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及其供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184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及其供纸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传真机及打印机等各种图像形成装置及用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装置。
背景技术
像日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公报第实公平7-14271号和日本发明专利公报第2614256号中所述的那些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装置现在是公知的。这些装置是所谓的手动供纸盘。一般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上设有以可装拆的方式装着的、储存多张纸的纸盘,储存在此纸盘中的A4纸或B5纸等标准纸自动向转印部供纸。另一方面,在纸盘中没有储存可供转印处理的尺寸的纸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不通过纸盘而用手工操作直接放置纸的手动供纸盘。
可是实公平7-14271号公报和发明专利2614256号公报中所述的供纸装置都是把多张纸放置在手动供纸盘中作为前提,因此以多张纸层叠的纸摞为对象能有效发挥其功能,而在仅把一张纸通过手动供纸盘供纸的情况下,未必能有效发挥其功能。特别是由于仅进行一张纸手动供纸的纸大多是比标准纸厚或薄的特殊纸的情况,在现有供纸装置中存在有难以可靠地把该纸送入到转印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这种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纸装置以及使用此供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该供纸装置以手动供纸盘为对象,对于把多张纸层叠在一起的纸摞及仅一张纸两种情况都可以可靠地供纸。
为了达到此目的,本发明的供纸装置,是向规定的送纸通道供纸的供纸装置,包括供纸盘,用于放置要提供的纸;供纸辊,在所述供纸盘的上方位置与该供纸盘相面对配置,绕在纸宽度方向延伸的轴心驱动转动,把纸送入所述送纸通道;按压装置,以可以升降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供纸盘的下游端部,把纸的前端部按压在所述供纸辊上;切换装置,使所述按压装置在与所述供纸辊抵接或接近的第一位置和相对于所述供纸辊离开规定距离的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以及升降装置,利用所述切换装置使设定在所述第二位置上的所述按压装置在每次供纸时升降,并且,在所述按压装置上升后,使纸的前端部抵接所述供纸辊。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备有装置主体部,具有把形成的图像转印到纸上的转印部;以及供纸装置,通过送纸通道把转印用的纸提供给所述转印部,该供纸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构成。
根据上述构成,把多张纸(纸摞)放置在供纸盘中,在从该纸摞自动一张张供纸时,预先操作切换装置,把按压装置设定为位于第二位置上。一旦在此状态下使供纸装置进行供纸动作,则首先驱动供纸辊进行转动,随后通过升降装置的驱动使按压装置升降。然后在升降装置上升后,由于纸摞最上面的纸与正在转动的供纸辊抵接,只是通过供纸辊抽出并提供最上面的纸。与此供纸同步,通过驱动升降装置使按压装置下降,由于随后要提供的纸离开供纸辊,所以不会引起在最上面的纸的供纸过程中和刚供纸后,后面的纸继续供纸而导致的所谓供双张纸的情况。
通过使由升降装置产生的按压装置的升降动作例如与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转印部中的转印处理同步,与转印处理时间对应,从供纸盘上的纸摞把一张张纸顺序向转印部供纸,这样可以在多张纸上依次进行转印处理。
另一方面,需要仅对一张纸进行转印处理,把该一张纸放置在供纸盘中的情况下,通过预先操作切换装置,把按压装置设定在第一位置。然后在把按压装置设定在第一位置上的状态下,由于该按压装置从最初就抵接或接近供纸辊,所以放置在供纸盘上的纸其前端被直接提供给供纸辊和按压装置相互抵接的部分(夹缝部)。这样,即使该纸是非标准的特殊纸,也可以被供纸辊的转动所引导,快速而且可靠地进行供纸。
