时,也可以只为一个,不应局限于本较佳实施例的说明。
框架3是由金属材质所制成,并具有二平行设置的第一底框条31、一设置在第一底框条31二端的第二底框条32、多个分别立设在第一底框条31上的第一立框条33、多个立设在第二底框条32上的第二立框条34、二分别位于二第一底框条31相对上方且连接第一立框条33顶端的第一顶框条35、一位于第二底框条32相对上方且将第二立框条34顶端连接在一起的第二顶框条36、多个相反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一底框条31的第一肋条37,及多个相反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一立框条33顶端的第二肋条38。而且第一、第二底框条31、32及第一、二立框条33、34共同界定出一承置空间。
参阅图3,第一底框条31具有一设在端面且用以卡掣第二底框条32的端槽311、多个设在邻近承置空间的侧面且用以卡掣第一肋条37的侧槽312,及多个设于顶面且用以卡掣第一立框条33的顶槽313。为方便说明,图3中第一肋条37、侧槽312、第一立框条33,及顶槽313皆只绘出一个。
第一立框条33具有一本体331、一由该本体331顶面向上延伸的凸柱332,以及设于该凸柱332相反两侧且用以容置第一顶框条35的第一缺口333,与用以容置第二肋条38的第二缺口334。为方便说明,图3中第一顶框条35,及第二肋条38也只绘出一个。
第一顶框条35的截面呈侧向L形,并具有一垂直向的纵向板351,及一位于纵向板351上方且水平向的横向板352。在组装时,纵向板351卡掣在第一立框条33的第一缺口333内,同时,所述的第一立框条33的凸柱332则顶抵横向板352,用以提供足够的纵向支撑力。第二肋条38则分别卡掣在第一立框条33的第二缺口334内,提供横向的支撑力。
当框条与肋条31~38卡掣在槽311~313与缺口333、334时,皆以螺接或是铆接方式进一步固定,防止框条与肋条31~38产生滑动,造成该框架3整体结构的不稳定。
参阅图2与图3,每一支杆单元4具有多个分别横设在第一立框条33上,并伸置在承置空间内的支杆41,且每一支杆41皆位于一水平面上。每一承置单元5则具有多人分别横设在第二立框条34上,并伸置在承置空间内的承置杆51。配合参阅图4,每一承置杆51的杆径对应于第二立框条34位置处朝向该承置空间方向渐缩,且承置杆51与前述支杆单元4的支杆41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参阅图4与图5,当平板状物体6置放在同一高度的支杆41与承置杆51上时,可保持水平状态。支杆41与承置杆51以螺接或栓接的方式固设在第一、第二立框条33、34上,并且可随时调整水平的精确度,使支杆41与承置杆51形成一精确的水平面,使得置放于水平面上的物体6,也呈现一精确水平的状态,提高物体6的存放品质。此外,因为支杆41与承置杆51是利用螺接或栓接的方式固定,所以也具有可替换性,当支杆41与承置杆51产生损坏时,可以随时予以替换更新。
本较佳实施例是用于存放例如玻璃板、LCD荧幕等平板状物体6,而支杆41与承置杆51是由玻璃纤维所制成,但在使用时也可以针对各种平板状物体6不同的特性与重量,而采用不同材质,例如金属或者塑胶等材质来制造。每一承置杆51的形状为圆杆,对于置放在承置杆51上的物体6,比起其他外形的承置杆51,还能减少长期使用所产生的磨损。同样地,支杆41也设计为多层式圆杆形状,对于物体6的两侧部分也可以减少磨损,提高存放过程中的品质。
因此,本实用新型板体支撑装置在实际使用上,确实能发挥下列的优点与功效1.借由承置杆51间隔设置,可将物体6平均支撑,不会发生物体6因为重力而弯曲的现象利用承置杆51将平板状物体6中央部分予以加强支撑,保持物体6的水平状态,不会发生物体6的中央部分因为缺少支撑力而产生弯曲形变的现象。对于薄片状的物体6,例如LCD等产品,能够确实改善中央部分因为重力而弯曲的缺点。
2.该框架3以卡掣的方式结合,不但施工简便,还可以节省组装时间,不用对从业人员进行复杂的训练参阅图3,框架3的各个框条与肋条31~38完全是以卡掣方式互相组装而成,再搭配螺接或铆接加以固定,避免滑动,施工简便且节省时间,与现有利用焊接施工相比,施工难度也比较低。若是以焊接方式组装,不但焊接过程中可能会有施工安全的顾虑,而且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佳程度的焊接水准,才能避免因为作业不熟悉而失去焊接的精准度。所以对于从未受过焊接训练的从业人员而言,即使没有经过复杂的训练,也可以立即进行本实用新型体支撑装置的组装工作。