这样,在仅提供一张纸时,把按压装置设置成位于第一位置,另一方面,在从纸摞把一张张的纸抽出进行供纸时,把按压装置设置成位于第二位置,根据纸的情况,通过切换按压装置的位置,不管是提供多张纸还是提供一张纸,总是可以把纸恰当地提供给转印部。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供纸装置的打印机内部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正视剖视说明图;图2是表示手动供纸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其中,图2(a)表示手动供纸盘打开的状态,图2(b)表示手动供纸盘关闭的状态;图3是用于说明供纸机构、底板、切换装置和升降装置的手动供纸部的剖切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手动供纸部的组装立体图;图5是图4所示底板的A-A方向的剖视图,其中,图5(a)表示第一凸起被设定成位于上方位置(干扰凸起抵接位置)的状态,图5(b)表示第一凸起被设定成位于下方位置(干扰凸起解除抵接位置)的状态;图6是用于说明在干扰凸起设定成位于抵接位置的状态(第一凸起设定成位于上方位置的状态)下,将纸摞提供给手动供纸盘时,说明手动供纸部的作用的图4的B-B方向剖视图,其中,图6(a)表示在设定成位于上方位置的底板上不存在纸摞的状态,图6(b)表示在设定成位于第二位置的底板上提供了纸摞的状态,图6(c)表示从设定成位于第二位置的底板上的纸摞供纸的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供纸装置的打印机10内部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正视剖视说明图。如图1所示,打印机(图像形成装置)10备有装置主体11,在装置主体11内装有纸储存部12,储存供印刷处理的纸P;转印部13,对从储存在此纸储存部12中的纸摞P1抽出的一张张纸P实施图像转印处理;定影部14,对在此转印部13实施了转印处理的纸P实施定影处理,并且打印机10在装置主体11的顶部设置有出纸部15,把在定影部14实施了定影处理的纸P排出;此外打印机10在图1中的装置主体11的右侧壁上,设置有手动供纸部(供纸装置)20,用于手动提供纸P。
规定数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个)的纸盘121设置在所述纸储存部12中,这些纸盘可以相对于装置主体11插入和抽出。搓纸辊122设置在纸盘121的下游端部(图1的右边),把纸P从纸摞P1一张张抽出。通过此搓纸辊122的驱动从纸盘121抽出的纸P,通过供纸运送通道123和设在此供纸运送通道123下游端部的校准辊对(a pair ofregistration rollers)124,向转印部13供纸。
所述转印部13根据由计算机等电子传送来的图像信息,在纸P上进行转印处理,其形成方式为感光鼓131设置为可绕在宽度方向(垂直图1纸面的方向)延伸的筒心转动,沿该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从该感光鼓131的正上方位置起沿顺时针方向配置带电器132、曝光装置133、显影装置134、转印辊135和清洁装置136。
所述感光鼓131用于在其圆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和对应此静电潜影的调色剂像,是在圆周面上层叠了非晶态硅层的非晶态硅感光鼓。
所述带电器132在绕筒心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形成相同的电荷,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采用的方式是用电晕放电把电荷赋予感光鼓131的圆周面。此外,作为把电荷赋予感光鼓131的圆周面的构件,也可以采用带电辊来替代带电器132,其圆周面边与感光鼓131的圆周面抵接边被动转动,赋予电荷。
所述曝光装置133根据从计算机等外部仪器电子传送来的图像数据,向转动的感光鼓131的圆周面照射强弱不同的激光,以此消除感光鼓131圆周面上被激光照射扫描的部分的电荷,在该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
所述显影装置134通过向感光鼓131的圆周面提供调色剂,使调色剂吸附在圆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的部分上,以此在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形成调色剂像。
所述转印辊135对于被送入到感光鼓131正下方位置的纸P,把在该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形成的带正电的调色剂像转印到纸P上,把与调色剂像的电荷极性相反的负电荷赋予纸P。
因此,到达感光鼓131正下方位置的纸P利用转印辊135和感光鼓131按压夹持,把带正电的感光鼓131圆周面的调色剂像向带负电的纸P表面上剥离,由此对纸P进行转印处理。
所述清洁装置136用于去除残留在转印处理后的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的调色剂,进行清洁。为了下次图像形成处理,利用此清洁装置136进行清洁后的感光鼓131的圆周面重新朝向带电器132。
所述定影部14通过加热对用转印部13实施了转印处理的纸P的调色剂像实施定影处理,具有内部装有通电发热体的热辊141;和在此热辊141的下部、圆周面彼此相面对配置的加压辊142。因此,转印处理后的纸P通过绕辊心向顺时针方向驱动转动的热辊141和绕辊心向逆时针方向被动转动的加压辊142之间的夹缝部,从热辊141得到热量,实施定影处理。实施了定影处理的纸P通过出纸通道143,向出纸部15排出。