3.当该框架3的框条或肋条31~38发生形变或断裂时,可以随时替换新的零件该框架3是利用各个框条与肋条31~38以卡掣的方式互相组装而成,当该框架3发生形变或断裂时,使用者只需将损坏部分更换为新的零件就可完成维修工作。另外,维修所花费的成本也比较低,使用者只需定时的检测该框架3是否有形变现象,并即时维修替换损坏的零件,就能确保物体6的存放品质。
归纳上述,本实用瓣型板体支撑装置,利用每一承置单元5顶抵存放物体6的中央部分,予以加强支撑,保持物体6的水平状态,使物体6各部分都能得到足够的支撑力,不会因为重力关系而产生中央部分向下弯曲,影响物体6品质。而框架3是以卡掣方式组装而成,并以螺接或铆接加以固定,所以能够快速组装,而且若框架3的框条或肋条31~38损坏,只须将损坏部分加以替换,不需将框架3丢弃,节省维修成本,所以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板体支撑装置,包含一框架,及至少一支杆单元,该框架具有两平行设置的第一底框条、一设置在两第一底框条两端的第二底框条、多个分别立设在两第一底框条上的第一立框条,及多个立设在第二底框条上的第二立框条,第一、第二底框条及第一、二立框条共同界定出一承置空间,支杆单元具有多个分别横设在框架的第一立框条上并伸置在承置空间内的支杆,且每一支杆皆位于一水平面上,其特征在于板体支撑装置还包含至少一承置单元,具有多个分别横设在框架的第二立框条上并伸置在承置空间内的承置杆,且第一承置杆的杆径是由对应于第二立框条位置处朝向承置空间方向渐缩,再者,每一承置杆皆位于前述支杆单元的每一支杆的同一水平面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框架还具有多个位于承置空间内且相反两端分别连接至两第一底框条的第一肋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底框条具有一设于端面且卡掣在第二底框条的端槽、多个设于邻近承置空间的侧面且卡掣于所述第一肋条的侧槽,及多个设于顶面且卡掣于所述第一立框条的顶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框架还具有两分别位于两第一底框条相对上方,且连接至所述第一立框条的第一顶框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框架还具有多个位于承置空间内且相反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立框条顶端的第二肋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立框条具有一本体及一由本体顶面向上延伸的凸柱,两者交接处界定出位于该凸柱两侧且容置第一顶框条的第一缺口,及容置第二肋条的第二缺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框架还具有一位于第二底框条相对上方且连接至所述第二立框条顶端的第二顶框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置杆由玻璃纤维制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置杆由塑胶制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置杆由金属材质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板体支撑装置,包含一框架、至少一支杆单元,及至少一承置单元。支杆单元具有多个支杆,该承置单元则具有多个承置杆。借由每一承置杆间隔设置并顶抵支撑平板状物体的中央部分,可消除物体自身重力而产生的应变效应,使平板状物体能保持水平状态,中央部分不会向下弯曲。另一方面,框架则是以卡制的方式将各个框条结合,当框条形变或断裂时,则可随时替换为新的框条,有效减少维修成本。
文档编号B65D85/48GK2848744SQ200520113030
公开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9日
发明者张仲谋 申请人:永联邦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