所述出纸部15利用装置主体11的顶部凹陷形成,在此凹陷的底部形成接收排出的纸P的出纸盘151。
图2是表示手动供纸部20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其中,图2(a)表示手动供纸盘30打开的状态,图2(b)表示手动供纸盘30关闭的状态。此外在图2中,把X-X方向称为宽度方向,把Y-Y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并把-X方向称为左方,把+X方向称为右方,把-Y方向称为前方,把+Y方向称为后方。
如图2所示,手动供纸部20具有手动供纸盘(供纸盘)30,以可自由打开或关闭的方式配置在矩形的手动开口112上,该手动开口112设置在装置主体11的后侧壁面111上;供纸机构40,设置在手动开口112的内侧,比手动供纸盘30稍靠上方的位置上;底板(按压装置)50,在下部以与此供纸机构40相面对的状态,设置成连接所述手动供纸盘30的下游端部;切换装置60,把此底板50在作为上方位置的第一位置S1和作为下方位置的第二位置S2(图6(a)、图6(b)、图6(c))之间进行切换;升降装置70,在每次提供纸P时,使通过此切换装置60设定在第二位置S2上的底板50升降;以及螺旋弹簧80(压靠装置),对所述底板50施加向上的压靠力。
所述手动供纸盘30包括呈板状的盘主体31;在宽度方向上的一对宽度组合构件32,设置在此盘主体31上;一对安装轴33,从盘主体31的底端两侧边缘向左右方向突出设置。所述宽度组合构件32用于把放置在盘主体31上的纸摞P1靠近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进行定位,并把该纸P在宽度方向对齐。
所述盘主体31内部形成空洞,并且在图2(a)中的上面一侧凹陷设置有俯视为矩形的左右一对浅的安装凹陷部311。所述各宽度组合构件32在这一对安装凹陷部311中,以在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分别在宽度方向同步移动。在这样的宽度组合构件32的底面,设置有在宽度方向延伸的方柱形的被导向片321,另一方面在各安装凹陷部311的底部,在前后方向上相互不同地分别设置有在宽度方向延伸的导向长孔312。通过把各被导向片321分别镶入对应的导向长孔312,宽度组合构件32被导向长孔312引导着在宽度方向可以正反向移动。
所述安装轴33从盘主体31的各侧边缘的底端(图2(a)中的前方)突出设置,相互向相反方向沿宽度方向延伸。这样的安装轴33安装在用于形成手动开口112的方筒形的开口框架113的侧壁下部。这样,手动供纸盘30通过绕安装轴33正反向转动,可以在从开口112拉出的图2(a)所示的打开状态和关闭手动开口112的图2(b)所示的关闭状态之间变换状态。
此外在盘主体31的顶部(图2(a)中的后边缘部分)设置有可以缩回和突出的卡止爪34,另一方面在开口框架113的顶板设置有穿过该顶板与卡止爪34对应的定位孔114,在手动供纸盘30关闭的状态下,通过卡止爪34插入定位孔114,可以确保成为稳定的关闭状态。
在盘主体31上表面一侧的上部,设置有图2(b)所示的把手凹部35。把手指插入此把手凹部35,通过操作图中省略的手柄,可以使平时利用压靠装置的压靠力而向外突出的卡止爪34缩回。
此外在手动开口112的内部(图2(a)中的前方)设置有跨在开口框架113的侧壁之间的挡板壁115。此挡板壁115是与关闭后的手动供纸盘30相面对的构件,为从开口框架113的顶板下垂的状态,下边缘成为自由端。在此挡板壁115上以跨在开口框架113的侧壁之间设置的状态,设置有从此挡板壁115的下边缘向前方延伸设置的水平板116。
图3是用于说明供纸机构40、底板50、切换装置60和升降装置70的手动供纸部20的剖切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手动供纸部20的组装立体图。此外在这些图中由X和Y表示的方向与图2的情况相同(X为宽度方向(-X左方、+X右方)、Y为前后方向(-Y前方、+Y后方)。
首先如图3所示,供纸机构40包括供纸辊41,装在固定于所述开口框架113的水平板116上的托架43上;供纸电动机42,驱动此供纸辊41。所述供纸辊41将放置在底板50上的纸P的下游端向前方抽出。这样的供纸辊41具有同心贯通的、可以一体转动的辊轴411。此辊轴411用轴支撑在两条腿形的所述托架43上,所述托架固定于水平板116的下面一侧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向宽度方向延伸。
在托架43的右方适当位置,以驱动轴421在左右方向延伸的状态安装有所述供纸电动机42。在所述驱动轴421上同心设置有可以一体转动的驱动齿轮44,另一方面在所述辊轴411上以同心并可以一体转动的方式设置有与驱动齿轮44啮合的从动齿轮45。供纸电动机42的驱动通过驱动轴421、驱动齿轮44、从动齿轮45和辊轴411传递给供纸辊41,以此驱动供纸辊41转动。
所述底板50设置成连接在手动供纸盘30下游端部,承担手动供纸部20中的一部分供纸动作,该底板50包括在左右方向长的底板部51和覆盖此底板部51的顶板部52。所述底板部51具有平板形的底板部主体511和从此底板部主体511的左右端部垂直设置的前后方向长的一对侧板512。
在所述底板部主体511上面的前方位置设置有在宽度方向延伸的前后方向的一对加强筋513。在这一对加强筋513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切换装置60的安装空间V。在这些加强筋513之间适当位置的底板部主体511上,设置有参与切换装置60动作的规定个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的固定凸起514。
所述顶板部52具有顶板部主体521,在其上方与所述底板部主体511相面对;一对侧板522,从此顶板部主体521的两端垂向下方,与所述底板部51的侧板512相对应;一对转动轴(支撑轴)523,设置成在宽度方向上从各侧板522相互向相反一侧延伸突出。所述一对转动轴523贯通开口框架113(图2(a))的各侧壁下部,这样顶板部52绕转动轴523正反向转动,可以使前端升降。
在这样的顶板部52上,在与所述供纸辊41和所述安装空间V双方相面对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一安装窗53,同时在与邻近此第一安装窗53右侧的所述一对加强筋513之间相面对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二安装窗54,此外在与邻近此第二安装窗54右侧的所述一对加强筋513之间相面对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三安装窗55。在这些安装窗53、54、55中分别插入后面叙述的切换装置60的第一和第二凸起62、63以及干扰凸起64。
顶板部52的一对侧板522之间的内部尺寸设定成比底板部51的一对侧板512之间的外部尺寸稍大。这样在把底板部51的一对侧板512插入到顶板部52的一对侧板522之间后,通过用螺旋夹或其他装置固定,形成图4所示的底板50。
此外在顶板部52的上面,在第一安装窗53的左右位置分别粘贴有例如由合成树脂制的薄片构成的、具有规定摩擦系数的导向块(具有第二摩擦系数的构件,即摩擦系数比较小的构件)57。这样通过把切换装置60的位置设定在下方位置U2(图5(b))上,在后面叙述的摩擦块(具有第二摩擦系数的构件,即摩擦系数比较大的构件)621缩回到第一安装窗53内的状态下,纸P可以均衡而可靠地用供纸辊41和此导向块57按压夹持。根据该构成,在手动提供一张纸P时,利用供纸辊41驱动转动,可以可靠地向转印部13提供该纸P。
所述切换装置60包括在宽度方向长的切换杆(滑杆)61;第一凸起62,设置成在与所述第一安装窗53对应的状态下从此切换杆61的上面向上方突出;第二凸起63,设置成同样在与所述第二安装窗54对应的状态下向上方突出;干扰凸起64,设置成同样在与所述第三安装窗55对应的状态下向上方突出,与后面的偏心凸轮71相干扰;以及升降凸起65,设置成在与固定凸起514对应的状态下从切换杆61的下面向下方突出。
所述切换杆61的前后宽度尺寸设定成比所述一对加强筋513之间的内部尺寸稍小,同时上下宽度尺寸(也就是厚度尺寸)设定为加强筋513的上下尺寸的一半以下。这样切换杆61可以在安装空间V内上下左右移动。
在切换杆61装在安装空间V内,而且顶板部52覆盖底板部51的状态下,第一凸起62、第二凸起63和干扰凸起64的位置设定成分别插入顶板部52的第一安装窗53、第二安装窗54和第三安装窗55。此外第一安装窗53、第二安装窗54和第三安装窗55都设定成在左右方向的长度尺寸比第一凸起62、第二凸起63和干扰凸起64长(大约2倍)。这样切换杆61可以在第一凸起62、第二凸起63和干扰凸起64位于各安装窗53、54、55内靠右方的抵接位置T1(干扰凸起64与后面叙述的偏心凸轮71抵接的位置,参照图5(a))、以及靠左方的解除抵接位置T2(干扰凸起64与后面叙述的偏心凸轮71的抵接解除的位置,参照图5(b))之间进行位置变换。
所述升降凸起65利用与所述固定凸起514的协同动作,使第一凸起62在上方位置U1(图5(a))和下方位置U2(图5(b))之间变更高度,同时使干扰凸起64在抵接位置T1和解除抵接位置T2之间进行位置变更。在本实施方式中,左方的升降凸起65设置在第一凸起62和第二凸起63之间,同时右方的升降凸起65设置在第二凸起63和干扰凸起64之间。
这样的凸起65具有下面与切换杆61平行的平行部651、在此平行部651的左侧形成的垂直部652、以及从平行部651的右端向右上方平缓倾斜的倾斜部653。
对此,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V内的固定凸起514的设置位置设定成在第一凸起62位于在第一安装窗53内靠右方的上方位置U1的状态下,平行部651搭在该固定凸起514上,另一方面,在第一凸起62位于在第一安装窗53内靠左方的下方位置U2的状态下,设定成该固定凸起514位于倾斜部653的右侧。因此,通过使靠左侧设定成位于下方位置U2的第二安装窗54内的第二凸起63向右侧移动,倾斜部653被固定凸起514引导,切换杆61向上方位置U1移动。另一方面,通过使第二凸起63向左方移动,切换杆61返回到原来的下方位置U2。
再说,上方位置U1和下方位置U2这样的措词是在关注第一凸起62的上下位置的情况下的称谓,而抵接位置T1和解除抵接位置T2这样的措词是在关注干扰凸起64的左右位置的情况下的称谓。因此在整体看切换装置60的情况下,上方位置U1和抵接位置T1是同一位置,同时下方位置U2和解除抵接位置T2也是同一位置。
摩擦系数比纸大的构件如橡胶等弹性体作成的摩擦块621贴在第一凸起62的顶部。这样在底板50位置设定在第一位置S1,而且第一凸起62设定成位于上方位置U1的状态下,用该摩擦块621和所述供纸辊41可以可靠地把纸摞P1按压夹持。此外在第二凸起63的顶面形成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多根滚花631,通过用此滚花631防滑,第二凸起63可以有效地起到作为操作用的切换手柄63′的功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切换杆61的左端设置前端向左下倾斜的倾斜端部66,与此相对应,在底板50的顶板部52上的背面一侧设置与倾斜端部66相面对的导向凸起56。在此导向凸起56的右端形成前端向右上倾斜的倾斜面561。因此,通过向左操作位于右方的切换手柄63′,使摩擦块621的位置向下方位置U2变更,摩擦块621不依赖于切换杆61的重力,通过导向凸起56的倾斜面561来引导倾斜端部66的倾斜面,使位置强制向下方位置U2变更。
所述升降装置70用于通过所述干扰凸起64,使底板50在第一位置S1和第二位置S2之间进行位置变更(升降)。这样的升降装置70包括偏心凸轮71,配置成在开口框架113的水平板116(图2(a))的右下位置上,可以与设定成位于抵接位置T1的干扰凸起64的圆弧外缘面641抵接;以及升降电动机72,驱动此偏心凸轮71绕凸轮轴711转动。
在所述升降电动机72的驱动轴721外面镶有可以同心一体转动的驱动齿轮73,同时在所述凸轮轴711外面镶有可以同心一体转动的、与所述驱动齿轮73啮合的从动齿轮74。因此升降电动机72一旦驱动,此驱动通过驱动轴721、驱动齿轮73、从动齿轮74和凸轮轴711,传递到偏心凸轮71,偏心凸轮71绕凸轮轴711一体转动。所述偏心凸轮71的形状设定成大体为椭圆形,所述凸轮轴711整体贯通于该椭圆的一个大体为焦点的位置。
所述螺旋弹簧80以压缩的状态设置成夹在底板50的底板部51和开口框架113(图2(a))的底板之间,总是对底板50施加向上的压靠力。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底板50的两端为对象,采用一对螺旋弹簧80,这样能够以均衡而稳定的状态对底板50施加压靠力。
因此把切换手柄63′向右方操作,在干扰凸起64设定成位于抵接位置T1(图4)的状态下,通过驱动升降电动机72,偏心凸轮71绕凸轮轴711偏心转动,这样偏心凸轮71的偏心外周面712或按压干扰凸起64的圆弧外缘面641,或解除按压。对应该动作,底板50绕转动轴523正反方向转动,使该底板50的前端一侧升降。
图5为图4所示的底板50的A-A方向剖视图,其中,图5(a)表示第一凸起62设定成位于上方位置U1(干扰凸起64在抵接位置T1)的状态,图5(b)表示第一凸起62设定成位于下方位置U2(干扰凸起64在解除抵接位置T2)的状态。
首先如图5(a)所示,在第一凸起62设定成位于上方位置U1的状态(也就是干扰凸起设定成位于抵接位置T1的状态)下,第一凸起62、切换手柄63′和干扰凸起64都分别靠近对应的各安装窗53、54、55的右端。这样升降凸起65搭在固定凸起514上,第一凸起62的摩擦块621成为从第一安装窗53向上方突出的状态,同时干扰凸起64的圆弧外缘面641成为与偏心凸轮71的偏心外周面712抵接的状态。
由于在此状态下的摩擦块621的厚度设定成从第一安装窗53突出的量比导向块57的厚度尺寸大,所以在底板50设定成位于第一位置S1的状态下,利用螺旋弹簧80的压靠力,摩擦块621的上面和供纸辊41的圆周面抵接,成为在导向块57和供纸辊41之间形成间隙的状态。
此外,通过把干扰凸起64设定在位于抵接位置T1,干扰凸起64的圆弧外缘面641与偏心凸轮71的偏心外周面712抵接,所以利用升降电动机72的驱动,使偏心凸轮71绕凸轮轴711偏心转动,由此底板50绕转动轴523正反方向转动,这样使设置有切换装置60的部分进行升降。
在本发明中,是在干扰凸起64设定成位于抵接位置T1的状态下,将纸摞P1提供给手动供纸盘30。驱动供纸辊41和偏心凸轮71以规定的同步状态转动,由此通过供纸辊41的驱动转动,放置在手动供纸盘30上的纸摞P1的各张纸P,从最上面的纸顺序送向转印部13。
随后在切换杆61设定成位于上方位置U1的状态下,一旦向左操作切换手柄63′,由于切换杆61向左移动,所以升降凸起65离开固定凸起514。此外切换杆61的倾斜端部66由导向凸起56的倾斜面561导向,向下方移动。这样如图5(b)所示,摩擦块621设定成位于缩回到第一安装窗53内的下方位置U2,同时干扰凸起64设定在位于离开偏心凸轮71的解除抵接位置T2上。
在切换杆61设定成位于下方位置U2的状态下,由于干扰凸起64从偏心凸轮71脱开,底板50总是利用螺旋弹簧80的压靠力压向上方。这样就成为一对导向块57与供纸辊41的圆周面抵接的状态。
在本发明中,在通过手动供纸盘30利用手动供纸仅提供一张纸P的情况下,把切换杆61设定成位于下方位置U2上。这样,不用进行升降底板50的动作,在供纸辊41驱动转动的同时,利用手动供纸可以把一张纸P插入到一对导向块57和供纸辊41之间。因此可以有效地、并以稳定的状态把一张纸P提供给转印部13。
图6是用于说明在干扰凸起64设定成位于抵接位置T1的状态(也就是第一凸起62设定成位于上方位置U1的状态)下,把纸摞P1提供给手动供纸盘30时,手动供纸部20的作用的图4的B-B方向剖视图,其中,图6(a)表示在设定成位于上方位置U1的底板50上没有纸摞P1的状态,图6(b)表示在把纸摞P1提供给设定成位于第二位置S2的底板50的状态,图6(c)表示从设定成位于第二位置S2的底板50上的纸摞P1提供纸P的状态。
如前面说明的那样,在把纸摞P1提供给手动供纸盘30时,通过预先向图5中的右方操作切换手柄63′,如图6(a)所示,干扰凸起64设定成位于抵接位置T1,而且第一凸起62设定成位于上方位置U1,在此状态下同步驱动偏心凸轮71和供纸辊41。
如图6(b)所示,首先通过驱动偏心凸轮71转动,成为使该偏心凸轮71上具有最大偏心长度的部分的偏心外周面712与干扰凸起64的圆弧外缘面641抵接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纸摞P1的前端插入到供纸辊41的圆周面和摩擦块621的上面之间。这样纸摞P1的前端边缘被设在底板50正下游的止动件117挡住,因此就成为纸摞P1的最上面的纸P的前端边缘与供纸辊41的圆周面相面对的状态。
随后通过按压操作图中省略了的开始按钮,偏心凸轮71绕凸轮轴711例如向顺时针方向转动180°。于是干扰凸起64的圆弧外缘面641成为与偏心凸轮71上具有最小偏心长度的部分的偏心外周面712相面对的状态,这样如图6(c)所示,利用螺旋弹簧80的压靠力,把纸摞P1按压夹持在供纸辊41和摩擦块621之间。
而在此状态下,纸摞P1除了最上面的纸P以外,几乎都被止动件117挡住。在这种状态下驱动供纸电动机42(图4),由于供纸辊41绕辊轴411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所以最上面的纸P被抽出,提供给转印部13。
然后纸摞P1最上面的纸P的后端一旦通过供纸辊41,升降电动机72驱动(图4),偏心凸轮71绕凸轮轴711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在转动180°后的时刻返回到图6(b)所示的状态。
通过反复进行由这样的供纸电动机42和升降电动机72的一系列驱动形成的供纸辊41和偏心凸轮71的一系列动作,将纸P从纸摞P1中一张张抽出。而且每次抽出纸P,底板50都绕转动轴523正反向转动,由于底板50的前端进行升降,每次升降都对纸摞P1实施调整处理,这样最上面的纸P总是在适合的状态下被顺序抽出。
如上面所详细叙述的,本发明的手动供纸部(供纸装置)20是通过手动供纸盘30,把转印用的纸P提供给打印机10的转印部13而构成的装置,设置有供纸辊41,在上方位置,与手动供纸盘30相面对配置,绕在纸宽方向延伸的辊轴411驱动转动,把纸P送入转印部13;按压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底板50),以可以升降的方式连接在手动供纸盘30的下游端部,把纸P的前端按压在供纸辊41上;切换装置60,使按压装置在与供纸辊41抵接的第一位置S1和离开供纸辊41的第二位置S2之间进行切换;升降装置70,使通过切换装置60设定在第二位置S2上的按压装置在每次提供纸P时升降,并且,在按压装置上升后,使纸P的前端与供纸辊41抵接。
根据上述构成,把多张纸P(纸摞P1)放置在手动供纸盘30上,在从该纸摞P1自动一张张提供纸P时,预先通过操作切换装置60把按压装置设定成位于第二位置S2上。在此状态下在手动供纸部20中一旦进行供纸动作,首先驱动供纸辊41转动,随后按压装置通过升降装置70的驱动进行升降。而且在按压装置上升后,纸摞P1的最上面的纸P与正在转动的供纸辊41抵接,所以只是最上面的纸P由供纸辊41抽出进行供纸。与此供纸同步,通过利用升降装置的驱动使按压装置下降,下面要提供的纸P离开供纸辊41,所以可有效地防止在最上面的纸P的供纸中和刚供纸后,后面的纸P继续供纸而导致的所谓双张供纸。
通过使用升降装置70进行的按压装置的升降动作与在转印部13中的转印处理同步,与转印处理时间对应,从手动供纸盘30上的纸摞P1顺序向转印部13一张张提供纸P,这样可以在多张纸P上顺序实施转印处理。
另一方面,仅针对一张纸P实施转印处理,在把该张纸P放置在手动供纸盘30上时,通过预先操作切换装置60把按压装置设定在第一位置S1。然后在按压装置设定在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由于从最初该按压装置就与供纸辊41抵接,所以放置在手动供纸盘30上的纸P的前端直接被提供给供纸辊41和按压装置相互抵接的部分(夹缝部),供纸辊41的转动引导该纸P,可以快速供纸。
这样在仅提供一张纸P时,把按压装置设定在第一位置S1,另一方面,在从纸摞P1一张张抽出纸P进行供纸时,把按压装置设定在第二位置S2,根据纸P的情况切换按压装置的位置,由此可以总是适宜地向转印部提供纸P。
因此,像现有的手动供纸部20那样,在提供纸P时,无论纸P是一张还是多张,总是使按压装置升降,即使仅提供一张纸的情况下,也使按压装置升降,所以不仅至少这部分供纸效率降低,而且用手工操作不能调节供纸的状态,由此有时就会产生不能适宜地供纸这种不利情形,而按照本发明可以可靠地防止产生这种不利情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装置包括底板50,绕在纸宽度方向延伸的转动轴523转动,并且在第一位置S1和第二位置S2之间变更状态;以及螺旋弹簧80,对此底板50施加指向供纸辊41的压靠力。由于底板50绕转动轴523转动,在第一位置S1和第二位置S2之间变更状态,使其前端升降,所以与用平行移动使底板50升降相比较,升降装置70不但结构简单,而且可以以稳定的状态使底板升降。此外由于底板50在上升到最上面的状态下,用螺旋弹簧80的压靠力按压供纸辊41,所以可以得到底板50和供纸辊41之间的可靠的抵接状态,这样总是可以可靠地向转印部13提供纸P。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升降装置70具有干扰凸起64,从底板50上突出设置;以及偏心凸轮71,转动时其外周面与此干扰凸起64抵接,使底板50在第一位置S1和第二位置S2之间变更位置。因此,通过使偏心凸轮71转动,根据该偏心凸轮71的形状,可以通过干扰凸起64使底板50升降。由于升降装置70具有设置在底板50上的干扰凸起64和外周面抵接此干扰凸起64的偏心凸轮71,不但使手动供纸部20结构简单,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可以确保底板50可靠地进行升降动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切换装置60包括切换杆61,在其端部设置突出的干扰凸起64,而且以可以滑动的方式设在底板50上;切换手柄63′,使此切换杆61在干扰凸起64与偏心凸轮71的外周面抵接的位置和解除此抵接的解除抵接位置之间变更位置。因此,通过操作切换手柄63′,把切换杆61设定在抵接位置,该切换杆61的干扰凸起64与偏心凸轮71的外周面抵接,这样底板50可以在第一位置S1和第二位置S2之间升降。另一方面,通过相反地操作切换手柄63′,把切换杆61设定成位于解除抵接位置,该切换杆61的干扰凸起64从偏心凸轮71的偏心外周面712脱离,这样用螺旋弹簧80的压靠力,底板50设定成位于第一位置S1。
这样,由于切换装置60备有用具有干扰凸起64的切换杆61,不但使切换装置60结构简单,并且容易使底板50在提供一张纸和提供多张纸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与供纸辊41一起夹持放置在手动供纸盘30上的纸P的摩擦块621,这样在切换装置60设定成位于抵接位置的状态下,就成为放置在供纸盘上的多张纸P的最下面的纸与摩擦块621抵接的状态,所以可以防止最下面的纸P偏离送纸方向,因此可以更可靠地用供纸辊41仅把纸摞P1的最上面的纸P抽出。
本发明不限定于所述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以下内容(1)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供纸装置(手动供纸部20)适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之一的打印机10,但是适用本发明供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并不限定于打印机10,也适用于复印机和传真机等其他种类的图像形成装置。
(2)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底板50支撑在转动轴523上,通过绕该转动轴523正反向转动,前端沿圆弧升降,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底板50以绕转动轴523自由转动的方式支撑在转动轴523上,也可以由规定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导轨导向,通过平行移动进行升降。
(3)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采用螺旋弹簧80作为向上压靠底板50的压靠装置,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压靠装置就是螺旋弹簧80,也可以使用板簧、盘簧、以及橡胶等弹性材料。
(4)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偏心凸轮71作为升降装置70,但是也可以采用曲柄机构或通过提供电流或切断电流进行动作的螺线管装置等来替代偏心凸轮71。
权利要求
1.一种供纸装置,向规定的送纸通道供纸,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纸盘,用于放置要提供的纸;供纸辊,在所述供纸盘的上方位置与该供纸盘相面对配置,绕在纸宽度方向延伸的轴心驱动转动,把纸送入所述送纸通道;按压装置,以可以升降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供纸盘的下游端部,把纸的前端部按压在所述供纸辊上;切换装置,使所述按压装置在与所述供纸辊抵接或接近的第一位置和相对于所述供纸辊离开规定距离的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以及升降装置,利用所述切换装置使设定在所述第二位置上的所述按压装置在每次供纸时升降,并且,在所述按压装置上升后,使纸的前端部抵接所述供纸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装置具有底板,绕在所述纸宽度方向延伸的支撑轴转动,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变更状态;以及压靠装置,把所述底板向所述供纸辊压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具有凸起,从所述底板向所述供纸辊的方向突出设置;以及凸轮,转动时其外周面与所述凸起抵接,由此使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进行位置变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具有滑杆,所述凸起突出设置在其端部,而且该滑杆以可以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底板中;以及切换手柄,使所述滑杆在所述凸起抵接所述凸轮外周面的抵接位置和解除该抵接的解除抵接位置之间变更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装置构成为在设定为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具有第一摩擦系数的构件从所述底板向上突出而与所述供纸辊一起夹持纸;而在设定为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具有摩擦系数比所述第一摩擦系数小的第二摩擦系数的构件与纸抵接。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装置主体部,具有把形成的图像转印到纸上的转印部;以及供纸装置,通过送纸通道把转印用的纸提供给所述转印部;其中,所述供纸装置包括供纸盘,用于放置要提供的纸;供纸辊,在所述供纸盘的上方位置与该供纸盘相面对配置,绕在纸宽度方向延伸的轴心驱动转动,把纸送入所述送纸通道;按压装置,以可以升降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供纸盘的下游端部,把纸的前端部按压在所述供纸辊上;切换装置,使所述按压装置在与所述供纸辊抵接或接近的第一位置和相对于所述供纸辊离开规定距离的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以及升降装置,利用所述切换装置使设定在所述第二位置上的所述按压装置在每次供纸时升降,并且,在所述按压装置上升后,使纸的前端部抵接所述供纸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装置具有底板,绕在所述纸宽度方向延伸的支撑轴转动,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变更状态;以及压靠装置,把所述底板向所述供纸辊压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具有凸起,从所述底板向所述供纸辊的方向突出设置;以及凸轮,转动时其外周面与所述凸起抵接,由此使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进行位置变更。
9.如权利要求8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具有滑杆,所述凸起突出设置在其端部,而且该滑杆以可以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底板中;以及切换手柄,使所述滑杆在所述凸起抵接所述凸轮外周面的抵接位置和解除该抵接的解除抵接位置之间变更位置。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装置构成为在设定为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具有第一摩擦系数的构件从所述底板向上突出而与所述供纸辊一起夹持纸;而在设定为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具有摩擦系数比所述第一摩擦系数小的第二摩擦系数的构件与纸抵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纸装置(20),目的在于以手动供纸盘为对象,对于层叠了多张纸的纸摞和仅仅是一张纸两种情况都可以可靠地供纸。所述供纸装置(20)具有供纸辊(41),在手动供纸盘(30)的上方位置与手动供纸盘(30)相面对配置,绕辊轴(411)驱动转动,把纸(P)送入转印部(13);底板(50),以可以升降的方式连接在手动供纸盘(30)的下游端部,把纸(P)的前端部按压在供纸辊(41)上;切换装置(60),使底板(50)在抵接供纸辊(41)的第一位置(S1)和离开供纸辊(41)的第二位置(S2)之间切换;以及升降装置(70),使设定在第二位置(S2)上的底板(50)在每次供纸(P)时升降,并且在底板(50)上升后,使纸(P)的前端部与供纸辊(41)抵接。
文档编号B65H1/26GK1830738SQ200610058709
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7日
发明者田中学 申请人: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